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區隸屬于吉林省遼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東遼河上游,地處長白山系老爺嶺余脈與西部松遼平原的過渡帶。因其境內有龍首山而得名。 2010年,龍山區轄8個街道、1個鎮、1個鄉,總面積257.44平方千米,總人口297443人。2010年,龍山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2223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9年增長23.5%。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
龍山區吉林省遼源市下轄區,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東遼河上游,地處長白山系老爺嶺余脈與西部松遼平原的過渡帶。
地質
遼源市龍山區地處東遼河流域,地質構造較為復雜,地質基礎為古代地質,以片巖、板巖和片麻巖為主。而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質以砂礫巖、灰巖和安山巖為主。在地質歷史演變過程中,經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和燕山造山活動,各類花崗巖露出地表,構成流域的山體主體。
地形地貌
龍山區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主要地貌類型有低山、丘陵(包括高丘和低丘陵)、臺地(包括河流高階地)、河谷平地和溝谷地等。區域總的地勢起伏不大,大體上是東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479米,最低海拔214米。低山和丘陵地表形態多為平緩的圓形、長形的山壟及山嶺緩坡,并有少部分的陡崖或微崖。地表大部分為松散覆蓋層,僅有少部分基石裸露。
境內主要山峰有南大望山(479米)、馬屁股山(399米)、大架山(371米)、大旗桿山(350米)、馬鞍山(320米)、圓號張山(340米)、龍首山(330米)、欒家山(320米)等。
氣候
龍山區屬于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3~5月為春季,冷暖交替,天氣變化劇烈,干燥多風;6~8月為夏季,高溫多雨;9~0月為秋季,溫涼短暫;從11月至翌年2月為冬季,嚴寒漫長。凍結期從10月開始至來年的5月,最大結凍深度為217厘米。歷年平均氣溫為6.20C。
水文
東遼河、梨樹河、渭津河、半截河、仙人河、太平河、龍廟河均貫穿于龍山區境內。區境內還有大良、興國、國慶、東升等7座水庫。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13年,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轄8個街道、1個鎮、1個鄉:南康街道、北壽街道、東吉街道、西寧街道、站前街道、新興街道、福鎮街道、向陽街道、壽山鎮、工農鄉。共有27個社區、31個行政村。
旅游景點編輯
葉赫東城遺址
葉赫東城遺址位于龍首山公園內西門,是清太宗皇太極外公所居之城,史稱葉赫東城,西門處可見舊城墻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