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縣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縣境南北最大縱距57.6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3.6千米。境內最低海拔1140米,最高海拔2897米,縣城所在地共和鎮平均海拔1758米;牟定縣總面積1464平方千米。 2011年總人口20.87萬人,2013年GDP35.6億。牟定縣是離楚雄州府楚雄市距離最近的縣份之一,僅35千米,有元雙二級高速跨境而過,處于滇中產業新區的輻射地帶,新規劃中的楚雄機場就位于牟定境內。
屬寧州,東晉時爨氏大族所據。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西濮州南寧都督府,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改屬髦州,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又屬傍州,唐南詔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以后,屬弄棟節度所轄。宋稱牟州,屬威楚府,宋大理國高升泰時稱黃蓬箐。蒙古憲宗四年(1254年)立牟州千戶,黃蓬箐百戶(原新甸鄉、江坡鄉),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更名定遠州,屬威楚路,不久,即降州為定遠縣,并將定遠州所領南寧(現江坡鎮所轄)并歸定遠縣。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設定遠御守千戶所,屬楚雄衛;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復設定遠縣,屬楚雄府。清仍設定遠縣,屬楚雄府。民國三年(1914年)取古地名“牟州”“定遠”首字,更名為“牟定縣”,屬楚雄府。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設牟定縣,屬楚雄專區。1958年10月15日至1959年11月4日并入楚雄縣,為牟定區。1959年11月5日復設牟定縣至今,屬楚雄彝族自治州。
行政區劃編輯截止到2013年,轄4個鎮、3個鄉:共和鎮、新橋鎮、江坡鎮、鳳屯鎮、蟠貓鄉、戌街鄉、安樂鄉。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牟定縣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部,地跨北緯25°09'~25°40',東經101°19'~101°51'??h境南北最大縱距57.6千米,東西最大橫距53.6千米,牟定縣面積1494平方千米。
牟定縣
地形地貌
牟定,山川秀美,縱橫疊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西部的臘灣三尖山)2897米,最低海拔(東部的安樂鄉民大村委會海子哨村大箐口)1140米。山區占牟定縣總面積的90%。牟定壩子為境內最大的壩子,面積80平方公里。
氣候
牟定縣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1959~2000年,年平均氣溫為15·8℃,年平均降雨量為872毫米,無霜期238天,全年日照時數為2359小時。日照充足,氣候溫和,“花枝不斷四時春”。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牟定縣境內已發現礦產40余種,占全國已發現171種礦產的23.4%,占云南省已發現142種礦產的28.1%。截止到2014年已探明礦產所處地點和儲備量的有:金、銀、鉑鈀、銅、鐵、鈦、釩、鈮、鉛、鎳、硅石、鉀長石、蛇紋石、蛭石、方解石、花崗巖、石墨、石膏、蘭石棉、稀土、高嶺土、煤炭等20余種,其中掌握基本資料的有稀土礦、鉑鈀礦、高嶺土礦、硅礦4種。
動物資源
動物資源有綠孔雀、錦雞、滇葉猴、穿山甲、鹿射、松鷹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資源。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0年牟定縣總人口為208726人。 牟定縣7個鄉、鎮的人口中,男性為106957人,占總人口的51.24%;女性為101769人,占總人口的48.76%??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9下降為105.1。 2010年牟定縣7個鄉、鎮的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36949人,占總人口的17.7 %;15—64歲的人口為152857人,占總人口的73.23 %;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920人,占總人口的9.07%。 2010年牟定縣7個鄉、鎮的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9577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1510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77518人;具有小學程度的85775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2010年牟定縣7個鄉、鎮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9648 人,占總人口的23.79 %;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9078人,占總人口的76.21 %。 2010年牟定縣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快速匯總的常住人口鄉鎮分布如下: 鄉 鎮人口數(人)2000—2010年年平均增長率(﹪)
共和鎮81667
新橋鎮292940.08
安樂鄉242240.31
戌街鄉178240.79
江坡鎮26447
鳳屯鎮17514
蟠貓鄉11756
民族
截止到20120年牟定縣少數民族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2010年牟定縣7個鄉、鎮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65661人,占總人口的79.3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43065人,占總人口的20.63%。其中,彝族人口為41823人,占總人口的20.04%;白族人口為211人,占總人口的0.1%;哈尼族人口為126人,占總人口的0.06%;傣族人口為80人,占總人口的0.04%;回族人口為180人,占總人口的0.09%;壯族人口為39人,占總人口的0.02%。
經濟編輯概況
牟定縣2013年實現生產總值(GDP)356229萬元,按
牟定縣可比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695萬元,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127287萬元,增長21.4%;第三產業增加值126247億元,增長9.4%。
第一產業
2013年牟定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6.54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種植業產值8.7億元,同比增長10.3%;畜牧業產值5.9億元,同比增長14%;糧食總產量達10.09萬噸、肉類總產量達2.68萬噸,同比增長1.9%;年末大牲畜存欄6.7萬頭,增長7.1%。
第二產業
2013年,牟定縣實現工業增加值77037萬元,比2012年增長21.6%,對經濟的貢獻率達37.5%,支撐經濟增長5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20.9%上升到21.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37559萬元,增長36.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2%,支撐經濟增長3.5個百分點。 2013年完成規模以上(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56264萬元,比2012年增長37.1%。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8%,支撐經濟增長7.95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牟定縣2013年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17228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3%,比2012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26509萬元,增長10.2%;第二產業實現87192萬元,增長23.3%;第三產業實現58588萬元,增長8.5%。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牟定縣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7.6%提高到48.4%,提高0.8個百分點。2013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952,比2012年增長13.9%,較2012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低于全州增幅0.2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編輯城鎮化
2013年牟定縣城鎮化率達29.64%,比2012年提高1.1個百分點;年末常住人口21.1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27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
牟定縣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728元,比2012年增加2668元,同比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5672元,比2012年增加873元,增長18.2%。
旅游編輯旅游資源有云南省A級原始森林自然風景名勝區化佛山,另有牟定文廟、縣城南郊南腰山上雄偉的南山寺等人文景觀旅游資源?;鹕侥捕ɑ鹕绞堑嶂忻?,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級旅游區,是省內外知名的佛教歷史勝地,地處滇西黃金旅游線上,距楚大公路錢糧橋道口僅20公里,距縣城20多公里,景區面積30平方公里,是楚雄州主要旅游景區之一。 化佛山自明代后期興建佛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境內先后興建了白云窩、檀林、寶蓮寺、迦葉殿等13座寺院;有九疊泉、花海、絕壁巖和36種野生動物、98種鳥類,天然植被覆蓋率達99%;有109種野生藥材。但此景點目前還未得到開發,處于原始生態狀態。牟定文廟牟定文廟位于云南省牟定縣城茅陽中學校園內,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文廟系宮廷式斗拱建筑,是牟定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唯一一座明代建筑。歷史上經過四次修繕,形成了大成殿、祭祀臺、東西廡、大成門、欞星門、泮池及池橋等組成的三進四合院落??偯娣e為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394.6平方米的建筑群。牟定文廟于1993年11月17日被公布為云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6月,分別被中共云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楚雄州委黨史研究室、牟定縣委黨史研究室認定為中共牟定地下黨活動地舊址。 三清閣“三清閣”始建于明萬歷47年(1619年),清康熙年間、道光29年(1849年)、民國37年(1948年)、公元1994年多次進行了修葺,至今形如當初,具有研究明代古建筑和牟定縣歷史沿革的重要文物價值。 慶豐湖慶豐湖景點:縣城至化佛山路上,有一座庫容112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遠在清乾隆元年(173年),就興建了慶豐大閘,光緒六年、二十年又進行了維修,壩高9米,蓄水80萬立方米??铸埢z址白馬山腳安樂村大沙地山坡,1978年9月發現恐龍大腿骨化石1塊,省博物館在進一步考察中采集到恐龍腿骨、肢骨、脊椎骨化石。經考古工作者鑒定,與祿豐恐龍屬同一類型、同一時代,距今7000萬年至2億年。白馬山白馬山景區位于牟定縣安樂鄉境內,距縣城30公里,離集鎮8公里,面積約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85.4米。傳說以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白馬經過此山而得名。區內以山雄、林茂、樹古、花艷、寺多而著稱。
特產編輯牟定縣特產主要有"牟定油腐乳"、銅炊具、化佛茶、力石高梁酒、"鵲泉牌"喜鵲窩系列白酒,多產的"牟定乳豬"等,牟定縣已成為楚雄州名腐乳、名茶、名酒、名乳豬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