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河縣于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地處廣東省汕尾市東部沿海與興梅山區結合部,汕尾市東北面。位于北緯23゜68’一23゜28’之間,東經115゜24’~115゜49’之間,北回歸線橫貫縣境。東北鄰揭西縣,西連汕尾海豐、惠東、紫金縣,南接陸豐市,北倚五華縣,東南與普寧市接壤。距市中心區80公里、廣州260公里、深圳210公里、東莞240公里、惠州140公里、潮汕機場110公里,處于港澳、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梅州、潮汕揭等地區1-3小時生活圈內??h域總面積1005平方公里,下轄河田鎮、東坑鎮、螺溪鎮、新田鎮、上護鎮、水唇鎮、河口鎮、南萬鎮等8個鎮和國營吉溪林場,是海陸豐紅色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榕江和螺河水系發源地,具有獨特的客家風情和純客家文化,被譽為“客俗桃源”和紅色旅游勝地。陸河是“中國青梅之鄉”,全縣青梅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是“中國農村水電之鄉”,全縣已開發水力資源11.9萬千瓦;是“中國建筑裝飾之鄉”,在“全國建筑裝飾百強企業”中,有22家由陸河外出人士所創辦;是省級“林業生態縣”,森林覆蓋率達70.7%,擁有中國最大的紅錐林自然保護區;陸河青梅、陸河木瓜均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歷史沿革編輯陸河縣是1988年初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新縣。在春秋戰國陸河縣城時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屬南??げ┝_縣。漢元鼎六年(前111)秦平南越,始置海豐縣。至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豐之吉康、坊廊、石帆三都置陸豐縣而屬陸豐。1949年2月21日河田解放,陸河先后隸屬東江專署、粵東行署、惠陽專署、汕頭專署、惠陽地區。1988年1月7日從原汕尾陸豐縣分出,隸屬于汕尾市。
行政區劃編輯
陸河廣場1988年1月7日,析陸豐縣的河口、河田、東坑、水唇、新田、螺溪、上護、南萬8個鄉鎮和吉溪林場設立陸河縣。1988年3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2002年,陸河縣轄8個鎮(河田、水唇、河口、新田、上護、螺溪、東坑、南萬),117個村委會、10個居委會。截至2005年12月31日,陸河縣轄8個鎮;2012年,轄8個鎮(河田鎮、水唇鎮、河口鎮、新田鎮、上護鎮、螺溪鎮、東坑鎮、南萬鎮)和1個林場。
地理環境編輯陸河縣地處廣東省汕尾市東部沿海與興梅山區結合部,汕尾市東北面。位于北緯23゜68’一23゜28’之間,東經115゜24’~115゜49’之間,北回歸線橫貫縣境。東北鄰揭西縣,西連海豐、惠東、紫金縣,南接陸豐市,北倚五華縣,東南與普寧市接壤。
人口民族編輯2000年,陸河縣轄8個鎮??側丝?29633人,各鎮人口:河田鎮62923水唇鎮29454河口鎮38669新田鎮27240上護鎮23097螺溪鎮25824東坑鎮15052南萬鎮7364(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2012年末戶籍人口34.6萬人,年末常住人口28.3萬人,城鎮比為52.2%。人口自然增長率6.84‰。陸河縣是廣東省重點僑鄉,祖籍陸河的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40萬人。
旅游編輯
商賢家廟位于縣城老區吉康街商,是彭氏宗祠,用于紀念彭祖而建,屬于市級保護重點單位。祠內雕龍畫鳳,收藏有眾多名家真跡,藝術品味極高。彭氏子孫在海外人數眾多,是彭氏后裔尋根問祖的旅游勝景,商賢家廟文化氣氛濃厚。 瑞龍莊園位于陸河縣上護鎮樟河榜榜響,省道S1932線旁,美麗的螺河河畔。區內旅游設施配套,項目齊全,建有三星級賓館及別墅群,有城樓瞻勝、關圣喜客、鳳亭雙秀、后宮聽濤、半島小筑、莊園疊翠、鳳竹鉤影、清潭印月等十八處小景點,是一處集綠色生態、休閑度假、娛樂健身、會議培訓等項目于一體的現代化旅游莊園。
白水寨瀑布九廳十八井位于陸河縣河田鎮寶山桐樹下村,是該村彭氏十四世祖騰輝公于清道光年間修建。大屋座北向南一字擺開,很有氣勢。房屋結構嚴謹,工藝精湛。當時為防護械斗,南端筑圍墻,墻外水溝寬且深,并且圍墻槍眼星羅密布;飲用水井設在天井里,由東向西屋開門設內走道,一可調兵遣將,二可便于生活用水。據傳,此屋自動工之日起,足足建造了二十余年之久;尤其是流傳兄弟合作的鐵事,是流傳千古的典范。 白水寨瀑布位于螺溪鎮南和村,距螺溪至五華公路2公里處。溪水從淘金流出,至此處直落2級石階,飛流直下,落差近200米。站在觀瀑處,耳邊水聲隆隆,水花飛濺,令人油然而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感。在當地也享有“小廬山瀑布之稱”。每年吸引上萬游客、學生來此觀瀑、野炊、繪圖、攝影、習作。
南萬紅椎林生態公園鷹嘴峰風景區:老鷹嘴又名鷹嘴峰、鷂婆嘴,地處陸河縣城近郊,距縣城3公里,景區峰巒疊嶂、樹木蔥蘢、怪石群簇、形態各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塑了許多奇觀。上鷹嘴峰、下鷹嘴峰,因遠遠望去猶如兩只仰天長嘯的蒼鷹雄姿展翅欲飛的神奇姿態而得名,這兩只大雄鷹全是大石頭堆徹而成。 南萬紅椎林生態公園位于中國最大的紅椎林母林采種基地——南萬紅椎林自然保護區內,是陸河縣綠色走廊景點之一。公園內有留傳距今約1.6億年被譽為“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有成片百年紅椎樹林,有350年樹齡6人難以合抱的紅錐樹王。公園以森林生態旅游為特色,以山水閑情為主題。
共光旅游風景區:共光村是中國青梅之鄉 梅園又稱青梅園、梅花園、青梅村、梅花村、世外梅園、香雪谷[17-18] 、共光青梅旅游風景區等,轄區面積約9平方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6.7公里,全村共種植青梅5500多畝,人均擁有青梅近5畝,每年舉辦攝影大賽;青梅節;梅花節;每年廟會。梅花期在春節前后開放,每逢花期,漫山遍野,梅花盛開,飄香四溢;青梅成熟初夏(4月-5月)讓游客感受在青山綠水之間感受到梅香。東坑尖山寺位于陸河縣東坑鎮高樹坪村南面,層林掩映,山巒朝拱,風景優美,遠眺陸河縣城之景。該寺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文物古跡?!拔母铩焙笃?,陸豐縣委高峰書記曾批示撥款重修尖山寺。
特產編輯黃酒又稱客家娘酒。婦女分娩坐月子期間必喝的一種滋補食品,由糯米、酒娘、白米酒等配料精制而成。其色金黃,味清香,食之甘醇可口。具有滋補身體的功能,陸河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釀黃酒,且長年儲備。 茶葉:陸河主要生產單叢茶系列,有南萬單叢和烏凸山單叢兩大系列。陸河單叢茶是中國烏龍茶系列中的名貴品種,產于終年云霧繚繞、海拔600米以上的群山之中,利用獨特精細的加工工藝制成,其茶質具有獨特的花蜜香味及極強的回甘力,陸河單叢茶經專家檢測、分析,其含有益于人體的硒元素高于其它名茶,其礦物質、氨基酸、維生素C、鋅、鎂、茶多酚和咖啡堿等人體所需微量含量豐富,是養生、健身、益壽之妙品。 柿餅是聞名海內外的陸河特產,其生產始于明代。因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氣候條件,加工出來的柿餅外層潔白如霜,質體外干內潤,肉質柔軟,呈金黃色,其味香醇厚似飴,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糖份、維生素、氨基酸等,并具有降血壓、解酒、治療胃病以及止血潤便的藥用功能,所以陸河的柿餅久負盛名,遠銷東南亞各國及香港、澳門等地區。 蜜糖:陸河山區群眾歷來有養蜂采蜜的傳統。蜜蜂采食天然無污染植物精華,產出的蜜糖如玉液瓊漿,色清味香,甘甜清醇,含有豐富維生素、氨基酸,是天然的
青梅保健食品。 青梅具有生津解渴、消滯醒酒、養生保健等作用。陸河縣是“中國青梅之鄉”,全縣種植青梅面積達12萬多畝。陸河產青梅具有果大、肉厚、酸度適中,品質上乘之優點,青果及成品、半成品均受國內外市場青睞?,F陸河產青梅成品有奇味梅、甘濕梅、話梅、蜜汁梅及青梅汁等系列產品。經過加工制成各種各樣青梅果品、果汁,成為陸河一大特色旅游商品。 美人芋絲是由食用美蕉塊根磨成粉、經沉淀過濾而得的淀粉精制成,是一種綠色健康食品,具有清熱、降壓、促進消化、減肥降脂等保健作用。 陸河擂茶是客家擂茶傳承發展的結晶,是陸河客家先民在適應
陸河擂茶制作技藝自然環境中發現的一種飲食。陸河擂茶制作工具有擂茶缽、擂茶棍。擂茶用料有綠茶、芝麻、焙炒的花生仁等。制作時先將茶葉、芝麻放入缽內,用擂茶棍旋磨,后加花生仁并注入少許冷開水旋磨,至磨成糊狀的茶泥即“擂茶膏”,后沖入沸水攪拌均勻即可飲用。飲用時佐以爆米花、豆類、青菜等。另一種用野菜、青草藥制成的擂茶稱“油茶”,亦稱“生茶”。主要用料有鮮艾葉、薄荷葉、生茶葉、楓樹嫩芽、紫蘇葉、番香、香蘇、雞腳刺、玫嫩芽、芫荽菜等。擂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風祛寒、開胃健脾、清熱解毒、延年益壽的功效。2011年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