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縣取名于境內木蘭達河,木蘭原于滿語“圍場”之意。木蘭縣地處黑龍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北以青峰嶺與慶安縣分界,東與通河縣為鄰,南與賓縣隔江相望,西與巴彥縣毗連。松花江中游北岸。南北長77公里,東西寬60公里,總面積為3600平方公里。
木蘭縣屬農業縣份。森林覆蓋率達57.9%,礦產資源和無污染的水資源非常豐富。
全縣有8個鄉(鎮)、84 個村??側丝跀禐?8萬人、總戶數為77020戶(2010年)。
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119522萬元。
行政區劃編輯
木蘭縣轄6個鎮、2個鄉:木蘭鎮、東興鎮、大貴鎮、利東鎮、柳河鎮、新民鎮、建國鄉、吉興鄉。 境內有:興隆林業局辦事處。
木蘭縣政府所在地在木蘭鎮奮斗路。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木蘭縣位于黑龍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
木蘭縣
游北岸,是隸屬哈爾濱市市郊縣,縣城距省會哈爾濱市128公里。
木蘭縣幅員面積3179平方公里(航測)。
地形地貌
縣境內有大小山峰50座,小興安嶺余脈從東北入境,蒙古山脈從西入境。
北部為山區,
木蘭縣風光 (22張)
東南部為丘陵,西南部為平原,大體呈北高南低的地勢走向。
水文
境內有大小河流29條,均屬松花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流長110公里的木蘭達河和流長58公里的白楊木河。
地理氣候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為1--3℃,極端最高溫度35.5℃,極端最低溫度-42℃。年平均降雨量為596.2毫米,無霜期127天。
交通編輯
木蘭縣南有松花江水路運輸線,過境74.4公里;北有森林鐵路,過境46公里;哈(爾濱)—蘿(北)省級公路橫穿東西,過境59.8公里;木(蘭)—慶(安)縣級公路縱貫南北,過境90公里;木蘭縣有鄉級公路159公里。
木蘭縣城距省會城市哈爾濱128公里。水、陸運輸便捷通暢,已融入哈爾濱1小時經濟圈。
哈肇公路2005年10月竣工通車,木慶路通車。水上游船及城市出租車業發展較快。
哈肇公路硬化升級工程2011年10月竣工通車,東西貫穿全境,西接哈爾濱,東連俄羅斯;已硬化升級竣工通車的木慶公路和504公路,縱貫南北,北連慶安縣,南接哈同公路;松花江流經全境74.4公里,水路運輸經濟便捷。 木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旅游編輯
概況
木蘭縣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旅游資源 豐富。獨特瑰麗的自然風光,厚重古樸的歷史淵源,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初步構成了“六點一線””(六點:香磨山景區、雞冠山景區、蒙古山景區、駱駝峰景區、白楊木景區、木蘭鎮休閑游;一線:金蘭公園沿江景觀帶)旅游發展格局。
其中香磨山景區在2001年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駱駝砬子被定為省級森林公園。
木蘭縣旅游賓館達到25家,旅游車船30輛(艘),開發建設旅游自然和人文景觀多處,省級旅游定點企業1處,旅游從業人員達到500多人,旅游交通狀況逐步得到改善。
木蘭縣山光水色秀麗,景色宜人,已被納入黑龍江省“OKL”框架旅游熱線和 哈爾濱市“沿江旅游開發帶”。
景點
雞冠山
雞冠山(又稱佛期享山)景區,位于木蘭縣建國鄉境內,距縣城35公里,景區由大雞冠砬子、小雞冠砬子、片砬子、轉山子四座主要山峰組成,總面積30平方公里。1997年,省、市旅游部門領導和專家多次來雞冠山進行實地踏察,給雞冠山以“小山有大山之勢,北山有南山之秀”的極高評價。
1、大雞冠山。海拔595米,森林茂密、植被豐富、巖石險峻、野生動物繁多,是景區中地勢最為險峻的山峰。歷史上,這里曾是土匪和綠林好漢的藏身之所,留下了許多傳奇和故事。主要景點有:將軍峰、南石門、松神、飛來石、石洞、靈芝石、熊石、雙乳峰。
2、小雞冠峰。海拔458米,山峰清秀多姿,植被豐富。主要景點:石海,面積共約4萬平方米;拳石;興安杜鵑,有大約10000平方米的杜鵑樹。此外還有石柱、夫妻會石、木魚石、諸葛亮石等景點。
3、片砬子山。整個景區景點最集中的景區,山峰造型獨特,線條復雜,極具象形特點,最能代表雞冠山特色。主要景點有:城墻、一景三看、南塔、北塔、神仙椅、樹吻石、一線天、鱷魚石。
4、轉山子。是一處保存非常完好的抗聯遺址。據史料記載,抗日戰爭時期,張甲洲部隊曾與日本軍隊在此進行了三天激戰。
白楊木水庫
白楊木水庫
位于木蘭縣建國鄉北興隆林業局施業區內,距縣城26公里,林地面積2000公頃,流域面積442平方公里,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81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63.5%。水庫規模為中型水庫,大壩高15.8米,壩長800米,壩頂寬6米,設路燈柱20個,壩頂有通車功能,起閉塔為仿古建筑風格,整體工程氣勢宏偉壯觀。白楊木景區憑借特有的自然景觀和便利的交通,建成后風景獨特,優美宜人。發展旅游業不僅前景可觀,而且將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使旅游經濟真正發展成縣域的支柱經濟。
香磨山
香磨山景區位于木蘭縣東興鎮境內,距縣城65公里。景區以香磨山、香磨山水庫、慈航寺和禪凈寺為主體,集山水風光游、宗教游、生態游為一體的多功能旅游度假區。
香磨山水庫
香磨山水庫始建于1958年,位于木蘭達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積388平方公里,設計總庫容9700萬立方米,發電裝機容量500千瓦,是一座以防洪、灌溉、養魚、發電、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中型水庫。
2、慈航古寺。慈航寺于1994年6月開工建設,總投資1200萬元,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000平方米,于2000年8月12日(農歷七月十三)開光,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山門殿、天王殿、觀音殿、地藏殿,供奉著如來佛祖、彌勒佛、四大天王、兩大金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和十八羅漢等銅佛像,佛像高2.8--6米,重1--4噸,堪稱省內銅佛之最。此外,寺院建筑還有鐘樓、鼓樓、齋堂、寮房、東西配殿等。
禪凈寺
禪凈寺前身為慈航古寺,始建于1919年,1993年6月更名為禪凈寺。寺院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鐘鼓樓、寮房和山門等。
何小鬼塔遺址
何小鬼塔位于慈航寺西北約800米的土腰山坡上,現存1.5米高的石柱6根,其中兩根上端雕刻石獅,并刻有“祖德千秋遠,宗功百世長”的碑文。據考證,何小鬼塔為何姓地主祖墳所在地,何姓地主死后,其子遵遺囑葬之于土腰山,并建起12米高玲瓏精致的何小鬼塔,文革期間,何小鬼塔難逃浩劫,毀于造反派之手。
此外,香磨山景區的主要旅游資源還有興隆林業局2000年新建的森林小火車旅游專線、野生動物養殖場和香磨山傳說大型壁畫等。
駱駝峰
駱駝峰
駱駝峰景區位于木蘭縣龍江鄉西部、石河鄉北部,西與巴彥龍泉鎮毗鄰,距縣城55公里。主峰海拔540米,東西兩峰相距1000余米,因遠望如駱駝背上的駝峰而得名。山中風景四季各異,其古樸典雅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各具特色。黑龍江省林業廳1993年正式立項,在此建立森林公園。
1、月臺石院。始建于1940年7月,據史料記載,抗日戰爭時期,為抗聯傳遞消息,傳送給養。石院遺址的石壁上的“月臺石院,萬古流芳”石刻,為抗日聯軍所刻。
2、臥虎石。長約5米,寬約1.5米,高約1米,似一條猛虎橫臥在山中。
此外還有萬泉溪、觀海崖、懸羊壁、甘露泉等景觀。
蒙古山
蒙古山景區位于木蘭縣龍江、新勝鄉境內,距縣城35公里,主峰海拔668米,面積75平方公里。蒙古山山險林幽,風光秀美,國家于1999年立項,在此建成東北三省內最大的風力發電場,一期工程直徑為60米的荷蘭古堡式大風車20架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蒙古山
1、蒙古爾王山寨。該古城遺址位于蒙古山南部一個較孤立而又平坦的山丘之上。古城因所處山峰而得名,又稱“蒙古爾山寨”。古城呈不規則圓形,周長1180米,城垣為掘土堆筑,內有塹壕,城垣高約1--2米。城門一處在正南,寬約4米,外有重城一道,長約40米。距城門約80米處,又依山勢加筑城垣一道,長約100米。上寬約1米,下寬約3米,古城西、北、東部地勢較高,中南部較低,整個古城呈簸箕形。城內有半地穴式房址100余座,另有一處寮址。此城應建于1092年前,為遼代至明代的四朝古城。蒙古爾山寨于1999年1月10日被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老冰湖。位于蒙古山的北坡,面積約100平方米,由山中的清溪匯聚而成,冬季冰層重疊,下面流水潺潺,景象特別壯觀。
木蘭城
木蘭縣城是全國文明城鎮示范點,黑龍江省城市建設規劃先進縣。
木蘭城金蘭公園
1、博物館。木蘭縣博物館始建于1997年,館舍面積1100平方米,展廳分沿革、資源、現代成就、藝術作品四個部分,有沙盤、景觀9處,展品3828件,其中照片、圖表500張,文物展品1000余件,國家三級以上文物40件。每年接待觀眾及海外游客約4萬人次。1999年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展覽年評比中,木蘭博物館自然資源陳列被評為黑龍江省十大優秀陳列。該館不僅成為一個主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展示木蘭縣旅游業對外的一個重要窗口。
2、仿古步行街。仿古步行街始建于1998年,步行街總長500延長米,仿古建筑18棟,仿古立面裝修改造樓房4棟,步行街統一安裝了屋檐懸掛燈、樓房造型燈、牌匾裝飾燈,門前瀑布燈、街道仿古燈,并在仿古街開辟燈光夜市,定期安排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仿古街是木蘭縣集夜市、休閑、觀光為一體的最熱鬧繁華的商業街。
3、金蘭公園。始建于1994年,后經三期建設改造,東西延伸擴展到1100延長米,總占地面積達4.16公頃,綠化面積達2萬平方米,鋪彩磚面積達2.2萬平方米,園內設有一座石橋和一座鐵橋、法國艾菲爾鐵塔縮影及一些工藝雕塑品。是娛樂、晨練和休閑的最佳場所。被譽為“松花北岸第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