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縣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下轄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枝花市北部。面積2152.695平方千米。轄7鎮1鄉4民族鄉,縣政府駐攀蓮鎮。地勢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屬南亞熱帶干熱河谷立體氣候,境內全年干雨季節分明而四季不分明。
中文名稱米易縣行政區類別縣所屬地區四川省攀枝花市下轄地區轄12個鄉(鎮)政府駐地攀蓮鎮地理位置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南角面 積2152.695平方千米人 口219233人(2012年末)氣候條件南亞熱帶干熱河谷氣候年均氣溫19.7℃無霜期307.5天年降雨量1094.2毫米年均日照數2379.3小時行政代碼510421目錄1 歷史沿革2 行政區劃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貌? 水文? 氣候4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5 人口6 交通7 經濟? 綜述?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8 社會? 教育事業? 科技事業? 文化事業? 醫療事業? 體育事業9 風土人情10 旅游資源歷史沿革編輯春秋戰國時期,原迷易(今米易)一帶為中國西南夷的邛都部落。公元前143年,漢景帝時,司馬相如任武騎常侍,在邛會地區置郡;漢武帝的元鼎年間,在今漢源東南置沈黎郡,轄邛嶣地區,今之米易地區即正式劃入西漢王室版圖。南北朝周武帝建德年間,河東仍屬會無縣,河西屬可泉縣。唐天寶十四年,河東屬青寧郡,河西屬建昌郡(今西昌);五代后蜀明德年間,迷易安寧河東地帶命名為諾賧,屬會川府,其河西地帶命名為屈部,屬建昌府。宋時,太祖以“唐之禍基于南詔”,明確表示:以大渡河為界的越嶣等郡“非吾有也”。故邛嶣地帶為大理國所占,當時迷易一帶曰明夷。元王朝在建昌設置“羅羅斯宣慰司”,轄五路二十三州(包括今米易的普濟州、威龍州及安寧河沿岸以東、以西的其它地區)、隸屬云南行省。衽土司制,史稱“土知州”。至明代又施軍事移民衛所(完善土司制),河西屬建昌府,河東屬會川府。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在今撤連改設守御千戶所,直屬四川行都司管轄,其長官統兵懾鎮所屬各族人民。明永樂年間,行都司飭回族部領在今撤連籌建分縣治。因此地處安寧河下游,冬季多霧,日出迷蒙,其分縣治因名迷易(陽)縣,后又相繼改為迷陽守御千戶所(巡檢所)。清雍正年間,迷易守御千戶所劃為建川南道寧遠府轄。乾隆27年迷易守御千戶所改為迷易巡檢所。嘉慶年間,四川總督常明向清庭奏準“改土歸流,所轄夷眾,編入漢甲,土司只襲職名”。但迷易吉、張土司、各自為政,只表示:“下屬夷眾新墾之地,情愿首報催科,同增國賦”,不愿改土歸流。因鞭長莫及,土司制一直沿襲。道光28年6月12日洪水襲毀巡檢所,巡檢徐秉坤籌資徒遷巡檢所于撒連舊址。宣統三(1911)年迷易安寧河以東地區分屬會理州十個行政區域的摩挲營、攀連、撒連;迷易安寧河以西的克他、麻隴、晃橋、麻栗坪等地統屬西昌縣直轄的普威鄉公所并巡檢所(此建制至民國二年正式廢置)。1912年,迷易為會理州分州,設分州知事,分州衙仍設撒連,民國二年(1913年),改設為縣佐;1920年為會理縣分縣。1935年紅軍長征過會理,迷易分縣官員驚慌逃匿,因以撤縣劃區,民國24年(1935年),取普濟、威龍兩州為首一字,成立普威聯保處。1939年,西昌寧屬屯墾委員會,成立麻隴、龍窩(今南壩鄉老街子)彝務指導區公署。1941年,迷易的黃草、橫山、海塔、金河、大花、小得石、晃橋、馬梹榔、麻柳坪等地均劃歸普威鄉,普威鄉歸屬至德昌縣設治局,西昌原轄治的麻隴區也劃德昌縣設治局管轄。1944年,會理縣又劃出安寧河以西的撒連、水塘、草場、掛榜、回龍、昔街的上埡口等地歸德昌統轄。此區劃建制,沿襲至民國末。1950年3月25日,米易地區解放。行政區劃是:米易安寧河東岸是會理縣的西北區;米易安寧河西岸是德昌縣的迷易區。1951年5月從會理縣劃出平谷、河高、蓮溪、昔寧等鄉,從德昌縣劃出迷易區、麻隴區和龍窩區的南壩等地,于1951年10月正式組建成迷易縣。1952年3月縣府等單位遷攀蓮街;同年5月西康省西昌專員公署正式行文“迷易縣更名為米易縣”。1978年由西昌地區劃歸攀枝花市轄。
米易縣全景圖1997年,米易縣面積2104.3平方千米,人口18.8萬,轄3鎮25鄉:攀蓮鎮、丙谷鎮、得石鎮、撒蓮鄉、埡口鄉、柳賢鄉、草場鄉、坪山鄉、新河鄉、頭碾鄉、坊田鄉、掛榜鄉、寧華鄉、觀音鄉、昔街鄉、沙壩鄉、橫山鄉、黃草鄉、南壩鄉、普威彝族鄉、麻隴彝族鄉、云峰彝族鄉、聯合彝族鄉、團結彝族鄉、勝利彝族鄉、黃龍彝族鄉、白馬彝族鄉、新山僳僳族鄉??h政府駐攀蓮鎮。2000年,米易縣轄8個鎮、13個鄉、7個民族鄉。2004年,撤鄉并鎮,撤銷了橫山、沙壩、柳賢、觀音、坪山、坊田、新河、頭碾、昔街、黃草、寧華、南壩、云峰彝族、白馬彝族、勝利彝族15個鄉和1個團結鎮;合并為現在的7個鎮(攀蓮、丙谷、得石、埡口、普威、撒蓮、白馬)、1個鄉(草場)、4個民族鄉(白坡彝族、麻隴彝族、新山僳僳族、灣丘彝族)。
行政區劃編輯2012年,轄7個鎮,5個鄉(少數民族鄉4個),88個村(少數民族村38個),826個村民小組(少數民族村民小組187個),11個社區居委會,189個居民小組。 7個鎮:攀蓮鎮、丙谷鎮、得石鎮、埡口鎮、普威鎮、撒蓮鎮、白馬鎮、1個鄉:草場鄉、4個民族鄉:白坡彝族民族鄉、麻隴彝族民族鄉、新山僳僳族民族鄉、灣丘彝族民族鄉。
米易縣米易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南角,攀枝花市東北部。位于北緯26°42ˊ至27°10ˊ,東經101°44ˊ至102°15ˊ之間。東與會理、南與鹽邊兩縣山嶺相連,西跟鹽邊、鹽源兩縣以雅礱江為界,北與德昌縣陸路相鄰。米易縣幅員面積2152.695平方千米,境內東西最大橫跨52.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73.2千米??h政府駐攀蓮鎮,南距市政府公路里程80千米,北離省政府700千米。
地貌
米易縣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山谷相間,盆地交錯,地勢北高南低,呈南北走向。境內最低海拔點在得石鎮的安寧河口,為980米;最高海拔點在白坡彝族鄉的白坡山頂峰,為3447米,平均海拔1836.2米,相對高差2467米。東部安寧河谷地帶地勢相對平坦開闊。
水文
安寧河是縣內唯一的干流河道,屬長江上游水系的三級支流。匯入安寧河的主要支流有楠木河、新開田河、小河、橄欖河、草場河、柳溪河、掛榜河、熱水河等主要支流,另有匯入雅礱江的普威河、李明久河等支流。
氣候
米易屬南亞熱帶干熱河谷立體氣候,有“山高一丈,大不一樣”、“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境內全年干雨季節分明而四季不分明,河谷區全年無冬,秋春相連,夏季長達5個多月。氣溫晝夜變化大而年變化小,夏溫偏低而冬溫偏高,多年平均氣溫19.7℃,極端最高氣溫40.3℃,極端最低氣溫-2.4℃??h內日照充足,多年年均日照數2379.3小時,太陽總幅射量140.5千卡/平方厘米·年,大于0℃的平均年積溫7208.2℃。多年年均降雨量1112.6毫米、年均風速1.9米/秒、年均無霜期307.5天、年均出現冬春少雨干旱,夏秋多雨現象,常有洪澇災害發生。
自然資源編輯水能資源
安寧河汛期最大洪峰流量3768立方米/秒,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9.84萬千瓦,可開發量12.75萬千瓦,規劃開發電源點6處。支流河道楠木河、普威河、草場河蘊藏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建成一級或多級電源點。安寧河流域的灣灘、城南、小三峽、烏龜石電站全部竣工投產,埡口、楠木電站其中一級梯級開發動工,楠木電站獲得省政府批準封庫,丙海電站完成預可研報告審查工作。
礦產資源
截至2014年,縣內共發現礦產40種,礦產地106處。其中特大型、大型礦床14處,礦點50處,礦化點16處。釩鈦磁鐵礦是米易縣第一大優勢礦產資源,儲量達21億噸,潛在經濟價值3000億元人幣以上。共生的釩、鈦礦資源潛在經濟價值40億元人民幣以上?!爸腥A綠”花崗石儲量5100萬立方米,還有“豹皮花”、“冰花藍”、“二灘藍”等三種儲量可觀的花崗石資源。米易縣5大類花崗石資源儲量1.2億立方米以上,潛在經濟價值達1500億元人民幣以上。此外,尚有鋁、鋅、銅、錳、金、鈾、煤、硫、磷、鉀、硝、鋁土、高嶺土、水晶石等礦產資源可開發利用。2012年,縣國土局全面開展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工作,米易縣釩鈦磁鐵礦整裝勘查區4個,勘查面積94.67平方千米,完成勘查投入7460萬元,完成地質測繪80平方千米,鉆探進尺17881米。加強17個勘探區探礦權管理,其中鉑礦6個、鐵礦2個、鎳礦1個、鈮鉭礦1個、硅線石礦1個、長石礦2個、銅鎳礦2礦、石灰石1個、鉛鋅礦1個。完成礦山儲量、開發利用數據統計和礦山的年檢工作。
生物資源
境內野生生物資源豐富,種類較多。植物類呈3個分布層:干熱河谷稀樹草坡層;中山峽谷闊葉混交林以及云南松純林帶層;高山針闊葉林混交以及灌木叢林層。主要植物為禾本科、松科、山毛櫸科、杜鵑科、殼斗科等,主要樹種有云南松、云南油杉、黃杉、云杉、木棉(又名攀枝花、英雄樹)等??h內已查明的動物資源有5綱,29目,72科,175屬,264種。其中野生動物資源有186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小熊貓、山鷓鴣、黑頭角雉、紅胸角雉、細嘴松雞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穿山甲、棕熊等19種。野生動、植物藥材資源有172科、411屬、629種,其中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中289種;特殊植物“米易冠唇花”已載入《中國藥物志》。
人口編輯2012年末戶籍總人口21923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608人,農業人口186625人;男性人口110636人,女性人口108597人。當年出生人口2350人,當年死亡人口114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7‰。年末常住人口21.62萬人,城鎮化率為34.97%。
交通編輯成昆鐵路、省道214線和將于2007年底通車的西攀高速公路沿安寧河南北縱貫全境,縣、鄉、村道路縱橫交錯;境內有鐵路客貨站7個、高速公路出口3個??h城坐落于安寧河畔的攀蓮鎮,南距攀枝花市80公里,北距涼山州西昌市150公里;到攀枝花機場、西昌機場均在1小時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