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縣區,廣東省梅州市轄區,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始建城于秦朝,2013年10月撤縣設區。與梅江區并稱梅城。梅州市梅縣區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和客家話的代表地之一,也是“嶺南第一才子”宋湘、林風眠、李金發、葉劍英等人的故鄉。梅州市梅縣區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 和“足球之鄉”之譽??图疑礁柙谥袊鴥炐忝窀枇种歇殬湟粠?,2006年“千人山歌大對唱”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梅州市梅縣區先后被授予“全國文化先進縣(區/市)”、“中國旅游強縣(區/市)”、“中國民間藝術(山歌藝術)之鄉”等 。
行政區劃
2013年底,梅州市梅縣區下轄程江鎮、南口鎮、畬江鎮、水車鎮、梅南鎮、梅西鎮、石坑鎮、大坪鎮、城東鎮、石扇鎮、丙村鎮、雁洋鎮、松口鎮、隆文鎮、桃堯鎮、松源鎮、白渡鎮等17個鎮,下轄354個村委會、54個居委會。另下設新城辦事處(未獲省政府批準)、梅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梅縣(扶大)園區管理委員會 2個鎮級建制單位.
鐵路:廣梅汕鐵路公路:204國道、206國道,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航運:梅江可常年通航。2013年梅縣區新城累計投入資金約88億元,建成區面積13.9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四縱五橫”(四縱:梅縣區的廣梅路、憲梓大道、沿江路、人民大道。五橫:劍英大道、府前路、梅塘西路、科技路、嘉應西路)的道路網絡。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0年梅州市梅縣區常住人口為55474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51676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7984人,增長7.35%。年平均增長率為0.07%。2010年梅州市梅縣區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49234戶,家庭戶人口為51140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62人減少0.19人。 2010年梅州市梅縣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74108人,占49.41%;女性人口為280637人,占50.59%??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15下降為97.67。2010年梅州市梅縣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89803人,占16.19%;15-64歲人口為399771人,占72.06%;65歲及以上人口為65171人,占11.75%。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0.68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9.7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2個百分點。 2010年梅州市梅縣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23131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10297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270790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01377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277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25554減少12782人,文盲率由4.95%下降為2.3%,下降2.65個百分點。 2012年底,梅州市梅縣區總戶數171758戶,總人口629535人,其中農業人口487013人。有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逾150多萬人。
民族
梅州市梅縣區居民絕大部分是操客家語的漢族,占總人口的99.93%以上,此外,還居住有壯、滿、回、蒙古、苗、畬等14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均因工作或婚姻關系來梅縣區定居的。固定的民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多個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