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取“安寧之鄉”而得名,湖南省轄縣,地處湘中東北部,隸屬于省會長沙市。寧鄉歷史悠久,治邑于三國,建縣于北宋,相繼出土了震驚世界的四羊方尊、人面紋方鼎等青銅器,有著名的炭河里遺址;寧鄉人杰地靈,是蔣琬、劉少奇、何叔衡、周光召等著名人物的故鄉;寧鄉經濟繁榮,是湖南最具實力的縣市之一,2014年躋身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五十強 ,居中部地區第3位,也是湖南省肉類生產第一大縣和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湖南湘江新區 的重要板塊。全縣現轄4街道8鄉21鎮,面積2,906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116.8萬人,其中城市居民達35萬人,城市建成區達50平方公里。2014年GDP總量達910.23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75079元 歷史沿革編輯漢屬長沙國地。唐貞觀元年(627年)國家太平,政局穩定,取鄉土安寧之意,改新康縣為寧鄉縣。據《漢書》:“孔永封寧鄉國為食邑”,以故國為名。據《古今圖書集成》:“唐始析益陽地置寧鄉”。宋太平興國二年(997年)置寧鄉縣。寧鄉地區漢為益陽縣地。三國時置新陽縣。晉改為新康縣。隋并入益陽縣。境域古為荊楚地。秦屬長沙郡。唐貞觀元年(627年)置寧鄉縣。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建縣,隸潭州長沙郡。元隸湖廣行中書省湖南道宣慰司天臨路。明隸湖廣布政使司長沙府。清隸湖南省長沙府。寧鄉縣東臨長沙市望城區,西接安化等縣。春秋戰國時期隸屬楚黔中郡,秦隸屬長沙郡,三國時期為吳新陽縣,晉太康元年(280)改名新康,隋開皇九年(589)并入益陽,唐武德四年(621)復析益陽置新康。宋太平興國二年(977)析益陽、長沙、湘鄉部分地始置寧鄉縣,縣治設今橫市鎮,后改設今玉潭街道辦事處 。千余年來,境地析劃,幾經變化,縣域卻沿襲未變。從宋代起寧鄉縣就隸屬潭州,明清屬長沙府。民國時,寧鄉隸湖南省第5行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寧鄉曾歸屬益陽、湘潭兩地區,1983年劃歸長沙市轄?,F隸屬長沙市??h人民政府駐玉潭街道辦事處 。距省會長沙市40公里。轄城關、雙江口、煤炭壩、黃材4鎮及74鄉,16個居民委員會。2013年,寧鄉縣轄4個街道辦事處、21個鎮、8個鄉,一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寧鄉高新技術開發區)。[4-6]
行政區劃編輯寧鄉縣轄4個街道、21個鎮、8個鄉:玉潭街道、城郊街道、白馬橋街道、歷經鋪街道、道林鎮、花明樓鎮、東湖塘鎮、夏鐸鋪鎮、雙江口鎮、煤炭壩鎮、壩塘鎮、偕樂橋鎮、灰湯鎮、雙鳧鋪鎮、老糧倉鎮、流沙河鎮、巷子口鎮、龍田鎮、橫市鎮、回龍鋪鎮、黃材鎮、大成橋鎮、青山橋鎮、金洲鎮、大屯營鎮、朱良橋鄉、菁華鋪鄉、南田坪鄉、資福鄉、楓木橋鄉、喻家坳鄉、沙田鄉、溈山鄉??h政府駐玉潭街道玉潭中路141號。另管理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湖南寧鄉經濟開發區)、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寧鄉高新技術開發區)。自然資源編輯縣內礦產資源豐富,截至2011年,已探明的礦產有40多種,已開發利用的有煤、鐵、錳、鈾、金鋼石、海泡石、花崗巖等20多種。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合并圖冊 (2張)
2010年末,寧鄉縣戶籍人口為1368117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30780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0313人,增長4.61%,年平均增長率為0.45%。寧鄉縣常住人口為1166138人,十年共減少79886人,下降6.41%。共有家庭戶375999戶,家庭戶人口為1121751人,占總人口的96.19%,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9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2人減少0.22人。男性人口為587816人,占50.41%;女性人口為578322人,占49.59%??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83下降為101.64。0-14歲人口為200620人,占17.2%;15-64歲人口為822334人,占70.52%;65歲及以上人口為143184人,占12.28%。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3.73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0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9個百分點。
民族
寧鄉寧鄉縣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仫佬族、羌族、怒族、黎族等24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9.98%。
交通運輸編輯寧鄉縣城距長沙黃花國際機場60公里,石長鐵路、長張高速、長湘高速、長韶婁高速、319國道橫貫東西,洛湛鐵路連通南北,S206、S208、S209和S311四條省道貫穿縣境,金洲大道、岳寧大道直通省會長沙市。構成了寧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寧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35.05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0.73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78.02億元,增長16.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66.3億元,增長10.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69797元??h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前移5位,位居全國百強第56位,中部第3位。
寧鄉縣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6:68.5:19.9調整為10.9:69.2:19.9。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2.7%,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82.1%、14.6%,分別拉動GDP增長0.5、11.6、2.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