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區隸屬于山東省煙臺市,位于膠東半島東部,因處牟山之陽平川地而得名,北瀕黃海,南臨乳山市,東接威海市,西臨煙臺市萊山區,西南與煙臺市棲霞市、海陽市接壤。 截至2013年底,牟平區轄6個街道、7個鎮、一個開發區,591個行政村(社區)。全區總人口45.6萬人。全區總面積1515.2平方公里。 2013年,牟平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74.2億元,比2012年增長11.7%。 牟平區主要景點有:昆崳山、煙霞洞、養馬島、楊子榮紀念館、雷神廟戰斗遺址。行政區劃編輯
牟平區1994年7月2日,撤銷牟平縣,設立牟平區和萊山區。將原牟平縣的萊山、解甲莊兩鎮成建制劃出后設立牟平區,區人民政府駐寧海鎮。 2012年牟平區全區總面積1515.2平方公里。轄13個鎮(街道),555個行政村(社區)。 2013年,牟平區轄6個街道、7個鎮:寧海街道、文化街道、養馬島街道、大窯街道、姜格莊街道、武寧街道、高陵鎮、觀水鎮、王格莊鎮、龍泉鎮、玉林店鎮、水道鎮、莒格莊鎮,一個開發區,591個行政村(社區)。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1年末,牟平區全區總人口45.58萬人, 其中城鎮人口22.84萬人。 人口出生率4.95‰,死亡率8.86‰,自然增長率-3.91‰。 2012年末,牟平區全區總人口455394人(含昆崳區人口1275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4406人。人口出生率6.96‰,死亡率10.59‰,自然增長率-3.63‰。 2013年末,牟平區全區總人口45.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44‰。
民族
2003年底,牟平區總人口47.50萬人,有少數民族22個,982人。牟平區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2012年,全區有朝鮮族、滿族、回族、蒙古族、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大部分來自東北、西北等少數民族地區,以經商、求職、投親、學習等各種形式流入,80%集中在城區。全區無民族鄉(鎮)、民族村(居),無民族學校。
經濟狀況編輯綜述
2012年,牟平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4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2億元,比2011年增長7%;第二產業增加值126.8億元,比2011年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89.8億元,比2011年增長15.4%。三次產業比例為12.6:51.2:36.2。2013年,牟平區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74.2億元,比2012年增長1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3.2億元。
第一產業
牟平區2012年,牟平區糧食總產14.1萬噸,油料總產3.1萬噸。水果總產58.6萬噸,比2011年增長10.6%;蔬菜總產9.7萬噸,比2011年下降5.7%;水產品總產11.6萬噸,比2011年增長21.6%。肉類總產7.5萬噸,禽蛋總產2.1萬噸,奶類總產3.4萬噸。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667公頃。全區農機總動力94.1萬千瓦,比2011年增長0.3%。 2013年,牟平區糧食總產14.5萬噸,油料總產3.3萬噸,水果總產57.7萬噸,蔬菜總產9.9萬噸,水產品總產13.2萬噸。肉、蛋、奶總產13萬噸。
第二產業
牟平區2012年,牟平區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14.1億元,比2011年增長14.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5.4億元,比2011年增長20.4%;實現利潤56.6億元,比2011年增長27.4%;實現利稅67.4億元,比2011年增長25.4%。企業虧損面為5.3%。資質三級及以上建筑企業63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5.5億元,比2011年下降19.5%。 2013年,牟平區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1.5億元,比2012年增長12.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895.2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7億元,實現利潤70.7億元,實現利稅82.7億元。資質三級及以上建筑企業58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6.7億元。
第三產業
牟平區2012年,牟平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8億元,比,2011年增長15.6%。其中,城市市場實現零售額98.3億元,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8.5億元。實現進出口總額13.14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2%,其中出口7.07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0.5%。新批利用外資及增資項目20項,完成合同外資額1.49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0.1%;實際利用外資8710萬美元,比2011年增長6.8%。新批境外投資項目1個,協議中方投資額173萬美元。主要旅游景點有養馬島旅游景區。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1家。2012年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398.7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22.1%。實現旅游總收入27.5億元,比2011年增長30.3%,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6.1億元,比2011年增長29.1%。 2013年,省道通車里程226公里,縣、鄉公路通車里程1744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3公里。公路旅客運輸量為1202萬人次,公路貨物運輸量為835萬噸,水路周轉量57904萬噸公里,港口貨物吞吐量127.3萬噸。完成郵政業務總量3111萬元。城鎮化率達到54.06%,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24121萬元,村鎮建設完成投資12.2億元。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1家,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2.2億元。
政治編輯區委書記區長副書記區委常委區委常委區委常委區委常委區委常委區委常委區委常委
李愛杰 劉啟明石德彬王策銘姜作君高京濤鄒勃王媛陶可令王玉琪
(此信息來源于牟平區政府網,為2014年在任領導。 )
社會編輯教育
2013年,牟平區有中等職業、技工學校2所,在校生2255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264人。初中12所,在校生12153人。小學26所,在校生1.36萬人。幼兒園42所,在園幼兒8079人。
科技
2013年,牟平區共取得市級以上各類重要科技成果11項,發明專利申請119件,發明專利授權16件。
文化
2013年,牟平區有博物館1個,檔案館2個,公共圖書館1所,文化館1個,農村文化大院555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到98%。
衛生
2013年,牟平區有衛生機構303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7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所。各級各類衛生機構共有床位2451張,衛生技術人員2234人。城鎮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3.06萬人、13.26萬人、5.3萬人、7.85萬人和6.41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44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884人。
體育
2013年,牟平區有體育館2座,新增群眾體育健身活動場地4.2萬平方米,全年參加省級以上體育比賽共獲獎牌7枚。
交通編輯
牟平區交通概況牟平區位于煙臺、威海兩市之間,區位優勢明顯。陸路有煙臺至威海高速公路橫貫東西,距煙臺、威海僅半小時左右的車程;距煙臺、威海兩大國際港口分別為30公里和50公里,境內的牟平港,可直接??客廨?距煙臺國際機場20公里。石煙線國道和煙威高速公路貫穿牟平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五百四十公里,實現了鎮鎮通公路;牟平港已建成五千噸級泊位,碼頭開通了多條國內航線;距牟平二十公里的煙臺機場已與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成都、西安、哈爾濱、武漢、烏魯木齊、天津、沈陽、濟南、香港等大城市及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國家通航。
旅游編輯牟平區主要有:昆崳山、煙霞洞、養馬島、楊子榮紀念館人文景觀。
昆崳山
昆崳山昆崳山位于膠東半島東端,橫亙于牟平、威海文登、威海乳山,面積48平方公里。1992年由原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8年由省政府批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昆崳山是道教名山,古跡遺址、名人史料、碑碣石刻等人文景觀眾多。道教的全真教發祥地煙霞洞,膠東第一古剎無染寺,名揚全國的岳姑殿、九龍池、龍王廟、齊王墳及無鹽王后墓葬,王母娘娘洗腳盆。煙霞洞內有元、明朝的圣旨碑、“銅碑”、邱處機手書石刻,無染寺中唐昭宗光化四年無染院碑、清光緒年間重修無染禪院碑等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養馬島
牟平區養馬島又稱象島,位于牟平區寧海鎮以北9公里的黃海之中。相傳公元前219年秋天,秦始皇東巡途經此地,見島上水草豐美,視為寶地,便傳旨在這里飼養戰馬,并封為“皇家養馬島”,該島由此而得名。養馬島省級旅游度假區是山東省人民政府于1995年1月批準成立的省級旅游度假區。度假區位于養馬島整個島嶼。分為別墅區、中心游樂區、國際博覽經貿區、民俗生活區、科技園區等功能小區。秦皇賽馬場建于1985年10月,可容納萬名觀眾。
楊子榮紀念館
楊子榮紀念館位于牟平區嵎岬河村東面山坡。楊子榮是特級偵察英雄,小說《林海雪原》的生活原型,由于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廣為傳播,楊子榮已成為家喻戶曉,因而引發了尋找英雄的熱潮,終于查明了楊子榮為牟平區寧海鎮人。為此,家鄉為之建紀念館以示敬意。
雷神廟戰斗遺址
位于煙臺市牟平城南。1938年2月13日,中共膠東特委書記,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理琪率三軍一大隊解放牟平城后,與日軍在此遭遇,激戰八小時,迫使日寇撤回煙臺。
美食編輯
炒菜花牟平以其千年古縣的歷史文化和豐饒物產,孕育成特色突出的牟平飲食文化。因南山北海的地域結構,形成了當地飲食風味中的南北兩派。 “南山”風味以全真教發源地昆崳山為代表,注重自然特色,講究厚重養生,鄉土氣息濃郁,以山野特產為原料烹制的炸蜂蛹、炸柞蟲、炸蝎子、清燉野雞、黃燜野兔、清炒鴿子、野雞燉蘑菇、豬肉燴蘑菇、肉絲炒野芹以及人參燉草雞、天麻燉草雞等,無不彰顯原野遺風。 “北?!憋L味以秦始皇放馬地養馬島地區為代表,特色海產豐富,烹調料理自然,原汁原味突出,名菜蔥燒刺參、油爆天鵝蛋、煎燜大蝦、扒原殼鮑魚、清蒸蠓蝦醬、紅燒鲅魚塊、家常燜梭魚、清燉牙片魚以及原味清煮、鮮品煸炒的螃蟹、爬蝦、牡蠣、鮮貝、蛤蜊、筆管蛸等,頗具漁家傳統民俗。 境內特色美食千年流香,傳統名吃“益香齋老石燒肉”、“兔子洞”餃子、“崔家”包子、“王秋子盤穰火燒”、“寧海州腦飯”等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