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縣隸屬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二郎山西麓、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界于邛崍山脈與大雪山脈之間,大渡河由北向南縱貫瀘定縣全境。 東與石棉縣相連,位于東經101°46′-102°25′,北緯29°54′-30°10′。 南北長69.2公里,東西寬49.9公里, 川藏公路穿越東北部, 是進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東大門之稱。瀘定縣東距四川省會成都285公里,西距州府所在地康定49公里,南距石棉縣112公里,北距丹巴縣125公里。至2011年底瀘定縣轄區面積2165.35平方公里,下轄4個鎮,8個鄉,共145個村,179個村民小組,2011年末總人口86056人。2011年,瀘定縣地區生產總值16.46億元,比2010年增長19.5%。工業實現增加值3.68億元,比2010年增長49.5%;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3.17億元。瀘定縣河西沙壩建成有高31.25米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系四川省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瀘定橋宋實行縻州管理制度。元、明代推行土司制度,設長河土千戶、冷邊和沈邊長官司。清宣統三年置瀘定橋委員會。民國元年(1912年)設瀘定縣和化林縣,民國二年(1913年)改化林縣為縣佐,瀘定始為單一的縣,隸屬西康省政府。1950年3月瀘定解放,1956年1至9月屬雅安專區,1956年10月轉劃屬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1997年,轄3個鎮、8個鄉,磨西鎮歸屬甘孜州人民政府直接管理,被命名為海螺溝管理局。
行政區劃編輯至2011年底,瀘定縣轄3個鎮,8個鄉:瀘橋鎮、冷磧鎮、興隆鎮、嵐安鄉、烹壩鄉、田壩鄉、杵坭鄉、加郡鄉、德威鄉、新興鄉、得妥鄉。共7個社區,19個居民小組,145個村,179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編輯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7855人。至2011年末瀘定縣總人口86056人。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瀘定縣
于邛崍山脈與大雪山脈之間,大渡河由北向南縱貫全境。 東與石棉縣相連,位于東經101°46′-102°25′,北緯29°54′-30°10′。 南北長69.2公里,東西寬49.9公里, 川藏公路穿越東北部, 是進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東大門之稱。瀘定縣東距四川省會成都285公里,西距州府所在地康定49公里,南距石棉縣112公里,北距丹巴縣125公里,總面積2165.3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瀘定縣境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屬川西高山高原最深陷之峽谷區。地貌類型從低中山峽谷區直至高
瀘定橋山、極高山區。瀘定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的橫斷山脈,屬典型高山峽谷區。山體呈南北走向,縣境內高山林立,谷深壁陡,溝壑交錯,許多山峰都在4000米以上,其中西南與康定縣接壤之貢嘎山是其主峰,海拔7556米,為全省最高峰,被譽為“蜀山之王”。二郎山海拔3437米。嶺谷相間,山嶺到大渡河的水平距離,不超過10公里,而嶺谷相對高差達3000米以上。形成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山高坡陡,高差懸殊,巖體破碎,巖石裸露這一特殊地貌特征,境內平壩、臺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瀘定縣地處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過渡帶上,受東南、西南季風和青藏高原冷空氣雙重影響,氣候垂直差異明顯,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為有名的干熱河谷地區??h境內最高山-貢嘎山海拔7556米。
氣候
瀘定縣,屬高原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季干燥溫暖,季均溫度7.5℃;夏季溫涼濕潤,季均溫度22.7℃;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無霜期279天,年均降雨量664.4毫米。
水文
瀘定縣最大的河流是大渡河,其它的有48條常年流水山溪,流域面積2020.7平方公里,其中: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磨西、灣東、磨河、木角4條,流域面積1307.5平方公里,多年流量44.446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瀘定縣地質位置屬康滇地軸北緣,南北擠壓帶東側,境內廣泛出露有各地質時代的各類巖
瀘定海螺溝風光層,為形成各種礦產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成礦條件和場地。至2013年底,瀘定縣已探明的礦有:鉛、鋅、鉻、鎢、黃金、云母、石棉、錳、大理石、花崗石、漢白玉、石灰石、石膏、煤及礦泉水和溫泉等礦產資源三十余種。已探明儲量為:鉛鋅22萬噸、錳35萬噸、鐵218萬噸、銀25萬噸、硅石5000萬噸、石灰石2500萬噸、石膏15萬噸、礦泉水年流量64萬立方米、花崗石19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至2011年底,瀘定縣土地總面積2165.35平方公里,森林面積82438.5公頃。
生物資源
瀘定縣藥用生物資源蘊藏量較大,中藥材中占重要比重的藥用植物達700多種,約占全州已知種類的30%,常年收購的藥用植物有50多種,藥用生物主要有冬蟲夏草、貝母、天麻、大黃、薯蕷、蟲婁、杜仲、當歸、黨參、
瀘定縣風景獨活、首烏等。野生食用菌主要有:松茸、木耳、羊肚菌、蕎巴菌、雞蛋菌、刷把菌、猴頭菌等。珍稀植物種類較多,主要有紅豆杉、康定木楠、連香樹、麥吊杉、銀杏等40多種國家保護的珍貴植物。境內有野生哺乳動物31科69種;鳥類43科167種;爬行類5科10種;兩棲類3科4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37種。海螺溝內常綠闊葉林帶和針闊混交林帶,是珍稀動物牛羚、獼猴、大熊貓、小熊貓、馬麝、巖羊、紅腹角雉等動物的生要棲息地,溝內還有海螺斑、三尾鳳蝶,屬世界珍品。山野菜資源較豐富,有山白菜、蕨菜、香椿、刺五加、魚腥草等。
水力資源
至2010年底,瀘定縣水資源總量為18.75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927.9毫米,水力理論蘊藏量為186.079萬千瓦,其中:大渡河150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27.055萬千瓦,其中:大渡河120萬千瓦。
經濟編輯綜述
2001年,瀘定縣
瀘定縣大渡河工業總產值192萬元,農業總產值1017.78萬元,商飲業總產值431萬元?!笆晃濉蹦?,瀘定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000萬元,較2005年增長114%,年均增長17%,高出“十一五”計劃7.85個百分點。人均GDP10778元,較2005年增加6046元。2010年,瀘定縣GDP9.05億元,比2009年增長14.6%,三次產業占GDP比重為19.02:36.09:44.8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8萬元。2011年,瀘定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46億元,比2010年增長19.5%。工業實現增加值3.68億元,比2010年增長49.5%;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3.17億元。
第一產業
至2009年底,瀘定縣累計投入“三農”資金58171.09萬元,年均增長33.73%。2010年,瀘定縣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76.67公頃,農作物播面0.65萬公頃,糧食產量1.95萬噸。新建4個養殖小區和2個獸醫站,實現畜牧業產值1.31億元。新建林果基地512.67公頃;養蠶3200張,產繭120噸。
第二產業
2001年瀘定縣有鄉鎮以上工業企業多家,工業類型以食品、機械、建材工業為主導,骨干企業有釀造廠、機械廠、皮革廠、石材廠。2010年,瀘定縣建成水電裝機21.21萬千瓦,在建電站裝機340.76萬千瓦。水泥生產能力達到157萬噸。鋰冶煉園區、生態藥業園區落戶瀘定;旅游業方興未艾,旅游規劃開發步伐加快,宣傳促銷加強,2010年,瀘定縣實現工業總產值5.48億元,比2009年增長40.9%。瀘定電站全年完成投資21.6億元,全年申報政府投資項目156個,爭取項目131個,落實資金7495.57萬元,同比增長87.3%。落實項目15個,引資到位資金17.36億元。2011年,瀘定電站兩臺機組實現發電;甘谷地500千伏安開關站主體工程、南沈輸電線路11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康巴水泥有限公司和山盛水泥廠100萬噸旋窯生產線前期工作順利完成。
第三產業
2010年,瀘定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39億元,比2009年增長91.7%。2010年,瀘定縣接待游客72.1萬人次,比2009年增長34.44%;實現旅游收入3.12億元,比2009年增長44.59%。
社會編輯民生
2011年,瀘定縣確定涉及就業、住房、飲水、交通、就醫、上學等民生項目73個,投入資金3.12億元。第一期60套廉租房分配工作順利完成,改造城市棚戶區107戶,改造D級危房958戶。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9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4676人,兌現低保金1048.99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5950人,兌現低保金1438.07萬元。全縣有32477人參加養老保險,13838人參加醫療保險,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62872人,參合率95.37%。
教育
2008年,瀘定縣中小學入學率分別達113.1%、99.9%,完成7所學校校舍改擴建工程,籌資200余萬元配齊中小學音體美器材及實驗設備。落實“兩免一補”政策,選送51名學生就讀成都等地甘孜高中班。 2010年,瀘定縣投入資金271.6萬元,實施15所學校人防技防建設,1072名學生參加“9+3”免費職業教育。新建校舍4.05萬平方米,消除中小學D級危房,建成成武小學、二中擴建等重點工程。2010年,瀘定縣籌資601.32萬元化解教育債務。二中擴建、職業高中一期工程完成。州職業技術學校動工建設。四川民族學院C校區項目落戶瀘定。加強學校安全管理,投入資金271.6萬元,實施了15所學校人防技防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學校管理進一步加強,教育質量穩步提高,高考錄取比例達到95%。
醫療衛生
2008年,瀘定縣新建11所村級衛生室,縣人民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投入使用,婦幼保健院改建工程動工建設。2010年,瀘定縣完成縣婦幼保健院改擴建,改造8個鄉鎮衛生院,新建41個村級衛生室。年內,有4.49萬人參加社會保險,2932人獲得醫療救助,1.76萬人納入低保,253人納入“五?!惫B。
城鄉建設
2010年,瀘定縣累計投入資金15000余萬元,實施了60余個市政項目,開發房地產面積25萬平方米。新城開發全面啟動,新村建設扎實推進。城鎮化率達到33%,較“十五”末提高20個百分點;農田水利建設加強,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5100畝,新修整治農灌堰109公里,新增灌面1599畝,改善灌面1.6萬畝,解決了3.44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3平方公里,新建堤防3000米,建成沼氣池5408口,農機總動力達到4.4萬千瓦。
交通編輯至2005年底,瀘定縣城的對外交通主要有:國道318線穿城而過,全縣運輸單一,只有公路運輸。對外交通設施用地7.03公頃,人均6.39平方米。2010年,瀘定縣新改建公路330.89公里、機耕道210.6公里,等級公路、農村公路里程分別達到362.43公里、403.8公里。
風土人情編輯迎客習俗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谷斗里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一小口,然后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飲用。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雙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于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名勝古跡編輯古跡
瀘定橋是一座懸空架在大渡河上的鐵索橋,1935年,紅軍長征路過此處,受敵阻擊,經
瀘定橋過兩小時激戰,"二十二勇士"飛奪瀘定橋,因此而名揚中外。解放后,瀘定人民在橋東修建了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在距橋約500米的河西沙壩建成了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1961年3月4日,瀘定橋被國務院首批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定為四川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瀘定橋被中宣部、國家教委、團中央、文化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紅軍長征遺跡1935年,紅軍自石棉安順場兵分兩路,沿大渡河東西兩岸向北挺進,實施了“飛奪瀘定橋”戰役。留下了許多遺跡。有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毛主席住宿舊址 、朱德同志住宿舊址、紅軍飛奪瀘定橋戰前會址、嵐安紅軍司令部舊址、區蘇維埃舊址等。
景點
瀘定縣旅游資源豐富,境內的旅游景點以大渡河為界分為東西兩個不同景觀組合的片區。西片區位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一貢嘎山東坡,包括燕子溝、雅家埂等生態旅游區在內,是一處以冰川、湖泊、雪峰、森林、溫泉等自然景觀為主。冰川、雪峰貢嘎山東坡永久冰雪線高度大約為4900m左右,所以境內5000m以上的高山、極高山區一般均有山岳型冰斗冰川與小型山谷冰川發育。湖泊距縣城最近的湖泊為興隆鎮海子山的沈村海子,從沈村步行上山三四里路即可到達。海子所在部位為第四紀紅色粘土形成的臺地,臺地中部有一個狹長的山間湖泊。溫泉境內磨西雅家埂地區地處貢嘎山東坡地熱帶中,已知溫泉有灣東溫泉、海螺溝溫泉(4處)、杉樹坪溫泉、燕子溝溫泉、躍進坪溫泉等八處,其地表溫度介于29度-80度。海螺溝二號營溫泉位于海拔2660m的支溝內,有數處泉眼,最高的泉眼水溫可達92度,視流量約5L/S,該泉含多種礦物質和化學元素,無色透明,是優良的醫用、藥用、飲用礦泉水。 奇峰怪石貢嘎山現代冰川侵蝕形成了貢嘎山區核心部分極為典型的角峰、刃脊、冰斗、懸谷、“U”形谷等重要的地貌景觀。燕子溝中有現代冰川活動形成的冰蝕與冰磧地貌,另有石筍峰、駱駝峰,溝右的七女峰、望夫峰等尖峭的冰蝕山峰,一些因地震或崩坍而墜落于谷底的巨大山石也能獨立成景,如得妥北的花石包,體積達7324立方米,系大渡河西岸摩崗嶺之山巖因地震墜落于大渡河東岸而形成,大渡河谷由原先的寬暢突然束窄而形成風口。二郎山為瀘定縣與天全縣的界山,因1950年解放軍修筑公路時一曲“歌唱二郎山”而名聞天下。二郎山整體呈北偏東走向;主峰海拔高3437m,南側的火夾溝公路埡口高2987m。埡口東
二郎山為天全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啞口西為瀘定北亞熱帶于熱河谷季風氣候區。自火夾溝埡口東望為陰山,那里潮濕多雨。燕子溝風景區位于蜀山之王一貢嘎山東麓、瀘定縣西南部,距縣城60km的新興鄉境內。屬國家4A級風景區海螺溝的姊妹溝。溝長40km,景區面積100千平方米。年降雨量1200毫升,平均氣溫8.5℃、燕子溝風景區低海拔有現代冰川、森林、山峰和溫、冷泉等。海螺溝海螺溝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境內,
海螺溝以大型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于世,它融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溫泉、瀑布為一體,構成了壯麗奇特的景觀,是世界上距大城市最近也最易進入的現代冰川。海螺溝地處中高山、高山、極高山地區,落差6000米以上,形成了自然界獨特的七個植被帶、七個土壤帶,薈萃了我國大多數的植物種類。擁有大量珍惜保護動植物,如杜鵑,木蘭,紅杉,紅豆杉,麥吊杉、大熊貓,牛羚,獼猴,太陽鳥,紅腹血雉等。 名優特產編輯柿子柿子,形如心的叫牛心柿,圓似燈籠叫水柿、面柿,色有紅、橙、金黃。產于瀘定河谷地帶庭院,田邊地塊。柿子皮薄、味甜沁心。海螺溝口共和村柿子評為四川名柿。食鮮柿,止渴。枇杷枇杷是瀘定夏季早熟水果之一,分橙黃、淡黃兩種,形如球或橢圓,汁多,甜酸適度。枇杷的花、
瀘定枇杷葉可入藥,有治療肺熱咳嗽、嘔吐等癥之功效。枇杷果黃、葉綠常青,亦有觀賞作用。主產區是磨西等地。櫻桃瀘定櫻桃形如珍珠,汁多肉厚,酸甜可口,營養豐富。主產區是田壩、瀘橋、加郡、杵坭、得妥、磨西、冷磧等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