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岔區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伊春市南端。截止到2006年行政區總面積3,088.41平方公里,林業施業區面積299,716公頃,耕地面積17,315公頃,全區總人口14.2萬,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2009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1931萬元。
行政區劃編輯
截止2009年,南岔區行政管轄2個鎮(晨明鎮、浩良河鎮)、1個鄉(迎春鄉)、27行政個村、4個街道辦事處(西水街道、聯合街道、東升街道、梧桐街道)、24個社區,4個山上林場、經營所家屬委員會。
地理環境編輯
地理位置
南岔區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伊春市南端。行政區總面積3,088.41平方公里,林業施業區面積299,716公頃,耕地面積17,315公頃,全區總人口14.2萬。
地形地貌
南岔境內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位于小興安嶺隆起帶的南部,海西運動期褶皺和斷裂均比較強烈,地質構造體系與構造形式多樣,較為復雜。 (具體的頁面有時效性容易失效,所以只引用首頁)
氣候概況
南岔地區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春季氣溫回升速度較快,風大易旱;夏季溫熱多雨,晴好天氣偏少;秋季氣候涼爽,降溫急劇;冬季漫長寒冷,氣候干燥。積溫全年10.0℃以上在2200—2300℃左右。 1997年后南岔地區受拉尼娜、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2℃,年極端最低氣溫為-44.2℃,年平均降雨量在550~750毫米,時數1236.4(h)小時,主導風向為SW(西南),無霜期115天左右。
旅游編輯
南岔區以仙翁山森林公園為主,碧源湖水庫、太平森林公園、月牙湖公園為輔的景區、景點,使全區旅游業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14年旅游接待人數18.0萬人,實現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9%。
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
南岔仙翁山國家森林(地質)公園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東南麓,湯旺河下游。東經129°14′10"—129°29′20"、北緯47°03′05"—47°08′37",距南岔區約10公里,總占地面積10555公頃(包括:巖石原始森林和四塊石抗聯遺址),其中:地質公園占地面積10347公頃。仙翁山屬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高度在200—500米之間。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按山勢地形分為前后兩大景區:前景區由仙翁得意、登崖忘憂、杜鵑啼情、神龜越澗四個景群構成;后景區由石宮圣境、幽谷天音、密林仙蹤三個景群構成。公園內景觀由130多處各具特色與神韻的景觀組成,構成一幅景觀各異、情趣盎然的石景畫卷。公園生態資源十分豐富,仙翁山國家森林公園可稱是“自然博物館”。
四塊石抗聯遺址
四塊石抗聯遺址是我區文物類名勝風景區,位于南岔區浩良河境內,屬浩良河森林經營所管轄,依蘭、湯原、南岔三縣交界,海拔位置高,群峰疊翠,風光秀美。景區有月峰山、紅石砬子、鐵嶺、駝龍峰、烈士墓和被服廠舊址組成。以月峰山、紅石砬子和鐵嶺為主。其中以月峰山含月亮門、月峰、觀景平臺、老虎口、練兵場、軍馬廠及抗聯井。此處設有早期區委區政府建立的“四塊石抗聯紀念碑”,還有五處碑刻標志。紅石砬子因春、秋兩季被杜鵑花與楓葉染紅而稱謂,景觀含紅石峰、一線天、斧劈巖、棧橋等。鐵嶺景觀含抗聯洞(六軍病院)、大石棚、密營、抗聯哨位、密營通道、于保合墓。
太平森林公園
太平森林公園始建于1997年,總面積1687公頃,海拔195米。公園位于南岔站附近3公里,交通十分方便。這里現有各種風景林30余種;有各種人文景觀40多處。寺院修建十座殿堂: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西方三圣殿、地藏王殿、護法殿、伽藍殿、勸世塔、達摩殿、消災吉祥殿。尤其是觀音殿前,公園大門樓高達8米,氣勢恢宏。公園彩虹橋長168米,橫跨永翠河。彩虹橋東側有一個萬福樓,西側有一個春來閣,公園的興隆塔高達八層,一至四層可供游人娛樂、游玩、食宿,第八層可供游人遠眺仙翁山的奇觀異景。
碧源湖生態旅游度假區
碧源湖生態旅游度假區,位于伊春市南岔區。小興安嶺南麓,湯旺河支流的大柳樹河下游。景區距南岔區3公里,景區規劃開發面積為8平方公里。依托南岔區供水水庫形成的湖景水面規劃建設的。水庫壩長810米,壩頂高程177.5米,平均壩高8米。水庫水面寬度約800米,長約1750米。景區內有季節性沼澤水系5條。景區植被主要有三類,一是森林植被,主要是落葉松、樟子松、紅松、柞、椴等喬木和榛棵、條槭、柳、苕條等灌木;二是地表植被,主要有小葉樟、塔頭草、三棱草、黃蒿;三是農田植被,主要為玉米、大豆和蔬菜。野生動物主要有麻雀、蘇雀、野雞、燕、灰鶴、白鶴、灰喜鵲、灰鼠、野兔、松鼠、野鴨、飛龍、歐燕。碧源湖水面寬闊、河溪水系充沛,山林草地遍布,區域內沒有任何污染源。
河口景區
河口景區位于仙翁山森林公園東南端。在仙翁山腳下,永翠河自西向東、湯旺河自北向東交匯在密林仙蹤景群,形成了煙霧浩淼的壯觀景象。
月牙湖公園
月牙湖公園位于伊春市南岔區中心的北山腳下,整個湖面呈月牙狀。因形而名“月牙湖”。公園占地面積約37000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積12000平方米,廣場及山地面積25000平方米。一條鋼筋混凝土三曲橋貫通湖面直達山腳,橋上有三座亭臺可供游人駐足歇息。湖彎處崖壁上有原黑龍江省長陳雷同志提寫的“月覽湖境”四個大字。湖邊有可容納千于人的廣場。在崖壁下有一幢仿古建筑樓,樓后半山腰有可供游人歇、棋手對弈的蘑菇亭。沿陡立的山坡臺階而上,兩側是蒼翠的人工林,到達頂峰望月亭時,整個南岔盡收眼底。遠處永翠河如玉帶婉蜓流過,高樓林立的山城座落與高山盆地之中。足下一彎湖水如鏡,南岸高樓和北面山峰倒映如畫。冬季整個湖面象一塊美麗的碧玉鑲嵌在這里,天然滑冰場上運動員們風馳電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