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區,位于廣東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島上,前身為湛江市郊區,廣東省湛江市轄下的一個市轄區,瀕臨南海。全區戶籍人口27.37萬(2010年),轄麻章、湖光、太平3個鎮。麻章區交通便利,是湛江市承東啟西的交通樞紐,也是粵西溝通海南和西南各省市的交通咽喉。黎湛鐵路、粵海鐵路以及在建的洛湛鐵路等鐵路干線橫穿全境,有湛江火車西站、湛江貨運站。廣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湛徐高速公路在麻章工業區內交匯出口,國道325線橫穿麻章城區。麻章區有廣東海洋大學等15所高、中等院校以及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等8家國家、省、市級科研單位。當地民俗、民居和方言都具有鮮明的“雷州文化”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雷州文化”地區之一。
歷史概況編輯
湛江南亞熱帶植物園 (2張)
早在隋朝初期,該區就已成為雷州半島的一個交通、商貿重要中心,自唐天寶年間始有“商旅攘熙,舟車輻輳”的美譽。宋代設置雷州鐵杷縣(縣治在今湖光鎮舊縣村)后,該區更成為了雷州半島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中心。一時商賈云集,歷代達官顯宦、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尚存的文物古跡有古鐵杷縣舊址和古建筑廣濟橋、太平通明白鴿褰古建筑宣封幬。1994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麻章區。2009年末戶籍人口26.97萬人,轄麻章、湖光、太平3個鎮,麻章區面積460平方公里。麻章區,前身為雷州府遂溪縣的麻章鎮、湖光鎮、太平鎮、東海島等。解放后為湛江市郊區(注;湛江市建于1945年),1994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湛江市麻章區,同時區政府所在地也由霞山區分治遷往麻章鎮設置為麻章區。區名由來據《雷州府志》記載,“麻章”因多有劍麻及章魚而得名。
區劃沿革編輯
硇洲島 (2張)
自1994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準將湛江市郊區更名為麻章區,下轄麻章、湖光、太平3個鎮。2000年,麻章區轄7個鎮:麻章鎮、太平鎮、湖光鎮、東山鎮、東簡鎮、民安鎮、硇洲鎮。2002年,麻章區轄7個鎮(東簡、東山、硇洲、民安、湖光、太平、麻章),114個村委會、12個居委會。截至2005年12月31日,麻章區轄7個鎮(麻章、東簡、東山、硇洲、民安、湖光、太平)。2006年,將東海島經濟開發區代管的東山鎮、東簡鎮改為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新區代管。
村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麻章鎮福民居委會、瑞景居委會、政通居委會、民樂居委會、金川居委會、黃外居委會、鴨曹村、謝家村、大塘村、篤豪村、調塾村、馮村、古河村、英豪村、邁合村、葉村新興村、暢侃村、龍井村、邁龍村、高陽村、南赤村、甘林村、田寮村、洋水嶺村、赤嶺村
太平鎮太平居委會、造甲村、新聯村、調浪村、塘邊村、洋村、通明村、卜品村、北山村、六禮村、嶺頭村、呂宅村、仙村、東岸村、陳肖漁村、王村、山后村、南夏村、里光村、六坑村、其連村
湖光鎮鋪居居委會、祝美村、舊縣村、鹿諸村、世喬村、高梅村、蔡屋村、云腳村、新聯村、那柳村、體村、金興村、赤懺村、料村、臨東村、臨西村、良豐村、月嶺村、東嶺村、西嶺村、厚高村、外坡村、園坡村、井村、塘北村
東山鎮東山居委會、調青村龍頭村、東坡村、調倫村、什足村、調石村、山村、文參村、調文村、龍池村、昌邏村、調山村、東頭山村
東簡鎮東簡村、龍騰村、青南村、奄里村、東南村、龍水村、蔚律村
民安鎮西山村、文亞村、西灣村、龍灣村、新安村、三星村、丹寮村、三明村、調舊村、中和村
硇洲鎮淡水居委會、津前居委會、紅衛居委會、宋皇村、孟崗村、潭北村、北港村、南港村
湖光農場新坡分場、五里分場、志滿分場、高陽分場、場直社區
人口編輯2010年末,麻章區總戶數71687戶,比上年增長0.6%,其中鄉鎮66987戶,增長0.5%;戶籍總人口273791人,比上年增長1.5%,其中鄉鎮260459人,增長1.4%;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45118人,其中鄉鎮34769人。常住人口25.78萬人,比上年增長0.2%。
交通運輸編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0.98億元,比上年增長5.6%。麻章區全社會運輸貨物周轉量27220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5.0%;貨運總量294萬噸,比上年增長20.0%。全年客運總量410萬人,比上年增長19.9%;旅客周轉量47089萬人/公里,增長15.0%。2010年末麻章區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3608輛,比上年增長10.0%,其中私人汽車3265輛,增長10.0%。
麻章區
自然資源編輯麻章區瀕臨南海,海灘涂面積約11萬畝。海產資源十分豐富,養殖的對蝦馳名海內外。盛產鮫魚、石斑魚、鯧魚、鮑魚、對蝦、牡蠣、泥蚶、沙蟲、青蟹等110多種海產品。新發展的甲魚、珍珠等珍稀動物和植物以及遠洋捕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經濟概況編輯概況
2010年麻章區實現生產總值57.03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0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34.37億元,增長18.8%;第三產業增加值11.06億元,增長13.6%。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5.6%,批發和零售業增長14.5%,住宿和餐飲業增長22.4%,金融業增長2.3%,房地產業增長5.0%,其他服務業增長18.8%。三次產業結構為20.3∶60.3∶19.4。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4.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4.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0.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達22123元,比上年增長14.6%。單位GDP能耗下降2.8%。
第一產業
2009年,麻章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43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水產品產值10.27億元,增長1.0%;畜牧業產值2.03億元,增長25.7%。蔬菜、火龍果、花卉等特色農業規?;l展,湛江花卉科技園入場企業30家,全區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家。
第二產業
2009年,麻章區完成工業總產值9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工業增加值24.40億元,增長1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3.41億元,增長17.1%;增加值20.49億元,增長15.2%。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01.3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66.4%。工業園區建設管理不斷加強,投入2600萬元,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土地儲備利用力度加大,入庫土地63.73公頃。
第三產業
2009年,麻章區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9.60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2億元,增長22.9%。首家按星級標準裝修的英倫假日酒店竣工開業;完成大路前村“南中國歡樂城”、湖光交椅嶺周邊地區生態恢復和生態治理綜合改造以及湖光程村紅樹林生態休閑等項目前期工作;旅游業取得新成效,全年接待游客90萬人次。物流業發展迅速,有醫藥流通公司25家,物流企業13家,超市3家,汽車營銷公司20家;動工建設麻章鋼材市場;成功拍賣瑞云北路22公頃房地產項目用地。
社會編輯科學教育
2010年科技工作扎實推進。全年實施重點科技計劃9項,取得成果有5項,比上年增長66.7%。麻章區從事科研機構3個,從事科研活動人員42人,與上年持平;年末麻章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697人,比上年減少1.5%,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部門的部分人員轉為參公人員。其中:高級職稱149人,增長223.9%;中級職稱1108人,減少3.4%;初級職稱1440人,減少6.8%。
教育事業
2010年麻章區共有小學85所,招生2987人,在校學生23467人;初中12所,招生6215人,在校學生18346人;高中3所,招生2665人,在校學生7426人;職業高中4所,招生933人,在校學生2324人。學前班在校幼兒1265人,增加206人,幼兒園在園幼兒4904人,增加799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毛入學率為99.83%。普通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麻章區專任教師2886人,比上年增長2.1%;小學升學率為104.26%,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初中升學率為99.94%,比上年提高4.2個百分點;高中升學率為86.73%,比上年提高13.7個百分點。
文化衛生
麻章區體育館2010年文化事業穩步發展。麻章區有文化館1個,文化室96個,鎮文化站3個,與上年持平。當年參加各級舉辦的文藝作品比賽,獲獎作品15件。其中:國家級獎5件,省級獎1件,市級獎9件。衛生事業繼續發展。麻章區衛生機構4個,與上年持平,其中醫院(含衛生院)3間,婦幼衛生機構1個。衛生機構病床數265張,比上年增長90.6%。衛生技術人員159人,比上年增長1.3%,其中醫生65人,增長1.6%;護師、護士45人,與上年持平。
體育事業
2010年麻章區運動員參加各類比賽共獲得獎牌25枚。其中金牌9枚,銀牌8枚,銅牌8枚。麻章區2010年為省隊輸送運動員2人,為市隊輸送運動員13人。繼續積極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推動群眾體育活動蓬勃發展,區級舉辦體育運動會2次,參加的運動員有841人。
社會保險
2010年,麻章區企業養老保險社會化發放率達100%。麻章區參加社會養老保險職工人數25569人,比上年增長9.4%;麻章區參加離退休費社會統籌人數3332人,比上年增長14.1%;參加大病醫療統籌人數20689人,比上年增長8.8%;參加醫療費用統籌的離退休人數4310人,比上年增長9.5%。
交通編輯麻章區是連接東海島的黃金通道。麻章是通往鋼鐵、煉化兩大項目基地東海島的唯一通道,是湛江通往海南、廣西以及西南、中南各省市的必經之地。麻章交通四通八達,是湛江交通樞紐中心。黎湛鐵路、東海鐵路和粵海鐵路橫穿全境,區內有湛江西站、湛江貨運站;廣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湛徐高速在麻章工業區內交匯,疏港大道、國道325線貫穿麻章城區全境,還有即將建設的國家級交通樞紐中心、茂湛高鐵、湛江大道也在轄區內。
語言文化編輯湛江市屬4區5縣(市),赤坎、霞山兩老城區操粵語,周圍農村操雷州話;坡頭區操粵語為主,極少數操雷州話;麻章區大多數操雷州話,少數操粵語;吳川市絕大部分操粵語,少數操雷州話;徐聞、??祪煽h絕大部分操雷州話,客家話及粵語零星分布;遂溪大部分操雷州話,小部分操粵語;廉江操粵語、客家話,極少數操雷州話。在本市三大方言中,說雷州話人數最多,粵語次之,說客家話的又次之?;浾Z方言是本市之主導方言,其不斷向其它方言滲透,使操粵語的人口不斷增多。一些方言交界處和商品經濟較發達的城鎮還成為雙語區和多語區,居民可以同時操幾種方言。雷州方言,即民間通俗稱呼的雷州話,乃屬閩南語系一支,為中國大陸最南方言區,同時雷州話也是廣東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話得名于古雷州分布于現今整個雷州半島及半島以北部分地區,因歷史上這于區域屬于古雷州府之管轄在內,所以稱為雷州話。
旅游資源編輯麻章區坐落在區內的湖光巖為火山爆發后自然形成的湖泊,是中國現存三個完整的火山口湖之一,已列入廣東八大名勝,馳名海內外。附近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植物園、三嶺山森林公園及志滿水庫也是中外游客觀光、瀏覽的勝地。
海濱 (5張)
麻章區旅游資源豐富,有74.5公里長的海岸線,有國家級沿海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有全國唯一的瑪珥湖——湖光巖風景區,有滿布奇花異果的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植物園,環境優美,令人流連忘返。硇洲島,古稱硭,位于湛江市東南約40公里處。它北傍東海島,西依雷州灣,東南面是南海,縱深是太平洋,總面積約56平方公里。硇洲島是一個大約20—50萬年前由海底火山爆發而形成的海島。它是湛江市的島外之島,風景秀麗,一年四季氣候宜人。島中名勝古跡眾多,有南國著各的旅游度假勝地—那晏海石灘,有十分理想的天然海浴場,有與倫敦、好望角燈塔齊名的世界著名三大燈塔之一—硇洲燈塔。古跡有:宋皇城遺址、祥龍書院、八角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赤馬村以及竇振彪墓和“宮保坊”等。除此之外,麻章區有華南地區最大的養鹿基地,廣東省生態示范園,廣東省、湛江市旅游定點單位,湛江一日游景點,行、香港麗星郵輪接待景點之一。
特產編輯太平鎮蠔仔之所以深得老饕歡心,皆因蠔肥晶瑩飽滿,啖啖鮮嫩多汁,無論燒、炊、煎、炸,還是煲、扒、炒、生吃,都一樣別具風情,更帶有一種天然的清甜味。燒豬,始于中原盛于粵;麻章鎮燒豬更是歷史悠久,起于何時,已無從稽考。其色澤金黃,香氣誘人,皮、膏、肉片片分明,三為一體吃下,皮薄脆、肉松嫩、骨香酥而不油膩,仍傳統地方風味佳肴。相傳,蘇東坡下放雷州府時,曾游歷湖光巖,途徑麻章,聞香下馬,嘗之而贊不絕口,稱人間一絕。漫步云腳村“火龍果之鄉”,古樟林與田間火龍果相映成趣,村前村后,田園嶺頭,枝條青翠、果色粉紅,樟香、果香充盈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