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yán shān)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轄縣。東徑117°26′-118°00′,北緯27°48′-28°24′,東近浙江,西接贛中,南鄰福建,北望安徽,總面積2178平方公里,現轄17個鄉鎮,161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人口42萬,境內主要通行贛語、吳語、及閩南語客語方言島,基本上為漢族江右民系。
境內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南北最大跨度66公里,東西最大寬度54公里。全縣森林覆蓋率71.3%,山林面積250萬畝,活立木404萬立方米,毛竹面積49萬畝,活立竹5000余萬根。水能蘊藏量達50萬千瓦,已開發和正在開發裝機容量16.5萬千瓦,是國家第二批農村電氣化試點縣。鉛山地下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銅、鉛、鋅、煤、石灰石、花崗巖等30余種,全國第二大銅礦永平銅礦坐落境內。
建制沿革
編輯
商、周時期,鉛山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勞動生息。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置縣。因永平鎮西四里有鉛山,遂以山名縣,隸信州。
北宋一度直屬
鉛山縣風景(4張)
京師。
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縣升州,名鉛山州,隸浙江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年(1369),復為縣,隸廣信府。民國3年(1914),省下設道,鉛山屬豫章道。
民國20年(1931)屬第六行政區。民國19年至23年(1930~1934),鉛山縣約60%的地區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政權。今武夷山墾殖場、紫溪鄉、石塘鄉,還有楊林鄉、五銅鄉、港東鄉的一部分屬于鉛山蘇區,英將鄉屬上鉛蘇區。地下工作和游擊隊活動的范圍則更廣。鉛山、上鉛蘇區歸閩北分區領導,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
1949年5月鉛山解放以后,隸屬上饒地(專)區。1985年,行政區劃為2鎮、21鄉、3個國營墾殖場,共209個村,71260戶,347951人。其中農業人口289718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60人。絕大部分居民為漢族,少數民族人口1368名(包括畬族和少量的蒙、回、藏、苗、壯、滿、黎族)。
自建縣起至1949年6月,縣治所設永平鎮。該鎮三面環山,北臨鉛山河,地當贛閩交通要道。國家“六五”計劃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永平銅礦座落在該鎮西南部。
1949年7月,縣治所遷河口鎮。河口鎮因地處閩浙贛邊,有水運之便,形成周圍省、縣的貨物集散地;明清時期商業盛極一時,號稱“八省碼頭”,為江西四大名鎮之一。鴉片戰爭以后,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三十多的建設,鎮區成倍擴大,房屋建筑,增加了兩倍半。河口鎮是鉛山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
行政區劃
編輯
鉛山縣轄7個鎮、10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河口鎮、永平鎮、石塘鎮、鵝湖鎮、湖坊鎮、武夷山鎮、汪二鎮、陳坊鄉、虹橋鄉、新灘鄉、葛仙山鄉、稼軒鄉、英將鄉、紫溪鄉、太源畬族鄉、天柱山鄉、篁碧畬族鄉??h人民政府駐河口鎮。
地理環境
編輯
地形
全境分為:南部中低山區,層巒疊嶂,森林茂密;中部低山丘陵區,梯田層層,油茶遍布;北部低山崗地河谷平原區,地勢平緩。北境最低處海拔僅40米。
氣候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鉛山縣鉛山屬中亞熱帶溫濕型氣候,距海洋較近,受亞洲大陸和太平洋、印度洋季風交叉影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根據1959年-2007年氣象資料統計,2011年平均氣溫在17.2℃至19.6℃之間,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6.1℃,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29.5℃,年均降水量1700至2100毫米,平均年日照為1792小時,年均無霜期25l至274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于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農作物生長十分繁茂。人口民族
編輯
人口
常住人口總數
2010年11月1日零時,鉛山縣常住人口總數為426998人(不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居住在省內的港澳臺居民以及外籍人員),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9367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3325人,增長8.47%,平均每年增加3333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82%。
家庭戶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鉛山縣共有家庭戶109006戶,家庭戶人口為421870人,占總人口的98.8%,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8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71人增加了0.16人。
性別構成
鉛山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21267人,占總人口的51.82%;女性為205731人,占總人口的48.18%。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8.36下降為107.55。
年齡構成
鉛山縣風景(3張)
鉛山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94901人,占總人口的22.23%;15—64歲的人口為302495人,占總人口的70.84%;65歲及以上人口為29602人,占總人口的6.93%。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83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0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5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鉛山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1306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29336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149772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168582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由1175人上升為3059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6749人上升為6870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25924人上升35076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由49279人下降為39481人。
鉛山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863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7745人,文盲率由6.87%下降為4.36%,下降了2.51個百分點。
城鄉人口
鉛山縣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68444人,占總人口的39.4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258554人,占總人口60.55%。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55個百分點。民族
鉛山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24261人,占總人口的99.3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737人,占總人口的0.64%。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33014人,增長了8.44%,占總人口比重減少了了0.04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311人,增長了12.82%,占總人口比重上升上了0.04個百分點。
自然資源
編輯
鉛山縣土地327萬畝,其中水稻土52.7萬畝,紅壤土223萬畝,耕地34萬畝。鉛山縣共有水田30萬畝,旱地3萬畝。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年產糧食3億斤,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鉛山縣山林面積250萬畝,其中用材林82萬畝,毛竹林46萬畝,森林覆蓋率為80%。境內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河流眾多,干流信江自東向西,橫跨縣境北部,支流有鉛山河、陳坊河、石塘河,年地表徑流總量17.24億立方米,人平擁有水資源8788立方米,高于全國人均水量200%,高于全省50%,河流水能蘊藏量14億千瓦,可開發電量6.7億千瓦時,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可開發電能53萬千瓦時。
經濟概述
編輯
2007年,鉛山縣實現GDP32.5億元,財政總收入3.0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99元。
2011年,鉛山縣地區生產總值616359萬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7495萬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265742萬元,增長16.6%;其中,工業增加值228635萬元,增長17.9%;第三產業增加值223122萬元,增長13.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0.69%,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3.11%,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7.09%,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6.2%。
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023元,比上年增長13.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47元,比上年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85%;農村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5.8%,城鎮為44.6%。
農業
2011年糧食種植面積29936公頃,比上年增加124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758公頃,減少258公頃;糖料種植面積242公頃,增加1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828公頃,增加35公頃。
2011年糧食產量159372噸,比上年增加1306噸,增產0.8%。其中,夏糧產量51929噸,增產8.5%。
2011年肉類總產量15177噸,增長7.5%;其中豬肉產量11753噸,增長5.13%;禽肉產量1724噸,增長1.1%。2011年水產品產量22029噸,增長2.4%
工業
2011年全部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28635萬元,比上年增長1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2725萬元,增長7.2%。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4.8%,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6.5%。
固定投資
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3850萬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624100萬元,名義增長24.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7.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32800萬元,下降6.5%:第二產業投資331750萬元,增長15.9%;第三產業投資259550萬元,增長45.4%。在第二產業投資中,工業投資330750萬元,增長28.7%。
服務業
2011年貨物運輸總量369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58301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6%。2011年完成旅客414萬人,運輸周轉量23013萬人公里,增長2.3%。
2011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072萬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819萬元,增長9.1%;電信業務總量2253萬元,下降19.5%。鉛山縣固定電話年末用戶15276戶,移動電話用戶210737戶。
2011年旅游總收入2.58億元,比上年增長19%,接待旅游人數78萬人次,同比增長17.7%。
2011年財政總收入103066萬元,比上年增長25.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9559萬元,增長26.6%。財政支出141881萬元,增長17.8%。
2011年末,鉛山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73603萬元,較年初新增83339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儲蓄存款496739萬元,較年初新增66882萬元,增長15.6%;鉛山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81830萬元,比年初增加58808萬元,增長25.2%。
社會事業
編輯
科教文衛
鉛山縣風光(7張)
鉛山縣普通高中招生2364人,在校生5779人,畢業生1495人。鉛山縣初中招生6480人,在校生19693人,畢業生6985人。普通小學招生7538人,在校生42474人,畢業生8235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1613人。
2011年度鉛山縣共列入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項,其中省級重點新產品計劃1項。列入市級科技計劃項目4項。2011年專利申請量8件,受權9件。
文化事業
2011年年末鉛山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6.4萬冊,博物館1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有線電視用戶48440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38580戶。
保險醫療
2011年年末鉛山縣共有衛生機構518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鉛山縣衛生技術人員1000人,鉛山縣實有床位892張,其中鄉鎮衛生院20個,床位256張,衛生技術人員284人。
2011年年末鉛山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0456人,比上2011年年末增加10469人。其中參保職工29988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0468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81062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5835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227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7%,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7158萬元,累積受益287273人次。2011年年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344人。2011年,國家將農村扶貧標準提高到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按照新標準農村居民14578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