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是安徽省合肥市下轄縣,是周瑜故里,溫泉之鄉,礦業大縣。漢代置廬江郡,隋朝置廬江縣。廬江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在合肥市南部,系合肥市南部副中心,同時也是合肥市域1331框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巢湖市、無為縣,南靠樅陽縣、桐城市,西接舒城縣,北依肥西縣。距省會合肥市70公里,北臨中國第五大淡水湖一一巢湖,南近“黃金水道”一一長江,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示范縣,是對外開放縣。 2014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05億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245億元、增長25.7%;財政收入24.5億元、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6億元、增長12%。 截至2012年底,廬江縣幅員面積總面積2343.7平方千米(含所轄巢湖水域83.4平方千米和省監獄系統白湖監區149.1平方千米) ,下轄17個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合肥廬江經開區和龍橋工業園),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郭河-同大),共有231個村及社區。截至2013年底,廬江縣有戶籍人口119.31萬人,是以漢族為主的聚集地,有回、壯、滿、侗、白、土家、苗等少數民族。廬江縣名優特產主要有小紅頭、綠豆糕、綠茶等;風景名勝主要有湯池溫泉、周瑜墓、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等。行政區劃編輯
廬江縣行政區劃圖截至2013年,廬江縣下轄17個鎮,分別為廬城鎮、白湖鎮、湯池鎮、泥河鎮、白山鎮、盛橋鎮、同大鎮、金牛鎮、石頭鎮、郭河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柯坦鎮、冶父山鎮、龍橋鎮、礬山鎮。 廬江縣2013年底行政區劃情況表廬城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13個、村民小組580個、居民小組224個名稱塔山社區居委會、磙塘社區居委會、三里社區居委會、繡溪社區居委會、崗灣社區居委會、高拐社區居委會、附城社區居委會、牌樓社區居委會、高建社區居委會、晨光社區居委會、鮑井社區居委會、 城西新村居委會、方店社區居委會、八里村、移湖村、城南村、馬廠村、棋盤村、馬店村、朱墩村、新橋村、羅埠村、迎松村、申山村冶父山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61個、居民小組50個名稱冶父山社區居委會、石山社區居委會、幸福村、羅崗村、大崗村、鋪崗村、明圣村、棲鳳嶺村、馬崗村、魏崗村、梁崗村、田埠村、三岔村萬山鎮個數村委會9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81個、居民小組34個名稱萬金山社區居委會、長沖村、卅埠村、水關村、廿埠村、岳廟村、程橋村、永橋村、閘山村、長崗村湯池鎮個數村委會12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43個、居民小組8個名稱東湯池社區居委會、湯池村、雙墩村、中份村、松元村、鳳凰村、三沖村、果樹村、馬槽村、大塘村、百花村、金沖村、石橋村郭河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16個、居民小組114個名稱福元社區居委會、郭河社區居委會、馬塘村、河口村、廣寒村、北圩村、南圩村、三販襯、元井村、三塘村、潘墩襯、龍廟村、樂莊村金牛鎮個數村委會8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185個、居民小組46個名稱古城社區居委會、金牛村、山南村、莫堰村、鋪崗襯、尹崗村、健康襯、圩壩村、湖稍材石頭鎮個數村委會7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267個、居民小組16個名稱石頭社區居委會、黃蜀山村、芮崗村、邱崗村、三拐村、笏山村、望城村、同心村同大鎮個數村委會20個、村民小組504個名稱二龍村、魏蕩村、紅埂村、東灣村、西灣村、新河襯、劉墩村、臨圣村、北閘村、靈臺村、馬河村、紫荊村、南閘村、永安村、古圩村、永興村、連河村、薛家圩村、施豐村、常豐村白山鎮個數村委會9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39個、居民小組14個名稱白山社區居委會、戴橋社區居委會、九聯村、同春村、金沈村、興崗村、覺海村、十聯村、雞鳴村、五愛村、馬鞍村盛橋鎮個數村委會10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599個、居民小組59個名稱沈家橋社區居委會、盛橋村、神墩村、七里村、蒼頭村、金城村、陡崗村、東岳村、許橋村、牌樓村、板橋村白湖鎮個數村委會16個、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530個、居民小組172個名稱裴崗社區居委會、金灣社區居委會、白湖社區居委會、孫咀村、毛咀村、陶沖村、泉水村、鄧湖村、六崗村、胡榜村、順港村、白湖村、梅山村、吳渡村、青簾村、杭頭村、楊柳村、國安村、西城村龍橋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395個、居民小組61個名稱缺口社區居委會、黃屯社區居委會、安定村、凌安村、新建村、馬山村、福興村、龍橋村、梅林村、曹河村、高山村、夾板村、盆形村磯山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3個、村民小組431個、居民小組30個名稱鐵礦社區居委會屬鐵礦、新村社區居委會屬磯礦、鐘山社區居委會、楊山村、古塘村、新中村、樂華村、劉墩村、石峽村、東明村、雙廟村、田橋村、徐榜村、磚橋村羅河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223個、居民小組52個名稱羅河社區居委會、店橋社區居委會、墩子村、吉橋村、鄭灣村、羅咀村、橋東村、新生村、大包莊村、東風村、黃龍村、鮑店村、高橋村泥河鎮個數村委會15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740個、居民小組125個名稱泥河社區居委會、中沙溪社區居委會、姚店村、月形村、洋河村、大嶺村、瓦洋村、天井村、柴埠村、沙崗村、八里村、竹園村、盔頭村、勝利村、泉西村、沙溪村、勝崗村樂橋鎮個數村委會11個、居委會1個、村民小組396個、居民小組24個名稱老院社區居委會、楊崗村、金橋村、浮槐村、檀巷村、樂橋村、黃山村、桂元村、詹店村、陡崗村、鰲山村、大化村柯坦鎮個數村委會8個、居委會2個、村民小組430個、居民小組111個名稱柯坦社區居委會、陳埠社區居委會、分水村、虎洞村、蒲崗村、葛廟村、棗崗村、城池村、小墩村、柿樹村臺創園個數村委會2個、村民小組40個名稱施灣村、新渡村注:白湖鎮白湖社區包括白湖監區;郭河鎮不含施灣村、同大鎮不含新渡村,該2村現由“臺創園”托管。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廬江縣地處皖中,北瀕巢湖,南近長江,西依大別山脈。地理位置在東緯117°01′-117°34′、北緯30°57′-31°33′之間。東與巢湖市、無為縣接壤,南以樅陽縣、桐城市為鄰,西靠舒城縣,北抵肥西縣。幅員面積2348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地質廬江縣境內大部屬淮陽山字型前弧東翼部份,有郯廬斷裂帶經過。地層有南北兩相之分。城北丘阜區出露有上元古界到中生界較全的沉積巖系;磚橋丘陵區擁有廬樅盆地廣泛的火山巖系堆積;縣境西部柯坦、浮祥山一帶,隱伏著下元古界變質巖系。 地貌廬江縣西部屬大別山余脈,地形為西南高、東北低。東挾黃(陂)、白(湖)二湖、北襟巢湖,圩畈相連;中多丘阜,縱橫起伏,沖塝相間。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高595米;最低為境北同大圩的同大浦,高5.8米。廬江縣總面積(含巢湖水域)中,山區、低山區面積422平方公里,丘陵區1270平方公里,圩區400平方公里,湖泊260平方公里,大體是山、圩各兩分,一水五丘陵。
氣候
廬江縣奎星樓廬江縣地處中緯度地帶,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熱,春秋溫和,陽光充沛,無霜期長,梅雨特征顯著。多年平均氣溫為15.8℃,7月最高,為28.3℃,1月最低,為2.6℃。極端最高氣溫為41.3℃,極端最低氣溫為-13.7℃。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88.1毫米,降水最多的是1954年,降水達2024.9毫米,降水量最少是1978年,為631.3毫米。每年的6、7月間為梅雨季節。年日照時數為2209.6小時。1962年最多為2740.8小時,1982年最少為1702.9小時,年際差為1037.9小時。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0小時以上,8月最多,為255.4小時,2月最少,為133.4小時。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38天。
河流水系
廬江縣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河流主要有杭埠河、縣河、白石天河、塘串河、兆河、西河、金牛河、馬槽河、羅埠河、瓦洋河、黃泥河、羅昌河、柯坦河、界河等14條。其中境北杭埠河、境東兆河、境南界河為跨縣界河。交通編輯鐵路
截至2013年,建成合九鐵路在廬江縣境內設有廬江站、柯坦站;廬銅鐵路,2014年7月開工,國鐵一級,單線、內燃機車、時速120公里,將以貨運為主,并預留雙線、電氣化及時速160公里建設條件,在廬江縣設廬江南、龍橋等站;合安九客專,客運專線,雙線,采用電力牽引,設計行車速度為350km/h,2015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合肥召開可研專家審查會,擬在廬江縣經開區設廬江南高鐵站,并配套建設高鐵綜合檢修基地。
公路
廬江縣交通
截至2013年,廬江縣境內公路里程4709公里,公路主要有滬蓉高速公路、京臺高速公路、合黃杭高速公路、合銅路、軍二路、廬巢路等。2013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8.86億噸公里,,公路旅客周轉量11.19億人公里。 S103合銅路,一級公路,廬江境內為4車道或6車道,瀝青路面S316廬巢路,二級公路,雙車道,瀝青路面S319軍二路,一級公路,湯池至廬城段為四車道,瀝青路面環巢湖大道,觀光旅游公路,2車道或4車道,瀝青路面
交通建設展望
加速推進洞頭(浙江)至合肥、上海至安康國道,岳西至蕪湖、六安至巢湖至宣城等高速,以及合安九高鐵等主干路網項目盡快上馬,抓緊實施京臺高速廬江段雙向“四改八”拓寬改造工程;積極爭取設立高鐵廬江動車綜合服務基地,做好廬江南、廬江高速道口連接線,發展道口經濟;積極呼應引江濟淮(江淮運河)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