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霍縣屬四川省甘孜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東接道孚縣,西北與甘孜縣相鄰,西南與新龍縣接壤,北面毗鄰色達縣,東北則與阿壩州的壤塘、金川兩縣相鄰。川藏317線從東南至西北貫通全境,歷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之重鎮。爐霍縣是康北中心,交通要地。屬半農半牧區。2011年爐霍縣轄區面積5796.64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171個村民小組,年末總人口為45960人。2011年,爐霍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9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4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261元。2011全年接待游客6.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0.45億元。爐霍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老根據地。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抵達爐霍,在此駐扎修整半年多時間,建立了縣、鄉博巴政府。 2011年4月10日17時02分,爐霍縣發生5.3級地震,全城停電,部分房屋有開裂現象。
中文名稱爐霍縣外文名稱Luhuo County別 名爐霍行政區類別縣所屬地區四川甘孜州下轄地區新都鎮、泥巴鄉、雅德鄉、洛秋鄉等政府駐地新都鎮電話區號0836郵政區碼626500地理位置四川省甘孜州中北部面 積5796.64平方公里人 口45960人(2011年)方 言藏語氣候條件屬青藏高原亞濕潤氣候區火車站甘孜站車牌代碼川VGDP3.59億元(2011年)特 產牛肉干、青稞酒、蟲草、貝母目錄1 歷史沿革2 行政區劃3 人口民族4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氣候5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水能資源? 土地資源6 經濟? 綜述?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7 社會? 教育? 文化? 醫療衛生? 城鄉建設? 民生8 交通9 旅游10 民族文化? 爐霍石棺文化? 爐霍“望果”節11 名優特產歷史沿革編輯爐霍系藏語“山巖村”之意。因原為霍爾章谷所屬四土司之地。東南與打箭爐毗連,故名。清置
夢幻般的爐霍縣卡薩湖爐霍屯。民國二年(1914年)設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抵達爐霍,建立縣、鄉博巴政府。1950年,建立中國共產黨爐霍縣工作委員會和爐霍縣人民政府。2000年,爐霍縣轄1個鎮、15個鄉。2004年,爐霍縣轄1個鎮、15個鄉。行政區劃編輯
爐霍縣至2010年底,爐霍縣幅員面積為5796.64平方公里。轄4個片區,15個鄉、1個鎮、171個行政村,其中純牧業鄉6個,半農半牧鄉鎮10個。蝦拉沱片區工委基層區劃:仁達鄉、斯木鄉、宜木鄉。新都片區工委基層區劃:新都鎮、雅德鄉、泥巴鄉、卡娘鄉、洛秋鄉。朱倭片區工委基層區劃:旦都鄉、朱倭鄉、充古鄉、更知鄉。羅宗片區工委基層區劃:上羅科馬鄉、下羅科馬鄉、宗塔鄉、宗麥鄉。
人口民族編輯根據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爐霍縣總人口39603人。至2011年底爐霍縣總人口為45960人。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爐霍縣
爐霍縣地處川西高原與山原的接觸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00.67°,北緯31.39°,西南與新龍縣接壤,北面毗鄰色達縣,東北則與阿壩州的壤塘、金川兩縣相鄰。距成都654公里,距康定291公里,總面積5796.6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爐霍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河流走向多是由西北向東南,牟尼芒起山自北部伸延入境,鮮水河西北向穿流全縣??h內平均海拔3860米。
氣候
屬青藏高原亞濕潤氣候區,夏季溫暖,冬春寒冷,空氣干燥,風沙較大。年平均氣溫7.4℃,年總降水量572.5MM,與歷年平均降水量比較偏少16%;年日照總時數為2597.0小時,與歷年日照時數平均值比較偏多2%。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爐霍縣礦產主要有砂金、泥炭、汞、多金屬礦和一定儲量的石灰石。
生物資源
爐霍縣資源豐富,主要動物資源有鹿、猴、磐羊、白唇鹿、磐羊、林麝、藏馬雞、細鱗魚、花魚、雪山鰱翔;生物資源主要有中藥材貝母、雪蓮、一支蒿、蟲草、貝母等珍稀中藥材。
水能資源
爐霍縣水能資源充足,集水面在72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17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8.9萬千瓦,可開發能量14.7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28878萬千瓦時。其中,尼曲、達曲、鮮水三大河流天然落差大,水源集中,占可開發總量的93%以上。至2010年底,已分別建成裝機容量為960千瓦、160千瓦、250千瓦和2500千瓦的水力發電站4座,固定資產近2000萬元。
土地資源
2010年,爐霍土地總面積為5796.64平方公里,是甘孜州最典型的半農半牧縣,有耕地9.5萬畝,天然草場33.07萬公頃。
經濟編輯綜述
2010年,爐霍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92億元,比2009年增長9.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
爐霍縣成2.15億元,同比增長25.04%。地方財政收入為1069萬元,同比增長40.29%;地方財政支出為4.84億元,同比增長37.2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6.61億元。2011年,爐霍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7億元,比上年增長74.3%。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1.3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40萬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7.17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261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3819元,比上年增長14.7%。
第一產業
2011年,爐霍縣農作物播種面積4479.8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1.73公頃,糧食總產量10250噸, 比上年增長14.31%。
爐霍縣爐霍縣2011年推廣機耕2733.33公頃,機播面積2400公頃,農機總動力29000千瓦,完成5.1公里機耕道建設, 完成人工種草900戶133.86公頃。成功研發雪域俄色茶、水淘糌粑等系列農產品,累計實現產值3300萬元。完成公益林建設66.67公頃,森林撫育600公頃,化學防治森林病蟲1088公頃,義務植樹15萬株。畜禽品種改良共引進推廣各種優良畜禽55頭,畜種改良6600頭。各類牲畜存欄25.6萬頭,肉類總產量4970噸。
第二產業
爐霍縣工業基礎落后,發展慢,2010年該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600萬元。大力發展俄色茶產業,在上海、深圳、麗江等地開設7個雪域俄色茶專賣店,實現產值520萬元??蛋完笈H闃I公司年產1000噸工業級干酪素生產線點火投產,實現銷售收入67萬元。
第三產業
爐霍縣2010年接待游客3.1萬人,旅游總收入2500萬元。2011年爐霍縣接待游客6.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0.45億元。
社會編輯教育
至2011年底,爐霍縣有學校32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中小學生7145人。選送38名學生就讀“9+3” 內地免費中職學校。建成仁達、斯木、宜木3所雙語微型幼兒園。為6974名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340.1萬元和免費提供價值65.87萬元的教材,3805名貧困寄宿制學生享受生活補助資金453.72萬元。
文化
2010年,爐霍縣爐霍縣博物館正式開館,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爐霍研究基地正式掛牌。完成“村村通”衛星接收設備無償置換工作,置換設備4475套。投入資金2500萬元,2011年,爐霍縣確立石棺文化、川西藏族山歌、藏族繪畫三大民族文化品牌,積極打造爐霍唐卡畫、雪域俄色茶等具有爐霍特色的旅游產品。
醫療衛生
2010年,爐霍縣實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參保1632人。完成下羅鄉敬老院修建工程和縣城中心敬老院主體工程建設,完成11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 2010年,爐霍縣啟動縣中藏醫院住院樓和縣人民醫院綜合樓項目建設;新建村衛生室28所。2010年,爐霍縣新建卡娘、充古、朱倭等鄉村衛生室28所;投入240余萬元,為100所村衛生室配備聽診器等基本醫療設備。
城鄉建設
2010年,爐霍縣實施城市工程29個,投入資金1.08億元。投資950余萬元,完成廉租房一期工程總工程量的90%;投資250萬元,啟動廉租房二期、三期工程建設;對符合條件的230戶低保戶兌現租賃補貼金18.13萬元;開展了離退休干部“安心工程”財政補貼兌現工作,兌現離休干部補貼47.70萬元,退休干部財政補貼發放工作進入審批階段;投入25萬元,完成泥巴、斯木等鄉地質災害點避險搬遷27戶。
民生
2010年,爐霍縣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29人,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無業農民再就業40人。
爐霍風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803人,工傷保險參保650人,生育保險參保188人,失業保險參保1562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097人。啟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參保人數6915人,“新農合”參合率達98.58%。資助1.2萬人參加醫療保險;發放農村五保供養資金85.65萬元。2011年,爐霍縣完成250戶棚戶區改造任務,220戶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程竣工驗收。年內,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9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全縣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882人,醫療保險參??側藬?284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受益群眾6404人次, 醫療總費用646.73萬元,補償278.96萬元。
交通編輯至2010年底,爐霍縣有317國道貫通全境,已完成川藏北線爐色通縣油路、三縣聯網絡共 181 公里,紅羅路線按山重四級標準改造,川藏317線從東南至西北貫通全境,歷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之重鎮。2010年,爐霍縣交通建設投入資金3916萬元,完成通鄉油路建設37.8公里,通村公路建設120.2公里。
旅游編輯爐霍縣境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縣級自然保護區2個,以及卡薩湖、宗塔草原、易日溝、地震遺跡、石棺墓群、紅軍文化遺跡等景點??ㄋ_湖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西60公里處,海拔3510米、面積1.92平方公里,屬于高原淡水湖泊,是川藏北線最大的水鳥棲息地。冬季的卡薩湖,湖水如鏡,倒映著群山白云,恬靜美麗。 密八勒幽靜圣地位于爐霍縣仁達鄉境內。這里是佛教密宗事部三怙主的道場,亦稱三怙主神山,三座神山緊相對峙,有著奇妙傳說,山上有森林、溶洞、白泉等許景觀,有珍稀動物棲息于山中,溝內還有分別屬寧瑪教派和苯波教派的兩座寺廟。 爐霍卡薩湖石棺墓爐霍縣卡薩湖石棺墓地是1984年初,在卡薩湖修建水力發電站開挖引水渠道時發現
爐霍地震紀念碑的,發掘工作從5月初開始,7月中旬結束,發掘工作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孜州文化局聯合組織。發掘實際揭露面積6000平方米左右,對引水渠道的西側和湖周圍沒有探掘,僅引水渠道地段發掘清理了275座。是全國境內最大的石棺墓葬群。石棺的作法不一,形式多樣,大體可分為完全石棺型,常見石棺型,簡易石棺型,變態石棺型四種。
民族文化編輯爐霍石棺文化
爐霍縣地處遠古民族遷徙古道要衢,以石棺為代表的遠古文明遺存十分豐富,在川滇西部高原民族考古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縣內僅上百座的巨大石棺遺址就有6處,沿達曲河、泥曲河、鮮水河西岸臺地均有零星分布,是名符其實的石棺王國。
爐霍“望果”節
“望果”是藏語的音譯,“望”的意思是土地,“果”的意思是轉圈?!巴本褪抢@田
爐霍縣間地頭轉圈。它是爐霍等縣農區藏族人民一年一度預祝農業豐收的傳統節日,因此,又稱為豐收節?!巴惫澥遣刈宓貐^古老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吐蕃時期,為了祈禱農業豐收,以村寨為單位,人們手捧香爐,高舉幡桿,手拿青稞、麥穗,跟在苯教教主后,繞田間地頭轉圈,祈禱神靈保佑,獲得豐收。這種宗教儀軌結束后,開展角斗、斗劊、耍梭標等活動。 名優特產編輯川烏川烏為常用川產道地中藥材,草本植物烏頭,干燥主根。又稱川草烏、烏頭等。性熱,味辛
青稞、苦,有大毒,具有祛風、除濕、散寒等功效。四川為主要栽培產區,尤以江油產量著名。青稞酒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牦牛肉牦牛肉被譽為“牛肉之冠”,屬半野生天然綠色食品,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以及胡蘿卜素、鈣、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別低,熱量特別高,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 俄色茶雪域俄色茶產于青藏高原的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霍爾章谷地區,是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3800米之間的野生俄色樹的一年生嫩芽,經現代工藝加工精制而成的雪域天然綠色的藥、食兩用健康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