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廣東省省轄地級市,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 ,東部與福建省龍巖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與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毗鄰,西部與河源市接壤,北部與江西省贛州市相連。梅州是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廣東文化旅游特色區 、也是廣東省的重要電力基地之一。梅州地勢北高南低,兼有臺地、丘陵、山地、階地和平原五大類地貌類型 ,面積15876.06平方公里, 下轄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2區1市5縣 ,2014年末戶籍人口為528.64萬人。 同時也是全國重點僑鄉之一,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達700多萬。 也是港澳臺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而臺灣500萬客家人中,就有180萬祖籍在梅州。 2013年10月13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中國國內唯一的移民紀念項目——中國(梅州)移民紀念廣場在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正式落成。同時,世界客僑移民展覽館也開館迎客。[7-8] 梅州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 ,同時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自駕游最佳目的地、中國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十佳綠色環保標志城市、廣東首個宜居城鄉示范城市。素有“文化之鄉 、華僑之鄉 、足球之鄉 [12-13] 、客家菜之鄉 ”之稱,同時還享有“廣東漢劇之鄉 、廣東漢樂之鄉 、金柚之鄉 、單叢茶之鄉 、溫泉之鄉 [19-20] 、長壽之鄉"[21-22] 美稱。
古代屬海陽縣,南齊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陽縣設程鄉縣,隋唐屬潮陽郡。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晉開運二年,程鄉升為敬州,領程鄉縣[25-26] 。這是梅州州治設立的起始?!彼伍_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梅州”的名稱即始于此 。宋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以程鄉縣隸潮州;元豐五年(1082),梅州復置,仍理程鄉縣,屬廣南東路;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潮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理程鄉縣,屬廣南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為“梅州路”,置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為梅州,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慰使司;元貞元年(1295),隸屬潮州路;延佑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使司,均只領一程鄉縣。明洪武二年(1369),廢州為程鄉縣,隸潮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為“嘉應州”,隸屬廣東省。轄地包括程鄉、平遠、鎮平及以前為惠州府所統的興寧、長樂五縣,稱為“嘉應五屬”。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設置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興寧、大埔、豐順、五華、平遠、蕉嶺7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劃分為惠陽、汕頭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后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之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梅縣地區轄7縣1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并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現在代碼:441400),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轄梅江、梅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代管興寧市(縣級) 。2013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從此梅縣結束了縣治,設立梅州市梅縣區。 梅州市轄今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2區1市5縣。
境域
梅州市位于廣東省粵東北部地區,東部與福建省武平縣、上杭縣、永定縣、平和縣交界,南部與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和饒平縣、揭陽市揭東區和揭西縣、汕尾市陸河縣毗鄰,西部與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和紫金縣接壤,北部與江西省尋烏縣相連。介于東經115°18 ′至116°56′,北緯23°23′至24°56′之間。市中心為于東經116度6分,北緯24度33分。全市行政面積1.5925萬平方公里 。
交通
航空
梅州市境內有可起降波音737飛機的梅縣機場,正在進行擴建。擴建后將開通至國內40多個城市的航班,包括梅州-高雄的直航包機。
公路
汕梅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天汕高速公路城東-廣福段、環城高速城東-城晨景北-扶大-江南段、興畬高速公路等全線相繼建成通車,使梅州融入珠三角的經濟快車道,由梅州至廣州、深圳只需3-3.5個小時。同時,梅龍(梅州-龍巖)高速(梅大高速公路及其東延線·)已開工建設;梅漳(梅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已獲國家立項即將開工建設。五華縣華陽鎮-梅州市梅縣區畬江鎮,環城高速三角-城東段,梅平(梅州-平遠)正在爭取獲得廣東省的立項。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區市前列。全市基本實現市到縣(市/區)1小時交通圈、縣(市/區)到鎮通三級以上水泥路、行政村村址基本實現通水泥路、300人以上自然村的交通狀況得到改善。
航運
航道建設和管理維護、港口碼頭建設也得到重視和加強,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推進,韓江干流三河壩以下航道整治工作立項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
鐵路
廣梅汕鐵路(廣州-梅州-汕頭)和梅坎鐵路(梅州-福建坎市)建成通車并開通了貨運和客運后,鷹梅(鷹潭-梅州)鐵路進入了預可行性研究階段,這有助于推動梅州加快連接珠三角、長三角兩大經濟圈。梅汕高鐵即廣梅汕客運專線梅州至潮汕段的媒體簡稱,是一條以兼顧城際客流、中長途客流和少量貨運的快速鐵路。線路起于梅州,自規劃中的廣梅汕鐵路擴能新雙線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的梅州西站引出,經豐順、揭陽,接廈深高鐵潮汕站,2015年4月27日,梅汕高鐵先行段在豐順縣正式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