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是河南省駐馬店市下轄的下轄縣,縣境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東部,距駐馬店市區約60公里,東與新蔡縣、安徽省臨泉縣接壤,北與項城市、上蔡縣毗鄰,南與正陽縣相望,西與汝南縣相鄰。截至2013年12月,平輿縣總面積1282平方公里,轄11鎮、5鄉、3個街道,總人口99.1萬人。平輿縣歷史悠久,平輿一名始于西周,平輿乃是西周奠基者姬昌之母太任的家鄉。2013年,平輿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7.8億元,同比增長10.4%。平輿是中國車輿文化之鄉 、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全國防水防潮之鄉 、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城市、全國文明縣城。歷史沿革編輯夏、商時期,平輿為摯國,為古諸侯國之一,國君任姓,古城在今西塔寺,周朝時并入沈子國。因周文王之母太任歸省家書中有“平輿”抵達(即坐車平安回到娘家)字樣而得名。周朝,周公之孫始封于沈,建立沈子國,古城在今射橋鄉古城村,公元前506年為蔡所滅。戰國時期,沈地屬楚,為平輿邑。秦朝,置平輿縣,治所在今平輿北射橋鄉古城村。
漢朝,平輿縣屬汝南郡。三國時期,平輿縣屬魏,豫州汝南郡。晉朝,平輿縣屬豫州汝南郡。南北朝,廢平輿縣。北魏,復置,治所在今平輿縣城西南。北齊,廢。隋朝,大業二年(606)復置平輿縣,屬豫州。
唐朝,貞觀元年(627)廢縣,轄地并入新蔡縣。武周天授二年(691)復置,治所在今平輿縣城,屬河南道蔡州。五代時期,屬蔡州。北宋,屬京西北路蔡州。金國時期,屬南京路蔡州鎮南軍。元朝,廢縣,轄地并入汝陽縣,屬河南江北道汝寧府。明、清時期,屬河南布政使司汝寧府
汝陽縣。民國時期,屬河南省第八區汝南縣。1951年4月,復置平輿縣,屬信陽專區。1965年,信陽、駐馬店分為兩個專區,平輿縣屬駐馬店專區。
行政區劃編輯截止2010年,平輿縣轄3街道、11鎮、5鄉:清河街道、古槐鎮街道、東皇街道、楊埠鎮、東和店鎮、廟灣鎮、射橋鎮、西洋店鎮、陽城鎮、郭樓鎮、李屯鎮、萬金店鎮、萬冢鎮、高楊店鎮、十字路鄉、玉皇廟鄉、老王崗鄉、辛店鄉、雙廟鄉??h人民政府駐清河街道。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
平輿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兩省(河南、安徽)、三市(周口、阜陽、駐馬店)結合部,地處北緯32°44′~33°10′、東經114°24′~114°55′之間。
地貌
平輿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平坦,西北略高于東南,海拔在39~47米之間,坡降1/4000~1/6000。
氣候
氣候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兼有兩種氣候帶的氣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氣候溫暖,雨水較為充沛。年平均氣溫15℃,1月份最低平均氣溫1.5℃,7月份最高平均氣溫27.8℃。年平均降水量904.3毫米。年平均日照2016.3小時,無霜期230天。
水文
平輿縣地處淮河水系,有大小河道3400余條,全長4140公里?;春又Я餍『楹雍腿旰恿鹘浛h境,小洪河縣境內長50.2千米,流域面積939平方千米,占平輿縣面積的73%,汝河縣境內長20.54千米,流域面積290平方千米,占平輿縣面積的22%。
資源編輯水資源
1994年8月,經國家地質礦產部鑒定,縣城25平方公里以內的深層地下水為“鍶和偏硅酸復合型優質飲用天然礦泉水”,是優良的天然礦泉水。 平輿縣60%的面積屬于淺、深層富水區;40%的面積屬于淺層中等富水、深層富水區。單井出水量每小時30--100立方米。淺、深層富水區包括陽城、萬冢、玉皇廟、郭樓、古槐鎮、東皇廟、辛店7個鄉鎮,單井出水量淺層70立方米/小時;深層100立方米/小時。淺層中等富水、深層富水區有十字路、高楊店、楊埠、東和店、老王崗5個鄉鎮,淺層單井出水量30立方米/小時;深層出水量100立方米/小時。淺層富水和淺層中等富水區有射橋、廟灣、雙廟、萬金店、李屯、西洋店6個鄉鎮。地下水埋藏總量年平均為2.41億立方米,豐水年達3.3億立方米,干旱年僅1.7億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埋深1--3米。2013年,平輿縣水資源總量為10.85億立方米。
漁業資源
平輿縣魚類初步查明常見魚類25種,隸屬5個目,9個科,宜養
水面4萬畝。。養殖魚類多以四大家魚(鰱魚、鳙魚、青魚、草魚)為主,約占平輿縣養殖產量的80%;青魚、草魚約占20%;鯽魚、黃鱔、鯰魚、黃顙魚產量較高;烏鯉、麥穗魚、泥鰍等自然分布較廣;蝦蟹分布普遍,還有一定數量的團魚。
林業資源
林地面積根據1992年林業資源調查統計,平輿縣宜林地總面積1896.7公頃,有林地8666.7公頃,其中用材林4600公頃,防護林3033.7公頃,經濟林433公頃,幼林600公頃,平輿縣林木覆蓋率為14.1%。1996年統計,平輿縣有森林面積9128.7公頃,其中用材林5112公頃,防護林3468.9公頃,經濟林54 7.8公頃。1998年森林資源清查統計,平輿縣有林業用地23333.3公頃,其中森林面積9836.4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4.3%,按林種分有防護林和經濟林兩大類。生態公益林4721公頃,用材林3442.74公頃?;钅拘罘e據1992年森林資源調查,平輿縣活立木蓄積量有106萬立方米,其中楊樹蓄積95.4萬立方米,雜木林蓄積10.6萬立方米。1998年森林資源清查統計,平輿縣活立木蓄積有123萬立方米,其中四旁樹蓄積120萬立方米,森林蓄積按優勢樹種有楊樹110.7萬立方米,雜木12.3萬立方米,平輿縣用材林73.8萬立方米,林蓄積量為59萬立方米。交通編輯平輿縣東西連接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和京九鐵路境內有106國道貫穿南北,新陽、大廣兩條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交匯,縣鄉、鄉村公路全部硬化,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新陽、大廣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縣鄉道路和農村公路升級步伐加快,平輿縣通車公路總里程195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52公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6個百分點。
人口民族編輯截至2013年底,平輿縣總人口為99.1萬人。主要有漢、回、苗等民族分布。
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的99.4%;回族次之,人口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7.7%
經濟編輯綜述
2011年,平輿縣完成生產總值119.7億元,是2006年的2.4倍;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95億元,是2006年的4.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5元,是2006年的2.1倍;農民人均純收入5780元,是2006年的2倍;城鄉居民存款余額82.9億元,是2006年的2.2倍。二三產業比重73.3%,比2006年提高8個百分點。2010年7月,駐馬店市委、市政府在平輿縣召開全市縣域經濟工作座談會,推廣平輿經驗;2010年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序平輿縣較2008年上升36個位次,成為上升位次最多的縣;連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市前列。2013年,平輿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7.8億元,同比比2012年增長10.4%;財政總收入6.83億元,比2012年增長16.8%,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6億元,比2012年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7.5元,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7439元,比2012年增長13.1%。2014年第一季度GDP完成32.4億元,比2012年增長7.5%;1-5月份財政總收入完成3.23億元,同比比2012年增收0.5億元,比2012年增長24.2%
第一產業
平輿縣是農業縣,盛產小麥、玉米、芝麻、大豆、油菜、花
芝麻生、蔬菜、瓜果等。主要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占種植面積的95%。主要飼料作物以玉米為主,其他農作物有花生、紅薯、芝麻、大豆、油菜等,其花生秧、紅薯秧、芝麻餅、菜籽餅以及玉米秸稈等都可作為飼草飼料。2000年之前,平輿縣水產養殖處在發展階段,水平較低。到2000年,平輿縣水產品總量達3400噸,總產量1350萬噸。1990~2000年縣水利部門多次舉辦技術培訓,推廣養魚新技術,科技下鄉35次。由過去的粗放喂養逐步為人工精養或半精養,平輿縣共有魚種場7處,面積187畝,年產魚苗1700萬尾。2000年底,平輿縣養魚專業戶1300戶,從業人員3600人,
專業勞動力880人,養殖面積30015畝,水產覆蓋率達62%。發展為立體化、集約化養殖模式,如東皇廟溫棚甲魚養殖,萬金店休閑漁業(垂釣、觀光、餐飲),西洋店無公害養殖區等。2011年糧食生產連續8年保持增長,2011年糧食總產7.2億公斤,比2010年增長12.3%,多次被評為省市糧食生產先進縣。 2011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比2006年提高6.9個百分點。完成林權制度改革,榮獲河南省綠化模范縣稱號。
第二產業
2011年平輿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8億元,是2006年的4.8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家,五年增長2.6倍。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五年新上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87個,累計投資96億元。投資5億元的惠成皮革集團皮革項目、投資1.2億元的瑞昇一期項目建成投產,投資12億元的啟軒家俱工業園、投資17億元的鼎瑞模塑科技工業園、投資4億元的帕加尼工業園、投資1.6億元的巨鴻機械、投資2億元的通力電池、投資1.2億元的中南紙業等6個億元以上項目正在抓緊建設;投資10.5億元的平輿綠色家居產業園項目已開工。同時,五年爭取上級政策性項目資金11.1億元,居全市前列。2011年,平輿縣被評為中原最具投資價值縣市區,多次榮獲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先進縣。產業集聚區建設水平迅速提升。建成區面積5.9平方公里,建成標準廠房5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86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39億元,實現稅收1.6億元。2008年9月全省標準廠房建設現場會在平輿縣召開;2009年全省項目建設工作會議把平輿縣產業集聚區列為全市唯一縣級觀摩點;2010年被評為省優秀產業集聚區,獲獎金600萬元;2011年在全省180個產業集聚區中綜合排序第49名,居全市第一,被評為河南省先進產業集聚區、河南省對外開放先進產業集聚區,獲獎金500萬元,并作為河南省唯一縣區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在2010、2011年駐馬店市產業集聚區觀摩評比中,均獲全市第一名。產業集聚功能逐步顯現。成立綠源治污公司,建成惠成皮革治污中心和省藍皮及皮制品檢測中心,建設皮革皮具標準廠房26萬平方米,2011年皮革皮具和醫藥生化企業發展到140家,實現稅收1.2億元,兩大支柱產業初步形成。
第三產業
2011年,愛家、樂山等知名商企落戶平輿,休閑娛樂、物流業、服務業等發展迅速,2011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居駐馬店市前列,明大凱旋城、銀河大廈等高層建筑成為城市亮點。2011年服務業增加值34.5億元,年平均增長18.2%。平輿年產皮革50萬張,是江淮流域有名的皮革產地。
社會事業編輯科技成果
2008年,平輿縣召開了科技獎勵大會,兌現獎金7.4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133件,位居全市第一名,被認定為省知識產權優勢區域培育計劃縣??萍贾饕毮芄ぷ?、知識產權工作、防震減災工作處于全省領先地位。2009年被命名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教育資源
2008年,平輿縣榮獲全省“兩基”工作先進縣。2013年,平
太任(太妊)輿全縣共有72所小學,11所中學,5所高中,在校生16萬人。主要初中有平輿實驗中學、平輿第二初級中學、洋店中學,主要高中有平輿一高、平輿二高。共投入2.3億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基礎教育建設項目100個。落實資金7885萬元,29.8萬人次中小學生享受了“兩免”政策,1.7萬人次貧困寄宿生享受了“一補”政策。
宗教文化
2010年,平輿縣有3.8%的群眾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道教、佛教,其中,基督教發展較快,教徒最多。2013年,平輿縣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94%以上。積極組織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加強文化市場監管。
醫療衛生
2008年,完成了縣中心醫院等5個單位門診樓、病房樓和73個村衛
平輿縣 (3張)
生室建設任務,并添置了診療設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進一步加強;平輿縣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4.11%,補助28.7萬人次,補償5639.38萬元。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無鼠害先進城區”順利通過省專家組的復檢。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穩定低生育水平,平輿縣人口出生率11.47‰,人口自然增長率5.49‰。2013年,新農合參合率95%,補助參合農民180萬人次,補助資金3.5億元;在全市率先實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85%。
社會保障
射橋鎮單老等5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扶貧開發工作扎實開展,五年脫貧6.3萬人,連續三年被評為省扶貧開發工作先進縣。平輿特產眾多,其中以白芝麻、小磨香油最為著名。相傳神農氏炎帝嘗百草時曾來到平輿汝河畔,品嘗平輿白芝麻,驚其異香,稱之為“百谷之首”。素有“中原百谷首,平輿芝麻王”之稱。以廟灣一帶生產的槐山羊皮為原料加工的皮張統稱“廟皮”,“廟皮”曾是歷史上深受國內外客商歡迎的漢口路皮革之一。
榮譽編輯平輿是中國車輿文化之鄉 、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全國防水防潮之鄉 、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城市、全國文明縣城。 1988年平輿縣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第一個白芝麻外貿出口基地縣并準許出口免檢;2003年“平輿白芝麻”獲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2004年被省農業廳認命為“白芝麻無公害”生產基地縣。
名人編輯平輿有被尊為“中國胎教第一人”的周文王母親太任,有秦末率眾揭竿而起的張楚政權領袖陳勝,有被史界贊為“朝臣三君子”之一的東漢名臣陳蕃,有被譽為“平輿淵有二龍”的月旦人物許靖和許劭,還有清末捻軍首領陳大喜等無數先賢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