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安縣隸屬吉林省長春市,位于松遼平原腹地,東經124°31′―125°45′,北緯43°55′―44°55′。東臨德惠市,南接省城長春市,西以公主嶺市和長嶺縣為鄰,北與松原市接壤。農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扶馀)國,古稱黃龍府,為北方重鎮,境內平原遼闊,工農業發達。全縣幅員面積5400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包括3個省級工業園區,3個市級工業園區,377個行政村,總人口120萬(2013年)。 農安縣有醫藥化工業、建材加工業、服裝包裝產業、畜牧產品加工業、機械加工業等五大主導產業。2013年,農安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2.6億元。著名景點有農安遼塔。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
農安縣隸屬吉林省長春市,位于松遼平原腹地,東經124°31′~125°45′,北緯43°55′~44°55′。東臨德惠市,南接吉林省城長春市,西以公主嶺市和長嶺縣為鄰,北與松原市接壤。
氣候
農安縣年均氣溫4.7度,無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積溫2800度。地勢平坦,四季分明,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地貌
農安縣地貌為沖積湖積平原區,主要地貌類型有臺地、盆地、河谷平原、坨地。臺地主要分布在縣內西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在伏龍泉、永安等6個鄉鎮。一般海拔為250—270米。盆地主要分布在波羅湖、莫波泡子、老雁坑一帶閉流區,該區四周為臺地環繞,中心形成閉流盆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土壤鹽堿化較重。河谷平原分布在松花江、伊通河、新開河兩岸的十余個鄉鎮,面積較大。主要由河床、河漫灘、陸地組成。坨地分布在縣內西北,以固定沙土為主,以楊樹林、哈拉海等鄉鎮為主。
土壤
農安縣土壤共分10個土類、20個亞類,50個土屬和111個土種,地帶性土壤為黑土、黑鈣土。地方性土壤有草甸土、沖積土、鹽堿土、沼澤土、風沙土。
河流
農安縣境內松花江、伊通河、新開河穿境而過;波羅湖是吉林省的第三大泡塘,是長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吉林省中部唯一的濕地。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13年底,農安縣轄22個鄉鎮,377個行政村。
農安鎮 合隆鎮 哈拉海鎮 高家店鎮 三盛玉鎮 伏龍泉鎮 巴吉壘鎮 開安鎮
華家鎮 燒鍋鎮 靠山鎮 三崗鎮 萬金塔鄉 小城子鄉 新農鄉 黃魚圈鄉
萬順鄉 楊樹林鄉 永安鄉 龍王鄉 前崗鄉 青山口鄉
交通編輯
公路
農安縣縣城所在地距長春市區60公里,距長春龍嘉機場90公里,距大連港口700公里?,q烏高速(農安段)及輔道于2011年竣工通車后,縣城至省會長春只需半小時,處于長春1小時經濟圈內。
截至2013年,全縣有各級公路367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公里,國道93公里、省道39.4公里、專養縣道297.5公里、非專養縣道172.9公里、鄉道294公里、村道2692.3公里;22個鄉鎮全部通水泥路、油路。
鐵路
農安站是農安車務段下轄的三等站,位于農安縣城所在地,是長白線上的一個重要車站,長白鐵路縱貫南北,穿越合隆、開安、華家、農安、哈拉海5個鄉鎮,境內全長75公里,它是客、貨、裝運輸的綜合車站,設有客運車間,裝卸車間,運輸車間,由這三個車間來完成農安站客貨運輸任務。農安站外設有石油專用線,化肥專用線,西糧庫專用線,煤炭專用線,糖廠專用線。
著名景點編輯
農安遼塔
農安遼塔是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是農安縣的標志性建筑,又稱黃龍塔、龍灣塔,是遼代黃龍府遺留下來的唯一古建筑,建于遼圣宗耶律隆緒太平三年至十年間(1023-1030),有近千年歷史,是中國最北端的一座佛塔。遼塔為磚砌實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層,通高44米。由塔座、塔身、
塔剎三部分組成,造型優美端莊,展現了遼代建筑藝術的風范。
金剛寺
金剛寺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開工,1936年建成。由開山和尚定海法師自己設計,從北京、上海、扶余等地請來的馳名工藝師,模仿宋、明寺廟的風格,幾經推敲琢磨,精益求精,才建成了這座具有古剎風格的金剛寺。寺廟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山門名曰“極樂門”,正門樓上鑲一寶珠,四面飛檐翹角,飛檐下按八卦方位雕刻十二條龍,正門樓上橫額是三個涂金大字“金剛寺”,步入山門,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再向北是東西廂房,分別是五觀堂和僧寮,中間為前、后殿,前殿是天王殿,后殿是大雄寶殿。近些年,金剛寺又陸續新建了觀音亭、地藏殿、念佛堂、仿古樓、千佛塔等殿宇,擴建了
文殊普賢殿、三圣殿。金剛寺有比丘尼四十多人,是東北三省最大的尼眾道場。
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坐落于縣城東北隅,毗鄰金剛寺,總占地面積30公頃。公園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正門、人工湖、廊亭、甬路、環形瀝清路、路燈、健身器材、旱冰場、門球場、休閑椅、茶舍、護坡、溫室、風景墻、涼亭、藝術長廊、音響、噴灌泵房、排水溝等設施樣樣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