荔浦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地處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南部。東連平樂縣,西接柳州市鹿寨縣,南與梧州市蒙山縣、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賀州市昭平縣交界,北與永??h、陽朔縣毗鄰。荔浦縣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邑。荔浦縣總面積1758.62平方公里,轄10鎮3鄉,人口38.2萬人(2013年),有漢、壯、苗、瑤等15個民族。目前(2013年),全縣城鎮化率51.5%,縣城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城鎮居民14.9萬人;13個鄉鎮集鎮建成區面積共27.9平方公里,居民12萬。到2025年,縣城區用地面積將達30平方公里,規劃城區人口規模25萬人,城鎮化水平將達到68%。氣候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472.4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9.6℃,無霜期316天。農產品以大米為主,特產有荔浦芋、馬蹄(荸薺)、夏橙等。擁有3個國家4A級景區:銀子巖、豐魚巖、荔江灣,2個國家3A級景區:鵝翎寺丶天河瀑布。荔浦是享譽中國的南方食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木衣架出口生產基地,榮獲“中國衣架之都”稱號。 荔浦是“文場”戲劇的發源地之一,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稱號。
中文名稱荔浦縣外文名稱Lipu County行政區類別縣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下轄地區11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政府駐地荔城鎮濱江路9號電話區號0773—7237026郵政區碼546600地理位置桂林市南部面 積1758.62平方公里人 口38.2萬人方 言西南官話-桂柳片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銀子巖丶豐魚巖丶荔江灣丶荔浦文塔丶鵝翎寺丶天河瀑布丶銀龍古寨機 場桂林兩江國際機場(4F)、柳州白蓮機場(4D)火車站柳韶線,張家界-??诰€車牌代碼桂C/桂H工業總產值172億元(2014) 城鎮人均收入27142元(2014) 二甲醫院荔浦縣人民醫院,荔浦中醫院二級公路G321/G323一級公路G321(龍口至橋富段)旅游總收入63億元(2014) 全縣城鎮化率51.5% 高速公路荔鐵高速(G59)/陽鹿高速(G78)主要鄉鎮荔城修仁青山馬嶺東昌杜莫新坪鎮農副土特產沙糖桔.馬蹄.茭白.荔浦芋.米餅.教育網站桂林教育信息網、荔浦教育在線目錄1 建制沿革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氣候3 行政區劃4 自然資源5 人口民族6 交通運輸7 經濟8 2005年9 2008年10 2013年11 2014年? 農業? 工業12 旅游資源? 長灘河漂流? 豐魚巖4A? 銀子巖4A? 鵝翎寺3A? 八卦山莊? 銀龍古寨? 荔浦文塔? 龍懷文化景區? 修仁古榕? 天河瀑布3A? 荔江灣4A13 名優特產? 荔浦芋? 馬蹄? 沙糖桔建制沿革編輯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荔浦縣,屬蒼梧郡。三國時屬吳。甘露元年(265年),于荔浦縣地分置平樂、永豐、建陵3縣。荔浦屬始安郡,建陵屬蒼梧郡。晉,荔浦縣、永豐縣屬始安郡,建陵縣屬蒼梧郡。南朝宋明帝(465至472年)改始安郡為始建國,荔浦、建陵、永豐均屬始建國。齊建武二年(495年)改始建國為始安郡,荔浦、建陵屬始安郡。梁大同六年(540年),荔浦、建陵隨始安郡屬桂州。隋開皇十年(590年)。于荔浦縣地分置隋化縣(今蒙山縣地)。荔浦、隋化、建陵俱屬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荔浦置荔州,又置崇仁縣。荔州領荔浦、建陵、隋化三縣。貞觀元年(626年)以建陵縣置晏州,并置武龍、武化、長風三縣。貞觀十二年(638年),廢荔州,崇仁縣并入荔浦縣;廢晏州,建陵縣與荔浦縣同屬桂州。唐長慶三年(823年),改建陵縣為修仁縣。改永豐縣為豐水縣。五代梁改豐水縣為永寧縣,屬桂州。宋熙寧四年(1071年),廢永寧、修仁為鎮入荔浦縣,屬靜江府。元豐元年(1078年),復置修仁縣;元祐元年(1086年)復永寧縣,南宋時又廢。元,荔浦縣、修仁縣屬靜江路。明初:荔浦、修仁屬桂林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廢立山縣為鄉入荔浦縣。成化十三年(1477年)二月,分立山鄉置永安州,同屬桂林府。弘治四年(1491年),荔浦、修仁改屬平樂府。
清襲明制。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襲清制。民國2年7月廢府改道,荔浦、修仁同屬漓江道。民國3年6月,改漓江道為桂林道,修仁、荔浦隨屬桂林道。民國19年,荔浦、修仁屬平樂民團區;21年改屬桂林民團區;22年10月,屬增設的平樂民團區;23年3月,廣西設行政監督區,荔浦、修仁屬平樂區;29年,各行政監督區改為行政督察區,荔浦、修仁屬第二區(平樂區);31年改屬第一區,區治八步;38年改屬第十四區,區治平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稱荔浦縣、修仁縣,屬平樂專區。1951年8月,撤修仁縣,其大部并入荔浦縣,仍屬平樂專區。1958年7月19日,撤平樂專區,荔浦縣劃歸桂林專區管轄。1971年,屬桂林地區。 1998年11月桂林地市合并后屬桂林市。 地理環境編輯全縣總面積1758.62平方公里,山地占62.5%,小平原及坡地、水域
占37.5%。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周高中低,周邊為土山,至高點為新坪鎮境內的豬頭山,海拔1355.7米;中部自馬嶺至青山、龍懷(原三河)一帶屬巖溶地帶,群峰突起,山奇水秀,與陽朔、桂林的山水融為一體。 荔江自西向東蜿蜒入漓江,貫穿全縣,在境內長達94.5公里,其支流馬嶺河、蒲蘆河、修仁河等河,呈扇狀分布全縣,灌溉水田226600畝。
西東北部、位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南面,東經110°06′-110°41′、北緯24°18′-24°46′,居北回歸線北側,在柳州、桂林、賀州、梧州四地市之間,距南寧400公里、桂林104公里,距柳州140公里,距梧州228公里。東連平樂縣,西接鹿寨縣,南與蒙山、金秀、昭平三縣交界,北與永福、陽朔毗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1967年,經過幾次的調整后,縣界基本固定不變。自縣城北至界牌22.7公里,與陽朔交界;南至田尾村21.3公里與蒙山交界;西至八里塘23.1公里與金秀交界;東至分水坳23.4公里,與平樂縣交界。全縣東西最遠距離58公里,南北寬距為52.1公里。
氣候
荔浦縣地處北回歸線北側,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夏長冬短
,春、秋為過渡季節。按氣候學自然季節劃分指標:五日滑動平均氣溫穩定高于10℃為春季,高于22℃為夏季,22℃-10℃為秋季, 低于10℃為冬季??h境春季始于3月9日,夏季始于5月14日,秋季始于10月4日,冬季始于12月7日。以農歷節氣劃分,春季始于驚蟄,夏季始于立夏,秋季始于寒露,冬季始于大雪??h境熱量豐富,1956至1985年年平均氣溫19.6℃,平均年總積溫7181.5℃,平均≥10℃積溫6296、8℃。光照充足,平均日照時數1472.4小時,平均太陽輻射96.21千卡每平方厘米。水汽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442毫米??h境季風明顯,冬半年多偏北風,夏半年以偏南風為主。各季氣候各具特色。 荔浦年均日照時數1472.4小時,無霜期為316天。
行政區劃編輯1991年,全縣轄荔城、修仁、馬嶺3鎮和東鎮、新坪、杜莫、青山、三河、茶城、大塘、花篢、雙江、蒲蘆(瑤族鄉)10個鄉,7個居民委員會,134個村公所,963個村民委員會(自然村),3282個村民小組。2009年轄荔城、修仁、馬嶺、青山、杜莫、新坪、東昌(原東鎮)、大塘、花篢、雙江、蒲蘆11個鎮及龍懷(原三河)、茶城、2個鄉(瑤族鄉),21個社區,123個村(居)民委員會(村街),963個自然屯,3310個村民小組。
自然資源編輯
荔浦縣有耕地面積37萬畝。形成了荔浦芋、馬蹄、沙糖桔、食用菌、生豬五項傳統特色產業和商品蔬菜、花卉、中藥材、速生林、桑蠶五大新興優勢產業,“皇室貢品”——荔浦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荔浦曾先后被列為國家、自治區瘦肉型豬基地、夏橙出口基地、商品糧生產基地。每年百萬頭生豬、1億公斤荔浦芋、1.5億公斤馬蹄遠銷中國各地。荔浦城鄉市場異?;钴S,是廣西三大商品集散地之一。 荔浦縣礦產資源豐富,有銅、鉛、鋅、錳、鐵、銀、煤、重晶石、大理石等十余種,其中以錳及重晶石藏量較大,可供開采。有食品、造紙、印刷、包裝、醫藥、建材、竹木加工、飼料加工等20多個工業部門,250多種工業產品,其中42種獲省優以上稱號。出口產品有木衣架、保健品等??h境內有礦產有銅、錳、重晶石、鋅等,其中以錳、重晶石藏量較豐富。 人口民族編輯1991年全縣總人口35.91萬人,其中漢族30.8萬人,壯族3.38萬人,
瑤族2.1萬人,其他少數民族283人。2005年,全縣總人口37.04萬人,其中漢族29.79萬人,壯族4.3萬人,瑤族2.9萬人,其他少數民族843人。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4616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荔城鎮73439、東昌鎮23936、新坪鎮27842、杜莫鎮22104、青山鎮33424、修仁鎮30563、大塘鎮22938、花簀鎮20762、雙江鎮26056、馬嶺鎮36915、三河鄉9436、茶城鄉9499、蒲蘆瑤族鄉9255。 2005年,全縣總人口37.04萬人,其中漢族29.79萬人,壯族4.3萬人,瑤族2.9萬人,其他少數民族843人。 到2010年止,全縣有漢、壯、苗、瑤等15個民族,總人口37.64萬人,其中:漢族占85.28%,瑤族占5.76%,壯族占8.9%,其余各民族占0.06%。交通運輸編輯荔浦縣地處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南面。國道321、323線(水泥二級公路)
交匯于縣城,南距內陸港口梧州市234公里,西通西南鐵路樞紐、廣西工業中心柳州市143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市378公里,北與世界山水旅游圣地(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南鐵路樞紐的桂林市區相隔100公里。居廣西柳州、桂林、賀州、梧州四地市之間,東連平樂,西接金秀、鹿寨,南與蒙山、昭平交界,北與永福、陽朔毗鄰。未修好的陽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荔浦段),及規劃修建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2015年開工)。兩條正在規劃的鐵路(柳韶,張家界-???可能穿越荔浦境內,將荔浦與東部沿海地區、大西南地區融為一體,這對荔浦的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全縣實現了鄉鄉鎮鎮通柏油公路,由于交通十分發達,荔浦至桂林往返,每隔約7~50分鐘1輛(次),開通了縣城至12個鄉鎮、工業園區及旅游景區城鄉公交,惠及群眾45萬人,成為廣西首個城鄉公交全覆蓋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