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溪縣位于江西省西部,為省轄市萍鄉的東大門,東與宜春市袁州區相交,南與安??h、蓮花縣接壤,西臨萍鄉市安源區、湘東區,北靠上栗縣。面積960平方公里,轄蘆溪、上埠、宣風、南坑、銀河5鎮及長豐、新泉、張佳坊、源南4鄉,人口30萬(2011年)。蘆溪居袁水源頭,袁水源頭河古稱蘆溪,因河得名——為蘆溪縣地名由來。境內蘆溪流域面積510平方公里,河長52.8公里。武功山是國家AAAA景區。歷史
編輯
蘆溪歷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蘆溪就有先民居住。春秋時期,蘆溪屬吳。戰國時期,蘆溪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蘆溪屬長沙郡。西漢時期,分天下為12州,蘆溪屬揚州豫章郡宜春縣。三國時期,蘆溪屬吳國,東吳寶鼎二年(267),吳國國君烏程侯孫皓,將宜春西部的廣袤之地劃出,設立萍鄉縣,置縣治于蘆溪古崗(現蘆溪鎮古城村)。
蘆溪經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等朝代,唐武德二年(619),縣城遷到現萍鄉市城區鳳凰池。
蘆溪作為萍鄉歷史上的早期縣城,經8個朝代353年??h城搬遷之后,在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時期,蘆溪仍然不失萍鄉縣的重要經濟文化地區的地位。
三國東吳寶鼎二年(公元267年)將萍鄉從宜春劃出,設立萍鄉縣,縣治蘆溪古岡。至唐武德三年(公元619年)一直為萍鄉縣治所在地。
1980年,同意萍鄉市設立城關區、上栗區、湘東區、蘆溪區。
1997年11月1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萍鄉市蘆溪區,設立蘆溪縣。
1990年2月17日,設立源南鄉。1993年5月29日,撤銷南坑鄉,設立南坑鎮。
1995年12月12日,撤銷銀河鄉,設立銀河鎮。
2000年,蘆溪縣轄5個鎮、7個鄉:蘆溪鎮、宣風鎮、上埠鎮、南坑鎮、銀河鎮、長豐鄉、張佳坊鄉、新泉鄉、麻田鄉、華云鄉、萬龍山鄉、源南鄉。
2003年9月4日,撤銷麻田鄉,成建制劃歸新泉鄉管轄;撤銷華云鄉,成建制劃歸萬龍山鄉管轄。
區劃
編輯
蘆溪縣轄5個鎮、5個鄉:蘆溪鎮、宣風鎮、上埠鎮、南坑鎮、銀河鎮、源南鄉、長豐鄉、張佳坊鄉、新泉鄉、萬龍山鄉。共有15個居委會、136個村委會。
地理
編輯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蘆溪縣
地貌
蘆溪縣蘆溪縣的山地都是海拔500米~2000米的中山和低山。由高到低主要有烏云巖、萬龍山、羊角尖、花轎頂、雙樹洞、棋盤山、斗澗山、牛形嶺、杉木頂、黃雀頂、玉女峰、山尖峰、銀鳳嶺等。這些山嶺大都分布在南部。
武功山為羅霄山脈北段,主要綿亙于贛西中部邊界。西南起自湖南省的攸縣。東北延伸到宜春、安福。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坡山勢平緩渾厚;北坡則多斷層巖,峻峭、雄偉,奇峰怪石,巖穴山洞處處可見。
水文
袁河古稱“蘆水”,發源于武功山,東流宜春、新余、樟樹注入贛江,為贛江水系。袁河是蘆溪縣流域面積最大的常年河流。在瀘溪縣境內流徑五鄉五鎮,全長110多公里,流域面積約776平方公里。主源有二:其一發源于武功山金頂附近的山壑中;其二發源于武功山發云界山麓。
淥水河在瀘溪縣境內長30公里。它的五大支流中,有兩條最主要的支流發源于境內的武功山。一條從張佳坊上龍流出,經坪村、南坑、至五陂下,匯入淥水,稱之為南坑河。一條是自蓮花六市石子嶺,經長豐、白竺、至麻山,匯入淥水,稱之為麻山河。南坑河與麻山河在江口匯合,西注湘江屬湘水系。
氣候
蘆溪縣歷年平均氣溫是17℃。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是5℃;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是28.8℃。夏季最高氣溫達39℃。冬季最低氣溫攝氏-4℃。蘆溪地區雨量充沛,歷年平均降雨量為1621.8毫米左右。降雨量地區性差異較大。雨量分布趨勢大致是:南面多于北面,東面多于西面,山區多于平原??偟恼f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麻田、萬龍山、張佳坊等地是多雨區。
人口
編輯
截至2010年,全縣總人口總數為290514人,共計92487戶。男性人口數為149776人,女性人口數為140738人;農業人口數為243930人,非農業人口數為46584人。
蘆溪鎮總人口數為67722人;宣風鎮總人口數35742人;上埠鎮總人口數為37996人;
銀河鎮總人口數41040人;南坑鎮總人口數為39833人;新泉鄉總人口數為25592人;
張佳坊鄉總人口數為10834人;源南鄉總人口數為15412人;長豐鄉總人口數為4207人;萬龍山總人口數為12136人。
經濟
編輯
2004年,蘆溪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6.92億元,比上年增長24.1%,人均GDP6130元,比上年增長23%,財政總收入15668萬元,比上年增長29.3%。
農業
武功山2004年實現農業產業化總產值12.91億元,增長8%;直接帶動農戶4.5萬戶,農民人均增收720元?,F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全面推進。新增農業產業化基地15個,龍頭企業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4個,被評為全省農業產業化發展先進縣、農業綜合開發先進縣。銀河杜仲公司被評為第五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格林美特”牌豬肉獲第七屆江西名優農產品展示展銷會金獎、江西省名牌農產品。
工業
2004年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總產值170.25億元,增長41.3%;實現增加值39.34億元,增長19.6%;利稅總額27.19億元,增長31.3%。電瓷產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與湖南大學、西安電瓷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獲批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試點單位。華為電瓷成功進入國家電網采購招標名錄,其生產的70KN、100KN。電瓷產品通過荷蘭電工材料協會試驗檢測,達到歐洲市場的準入標準,成為國內第二家通過檢測的企業,華東電瓷、新龍電瓷進入鐵道部采購名錄。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賽德新能源二期投入生產,江發發動機與澳大利亞金馭公司合作研發雙燃料發動機進入攻堅階段。
2004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79億元,增長11.1%。蘆溪縣旅游接待人數40.15萬人次(含武功山),綜合收入1.98億元,增長23%。
位置境域
編輯
蘆溪自古稱“枕吳頭而壓楚尾”,為橫鎖湘贛兩省要道??h城距長沙黃花機場120公里、距南昌250公里,320國道、浙贛電氣化鐵路、滬昆高速公路橫穿全境,有火車站、高速公路出口各1個。蘆溪縣轄5鎮5鄉,總人口28萬。蘆溪縣東起明月山,西至碧湖潭,北始銀河長竹,南及長豐磨橋??h政府距萍鄉市23千米,距南昌市250千米。
交通
編輯
蘆溪縣地圖境內昌金高速公路、320國道、浙贛鐵路線橫貫東西,319國道縱穿南北。離長沙黃花機場140公里,距南昌昌北機場250公里,距明月山機場30公里,境內有蘆溪火車站,10個鄉鎮均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鄉鄉通水泥路??h政府距萍鄉市23千米,距南昌市250千米。
蘆溪縣農村客運網絡工程楊家灣至二丘田公路是連接吉安市安??h錢山鄉的一條主要通道,全長6.9公里,混凝土路面寬6.5米,路基寬7.5米,基層為5%水穩石屑厚15cm,面板設計厚度為20cm。該公路于2012年8月開工建設,2013年6月30日建成通車,修通該公路極大的 改善了沿線農村地區的投資發展環境和5000多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自然資源
編輯
林木資源
蘆溪縣森林面積約500平方公里,由于有著溫和的來熱帶季風性氣候,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溫帶植被的樹木。形成一個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主要林區在武功山北麓。武功山北麓植被垂直分布情況是:500米以下地帶為松、杉、油茶林;500米至800米地帶為常綠闊葉林;800米至1200米地帶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1200米至1600米地帶為落葉闊葉林;1600米以上地帶為山地草甸。
蘆溪縣森林覆蓋率達45%。森林資源是以松、杉、竹為主的用材林。內有玉女峰林場面積95平方公里;萬龍山林場面積46.67平方公里;南坑林場面積16.67平方公里;大安林場面積13.3平方公里;萍礦林場(地跨張佳坊、新泉、麻田、華云、萬龍山和上埠等鄉鎮)面積40平方公里。還有全國林業勞動模范,張佳坊鄉村民廖吉生自辦林場面積1.33平方公里。
水利資源
瀘溪縣最大的河流是袁河。袁河主流發源于武功山金頂白鶴峰。它流徑麻田、新泉、張佳坊、上埠、蘆溪、宣風、銀河、華云、萬龍山等九個鄉鎮。加上淥水河的兩大支流,總流量在5億立方米以上。河陡流急,蘊藏著充足的水利資源,蘆溪的水利資源約占萍鄉市水力資源的三分之二。蘆溪縣已先后建成了萬龍山千丈巖水電站,新泉紅星水電站,張佳坊江下水電站,麻田立新水電站,宣風黃洲水電站,華云黃崗水電站,南坑油羅潭一級水電站,長豐勝利水電站,長豐青潭水電站和南坑油羅潭二級水電站。蘆溪縣現有水電裝置機容量6545KW/22臺。
將分期建設長豐鍋底潭水電站,長福頭水電站和碧湖水電站。華云黃崗二級水電站以及新泉西江口水電站。
礦產資源
煤炭 蘆溪縣煤炭,主要分布在南坑、上埠、源南、銀河一線,呈狹長帶狀分布,屬于二迭系統的樂平煤系。以無煙煤為主,含硫量較高。不僅是蘆溪縣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燃料,而且由于煤質較硬,適于作化肥原料。蘆溪縣煤炭儲量十分豐富,在區境區,不僅有國營煤礦,還有區辦、鄉鎮辦、村辦等各種小型煤礦。
瓷土 瓷土又稱高嶺土。分布在長豐、南坑、上埠一帶,礦體由花岡斑巖、石英斑巖、巖株風化而成,呈灰白色或白色,儲量十分豐富,不僅供應瀘溪縣本市的各類瓷業廠家,而且銷售到了湖南等外地省市。
石灰石 蘆溪縣石灰石儲量超過煤炭的儲量,分布在南坑、上埠、蘆溪、宣風、銀河廣闊地帶。質地較純,是生產水泥和石灰的原料。由于長期的風化作用,境內也可以看到石灰巖溶洞的自然景觀。
石英砂 蘆溪縣又一個儲量大的礦藏是石英砂。主要分布在宣風、萬龍山帶,品位之高,也為全國所罕見,是一個很有開采價值的礦產。政治
編輯
歐陽清新
蘆溪縣委書記。1963年10月出生,漢族,蓮花縣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
姚虎
蘆溪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1967年9月出生,漢族,安源區人。199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
楊志
蘆溪縣委副書記(正縣)、縣委黨校校長。1979年8月出生,漢族,樟樹市人。199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9月參加工作,MPA碩士,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
截止到2014年。
人物
編輯
蘆溪革命傳承。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贛兩省蘇維埃政府曾設在蘆溪麻田。毛澤東、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奮戰,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血灑蘆溪,從這里走出了紅軍師長王麓水等革命先烈。
劉鳳誥(1760-1830),字丞牧,號金門,出生在萍鄉上栗縣赤山鄉石灌泉村一貧苦農家。殿試中一甲第3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六年任翰林院侍讀大學士。其后歷任國子監祭酒、太常寺卿、內閣學士、兵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職,直至太子少保。
旅游
編輯
蘆溪縣武功山江西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4A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另外還有禪師臺、玉女峰、興文塔、千年黃荊樹、新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還有明月湖景區、八洞碧湖景區、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紀念碑(館)、三國甘卓將軍祠、千年黑牡荊(俗稱荊柴王)、興文塔、周敦頤創辦的濂溪書院舊址、九洲漂流、唐代吉州剌史歐陽琮墓等游覽勝地,其中盧德銘義士陵園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