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湖南省縣級市。瀏陽古屬荊州,因縣城位于瀏水之陽而得名。位于東經113°10’24”-114°14’58”,北緯27°51’20”-28°34’06”之間,地處湘贛邊界,湖南東部偏北,東鄰江西銅鼓、萬載;南接江西萍鄉及湖南醴陵、株洲;西倚省會長沙;北界湖南平江。市政府駐關口街道環府路8號新建的行政中心,距長沙市政府62公里,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42公里。瀏陽是世界聞名的花炮之鄉,享有中國花卉苗木之鄉、中國蒸菜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湖南省文明城市等美譽,是中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國家生態示范縣(市)。 2014年,瀏陽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躍升至中國全國百強第36位,比上年提升11位。首次入選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成功躋身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榜第28位,是中部地區唯一上榜縣市。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瀏陽市地處湖南省東部羅霄山脈北段,東鄰江西省銅鼓、萬載、宜春;南接江西省萍鄉和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長沙,北靠平江。北緯27°51′-28°34′,東經113°10′-114°15′,全市東西寬105.8千米,南北長80.9千米,土地總面積5007.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山村秋晨地處湘東山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為丘陵、山區。境內有瀏陽河、撈刀河、南川河三大水系,瀏陽河發源于國家森林公園-大圍山。主要山脈有大圍山、連云山等,境內最高峰位于大圍山七星嶺,海拔1608米,最低位于柏加鎮杉灣里,海拔37.5米,海拔相差1570.5米,地勢高低起伏大。
氣候
瀏陽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其特點是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光照較足,氣候變化隨山地垂直差異明顯。春季溫和,暮春初夏雨多,盛夏晴熱高溫,秋季涼而不寒,冬季寒冷,但嚴寒期短。多年平均氣溫17.5℃,1月平均氣溫5.4℃,7月平均氣溫28.7℃。境內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洪澇、龍卷風、干旱、雷雨大風、寒潮、低溫冷害、高溫熱害、強雷暴、冰雹等。
水文
生態小河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4979.8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瀏陽河、南川河、撈刀河等3條,總長325千米;二級河27條,總長771.1千米;三級河6條,總長128千米。河流總長度1224.1千米,徑流總量44.6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瀏陽河,從瀏陽市大圍山至長沙市陳家屋場,流經境內達滸、官渡、沿溪等22個鄉鎮街道。全長165.2千米,流域面積3206.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2.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中岳河、大光溪、梅田河、小溪河、濟川河等。
土壤
水田為水稻土類,有淹育性、潴育性、滲育性、潛育性、沼澤性、礦物性水稻土等6個亞類,30個土屬,105個土種。旱土分屬紅壤、紫色土、潮土、黃壤土、黑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等8個土類,12個亞類,33個土屬,76個土種。境內以紅壤為主,因地形不同而有非地帶性土壤,如黃壤、黃棕壤及沖積土等。主要成土母質為板頁巖、第四紀紅色粘土,河流沖積物等,且各類土壤呈地域性分布。瀏陽河、撈刀河、南川河谷地以沖積土為主。大圍、連云、九嶺山脈以松散的紫色土為主。丘陵地帶以粘重的紅壤、黃壤為主。全市以板頁巖風化的土壤為主,占72.2%,土層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較強,含磷鉀豐富,呈微酸性至酸性,適種性廣,宜于稻、油、果、蔬、茶等多種作物生長。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瀏陽市常住人口1278928人,戶籍人口為1407104人向外輸出人口近13萬人。戶籍人口中,農業人口1252238人,非農業人口15486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5‰。瀏陽市有30萬以上的客家人,其祖先系由廣東省梅州遷入。其中,人口超過500人的有苗族和土家族,苗族970人,土家族752人。2011年末,瀏陽市總人口142.35萬。民族有苗族、土家族、壯族、侗族、瑤族等34個少數民族。
資源概況編輯礦藏資源
截至2014年,境內已探明礦產61種,其中非金屬礦產26種,金屬礦產29種,能源礦產4種,水氣礦產2種。已開發利用礦種26種,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產主要有煤、銅、鉛、鋅、鐵、鎢、鉬、金、銀、磷、海泡石、菊花石、石灰巖、石膏、高嶺土、花崗巖等。有礦產地186處。煤炭資源保有儲量5710.9萬噸,分布于澄潭江、文家市、大瑤、官渡、三口等地。海泡石、硫鐵礦和磷礦位居全國礦產資源儲量前十位,其中海泡石位居全國首位,儲量471.6萬噸,集中分布于東部永和一帶,為大型礦床,屬風化殘積型礦床。菊花石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品,也是瀏陽市特有的礦種,僅見于永和,為大型礦床。菊花石賦存于二疊、棲霞等組上部,形態可分為五類:繡球花、蝴蝶花、銅錢花、蟹爪花、雞爪花,資源儲量2357.2萬噸。
水資源
地表水資源共有41.3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估計為2.9億立方米,人均占有3842立方米,比中國人均占有量多千余立方米。
動植物資源
瀏陽地處全球8個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的中心區域,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市發現野生動物2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0多種、國家“三有”保護的有180多種。鳥類120多種,其中候鳥類30多種、留鳥類80多種。全市廣泛分布著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銀杏、水杉(引入種)、南方紅豆杉、蘇鐵(引入種)、臺灣穗花杉、伯樂樹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蓖子三尖杉、福建柏、華南五針松、榧屬、連香樹、青皮(青梅)、臺灣水青岡、長柄雙花木、半楓荷、香樟、楠木等,還有省級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0多種及眾多的古樹名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