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區隸屬于廣東省深圳市,地處深圳中部,面積78.7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34.74平方公里,其余主要為深圳水源保護區和梧桐山森林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50.1%,城市綠化覆蓋率達64.5%,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115個社區居委會,83個社區工作站,10個街道派出所。目前轄區常住人口達146.61萬,其中戶籍人口53.42萬、非戶籍人口93.19萬。羅湖區是深圳經濟特區最早開發的城區,也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區之一。羅湖是深圳主要的金融區之一和商業中心區,2012年,羅湖區生產總值(GDP)1359.05億元,比2011年增長8.6%。羅湖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全國文化先進區”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5年,羅湖區轄桂園街道、黃貝街道、東門街道、南湖街道、筍崗街道、東湖街道、蓮塘街道、東曉街道、清水河街道等10個街道辦事處,下轄83個社區工作站,115個社區居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羅湖區位于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東起蓮塘,與鹽田區相鄰;西至紅嶺路,與福田區相連;南臨羅湖橋與香港毗鄰;北到原特區管理線,與龍崗區橫崗、南灣、布吉、坂田及龍華新區民治等地交界;地理坐標為東經114°04′-114°21′,北緯22°31′——22°40′。
地形
羅湖區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多為丘陵山地和沖積小平原,深圳最高峰-海拔943米高的梧桐山即坐落在轄區東部。
氣候
羅湖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冬短夏長,常年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怡人。轄區年平均氣溫22℃,年均日照時數為2060小時,年降水量1948毫米。
自然資源編輯水是羅湖區的重要資源。50年代末建成的深圳水庫,位于轄區的梧桐山下,庫容量達4577萬立方米,日供水量40萬噸,滿足了深港兩地生產和生活之需。
人口民族
2011年 羅湖區2009年,羅湖戶籍人口為44.28萬人,辦理居住證人口為93.82萬人。各街道人口: 桂園街道79615人、黃貝街道110944人、東門街道79000人、翠竹街道181925人、南湖街道68095人、筍崗街道126895人、東湖街道65014人、蓮塘街道63317人。羅湖區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
綜合
2012年,羅湖區生產總值(GDP)1359.05億元,比上年增長(下同)8.6%。全區第一產業增加值0.10億元,下降16.1%;第二產業增加值107.20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1251.75億元,增長8.9%。三次產業結構為0.0:7.9:92.1。全區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83.12億元,增長11.1%,占全區GDP比重達65.0%,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0.6%,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1.1%;現代服務業增加值918.76億元,增長8.9%,占GDP67.6%,占第三產業73.4%,貢獻率為68.5%;金融、商貿物流、黃金珠寶和文化創意四大重點產業增加值917.65億元,增長10.1%,占GDP67.5%,貢獻率為78.1%,其中,金融業增加值531.82億元,增長10.0%;商貿物流業增加值333.99億元,增長10.0%;黃金珠寶業增加值32.62億元,增長18.5%;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62.14億元,增長12.1%。
第一產業
2012年,羅湖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0.10億元,比上年下降16.1%。全區林果場面積為2500畝,下降69.2%;產量385噸,下降28.4%。全區水產品產量1367噸,增長2.4%。
第二產業
2012年,羅湖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01.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全區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804.15億元,增長1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331.65億元,增長65.1%。全區工業產品產銷率為100.3%,提高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5.9%,降低1.0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39.40億元,下降29.2%,其中利潤總額30.8億元,下降33.7%。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174297元/人·年,增長16.1%。企業虧損面8.6%,降低1.0個百分點。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6.49億元,比上年下降2.8%。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2年,羅湖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35.03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720.91億元,增長16.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14.12億元,增長15.6%。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零售總額分類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7.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通訊器材類下降3.1%,汽車類下降0.5%。
對外經濟
2012年,羅湖區外貿進出口總額359.6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進口總額107.69億美元,增長8.1%;出口總額251.99億美元,下降6.8%。從出口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44.93億美元,下降21.1%,占出口總額的57.5%;加工貿易出口61.21億美元,增長28.2%;其它貿易出口(其中94.9%是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45.85億美元,增長17.3%。從十大類傳統大宗商品出口額看,增長最快的是家用電器、高新技術產品和電訊設備及器材,分別增長28.4%、13.8%和5.7%。從出口市場看,對亞洲出口下降2.0%,對香港和北美洲出口增長24.0%和3.8%,對歐洲、非洲出口分別下降20.4%、26.4%。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88個,比上年下降7.1%。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8.39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額7.11億美元,下降61.9%。生產性服務業中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共新批項目111個,下降3.5%。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2年末,羅湖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園)221所,比上年增加2所。其中,高等教育學校1所,普通中學17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小學59所,幼兒園143所。各級各類學校(園)畢業生4.08萬人,招生4.50萬人,在校生17.60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和小學畢業生升學率均保持在100%。年末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園)有教職工1.14萬人,其中專任教師0.82萬人。高等教育學校、普通中學、小學和幼兒園的專任教師分別有0.02萬人、0.27萬人、0.25萬人和0.26萬人。
科技
截至2012年末,羅湖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56家,比上年增長12.2%,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4家,比上年增長25.0%。全年專利申請受理量3685件,增長27.7%,其中,發明專利501件,增長17.9%;實用新型專利1089件,增長24.2%;外觀設計專利2095件,增長32.3%。專利申請授權量2716件,增長26.3%。轄區37家企業組團參展第十四屆”高交會”,其中互聯網或電子商務企業19家,自主創新成果顯著的高新技術企業7家,新一代信息技術11家。全年全區有91個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獲得立項。
文化
截至2012年末,羅湖區有各類業余藝術表演團體700個,區級文化館1座,文體廣場97個,博物館、紀念館3座,電影院、影劇院8座,公共圖書館(包括街道及社區圖書分館)98座,總藏量(不包括市級圖書館分切給區的數據)179.91萬冊(萬件),其中總藏書量164.18萬冊(萬件)。羅湖區電視和廣播人口覆蓋率均達100%,承辦了第八屆”文博會”的五個分會場。
衛生
截至2012年末,羅湖區擁有衛生機構(含私營和個體衛生機構)281間,其中,醫院22間,婦幼保健院1間,疾病控制中心1間。設有社區健康服務中心48間,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0139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35人,注冊護士4191人。全年各級各類衛生機構完成診療總量1348萬人次,其中門診和急診診療量依次為1043萬人次和112萬人次。年末轄區千人醫生數(指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千人醫院實際開放床位數分別為4.31人和5.50張。報告法定傳染病發病8926例,死亡4人。其中法定甲、乙類傳染病發病3228例,死亡8人,死亡率(死亡人數/常住人口)0.86/10萬。
社會保障
2012年末,羅湖區單位從業人員40.44萬人(不含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比上年增加1.85萬人。其中,在崗職工39.89萬人,增加1.81萬人;其他從業人員0.56萬人,增加0.04萬人。在崗職工中從事第一產業的0.01萬人、第二產業9.60萬人、第三產業30.27萬人。第一、二、三產業的在崗職工人數之比為0.1:24.1:75.8。全年促進7507名本市戶籍失業人員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4%。全年在崗職工工資總額289.30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73071元,增長10.3%。
交通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離羅湖市區32公里,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20多條,通往國內外90多個城市。羅湖轄區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口岸,每年從羅湖口岸出入境的人數超過1億人次。羅湖火車站每天都有超過100次列車進出。
旅游景點
深圳古玩城
深圳古玩城是經政府特批的,深圳市唯一一家文物監管專業市場.總面積六萬平方米。東深展覽館東深展覽館地處風景美麗的東湖公園內,坐落在深圳水庫主壩右側條形山邊,于1997年落成開館,展覽館以大量的圖片、文字、模型、視聽資料,全面展示了東深供水工程35年來的發展歷程;形象地反映了東深供水工程在對香港、深圳和工程沿線供水中所發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充分體現了資源、環境和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東深展覽館已被命名為深圳市環境教育基地。京基100京基100(KK100),原名京基金融中心(KingKey Financial Center),樓高441.8米,共100層,取代了地王成為深圳新地標。2011年,建成后是深圳第一高樓、中國內地第三高樓、全球第八高樓。位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地王附近100m。京基100是深圳房企京基集團旗下的世界級地標,也是中國民營地產企業投資建造的最高建筑,保持了多項中國記錄、世界紀錄,并獲得了多項世界級獎項。地王大廈地王大廈,是深圳最高樓宇與標志性建筑,高300多米,也是深港交界的最高觀光點之一。亞洲第一個高層主題性觀光項目--”深港之窗”,就座落在地王大廈頂層。兒童公園兒童公園位于深圳市筍崗東雅園立交橋附近,面積近6公頃,是深圳市區兒童主要的游樂場所之一。東方神曲東方神曲娛樂天地毗鄰東湖公園和深圳水庫,方圓五萬多平方,建成對外開放的有三十多個景點。東湖公園東湖公園是深圳最早建設的風景區,其主體景點是深圳水庫,水面面積約5000畝。深圳水庫是深港兩地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來源。水庫大坎周圍,建有紅樓、坎上亭、湖心亭、勞樂亭,同時還有亞熱帶植物園,鐵索橋、賽車場、燒烤場等,每年春秋兩季在這里舉行大型花卉展覽。仙湖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位于深圳特區東北角,東倚梧桐山,西臨深圳水庫,占地8800多畝,始建于1983年,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個集科研、科普、旅游于一體的著名植物園與風景區。植物園共保存植物6000多種,建有蘇鐵保存中心、木蘭園、珍稀樹木園、棕櫚園、竹區、蔭生植物區、沙漠植物區、百果園、水生植物園、桃花園、裸子植物區、盆景園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全園分為天上人間景區、湖區、廟區、沙漠植物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景區等六大景區,另建有別有洞天、兩宜亭、玉帶橋、龍尊塔、聽濤閣、攬勝亭等十幾處園林景點,以及古生物博物館。梧桐山風景區梧桐山風景區是深圳特區內唯一的廣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2004年”梧桐煙云”被評為”深圳八景”之一。景區位于深圳特區東部,橫跨羅湖和鹽田、龍崗三區,包括東湖公園、仙湖植物園和沙頭角林場,面積共31.82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山體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風景區。梧桐山為蓮花山余脈,歷史上是”新安八景”之一。清代詩人橋順詠詩曰:”梧桐山,高倚天,冬來秋霞雪,雨后多煙云。山中奇植人爭勝,蘢蔥之竹龍須草?!鄙街兄脖粚俚湫偷哪蟻啛釒С>G闊葉混交林,最高峰達海拔九百四十四米,為深圳市第一高峰。洪湖公園洪湖公園屬深圳市市級公園,位于羅湖區文錦北路,籌建于1984年9月。洪湖公園的湖面分洪湖、靜逸湖、蓮香湖。洪湖公園的園林綠化的主要植物景觀有落羽杉水體景觀、熱帶草坪疏林景觀,水禽水生態景觀,以及荷花夏景、睡蓮冬景等。木蘭園木蘭園于1991年開始建園,坐落在天上人間景區內,東至天上人間天池登山道左側,西至兩宜亭沿公路以上的山體,防火線以下的山體,占地大約200余畝,引進木蘭科11屬130多種,定植25000余株,分別來自廣東、廣西、云南、湖南、貴州、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其中有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近20多種,如華蓋木、長蕊木蘭,凹葉厚樸、天女花、紅花木蓮、大葉木蓮、觀光木、云南擬單性木蘭等等,并從西安植物園、浙江嵊州木蘭研究所引進雜交木蘭品種50余種,其中有常春二喬玉蘭、紅運玉蘭、丹馨玉蘭。美麗紫玉蘭、多瓣玉蘭、貝蒂玉蘭,包括了中國培育較成功的紅笑星玉蘭,紅壽星玉蘭等種類。 木蘭園區域大概分為四大片區,分為木蘭屬區、木蓮屬區、含笑屬區、雜交苗木屬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