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縣為宜賓市下轄縣。因縣東有寶屏山,山如屏障,而得名。屏山縣地處岷江下游,東界宜賓市區,西連雷波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北接沐川縣,南與云南省綏江縣隔江相望。截至2012年底,屏山縣下轄8鎮7鄉,總面積150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309938人,有少數民族15個。2012年,屏山縣地區生產總值303194萬元,增長13.5%。第一產業增加值11062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6132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6435萬元。屏山縣城距宜賓42公里,距成都市300公里,水路沿金沙江、岷江向東可直達上海。
唐宋時期,屬馬湖羈糜州。 元朝,置馬湖路。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改為馬湖府;萬歷十七年(1589年)置屏山縣,隸于馬湖府。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裁府留縣,屬敘州府;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先后分置云南綏江縣、雷波縣、馬邊縣。民國初,屬永寧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分置沐川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樂山專區;1957年后,改屬宜賓專區、宜賓地區、宜賓市。2003年1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42號)批復同意將宜賓縣真溪鄉和高場鎮的蔣壩、石盤2個村成建制劃歸屏山縣管轄,鄉政府駐新農;真溪鄉更名為新發鄉。 2006年2月6日,民政部(民函[2006]30號):同意將四川省屏山縣政府駐地由屏山鎮遷至新發鄉。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06]62號)批復同意屏山縣政府駐地由屏山鎮遷至新發鄉。 2006年3月28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11號)批準:撤消清涼鄉并入屏山鎮,屏山鎮更名為錦屏鎮。撤消龍橋鄉并入新安鎮。撤消大橋鄉并入新市鎮。撤消安全鄉并入中都鎮。撤消冒水鄉并入清平彝族鄉。 2012年,撤銷新發鄉,設立屏山鎮。 (注:另1個屏山鎮,原屏山鎮已更名為錦屏鎮)
行政區劃編輯
屏山縣地圖截至2012年底,屏山縣下轄9鎮7鄉 (含2個彝族鄉),分別為屏山鎮、新市鎮、中都鎮、龍華鎮、大乘鎮、福延鎮、富榮鎮、新安鎮、錦屏鎮、樓東鄉、鴨池鄉、龍溪鄉、太平鄉、夏溪鄉、屏邊彝族鄉、清平彝族鄉。共有261個村,13個居委會,1805個村民小組,112個居民小組。
屏山縣地理位置圖
屏山縣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在金沙江下游北岸,地處東經103°36′-104°23′、北緯28°28′-28°53′之間。東界宜賓市區,西鄰雷波、馬邊,北連沐川,南與云南綏江隔金沙江相望??偯娣e1504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地質
屏山縣境內巖層出露以侏羅系為主,約占縣境面積的65%,三迭系、白堊系、二迭系也有出露。地質構造體系由冒水背斜、五指山復背斜及中都河向斜組成。
地貌
屏山縣東臨川南丘陵,西、北接川西南山地,南連滇東高原。小涼山支脈五指山系由西北向東南延伸,主峰老君山,高2008.7米??h境大部分地區海拔為300-1400米。山地集中在中西部,丘陵分布在東北部。
氣候
屏山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垂直氣候差異大。年均氣溫為14.9°C,年均日照為950.7小時,無霜期為300天,降水量為1066毫米。
河流水系
屏山縣農村屏山縣境內河流以五指山為分水嶺,山南為金沙江水系,山北為氓江水系。金沙江從屏山縣西部入境,流程93.5公里。岷江從東北部入境,流程9.5公里。另有較大河(溪)流23條,總長301.42公里。主要有西寧河、中都河、龍溪河、富榮河、鴨池河、聚福河、清平河、巖門河、李家壩河、福延溪、越溪河等。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05年,屏山縣境內礦產主要有石灰石、白云巖、煤、硅石、銅、砂金等。石灰石和白云巖蘊藏量約1億噸;煤礦儲藏量約3.2億噸;硅石蘊藏量2000萬噸;銅礦蘊藏量為1700萬噸;金沙江和巖河交匯處有零星沙金礦。
生物資源
截至2013年,據不完全統計,屏山縣境內野生植物有85科198屬390種,其中中藥材達156種。主要有桫欏、珙桐、銀杏、鵝掌楸、杜仲、連香樹、水青樹、楠木、天麻、厚樸、紅椿、領春木、紅豆樹、厚樸、黃柏、杜仲、黃梔子、菌靈芝、五味子等。
屏山縣自然風景野生陸生動物種類275種。其中,兩棲動物有1目6科16種、爬行動物有3目9科23種、鳥類有13目33科186種、哺乳類有7目19科50種。主要有四川山鷓鴣、豹、云豹、中華鱘、白鱘、白鷴、白尾鷂、紅腹角雉、雀鷹、普通鵟、領角鸮、領鵂鸮、白腹錦雞、小熊貓、黑熊、水獺、巖羊、獼猴、楔尾綠鳩、紅隼、斑頭鵂鸮、褐林鸮、林麝、尖吻蝮、豺、草鸮、毛冠鹿、長耳鸮、大鯢、棘腹蛙、穿山甲、長江鱘、胭脂魚等。
水能資源
截至2005年,屏山縣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7.23萬千瓦,可開發量為8.034萬千瓦。其中西寧河蘊藏量為12.7萬千瓦,可開發量為7.2萬千瓦,已開發2.916萬千瓦;中都河蘊藏量為3.09萬千瓦,已開發0.289萬千瓦。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2年末,屏山縣戶籍人口為30993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戶39246人;常住人口為25.96萬人。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161307人,女性人口148631人,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8.53:100。
民族
2012年末,屏山縣境內有少數民族15個,主要有彝族、苗族、蒙古族、藏族、回族、朝鮮族、侗族、滿族、布依族、傣族、土家族等。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屏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194萬元,同比增長1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0627萬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16132萬元,增長24.6%;第三產業增加值76435萬元,增長11.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6.5:38.3:25.2。
第一產業
屏山縣鄉村風貌2012年,屏山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6694萬元,同比增長4.2%。其中,農業產值85496萬元,增長5%;林業產值16581萬元,增長4.8%;牧業產值80120萬元,增長3.2%;漁業產值2116萬元,增長6.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81萬元,增長4%。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1325公頃,增長1.6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956公頃,下降1.27%,其中水稻面積5904公頃,增長0.82%,玉米面積9097公頃,下降1.03%。油料種植面積4227公頃,增長24.14%。蔬菜種植面積5572公頃,增長2.75 %;煙葉種植面積1596公頃,增長0.63%。糧食總產量128479噸,增長0.39%。
第二產業
屏山縣城建2012年,屏山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個,實現工業總產值206246萬元,同比增長16.68%;實現工業增加值71838萬元,同比增長19.7%。2012年,屏山縣建筑企業3個,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1323萬元,增長4.0%。房屋竣工面積320833平方米,建筑工程竣工率為88.9%。
第三產業
屏山縣茶園2012年,屏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203.8萬元,同比增長15.70%。按經營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55385.1萬元,增長23.17%;鄉村實現零售額43818.7萬元,增長7.56%。實現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0471萬元,同比增長21.34%。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76364萬元,同比增長10.9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57789萬元,同比增長19.81%。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90280萬元,同比增長20.11%。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截至2012年底,屏山縣有小學131所,普通中學22所。小學在校學生20308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3688人。小學專任教師1014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107人。
衛生
截至2012年底,屏山縣有衛生機構(含衛生院)17個,醫院衛生院床位545張,同比增長7.28%;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406人,其中:醫生168人,增長8.39%;衛生防疫人員數35人,增長6.06%。
交通編輯
屏山縣農村道路2012年,屏山縣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6793萬人公里,同比增長7.72%;公路貨運周轉量14082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03%??h內公路總里程1667公里,其中等級公路達1487公里。 經過縣境道路主要有:G213線、S307、宜攀高速、仁沐高速等。名優特產編輯屏山炒青屏山炒青,四川省屏山縣特產茶葉,2008年,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核準注冊證明商標。 屏山口水雞屏山口水雞是三黃雞為主料,配以料酒、辣椒粉、蔥、大蒜、姜、醬油、糖、醋等輔料制作而成的一道菜肴。
屏山椪柑敘府小磨麻油敘府小磨麻油屬地方特產,以白芝麻為原料,炒干后用石制小磨推制為麻醬,再經加熱榨取而成。芽菜扣肉芽菜扣肉為宜賓漢族特色菜,以帶皮五花豬肉、碎米芽菜為主料,加入姜、花椒、糖、醬油、味精等制作而成。屏山椪柑屏山椪柑,果面橙黃、光滑皮薄、籽少汁多,主產于金沙江河谷地帶,曾獲得過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銅獎。 景區景點編輯老君山自然保護區老君山自然保護區位于屏山縣境內,總面積3500公頃,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四川山鷓鴣等雉科鳥類為主的自然保護區。
老君山風景區黑凼子水庫黑凼子水庫位于大乘鎮宜屏公路旁,屬高山型水庫。庫區海拔915米,水庫水面面積110畝,總庫容118萬立方米。 2014年,獲宜賓首個省級水利風景區稱號。 八仙山大佛八仙山大佛,建于明末,高32米,為世界十大石刻佛像之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