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臘縣,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縣之一,縣境位于西雙版納自治州東南部,總面積7056平方千米。勐臘縣境東、南被老撾半包,西南隅與緬甸隔瀾滄江相望,西北緊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則與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相鄰。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為28.17萬人。勐臘縣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縣份之一,共有26個少數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少數民族人中占全縣總人口的70%。主要少數民族有傣、哈尼、瑤、彝。2013年,勐臘縣轄7個鎮、3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共有4個社區、52個行政村。2011年,勐臘縣完成全縣生產總值47.3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42:19:39。勐臘縣旅游景點有磨憨邊境貿易區、勐臘望天樹、南臘河野趣漂流等景點。
清雍正七年(1729)置勐臘土把總。1913年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五區(勐臘),第六區(易武)行政分局。1927年第五區改置鎮越縣,第六區改置象明縣。1929年象明縣并入鎮越縣,屬普洱道。 1949年11月6日解放,成立鎮越縣人民政府,隸屬寧洱專區。1953年撤銷鎮越縣,置版納易武、版納勐臘、版納勐捧和易武瑤族自治區,屬西雙版納自治區(州)。1957年并為易武、勐臘兩個縣級版納。1958年并為易武縣,1959年改名勐臘縣。
2002年3月2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勐臘縣勐臘鄉、勐臘鎮,設立勐臘鎮,鎮政府駐原勐臘鄉政府駐地曼列村,將原勐臘鄉景飄行政村毛草山、桃子箐、納秀3個村民小組劃歸勐伴鎮會落行政村管轄。 2004年9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曼臘彝族瑤族鄉、勐潤哈尼族鄉,原曼臘彝族瑤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易武鄉管轄,原勐潤哈尼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勐捧鎮管轄。
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勐臘縣轄7個鎮、3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勐臘鎮、勐捧鎮、勐滿鎮、勐侖鎮、尚勇鎮、勐伴鎮、關累鎮、易武鄉、象明彝族鄉、瑤區瑤族鄉,共有4個社區、52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編輯地理位置
勐臘縣地處云南省最南端,位于北緯21°09′-22°23′,東經101°05′-101°50′之間,由于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海拔高度在480-2023米之間。東部和南部與老撾接壤,西邊與緬甸隔江相望,西北與景洪市相接,北面與普洱市江城縣毗鄰。國境線長達740.8公里(中老段677.8公里,中緬段63公里)??h城距省城昆明868公里,距州府景洪172公里。
氣候
勐臘縣屬北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熱量豐富,夏無酷熱,冬無嚴寒,降水充沛,旱雨兩季分明。全縣年平均溫度在21℃,年降雨量1700毫米以上,年積溫在7500℃ 以上。
地形地貌
勐臘縣位于瀾滄江大斷裂以東,無量山南端之尾稍,整個地
勐臘縣西南端 (2張)
勢東北部高,西南部和南部低。由于受構造作用控制,形成較多南北走向的山嶺和盆地,形成北部中山山原,坡狀起伏,中部巖溶景觀奇麗多姿,南部寬谷盆地開闊。勐臘縣屬浸蝕山地,系橫斷山縱谷南段,無量山南延尾梢。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呈梯狀下降。平均海拔1000米。全縣土地面積7093平方公里,山地占95.6%,山間盆地(壩子)占4.4%。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到1998年底,勐臘縣已識別的植物4000余種,其中能直接利用的經濟植物1000多種,有重要保護價值的300余種,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433種。境內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496萬畝。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70萬畝,縣級保護區32萬畝,保護區內生長著樟木、楠木、番龍眼、版納青梅、董棕、箭毒木、龍腦香、蘇鐵、緬茄、樹蕨、雞毛松、鐵力木等珍稀瀕危植物。羯布羅香(龍腦香科)、獨自酸角,緬茄、野生大葉茶為勐臘特有。
動物資源
到1998年底,勐臘縣已知的6000多種動物中,有鳥類427種,占中國鳥類種樹的16%;陸棲脊椎動物500種,占中國總數的25%,另有兩棲爬行動物23種,魚類100種,昆蟲5672種。至1998年12月,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97種(一類18種,二類79種)。珍稀動物主要有亞洲象、孟加拉虎、東南亞虎、野牛、金錢豹、靈貓、小熊貓、長臂猿、蜂猴、熊猴、金絲猴、犀鳥、蟒蛇、綠孔雀等。白頰長臂猿、白喉犀鳥、棕頸犀鳥是勐臘特有種。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為281730人。2010年,勐臘縣共有家庭戶78333戶,家庭戶人口為27496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51人。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中,男性為146921人,占總人口的52.15%;女性為134809人,占總人口的47.85%??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8.98。 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58392人,占總人口的20.73%;15-59歲的人口為200935人,占總人口的71.32%;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2403人,占總人口的7.95%,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869人,占總人口的5.28%。 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371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062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69939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6047人。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6171人。
民族
2010年,勐臘縣總人口中,漢族人口為83872人,占總人口的29.78%。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97858人,占總人口的70.22%。其中,傣族人口為58233人,占總人口的20.67%;哈尼族人口為68373人,占總人口的24.27%;拉祜族人口為2710人,占總人口的0.96%;彝族人口為27938人,占總人口的9.92%;布朗族人口為2871人,占總人口的1.02%;瑤族人口為18746人,占總人口的6.65%;基諾族人口為1300人,占總人口的0.46%;苗族人口為12382人,占總人口的4.39%。
經濟編輯概況
2011年,勐臘縣完成全縣生產總值47.34億元,比2010年增長11%,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42:19:39;財政總收入4.83億元,比2010年增長2.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3億元,比2010年增長15.7%;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3.84億元,比2010年增長54.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02億元,比2010年增長12.4%;邊境經濟貿易總額9.42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億元,比2010年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66元,比2010年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4415元,比2010年增長20.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6.85億元,比2010年增長32.9%;人口自然增長率6.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7%以內。
第一產業
2011年,勐臘縣投入支農專項資金1.6億元,占全年財政總支出11.56%。農業產業實現增加值19.84億元,增長8%。糧豆播種面積穩定在30.29萬畝,糧食總產量7.8萬噸。完成糧食作物高產創建5萬畝、基本口糧田建設2800畝、推廣超級雜交稻2.9萬畝、中低產田地改造1.59萬畝。改造低產膠園9500畝、低產古茶園6000畝、砂仁復壯更新改良1.5萬畝,推廣羅非魚標準化養殖2000畝。實施了12萬畝特色瓜果、7.1萬畝蔬菜等示范基地建設。全縣農業龍頭企業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個,綜合服務社13個。
第二產業
2011年,勐臘縣引進云錳集團橡膠深加工項目入駐勐滿園區,投資1.2億元的勐捧糖業公司技改項目竣工。2011年,勐臘縣爭取國家、省投資項目19個,到位資金8691萬元。2011年,勐臘縣引進項目21個,引進內資5.37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73.8%。
第三產業
2011年,勐臘縣完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創建5A級景區、望天樹創建4A級景區工作,建成安納塔勐侖五星級度假酒店。接待國內外旅游者229.66萬人次,比2010年增長20.4%,旅游業綜合收入15.27億元,比2010年增長18.1%。新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標準化農家店20個,覆蓋了100%鄉鎮和73%行政村。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2011年,勐臘縣教育支出3.16億元,增長65.8%。2011年,勐臘縣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建設,有68個單體已開工,開工面積10.4萬平方米,63個單體主體工程已完工。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55%。2011年,勐臘縣全縣學校將集中為33所。為14690名農村義務教育家庭貧困寄宿制學生發放生活費補助1240.7萬元、35102名學生享受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1763.08萬元。2011年,勐臘縣職高教育實行全免費,職高在校全日制學生達到482人。
科技
2011年,勐臘縣組織申報州級以上科技項目9個,完成農村科技活動室建設42個。2011年,勐臘縣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7萬人次,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46.5%。
文化
2011年,勐臘縣實施文化惠民示范村6個,新建農家書屋3個,村籃球場32個。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項、省級2項、州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全縣鄉鎮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一批文藝作品榮獲省級大獎。
衛生
2011年,勐臘縣醫療衛生支出1.44億元,增長124.6%?;鶎俞t療機構門(急)診次均費和住院次均費均比改革前下降81%、每月門(急)診診療人次比改革前上升108%,藥品實際銷售價格下降24.6%。2011年,勐臘縣完成了6個村級衛生室建設和4個農場管委會醫療資源移交。
風景名勝編輯磨憨邊境貿易區磨憨邊境貿易區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地處云南省與中南半島的樞紐部位,與老撾磨丁口岸接壤,距西雙版納州府景洪190多公里(昆曼公路走線),距云南省省會昆明700多公里。經老撾會曬到泰國國家級口岸清孔228.3公里(昆曼公路走向),到泰國首都曼谷約1000公里,磨憨邊境貿易區是中國通往老撾唯一的國家級陸路口岸及通向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也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主體通道之一和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最佳結合部。 勐臘望天樹望天樹是西雙版納州特有的樹種之一,僅分布在州內勐臘縣的補蛙、景飄等地。望天樹屬龍腦香科,常綠高大喬木。因它長得挺拔筆直,高達七八十米,如利劍般直刺藍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譽。
勐臘補蛙望天樹景區,坐落在勐臘縣城東北方補蛙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20公傾。距縣城約十多公里,景區內建有旅館、空中走廊,既可游玩,也可住宿。南臘河野趣漂流南臘河野趣漂流位于勐臘縣城東郊7公里的曼龍勒傣族特色村寨邊。是西雙版納勐臘縣河馬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7500萬元建設的水上運動和戶外運動項目。包括皮劃艇漂流、輪胎漂流、自由跳水、水上跳床、水中攀巖、河里射魚、水上步行球、籃球、氣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臺球、大型秋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