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春秋時為晉蒲邑,戰國時趙置番吾地, 隸屬于中山國。西漢置蒲吾縣,隋置房山縣,唐至德元年(756)改為平山縣。1945年分設平山、建屏2縣,1958年復并為平山縣。平山縣地處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西與全國煤炭基地山西省接壤,東臨省會石家莊市30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是國家批準的環京津、環渤海開放縣之一,是河北省石家莊地區轄縣,中國小水電試點縣之一。中國革命圣地──西柏坡所在地。平山縣2010年面積為2613平方公里,人口46萬,縣府駐平山鎮。
位置境域
縣平山縣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滹沱河上游,距石家莊40公里、北京300公里。東臨鹿泉區,南接井陘縣,北靠靈壽、阜平,西與山西省境。平山縣地理位置為東經113°31’—114°51’,北緯38°9’—38°45’。行政區劃編輯2010年平山縣12鎮、11鄉,即平山鎮、東回舍鎮、溫塘鎮、古月鎮、南甸鎮、崗南鎮、下槐鎮、孟家莊鎮、蛟潭莊鎮、小覺鎮、西柏坡鎮、下口鎮,東王坡鄉、兩河鄉、西大吾鄉、上三汲鄉、宅北鄉、北冶鄉、蘇家莊鄉、上觀音堂鄉、楊家橋鄉、營里鄉、合河口鄉,717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平山縣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3447人,非農業人口34396人。
民族
2010年平山縣有漢、滿、壯、回、白、苗、蒙、藏、景頗、朝鮮等17個民族,漢族人口占99.97%。
地理環境
平山縣位屬華北自然區。在大地構造方面,如依傳統的地槽——地臺說,有兩種觀點,一種以黃汲清為代表的多旋回學說,將平山縣劃分在中朝準地臺,山西斷隆的中部靠東緣的部位;一種以張文佑為代表的斷塊構造學說,以為平山縣處在中國地臺區、華北臺塊、山西臺背斜、太行穹折帶的北端。就板塊構造說,平山縣處在中朝地塊上。按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平山縣處在中國東部新華夏系太行山隆起帶北東方位,是4500萬年前由兩個隆起兩個凹陷組成的“多”字型構造,即阜平隆起、井陘凹陷、贊皇隆起、武安凹陷,平山縣位于阜平隆起和井陘凹陷的過渡地帶、形成新華夏系最早出現的構造形跡。平山縣縣境地質由于歷經多次的地殼運行和長期的剝蝕堆積,形成了三面環山、朝東敞開、呈簸萁狀的地貌輪廓??偟牡貏菔?,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高,海拔由最低點東水碾村120米,上升到最高點駝梁2281米,相對高差2161米。境內地形復雜,西高東低,海拔高度120米~2281米,相對高差大。低山、丘陵、河谷面積約占平山縣總面積的70%,坡度在25度以下的土地面積約占40%。由于歷史原因造成該區植被稀少,土層較薄,水土流失嚴重,流失面積是平山縣總國土面積的68.6%,一般侵蝕模數為1450噸/年/平方公里。土壤主要以褐土為主,褐土面積占平山縣土地面積的88%,其它土壤主要是棕壤、草甸土和亞高山草甸土。土壤母質以花崗巖、片麻巖為主,有少量石灰巖和頁巖分布。
地貌
平山縣地貌屬山地類型,有亞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5個亞類,并兼有階地、崗坡、谷地、凹地等多種地貌類型。亞高山位于合河口鄉前大地、中臺山村的駝梁一帶,海拔2000-2281米,地勢高而坡緩,面積0.5萬畝。中山區,包括合河口、營里、上觀音堂、下口、北冶等鄉的一部分村莊,海拔1000-2000米,面積52.1萬畝。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區,位于蛟潭莊、孟家莊、楊家橋、小覺等鄉鎮,這一類型面積最大,為140.2萬畝。500米以下為丘陵區和山前平原區,包括下槐、崗南、古月、西柏坡等鄉鎮滹沱河干流沿岸村莊和宅北、蘇家莊、東王坡、南甸、上三汲、兩河、西大吾、溫塘、東回舍、孟賢壁、平山鎮等鄉鎮,丘陵區面積104.8萬畝,平原99.6萬畝??h域面積26.48萬公頃,其中耕地3.06萬公頃、宜林牧地18.06萬公頃、水域3.07萬公頃。
土壤
土壤類型多樣,有4個土類、11個亞類、37個土屬、87個土種。亞高山草甸土主要頒在海拔1900米以上的南駝山脊地帶,占平山縣面積的0.1%,棕壤主要分布在1000~1300米的西北部深山區,面積約占8.1%;褐土主要分布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崗地,約占88.8%,草甸土分布在200米左右的河流階地,約占3%。耕地以灌溉情況分為水地旱地,平山縣有效灌溉面積2.53萬公頃,旱澇保灌田1.67萬公頃。
氣候
平山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由于高差懸殊,立體氣候明顯,概括了河北全省的氣候類型特點,由東至西可分為5個氣候區。這5個區可歸納為3個類型,即:暖溫半干旱區,暖溫半濕潤區和溫涼濕潤區。其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季節性強,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溫差較大。 平山縣受大氣環流分布的制約表現為春暖夏熱秋爽冬寒。年平均氣溫12.7℃。年最熱月份是7月,平均氣溫26.3℃;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氣溫—8.2℃。年較差29.5℃。各月平均氣溫除最熱的7月和最冷的1月外,其余10個月可以7月為軸分為對稱的5對近似月。太陽年總輻射量131~136千卡/平方厘米/年。無霜期平均140-180天。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平山縣2010年探明境內有鐵礦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巖、硅線石、硅石、金銀礦、礦泉水等49種礦藏,總儲量60億立方米,120億噸,其中鐵礦石儲量1億噸,石灰石20億立方米,石材20億立方米,特別是花崗巖、大理石品種豐富,共有20多個花色品種,品種之多,材質之好,在太行山區首屈一指。
水資源
平山縣水資源分區以水庫、河流為主,結合平山縣行政區劃,將平山縣劃分為四個水資源計算區,即:崗南水庫以上兩個小區,滹沱河以北(簡稱崗上滹北區)滹沱河以南(簡稱崗上滹南區);崗南水庫以下分兩個小區,滹沱河以北(簡稱崗下滹北區)和滹沱河以南(簡稱崗下滹南區)。入境地表水資源量是指外省、縣產水流經評價區及由外縣經灌溉渠道引入水兩部分水資源量。平山縣入境河流有滹沱河、郭蘇河、蒿田河、險溢河、南甸河及冶河,入境灌溉渠道有人民渠、磁右渠、南躍渠、興民渠、大同渠和源泉渠。平山縣出境河流有滹沱河,出境渠道有引崗渠。平山縣境內干流滹沱河有西向東橫貫全境,長達110公里,12條支流呈扇形分布,平山縣共有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79條。
生物資源
平山縣2010年主要有動物(獸類、禽類、爬行類、水生類),植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草本植物有80科,273屬,432種。)
交通運輸
冶河濕地平山東距省會石家莊市30公里,距京深、石太高速公路25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距石家莊機場50公里。地處冀晉交通要沖。境內出省路7條,國省道4條,縣鄉骨干公路180條,總里程1630公里,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捷。朔黃鐵路途徑平山80公里,建有7個車站。
經濟概況編輯概況
2000年,平山縣生產總值30.5億元,財政收入1.24億元;2002年,平山縣生產總值達到36.9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55億元。2007年完成生產總值111.1億元,增長16.9%。財政收入14.34億元,增長64.9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41億元,增長81.5%。
第一產業
平山常旱農作物種植面積70萬畝左右,截止到2012年苜蓿草面積已發展到2.2萬畝,中草藥面積已發展到5萬畝,使用菌栽培70萬平方米,玉米育種萬畝,在平山縣種植業中占到了一定比重。預計年可產苜蓿草4.4萬噸,折畝產22噸,畝產值950元,總產值2000萬元;年可產中藥材7500噸,折畝產150公斤,畝產值750元,總產值3750萬元;年可產使用菌100000噸,總產值5000萬元;年可產玉米雜交種2000噸,折畝產200公斤,畝產值500元,總產值500萬元。
第二產業
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8.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萬元,增長22.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42元,增長9.8%。
社會事業編輯基礎設施
國家重點項目西柏坡電廠建在平山城東,一、二期工程已并網發電,電力供應充足。平山通訊設施先進,程控交換機容量達10萬門以上,直撥國際。建有數字移動基站60個,開通了因特網。電話網、移動通信網覆蓋平山縣。
教育
平山縣2009年高考再創佳績:平山縣600分以上共14人,本一上線91人(其中文科13人,理科78人),較2008年增加10人;本二上線246人,(其中文科71人,理科175人),較2008年增加68人;本三上線749人,(其中文科251人,理科498人),藝術、體育對口本科上線138人。平山縣考生本科上線共1224人,上線率30%;??埔陨仙暇€人數2880人,上線率70%。
醫療衛生
平山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2006年1月1日實行以來,共計補償參合農民324548人次,發放補償金4839.29萬元。省級定點醫療機構:河北省人民醫院、河北省醫科大附屬第一醫院、河北省醫科大附屬第二醫院、河北省醫科大附屬第三醫院、河北省醫科大附屬第四醫院、河北省醫科大附屬第五醫院(河北省兒童醫院)、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河北省胸科醫院、河北省中醫院、河北省以嶺醫院、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華北煤炭醫學院附屬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260醫院。市級定點醫療機構:石家莊市第一醫院、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石家莊市第三醫院、石家莊市第四醫院(婦產科醫院)、石家莊市第五醫院(傳染病醫院)、石家莊市第六醫院、石家莊市第八醫院、石家莊市第九醫院、石家莊市中心醫院、石家莊市中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武警河北總隊醫院。
飲食
建國前,以玉米小米雜糧為主食。建國后生活提高。50、60年代主食仍以玉米面小米面為主。70、80年代,吃白面較為普遍,炒菜也多起來。白面制品以饅頭為主。烙餅、面條、餃子、餡餅兼而有之,玉米、小米、紅薯只起調節生活作用??h境東半部水源豐富,產有水稻,多吃米飯。西半部多用小米換大米、白面。小吃煎餅:圓形,呈薄狀,可做湯用。街頭小吃有“煎餅果子”粘糕:春節時各家各戶均蒸此食品。扒糕:切成小塊加蒜吃。涼粉:加醋調味,夏天吃??嗬郏河盟崴庹{吃。茶面:多冬季或春節期間使用。絲糕:也叫:黃子,味鮮美,易消化
旅游
概況
境內有四大景區、五大名勝、六大古跡,國家、省、市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有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溫泉等自然景點100余處,是河北省綜合性旅游大縣。西柏坡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桂山鐘靈毓秀,素有“北方桂林”之稱。中山國都城遺址,馳名中外,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避暑勝地駝梁臨近佛教圣地五臺山,主峰海拔2281米,原始森林保護完好,自然風光秀美,被稱為太行山上的綠寶石,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
景點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坐落在位于太行山中的平山縣。自1948年5月至次年3月間,這里成為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大決戰期間人民解放軍的最高統帥部。從這里,中國共產黨走出深山,走向全國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西柏坡西柏坡,原是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有100多戶人家,群山環繞,滹沱河擦村而過,兩岸灘地肥沃,稻麥兩熟。早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就是老革命根據地之一。1948年,人民解放軍開始了對國民黨軍隊的戰略進攻。當時距西柏坡僅90公里的華北重鎮石家莊(原名石門,現為河北省省會)已攻克,直控京廣鐵路,石家莊成為華北解放區(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解放區合并)的領導中心。在全國勝利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離開陜北,于1948年5月26日到達西柏坡。中共中央五大書記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齊集于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即軍委作戰室為四間小平房,地處大院東部,是當時中央機關自己動手修建的。作戰室的墻上掛有大型軍事地圖,指揮聞名中外的三大戰役的作戰命令,就是從這里下達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到1949年1月31日結束,歷時4個月又19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余人,使國民黨賴以生存的精銳部隊基本上歸于消滅。周恩來副主席曾風趣地說:“我們這個作戰室,一不發款,二不發糧,三不發人,就是每天往前線發許多電報,就把國民黨給打敗了?!泵珴蓶|舊居毛澤東舊居緊靠小山南端。原為農民住宅,曾被日寇燒得殘破不堪,后經多次修補。該房分為前后兩個小院。前院設有警衛室,甬道西邊有磨盤和豬圈。夏日里,毛澤東同其他領導,經常圍坐在磨盤旁、楸樹下,商討軍國大事。在這里三百多個日夜里,毛澤東寫下了許多著作,僅收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多篇?!度嗣袢請蟆返膱箢^也是在這里題寫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舊址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舊址在大院西側,原為機關大伙房。大會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開。十天后,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于3月25日進駐北京香山。這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西柏坡展覽館西柏坡展覽館,面積3344平方米。館內的陳列展覽,集聲光電現代化設施于一體,集中展現了西柏坡的歷史地位及深遠影響。西柏坡還建有紀念碑、領導風范雕塑園、西柏坡石雕刻園等。今天,西柏坡已成為著名的革命紀念地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山國的都城中山國都城靈壽遺址,位于平山縣三汲鄉,北依東靈山和牛山,南臨滹沱河,東距今靈壽縣城10千米。城垣早已不存。從保存下來的地下夯土城基得知,南北長4.5千米,東西4千米,呈不規則的三角形,依自然地勢版筑,墻厚約2.7米。城內以南北向隔墻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城北部為宮殿建筑區,南部為手工業作坊和居住區;西城北部為王陵區,南部為商業區、居住區和農業區。王宮建筑氣勢宏偉,裝飾華麗。手工業發達,作坊分工細密。由此可見,當時的都城靈壽十分繁榮,同趙國的邯鄲、燕國的下都相比,毫不遜色。
著名人物
曹火星(1924-1999),1999年4月16日,為人民創作了1600多首歌曲的曹火星,生命的旋律停止了躍動,他走完了火星閃耀的一生。就在去世前的幾天,曹火星還在病床上譜寫一首紀念新中國50華誕的歌曲《啊,我叫中國!》。
戎冠秀(1896-1989),平山縣下盤松村人。1989年8月15日,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向河北省人民政府發去唁電,唁電指出,戎冠秀同志是愛國擁軍的一面旗幟,她的逝世,使子弟兵失去了一位好“母親”。
王昭(1917-1970) ,化名張名權、張若冰。河北平山人。1970年2月12日,飽受摧殘的王昭被迫害致死在獄中,年僅53歲。1979年12月黨中央決定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栗再溫(1908-1967),河北平山縣杜家莊南溝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平山縣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李夢華李夢華(1922-2010),河北平山人。曾任國家體委主任、黨組書記。1984年7月,李夢華同志率領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二十三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健兒勇奪15枚金牌,實現了我國參加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取得了具有歷史性的重大成就。
栗戰書(1950-),河北平山人。歷任黑龍江省省長、貴州省委書記?,F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書記、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委員。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曹清(1952-),河北平山人。歷任葉劍英元帥衛士、中央警衛局副局長?,F任任中央警衛局局長(少將)。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張建平(1953-),河北平山人?,F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秦文貴(1961-),河北平山人。2009年9月10日,與王進喜、王啟民等中國石油3名英模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