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位于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黃浦江上游。東與閔行區毗鄰,南與松江區、金山區及浙江嘉善縣接壤,西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蘇州昆山市相連,北與嘉定區相接。以青浦城區為中心,東部河江交錯,西部湖蕩群集,內河航運具有天然優勢,可通行50~300噸貨船,是江浙滬的重要水上通道。青浦水系豐富,農業較發達。區內白鶴鎮是西氣東輸管道的終點。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福泉山遺址、崧澤古文化遺址、舊青浦、陳云故居、蟠龍古鎮和江南水鄉古鎮朱家角鎮等。
行政區劃
青浦區共有朱家角鎮、趙巷鎮、徐涇鎮、華新鎮、重固鎮、白鶴鎮、練塘鎮、金澤鎮8個鎮和夏陽、盈浦、香花橋3個街道辦事處。轄184個行政村和 85個居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自然地理
青浦區地處上海市西部,太湖下游,黃浦江上游。在中國典籍中最早出現“青浦”一詞的是《漢書·劉傳》中劉安封箕子于江東之地。東與閔行區毗鄰,南與松江區、金山區及浙江嘉善縣接壤,西連江蘇省蘇州市,北與嘉定區相接。東西兩翼寬闊,中心區域狹長,猶如展翅彩蝶。 青浦區境內地勢平坦,地下水位較高。以青浦鎮為中心,東部河江交錯,西部湖蕩群集,內河航運具有天然優勢,可通行50~300噸貨船,是江浙滬的重要水上通道。陸路交通318國道由東到西橫貫全區,北有滬寧高速公路,南有滬杭高速公路,同三國道由東北到西南穿越東部地區,滬青平高速東路與"318"國道并行。陸路交通十分便捷,是上海市通向江蘇、浙江、安徽的西大門。位于東經120°53~121°17,北緯30°59~31°16之間。 青浦地處長江三角洲,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056毫米,無霜期247天,平均溫度15.5°C。日照:年平均1960.7小時;相對濕度:年平均82%;氣壓:年平均氣壓1015.4hpa;風速:年平均風速3.0m/s;水文:高潮平均水位:2.71米,低潮平均水位2.58米。
環境質量
青浦區環境空氣質量較好,二氧化氮污染指標達到國家I類標準,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指標達到國家II類標準。2007年,青浦區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二級和優于二級的天數為321天,比上年增加6天,優良率達87.9%,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2007年,青浦區地表水環境質量保持上年水平,青西的太浦河、大蒸港、北莊河、市河達到Ⅱ―Ⅲ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青浦東片的淀浦河、東大盈港、西大盈港、新通坡塘、油墩港、上達河和環城河等骨干河道水質處于Ⅳ―Ⅴ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之間。 黃浦江上游水源水質主要指標基本保持在二——三類水質標準,全區主要骨干河道水質主要指標保持在三——四類水質標準。全區空氣環境質量全年基本達到一級指數,中心城鎮達到二級以上。
交通
青浦地處江、浙、滬二省一市的交界處,位于中國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樞紐作用和對華東地區的輻射作用,區內有上海市郊第一條一級公路---318國道(上?!?--西藏拉薩),東西方向的A9滬青平高速公路、A8滬杭高速公路、A12滬寧高速公路以及連接上海虹橋機場與蘇州的蘇虹公路貫穿全境,南北方向的同三國道、外青松公路和嘉松公路,使青浦區內及青浦連接周邊地區形成了縱橫交錯、道路密集的陸路交通體系,為加快青浦新一輪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青浦區的水運優勢也十分明顯,包括淀浦河和太浦河兩條連接黃浦江的黃金水道,還有毛河涇、上達河、西大盈江、東大盈江、油墩港等多條六級以上航道,這些航道北連蘇州河,南接淀浦河,與江、浙等省通航,可通500噸位船舶的航道有16條。
除了發達的道路交通體系外,青浦區內的公共交通也十分便捷。區內現有直達區內各鎮及跨越上海市境內多個區縣的客運專線40余條,跨省公交線路15條。此外,為適應青浦城市化進程加快發展的需要,青浦城區內還開通四條公交環線,環線站點遍布青浦城區各個角落。
陸運:
東西方向有:318國道(上?!鞑乩_)
蘇虹公路(蘇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A9滬青平高速公路(上?!嗥帧酵?
A8滬杭高速公路(上?!贾?
A12滬寧高速公路(上?!暇?
滬寧鐵路(上?!暇?
320國道(上?!颇?
南北方向有:外青松公路(嘉定外岡——青浦——松江)
A30同三高速公路(黑龍江同江——海南三亞)
嘉松公路(嘉定——青浦——松江)
空運:
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僅6公里,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40公里。
海運:
距上海港45公里,上海港集裝箱碼頭約50公里,貨物集裝箱可直接出口。
水運:
東西方向有淀浦河、毛河涇、太浦河、上達河。南北方向有西大盈江、東大盈江、油墩港,皆為六級以上航道。這些航道北連蘇州河,南接淀浦河,與江、浙等省通航??赏?00噸位船舶的航道16條,淀山湖、太浦河是連接黃浦江的黃金水道。
軌道交通:
青浦將在2015年前開通從朱家角到虹橋交通樞紐的軌道交通,并與蘇州-昆山的地鐵對接,成為跨省的軌道交通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