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區,浙江省溫州市轄區,是溫州市四大主城區之一,位于溫州市東部,地理位置在東經120°42′-120°51′和北緯27°54′-28°1′之間。東朝東海,南接瑞安市,西鄰鹿城、甌海二區,北瀕甌江,與永嘉縣、樂清市隔江相望。龍灣區1984年建區。區域陸地面積279平方公里,總人口93.08萬人(2010年),轄5個街道和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永中街道。龍灣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城堡永昌堡、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基地龍灣古炮臺、距今四五千年歷史的龍崗山遺址、建于唐朝的國安寺、建于宋朝的千佛塔、建于明代的玄真觀。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1961年分屬狀元、龍灣公社。1984年12月,由國務院批準建立龍灣區,是溫州市三大城區之一。2001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溫州市轄區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將原屬甌海區的永中鎮、沙城鎮、天河鎮、海濱鎮、靈昆鎮和瑞安市的部分區域(塘下鎮梅頭辦事處)劃歸龍灣區管轄。2002年1月,經省、市人民政府批準,龍灣區內行政區劃進行調整,調整后龍灣區轄永中、蒲州、海濱、永興、海城5個街道和狀元、瑤溪、沙城、天河、靈昆5個鎮。2011年4月,經省、市人民政府批準,調整后龍灣區轄永中、蒲州、海濱、永興、海城、狀元、瑤溪、沙城、天河、靈昆、星海11個街道。2012年,根據中共溫州市委辦公室文件要求,將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海城街道、星海街道委托經濟開發區管理,靈昆街道委托甌江口新區開發建設管理。 2015年,靈昆街道劃歸新成立的洞頭區管轄。
區劃詳情
龍灣區轄10個街道:永中街道、永興街道、海濱街道、蒲州街道、海城街道、狀元街道、瑤溪街道、沙城街道、天河街道、星海街道。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龍灣地處甌江入??谀习?,東瀕東海,原與洞頭縣隔海相望,通過靈霓大堤與洞頭縣相連;南接瑞安市;西靠甌海、鹿城二區;北臨甌江,與樂清市、永嘉縣隔江相望。
氣候
龍灣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濕潤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氣溫
龍灣區環境
適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風速為2.1m/s,瞬時最大風速37m/s;多年平均氣溫為 17.9℃,最高月份為7月,平均氣溫27.3℃;最低月份為1月,平均氣溫7.3℃;歷年間極端最高氣溫39.3℃(出現在2003年7月15日14時),極端最低氣溫-4.5℃(出現在2005年1月1日);年日平均氣溫0℃以上持續期364天,5℃以上持續期348天。年平均降水量1717.7mm,極端最大降雨量2358.7mm,日最大降水量288.5mm,小時最大降水量75.9mm,最長連續降水日數19天;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310mm,平均相對濕度81%,月最大相對濕度92%;最大積雪深度120mm,內陸最高洪水位6.48m(吳淞高程);年無霜期258天,年均日照時數1789.9h。
地形地貌
龍灣區的東部地形是地勢低平、河網密布的濱海平原,西部是以巖體裸露為特征的大羅山,大羅山以西為溫瑞平原。 濱海平原:西起大羅山,東到海岸,北靠甌江,南至瑞安市的莘塍平原,面積約有150平方千米。平原南北長,東西窄,永強塘河于平原西部縱貫南北。 大羅山:大羅山位于溫州市區東南,東近東海,北達甌江口,南連瑞安市,西接甌海區,山體面積114平方千米。大羅山,因其峰巒狀似羅傘,又形如大籮,故名大羅山。大羅山頂海拔704米,位于龍灣、甌海交界。大羅山巖石結構大多為花崗巖,山體由于風化、侵蝕作用,巖體大多裸露。
水文
龍灣區河流縱橫交錯,河網密布。龍灣區有主要河道267條,總長度為416千米,總面積為837萬平方米。其中屬溫瑞塘河水系(蒲州、狀元、海城)有42條河道,總長度為69千米,面積為173萬平方米;永強塘河(永中、瑤溪、永興、海濱、沙城、天河)有225條河道,長度為347千米,面積為664萬平方米。輪船河、上橫河、中橫河、瑤溪河等為主要河流(道)。交通概況編輯龍灣區是溫州市區的東大門,機場大道、溫州大道、甌海大道橫穿龍灣區,將龍灣區中心與溫州市中心緊密聯系起來。龍灣區又是浙南閩北的海陸空立體交通樞紐:區內有溫州龍灣國際機場、溫州港萬噸級碼頭、金溫鐵路貨運終點站等,甬臺溫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沿海高速公路縱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