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大庾嶺南麓,毗鄰江西、湖南,自古是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粵贛邊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稱“居五嶺之首,為江廣之沖”、“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南北兩面群山連綿,中部丘陵沿湞江伸展,形成一狹長盆地,地質學稱之為“南雄盆地”。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2361.4平方公里,轄17個鎮,1個街道,31個居委會,221個村委會,人口47.48萬人(2012年)。除雄州及全安、主田、古市等鄉鎮的部分村落通行城關話外,其余各地均為客家人分布區,占總人口的80.5%。 素有“中國黃煙之鄉”、“中國嶺南銀杏之鄉”等美稱。市區內雄姿猶存的三影古塔是廣東省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宋塔;面積達 1800 平方公里的“南雄紅層”,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標準層之一,恐龍等古生物化石極為豐富,對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科學價值。
歷史沿革編輯南雄地域,春秋為百越地,戰國屬楚,秦屬南???,兩漢為南野縣,屬豫章郡。東漢順帝建康時屬桂陽郡之曲江縣。三國孫吳時南野縣屬廬陵郡,吳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分南野置始興縣,南雄地屬之。吳末帝甘露元年(265年)分始興置斜階縣,南雄地屬之,隸于始興郡。晉廢斜階復南野,改屬廬陵郡。南朝宋因之,齊復置令階縣,梁復置安遠縣,均轄南雄地。陳改安遠縣為安遠郡,隸屬東衡州,即韶州。隋廢諸郡,改安遠為大庾縣,隸于廣州總管府。旋廢大庾入始興。大業三年(607年)屬南???,唐武德四年(621年)屬番州,不久更名為東衡州。貞觀元年(627年)改為韶州。光宅元年(684年)劃始興縣的化南、橫山兩鄉置湞昌縣,因境內湞、昌二水而取名??h治設在今雄州。南漢乾亨四年(920年)在湞昌縣置雄州,轄湞昌、始興兩縣。宋開寶四年(971年)改雄州為南雄州,與河北雄州別,屬廣南東路。天圣元年(1023年)因避仁宗趙禎諱,改湞昌為保昌。宣和二年(1120年)賜保昌為郡。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南雄州為南雄路,領保昌、始興兩縣。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為府,轄保昌、始興兩縣,屬廣東道。洪武二年改行中書省,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南雄府屬相隨。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改府為直隸南雄州,直隸廣東布政使司,裁去保昌縣,領始興一縣。嘉慶十六年復升為府,次年又降為直隸州,直至清末。民國開始,改南雄州為南雄縣,隸屬廣東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沿襲不變。1958年12月,南雄縣與始興縣合并稱南雄縣。1960年10月復分為南雄縣、始興縣,隸屬廣東省韶關專員公署。1982年6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后,隸屬韶關市。1996年6月,撤縣設市(縣級),由韶關市代管。
行政區劃
2000年,南雄市轄24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372844人,其中烏逕鎮26303人、孔江鎮6509人、新龍鎮10087人、界址鎮9975人、坪田鎮8832人、黃坑鎮19652人、鄧坊鎮9533人、油山鎮7712人、大塘鎮17727人、南畝鎮11340人、水口鎮17427人、江頭鎮8462人、湖口鎮26516人、珠璣鎮26055人、梅嶺鎮7081人、主田鎮10465人、古市鎮16503人、黎口鎮18912人、全安鎮16878人、蒼石鎮3363人、百順鎮9997人、瀾河鎮7796人、帽子峰鎮7187人、雄州鎮68532人。2002年,南雄市轄24個鎮(雄州、梅嶺、珠璣、湖口、大塘、黃坑、烏逕、界址、水口、古市、百順、瀾河、黎口、鄧坊、油山、孔江、新龍、南畝、坪田、江頭、主田、蒼石、全安、帽子峰),221個村委會、31個居委會。2005年1月26日,撤銷南雄市梅嶺鎮,并入珠璣鎮;撤銷黎口鎮,并入雄州鎮。截至5月底,南雄市轄18個鎮(雄州、珠璣、湖口、黃坑、烏逕、界址、水口、古市、百順、瀾河、鄧坊、油山、南畝、坪田、江頭、主田、全安、帽子峰)。2005年7月6日,撤銷南雄市雄州鎮,設立雄州街道辦事處,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管轄原雄州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7個居委會和13個村委會,總面積94.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89137人。辦事處駐雄州大道中18號,即原鎮政府駐地。截至2005年12月31日,南雄市轄1個街道、17個鎮:雄州街道、烏逕鎮、界址鎮、坪田鎮、黃坑鎮、鄧坊鎮、油山鎮、南畝鎮、水口鎮、江頭鎮、湖口鎮、珠璣鎮、主田鎮、古市鎮、全安鎮、百順鎮、瀾河鎮、帽子峰鎮。共有31個居委會、208個村委會。
南雄市位于大庾嶺南麓,東經113°55′30″~114°44′38″,北緯24°56′59″~25°25′20″,東連江西省信豐縣,東南界江西省全南縣,西南比鄰始興縣,西北與仁化縣接壤。四周群山環抱,中為丘陵。東西極限84公里,南北極限52公里。全市面積2316.4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南雄地處大庾嶺南麓,北寬南狹,南北兩面群山連綿,中部盆地丘陵起伏。古來對南北山區稱之為“南山”、“北山”。南山自西南向東北延伸,以青嶂山為主峰,海拔917米,西南行有高峰(海拔840米)、寨頂埂、山角寨(海拔858米)等山嶺;東北走有目龍埂、鴉子寨(海拔872米)、龍王腦(海拔616米)、豬頭寨(海拔592)、洪泰山(海拔716米)等山嶺,南行有王石寨(海拔761人)等山嶺。北山由西南向東北伸展,以觀音棟、帽子峰、油山為主峰。觀音棟海拔1429米,為全市最高峰,東有老殿頂(海拔1395米)、龍華山(海拔1224米),北有白沙髻(海拔1342米)、盤墻虎(海拔1262米),西有粑子嶺(海拔1190米)、花髻腦(海拔971米)等山嶺。帽子峰海拔1058米,東南行有中嶺(海拔902米)、巾子嶺(海拔824米)、亞機(海拔875米)等山嶺,西行有五峰山(海拔1224米)、俚木山(海拔1045米)、南山(海拔1303米)、云前腦(海拔1131米)、月嶺寨(海拔1010米)等山嶺。油山海拔1073米,東行有穆公寨(海拔789米),南行有西廂寨(海拔965米)、琵琶寨(海拔938米),西行有梅嶺、仙人嶺(海拔756米)等山嶺。南雄市地貌獨特,按地勢可分三個層次,高層形似駝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約占山地總面積的6%;中層山峰連綿,海拔600米左右,約占山地總面積的24%;底層(山座)海拔200米~600米,約占山地總面積的30%;基座龐大,約占山地總面積的40%。南北山地均以40度以上傾角向盆地傾斜。東西向則傾斜平緩,傾角一般10°~20°。中部丘陵自東北向西南沿湞江兩岸伸展,湞江斜貫其中,形成一狹長大盆地,地質學稱之為“南雄盆地”。
氣候水文
南雄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和東南季風。四季特點為:春季陰雨連綿,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寒冷,夏季偏熱。2012年天氣概況:年平均氣溫為19.9℃,與常年平均氣溫持平,極端最低氣溫為-1.4℃,出現在12月31日,極端最高氣溫為37.4℃,出現在7月21日和8月1日。年降雨量為1966毫米,較常年偏多三成,最大日降雨量出現在6月24日,為124.8毫米。年日照時數為1469.6小時,較常年偏少近一成。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湞江一條,總長96.3千米;二級河道凌江、南山水、瀑布水、新龍水、江頭水、大坪水、大源水、黃坑水、鄧坊水、下洞水、寶江水、南畝水等12條,總長356.7千米,河網密度5.21千米/平方千米,徑流總量18.333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湞江,從孔江水庫至古市鎮小水流經境內,長96.3千米,流域面積176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3.5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凌江、南山水、瀑布水、新龍水、江頭水、大坪水、大源水、黃坑水、鄧坊水、下洞水、寶江水、南畝水等。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至2009年底,南雄市發現的主要礦種有鈾、鎢、鉍、鉬、鈹、磷、普通螢石、冶金用脈石英、制灰用石灰巖、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灰巖、建筑用花崗巖、輝綠巖、礦泉水、地熱水共14種,有礦產地21處。在14種礦產中能源礦產2種,金屬礦產3種,非金屬礦產8種,水氣礦產1種。南雄市礦產資源特點是:礦產種類較多,分布范圍廣,礦產以小型為主。
林蔭路鈾礦:本市礦產資源豐富,是韶關市重要的鈾礦礦產地之一,主要分布在百順、瀾河、油山等地。著名的七四三鈾礦位于瀾河一帶。地熱水:產地1處,允許開采量720立方米/日,分布在全安鎮,含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被地礦部斟評為“珍稀溫礦泉水”。鎢礦:有礦產地1處,分布于主田鎮棉土窩一帶,為南雄市棉土窩鎢礦主要礦產,探明資源儲量1899噸,規模為小型,平均品位WO3 0.884%。鉍礦:有礦產地1處,為南雄市主田鎮棉土窩鎢礦的共生礦產,規模為小型,探明資源儲量915.6噸,平均品位Bi 0.232%。鉬礦:有礦產地1處,為棉土窩鎢礦的共生礦產,規模為小型,探明資源儲量764.82噸,平均品位Mo 0.089%。磷礦:有礦產地1處,分布于梅嶺鎮,規模小型,探明資源儲量23.2噸。普通螢石礦:有礦產地2處,分布于江頭、坪田兩鎮,規模均為小型,平均品位為CaF 82.24%,共探明資源儲量192.02千噸。冶金用脈石英:有礦產地1處,分布于主田鎮,規模小型,平均品位為SiO298%,探明資源儲量12.11萬噸。制灰用石灰巖:有礦產地1處,主要分布于梅嶺鎮,探明總資源儲量1232.6千立方米,規模為小型,平均品位為30kg/cm抗壓強度。水泥用灰巖:有礦產地2處,分布于南雄市梅嶺、珠璣鎮,平均品位為CaO 50.79%,規模均為小型,共探明資源儲量657.2萬噸。建筑石料用灰巖:有礦產地2處,分布于梅嶺、珠璣鎮,均為單一礦產,規模均為小型,共探明資源儲量1483.1千立方米,平均品位為30kg/cm抗壓強度。建筑用花崗巖:有礦產地5處,分布于孔江、江頭、全安、烏逕、主田鎮,礦產組合類型均為單一礦產,規模均為小型,共探明資源儲量5641.2千立方米,平均品位均為1000kg/cm磨耗量。輝綠巖:有礦產地1處,分布于百順鎮,探明資源儲量239.5千立方米,礦產組合類型為單一礦產,規模為小型。礦泉水:礦泉水產地有1處,規模小型,分布于全安鎮,探明的允許開采量220m/d。
植物資源
南雄市目前發現了百順伯樂樹、南方紅豆杉、桫欏、莼菜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充分表明了該市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資源豐富。
水力資源
南雄有大小河流110條,多年平均地表徑流總量18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達6.47萬千瓦,可開發量近5萬千瓦,尚未開發1.2萬千瓦。全市庫塘水面1467公頃,蓄水量2.1億立方米,既可發展養殖業,又可發展庫區和山澗旅游業。
農業資源
南雄盆地中部的紫色土壤,富含磷、鉀,是發展優質煙葉生產得天獨厚的條件。南雄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所產煙葉色澤金黃,煙味醇香,易燃灰白,素負盛名。南雄有300年的黃煙種植歷史,是著名的“中國黃煙之鄉”,現被國家煙草公司列為“國際型優質烤煙生產基地”。南雄有豐富稀土礦產資源,包括比如南雄市主田鎮棉土窩的鎢、錫、鉍、鉬礦等以及瀾河七四三礦軍用鈾礦等。
交通編輯2014年公路貨運周轉量28491萬噸公里,客運周轉量27099萬人公里。年末公路通車里程2272.375公里(公路密度106.8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等級路面公路161.996公里,等級公路2098.427公里。當年新建公路里程97.6公里,新建橋梁3座。開通7條城市公交線路。全市民用汽車2033輛,增長33.3%,其中,載客汽車1612輛,增長32.9%,載貨汽車421輛,增長34.9%。年末實有公共汽車營運車輛91輛,實有出租汽車80輛。
高速公路
贛韶高速公路西起韶關市曲江區歐山連接京珠高速公路,途經韶關市的曲江區、湞江區、仁化縣、始興縣和南雄市,與2007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的贛州至大余高速公路(三益-梅關段)對接。路線全長125公里,贛州到大余為雙向4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韶關段(梅關-韶關)為全線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批復總概算73.8億元,于2010年12月31日通車。
鐵路
贛韶鐵路東起京九鐵路南康站,經贛州市南康區、大余縣和廣東韶關市的南雄市、始興縣、仁化縣、湞江區,至京廣鐵路韶關東站(原韶關站),全長182公里,韶關境內共有117公里,設南雄、始興、丹霞三站。贛韶鐵路是京廣和京九鐵路的連接線。它的建設將大大改善粵北和贛南地區目前只有公路運輸交通運輸條件和環境,促進區域間的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贛韶鐵路由南康站(含)至韶關站(含),新建正線全長179.071km(江西省境內60.523km,廣東省境內118.548km)。2009年3月贛韶鐵路正式施工,2010年12月正式開始站后工程施工,2011年4月5日贛韶鐵路正式開始鋪架工作,2014年9月30日正式通車。
公路
323線國道(或“國道323線”、“G323線”)是在中國的一條國道,起點為江西瑞金,終點為云南臨倉的國道,全程291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