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位于沂蒙山區西南部。轄1個街道、12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 1822.95平方公里,2012年戶籍人口101萬。 平邑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商代建有顓臾國,西漢置平邑侯國,著名思想家曾子、仲子和軍事家羊祜、羊欣,近代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左寶貴均誕生在這里。 2009年被列入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全省財政直管體制改革試點縣。2013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億元,同比增長12.3%;固定資產投資133億元,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億元,增長13.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3億元,增長30.9%。魯南城際鐵路2015年開工,主線將從日照站西連臨沂北站、費縣站、蒙山站,在曲阜東站并入京滬高鐵自然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平邑縣位于蒙山西南部。東經117°25′~117°56′,北緯35°07′~35°43′。東鄰費縣,西連泗水縣,南與棗莊市接壤,北與蒙陰縣、新泰市交界。東西最大橫距47.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6.75公里,總面積1824.97平方公里(折合273.75萬畝),占山東省總面積的1.16%。
地質地貌
平邑縣地質構造復雜,地貌類型多樣,具有明顯的山區特征。山區面積占85%,平原占15%。全境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略向東南傾斜。北部蒙山山脈峰巒嵯峨,氣勢雄偉;南部尼山山脈群峰連綿起伏,風光旖旎;中部谷地、陸地土質肥沃,田疇如畫。有大小山峰1076個,多呈北西~東南走向。蒙山主峰龜蒙頂海拔1155.8米,為沂蒙山區第一高峰、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
河流
有浚河、溫涼河兩條主要河流橫貫全境,控制流域面積1787平方公里。
氣候
平邑縣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1℃,無霜期212天,日照2589.4小時,降雨量784.8毫米。 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已探明的礦產有21種,其中儲量較大的有“三石一金”即花崗石儲量22億立方米,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花崗石之鄉”;石膏儲量27億噸,石灰石儲量60億噸以上,黃金儲量39噸;重晶石、石英、大理石、石棉、煤炭、銅、銀、鐵等資源儲量豐富。
農業資源
農副產品以小麥、玉米、大豆、黃煙、土豆、大蒜、干鮮果品、肉類禽蛋為主,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畜牧業基地和干鮮果品基地。平邑縣是金銀花的主產地,年產量達400萬公斤,占全國總產量的60%。被國家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名特優經濟林金銀花之鄉”。[5-6]
人口編輯2012年年末,平邑縣總戶數32.1萬戶,戶籍人口102.4萬人,比年初增加0.36萬人。社會編輯科技
2012年,平邑縣共獲得縣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2項,其中市級6項,縣級16項。平邑縣民辦科研機構48家。
文化
2012年年末擁有鄉鎮文化站14處,村文化大院693處,電影院1個,數字電影院1處。
教育
截止到2012年,平邑縣有幼兒園138所,在園幼兒2.03萬人;小學154所,在校學生5.83萬人;初中26所,高中8所,在校學生分別為5.39萬人和2.06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42人,中等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0.23萬人。2012年平邑縣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升學率100%,高中升學率57.6%。
衛生
2012年年末,縣內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48處,其中三級醫院1處,二級醫院1處,疾控預防控制中心1處,衛生監督機構1處,??漆t院4處(包括站、所),衛生學校 1處,鄉鎮衛生院16處(中心衛生院5處),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站5處,村級衛生室586處,廠礦企事業衛生室26處,個體診所6處。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3254張,在崗人員3595人,其中縣級醫療機構 2109人(衛生技術人員1906人);鄉鎮衛生院1486人(衛生技術人員1298人),鄉醫1774人。診療人次796.4萬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4.6萬人次。新農合參合率99.8%,累計報銷617.6萬人次,報銷總費用2.49億元。
城市建設
2012年,平邑縣城市道路總長度達到177.03公里,城市自來水供水能力達到3萬噸/日,集中供熱總量54萬機焦,供熱面積167萬平方米。2012年工業廢水排放量1038.28萬噸。工業廢氣煙塵排放量達標率100%??諝赓|量指數達到二級或好于二級以上天數占2012年的100%。
人民生活
2012年平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9047.24元,增長13.85%。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0元,增長14%。2012年城鎮新增就業再就業18196人,其中下崗職工再就業658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6%以內。
社會保障
2012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670萬元,函件總量23.13萬份,報刊雜志832.5萬份。2012年,平邑縣城鎮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4.25萬人、3.45萬人、7.98萬人、8.26萬人、2.79萬人。農村新農保參保人數51.38萬人。2012年年末平邑縣養老機構14家,床位1860張,2012年年末供養2483人,其中集中供養1489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073人,發放城鎮低保金1001.1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3376人,發放農村低保金5334.1萬元。社會福利企業3個,安置殘疾人186人。
交通
菏澤日照鐵路、日照東明高速公路、327國道貫穿全境,東接京滬高速公路,西臨京福高速公路,津浦鐵路、京滬鐵路近在咫尺;距濟南機場180公里,臨沂機場80公里,日照港180公里,連云港160公里,青島港220公里。 2012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349.1萬人次,增長0.53%,公路客運周轉量10.7億人公里,增長21.3%;公路貨運量2786.3萬噸,增長11.2%,公路貨運周轉量141.76億噸公里,增長0.08%。
旅游編輯2012年年末A級旅游景區3家,其中,5A級景區1家,4A級景區1家,國家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2家
蒙山圖冊 (4張)
,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點2家;省級旅游強鎮2個,省級旅游特色村1個。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于平邑縣城北,主峰及60%的山峰均在平邑縣境內,蒙山平邑龜蒙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山東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十佳山岳旅游區和十佳自駕車旅游區。主峰龜蒙頂海拔1156米,被譽為“岱宗之亞”。天宇自然博物館: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是國家4A級旅游區,位于臨沂平邑縣城蓮花山路西段,2004年9月建成開放。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博物館內設科研館1處,4D動感影院1處,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余件。先后被命名為“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山東省關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國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等。九間棚旅游區:平邑九間棚旅游區是國家3A級旅游區,位于平邑縣天寶梨鄉。曾子山自然風景區:位于曾子故里——山東省平邑縣魏莊鄉境內,距平邑縣城西南40公里,最高海拔487.4米,涵蓋曾子山、武城古城及曾子墓,總面積418公頃。景區內有大小景點30余外,其中仰臥神佛、印盒峰眺、透明洞、摩崖石刻、王肖武起義軍營寨遺跡、孝子送葬、曾子墓為有名的七大景點。該山因出生于山腳下南城村的孔子得意門生“宗圣”曾子而得名,又因曾子以孝著稱,故當地人又稱孝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