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區是遼寧省朝陽市下轄區,位于東經120°14′~120°37′,北緯41°26′~41°42′之間,地處遼寧省西部,區境環繞雙塔區,西北部和西南部與朝陽縣接壤,東北與北票市毗鄰。
截至2013年,龍城區轄5個街道、4個鎮、2個鄉,63個行政村、14個社區。全區社會總面積686.45平方公里,全區總人口18萬,其中農業人口13萬,占全區總人口的72.2%。
龍城區主要的風景名勝有“三燕”宮城南門遺址、王八蓋子遺址、永昌德盛寺等。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龍城區轄5個街道、4個鎮、2個鄉:向陽街道、半拉山街道、馬山街道、新華街道、龍泉街道、七道泉子鎮、西大營子鎮、召都巴鎮、大平房鎮、邊杖子鄉、聯合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城區位于東經120°14′~120°37′,北緯41°26′~41°42′之間,地處遼寧省西部。區境環繞雙塔區,西北部和西南部與朝陽縣接壤,東北與北票市毗鄰。
地形地貌
龍城區的地勢地貌屬于遼西低山丘陵區,地理構造較為復雜,境內多低山、丘陵及階地,自然形成西高東低,山嶺多呈東西—南北走向。西部的丘陵多分布在低山的外圍,海拔在300米以下,丘陵間多為小型的山間平原,土層深厚。
河流除大凌河外,還有兩條季節河(西大營子的郭家河、邊杖子的青溝河)穿境注入大凌河,形成河漫灘及低階地。
西部的丘陵多分布在低山的外圍,海拔在347米以下,丘陵間為小型的山間平原,土層深厚。境內的鳳凰山、麒麟山、鷹嘴山、馬山、狼山構成一道天然屏障。大凌河、石家子河呈“丁”字形穿過區境。全區內荒山、溝壑、灘涂地約占60%,耕地約占30%,大致分為“六山半水三分田 ,半分村路在中間”。
水文狀況
大凌河為龍城區內最大河流,流經區境兩段,共19.5公里河身多彎曲,河床寬200~700米,長流水部分寬約50~70米。平均流量為10~40 立方米 /秒,年流總量是3804億立方米;最小流速為0.24 m/S,最大流速為3.01m/S;冰凍期在12月上旬左右,凍層厚度達0.49米,解凍期在3月中旬左右。
氣候特點
龍城區屬暖溫帶干旱季風型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多干旱,少雨多風,蒸發量大;夏季炎熱,光照強度大,雨水分布不均且角差大,降雨多集中于7、8月份;秋季少雨,晝夜溫差大;冬季降雪少,干燥寒冷。年均降水量481毫米,年均無霜期158天,平均日照時數2900小時,平均風力2—3級。 年平均氣溫為8.4℃,年極端最高溫度為40.6℃(1955年7月23日),年極端最低溫度是-31.1℃(1953年1月16日)。一年中最冷與最熱月相差35.2℃。受地形地勢因素影響,區內各地氣溫略有差別。降水量歷年平均值為486.1毫米,最高年降水量是685.9毫米(1969年),最低年降水量是259.6毫米(1982年)。年降水量分布極不均衡。
交通運輸
龍城區地理條件十分優越,長深高速公路、丹錫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國道101線穿區而過。距朝陽機場5公里,錦州港130公里,朝陽站3公里,交通便利。朝陽市直通北京,丹東,大連,沈陽,承德,赤峰等市的旅客快車共七對。
風景名勝編輯
“三燕”宮城南門遺址
朝陽城始建于公元341年,歷史上稱作“龍城”,是中國古代兩晉十六國時期前燕、后燕、北燕(簡稱“三燕”)的都城,唐朝時是東北的軍事重鎮,元朝被廢棄?!叭唷睂m城城門遺址位于朝陽市老城區的南北軸線上,門址有三個門道。
王八蓋子遺址
位于西梁熱電廠東100米,錦赤公路東200米處,龍城區文物管理所在地。為夏家店下層文化的村落遺址。時代為商周。1988年被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平地凸起3-5米,四周呈坡形,因遺址呈“圓丘狀”此地稱為王八蓋子,故遺址命名為王八蓋子遺址。遺址占地面積14457平方米,經1986、1987年兩年試掘曾出土文物500余件,發現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起筑式房址38座。遺址出土文物豐富有陶器、骨器、石器等生活用具、農業生產用具和手工用具等。
朱杖子馬山洞穴遺址
位于朝陽市西北約10公里處邊杖子鄉朱杖子村北山。馬山洞穴是一個石灰巖溶洞,洞穴口距地面約50米。洞穴呈橢圓形,面積約500平方米,洞內坍塌了數塊巨型石塊,將洞穴分成幾部分,洞穴底部距頂部約6米,洞穴壁東部、南部附有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多處可見“碳黑”遺跡。洞穴內散布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
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
遺跡處于朝陽市龍城區七道泉子鎮上河首村三家村,該處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面積近2萬平方米,位于三家村民組的北面,呈現一個山丘狀,下面是一條小河。這與考古文獻記載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跡主要分布在河邊臺地或河流附近較高處相吻合。
龍騰苑遺址
位于他拉皋鄉木營子村西北400米處。龍騰苑是后燕末代皇帝慕容熙所修建,距今將近1600年。遺址現已成為無主峰的土山,但板筑遺址,顯然易見。遺址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36米,土基高約10米,總面積為4320平方米,是東北地區最古、最大的皇家園林遺址。
保安寺
又名娘娘廟,坐落在他拉皋鄉政府所在地正北2.5公里處的鐵營子村。據民國19年《朝陽縣志》記載:“保安寺系清乾隆嘉慶年間所建。寺院共建正殿三楹,內塑三霄女像,東西兩廊各為三楹,以備每年廟會演戲,會首駐宿用”。該寺南北長100米,東西寬60米,總面積為6000平方米。每年陰歷三月初八為廟會日。到了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該寺因多年風雨摧殘,再次重修。
永昌德盛寺
又名喇嘛廟,坐落在邊杖子鄉姑營子村的西北角。該寺為蒙古族韓姓的家族廟。據考,永昌德盛寺建于明末清初。該寺正殿為“祖師廟”,后殿為“釋迦牟尼殿”,又名“三圣佛殿”,正殿前約30米處為“四大天王殿”,正殿的西南約20米處為“關帝廟”。全寺共有佛殿、大包計42間。該寺院墻高2.3米,長200米,總面積為15000平方米。
吉祥法輪寺
位于七道泉子鎮西一華里處,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40年),當時德瓦活圖克圖的喇嘛負責修建此廟。不久因包喇嘛病重垂危,就把修廟的任務交給他的侄子契爾扎巴。此寺耗銀五千兩??⒐r,總面積達57500平方米,共有大小殿宇281間,門樓19個、大門6個?!斑h來拜施乾恒至萬余、香火頗及一時之盛”?!冻械赂尽?、《朝陽縣志》均有記載?,F存面積7166平方米。建筑風格融蒙漢藏風格于一體。大雄寶殿三層、念佛堂、三圣殿、伽藍殿、關帝殿、天王殿等得到全面維修,建筑雄偉、香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