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縣,隸屬于河北省邢臺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滏陽河中游。東鄰辛集、冀州,西連柏鄉縣,北靠趙縣、晉州,南接隆堯、巨鹿、新河縣??h城距省會石家莊60公里,距首都北京365公里。 2012年,總人口76.4萬人。寧晉縣位于太行山東麓的沖積平原上。地勢低平,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地面坡降為四千分之一。海拔25-35米。境內河流較多,素有"九河下梢"之稱。2012年,寧晉縣生產總值完成166億元,增長10.4%;全部財政收入9.7億元,下降1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億元,下降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增長1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7億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9246元,增長12.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85萬元,增長10.7%。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寧晉縣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邢臺市東北部,東經114°46'—115°15',北緯37°24'—37°48',系太行山東麓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地形自西北向東南緩降。海拔最高米家莊36.5米,最低孟家莊24.4米,高差12.1米。 受諸多自然條件的影響,形成三個獨特的地貌單元,西部的扇緣沖積平原,東北部的河流沖積平原,東南部的滯洪洼地寧晉泊。
河流
寧晉縣屬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縣域內匯集著洨河、汪洋溝、午河、泜河、北澧河、老漳河、小漳河、滏陽河和北沙河等9條河流。其中,除洨河、汪洋溝、北澧河之外,其余6河均為斷流。北澧河為寧晉縣主要行洪、灌溉河道,發源于邢臺縣,境內流長13.2公里,排水量約300秒立方米。 汪洋溝、洨河、北沙河從縣城西南部通過,走向自西北向東南。而午河、汦河、北澧河滏東排河、滏陽新河從南部通過,最終向東匯流于滏陽河,河道長 120km,這些河流多為季節性河道,旱季干枯,雨季行洪,滏陽新河為境內最大泄洪道,泄洪能力 6700m 3 /s。由于諸河在境內匯流,故歷史上寧晉有“九河下梢”之稱。
氣候
寧晉縣處于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屬半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3℃。一月平均氣溫-4.2℃,四月平均氣溫14℃。七月平均氣溫26.7℃,十月平均氣溫13.4℃。極端最低氣溫-23.3℃,極端最高氣溫41.9℃。≧3°積溫4718℃,≧10°積溫4389℃。無霜期約200天。
地震
寧晉縣處在太行山復背斜之東翼的沖積平原,屬于地質構造復雜,構造運動強烈的華北地震區。共有三條斷裂帶從境內通過:柏鄉斷裂帶、太行山山前斷裂帶、百尺口斷裂帶。 縣城震源區為中強地震多發區,再加上其它潛在震源區對縣城的影響,因此,確定縣城地震設防烈度為七度。
行政區劃編輯寧晉縣轄10個鎮、4個鄉、1個街道辦事處、2個省級開發區、346個行政村。 鎮:鳳凰鎮、河渠鎮、北河莊鎮、耿莊橋鎮、東汪鎮、賈家口鎮、四芝蘭鎮、大陸村鎮、蘇家莊鎮、換馬店鎮鄉:侯口鄉、紀昌莊鄉、唐邱鄉、北魚鄉 開發區:寧晉經濟開發區、寧晉鹽化工園區 街道辦事處:寧北街道辦事處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寧晉縣幅員面積1032平方公里,耕地115萬畝,基本農田85萬畝。
礦產資源
寧晉縣有巖鹽、煤、石油、天然氣等。
生物資源
寧晉縣家畜有馬、牛、騾、驢、豬、羊、兔、犬等。寧晉縣魚類有鯉、鰱、鯆、鯽、魴、鯰、泥鰍等。寧晉縣家禽有雞、鴨、鵝、鴿等。寧晉縣果屬類有桃、梨、杏、棗、奈、葡萄、石榴等。
經濟概況編輯綜合
2012年,寧晉縣生產總值完成166億元,增長10.4%;全部財政收入9.7億元,下降12.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億元,下降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增長1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7億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9246元,增長12.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85萬元,增長10.7%。
第一產業
2012年,寧晉縣耕地面積98.7萬畝,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154萬畝左右,主要農作物小麥和玉米年產量分別保持在30萬噸以上,實現營業收入565億元,上繳稅金7.8億元。農業產業化經營率68.5%,經營額90億元。糧食總產80萬噸,實現十連增,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是河北省最大產糧縣,一直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第二產業
2012年,寧晉縣工業增加值實現93億元,民營經濟營業收入606億元,上繳稅金8.2億元,被評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縣”。
第三產業
2012年,寧晉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3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寧晉縣城鎮完成5.67億元,鄉村完成2.8億元,增速分別為16.8%和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