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是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城區。青山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0°37′,東經114°26′。境域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東與洪山區接壤,西南與武昌區毗鄰,南倚東湖風景區,西北瀕萬里長江,與天興洲隔江相望。青山區常住人口48.5375萬,戶籍人口452870,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和鋼都花園管理委員會。境內駐有武漢科技大學青山校區、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武漢石油化工廠、中冶集團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等10多個大型企業和科研機構,是“一五”計劃時期國家投資建設的新型工業基地,素有“十里鋼城”之美譽。2009年,境域總面積80.47平方公里。
青山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0°37′,東經114°26′。境域地處長江中游南岸。青山區境西起羅家港,經和平大道與武昌區相連;東至洪山區建設鄉,隔江與新洲區陽邏街相對;南與洪山和平鄉、花山鄉接壤,傍東湖風景區;北沿長江,面對天興洲,隔江與江岸諶家磯相望。2009年,境域總面積80.47平方公里。
氣候
居中低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富雨豐,無霜期長。 夏冬兩季,各約4個月;春秋兩季,各約2個月。秋旱少雨多晴,春雨多于秋雨。冬季多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冷夏熱,氣溫動態變化甚微,年平均氣溫最大值為17.5攝低度,最小值16.1攝氏度,無霜期237至271天。
行政區劃編輯區轄10個行政街道、2個管理委員會和113個社區居委會。人口編輯2008年,青山區區總戶數141096戶、戶籍總人口44924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49034人,有漢、回、滿、壯、苗、土家等15個民族。青山區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100,人口出生率為6-8‰。
經濟編輯概況
青山區是華中地區工業重鎮,“國家環保產業基地核心區”,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武漢石油化工廠、中冶集團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中國華電集團青山熱電廠、中國長江航運集團青山船廠等一批國家大型企事業單位雄踞青山,形成了冶金、化工、環保、電力、機械、船舶、建筑、建材八大支柱產業。全地區稅收過億元、過千萬元的企業分別達7家和16家。2001年至2005年期間,以鋼鐵、石化和環保產業為特色的現代制造業快速發展,國家環保產業基地核心區和經濟開發區建設初見成效,商貿、房地產等服務業穩步發展。累計實現區級生產總值405億元,年均增長13.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7億元,年均增長10%;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5.61億元,年均增長21.5%,總量列全市第一;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7.09億元,年均增長20.5%;實現工業增加值672億元,年均增長15.4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年均增長9.3%。 2005年青山區全地區實現稅費收入97億元,列全市各區之首。全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050元。2012年,武漢市青山區GDP為605.44億元,人均GDP120749.90元。
第二產業
2006年,青山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3戶)完成工業總產值724億元,同比增長3.7%;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10億元,同比增長3.1%;區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0戶)完成工業總產值92.89億元,同比增長28.95%;區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7.06%億元,同比增長28.63%。青山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在全市15個工業目標考核單位中,排名第六位,在7個中心城區中排名第一位。
第三產業
2006年青山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42億元,同比增長15.18%。不斷加強市場改造和監管,深入開展商業企業內部改革,進行農貿市場改超市與賣場整修。全年有3個生鮮市場進行了改造,即二十三街市場投資80萬元、工人村七街市場投資36萬元、廠前市場投資400萬元先后進行改造。中百集團青山商場2006年投資600萬元對整個商場進行了全面整修,引進部分名牌產品上柜,從而吸引了大量顧客,有效地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交通編輯青山位處武漢市中環與外環交通環線圈內,連接京(北京)珠(珠海)、滬(上海)蓉(成都)高速干線,擁有武東鐵路編組站和長江黃金水道多個貨運碼頭,水運可直達日本、韓國、東南
青山區亞和歐美各地,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轄區內水、電、氣設施完備,通訊便捷,文化、教育、衛生等設施配套齊全。2005年至2010年,國家投入巨資使青山形成以武漢火車站為中心,以陽邏長江大橋、天興洲長江大橋、羅家港長江大橋(過江通道)三條環線為軸線,區域內“四縱五橫”路網為主骨架的輻射狀交通格局,成為武漢市東南部交通樞紐中心。 青山區區擁有道路110條,總長137.15公里,人均占有道路6.5平方米,區域內道路網密度為3.05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主干道4條,是連接武漢三鎮和通往全國各地的交通樞紐。區內主次道路全部硬化,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客運路線達到31條,營運客車343輛,客運月流量570余萬人次。
科技
2011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40億元,發展高新技術企業3個。專利申請量達1004件,技術合同交易額7.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引進外資135萬美元,內資1.1億元。新增就業人數125人。為青山區獲得“2009-2010年度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2010年度湖北省科技創新先進區”的榮譽作出了貢獻。青山國家級創業中心和青山國家級華創源孵化器被授予“湖北省優秀科技企業孵化器”稱號。區科技局獲得“2009-2010年度市級文明單位”、“全市知識產權工作先進集體”、“武漢市2011年度科技進步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度武漢市火炬計劃統計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文化
2008年,青山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文明風尚為主線,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省市級文明城區為目標,加強市民素質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良好社會環境。2008年2月,青山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城區稱號,并被評為創建文明城區工作優勝單位;8月,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城區稱號;10月,全省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現場會在青山區召開,青山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
體育
2008年,青山區文體局圍繞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營造氛圍,推進群眾性體育活動發展。完成體育經營單位年檢換證30個。國民體質監測進社區,共監測樣本人群601人,組織近3 000人參加武漢市第五屆社區運動會,獲各類獎項15個。投入經費25萬元維護體育設施,新增10個青少年體育活動陣地。在市八運會年度比賽中,青山區獲獎牌86 枚,其中金牌24枚,團體總分889 分。青山武術隊代表武漢市參加湖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年度比賽,成績繼續位列全省之首。
旅游景點編輯武漢張公山寨風景區武漢張公山寨風景區地處青山區白玉山街嚴西湖畔,距武漢火車站僅18.7公里,距繞城高速北湖口僅3.9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在青山區的領導下,圍繞佛、山、湖、島、古村落 幾個主題詞,通過逐年投入,努力將張公山寨風景區打造成為湖北省知名的旅游景點。不僅吸引了眾多武漢的游客,就連黃岡、黃石、鄂州等地的游客也慕名前來度假休閑。和平公園和平公園是僅次于馬鞍山森林公園、武漢動物園的中心城區第三大公園,東靠建設五路、西臨建設四路、南面和平大道、北達堤防辦,現有武九鐵路線自東向西穿越公園并將其分為南北兩區,總面積約502862平方米(北區157862平方米,南區345000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388062平方米,道路廣場鋪裝面積45500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積16800平方米,水面面積52500平方米。磯頭山“青山”原指長江南岸的一座小山,因形似雞頭,人稱雞頭山;又因山下有巨石延至江中,也有人稱其為磯頭山;更由于上下江岸均為黃壤、沙灘和碎石,過往船只于一片灰黃中,唯見此山獨青,故多以青山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