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于遼寧省撫順市,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于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 ,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 ,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0′06″—125°28′58″,北緯41°47′52″—42°28′25″,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5個鄉,共188個行政村,總人口336169人,有滿族、漢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等29個民族 。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40296萬元,比2005年的224300萬元增長4.2倍,年均遞增33.2%。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清原鎮、紅透山鎮、南口前滿族鎮、大孤家滿族鎮、夏家堡滿族鎮、草市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英額門鎮)、5個鄉(土口子滿族鄉、北三家滿族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共188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于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 ,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 ,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0′06″—125°28′58″,北緯41°47′52″—42°28′25″,縣城西距省會沈陽120公里。全縣總面積為3932.96平方公里。
地貌
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與河谷交錯,中部沿渾河河谷平原向西逐步低緩。境內山脈屬長白山龍崗支脈。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最高山峰有南部的龍崗,海拔1100.1米;次之為北部的莫日紅,海拔1013.4米。最高海拔為1100.1米,最低海拔136.2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氣候
清原滿族自治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夏熱。年平均氣溫為5.3℃。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2.9℃;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6℃。極端最高氣溫37.2℃,極端最低氣溫-37.6℃。無霜期130天左右。東部南部高寒山區無霜期110至120天。初霜一般在9月中旬出現,終霜在5月中旬。11月中旬土地封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凍,4月下旬化通。最深凍土層169厘米左右。全年總日照時數為2419小時。春夏多西南風,秋冬多西北風。一般風力3至4級,最大風力7至8級。年平均降雨為806.5毫米,多集中于7、8、9月。這三個月降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60%以上。日最大降雨量為116.8毫米。年蒸量為1275毫米。
土壤
清原滿族自治縣于1981年對全縣的土壤進行了全面系統地普查。其結果是:全縣土壤分為6個土類(暗棕壤、棕壤、白漿土、草甸土、沼澤土、水稻土)11個亞類(暗棕壤、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漿土、草甸白漿土、草甸土、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淹育型水稻土、沼澤型水稻土)35個土屬(酸性巖類暗棕壤、基性巖類暗棕壤、酸性巖類棕壤性土、耕型酸性巖類棕壤性土、基性巖類棕壤性土、石灰巖類棕壤性土、砂頁巖類棕壤性土、酸性巖類棕壤、耕型酸性巖類棕壤、耕型砂頁巖類棕壤、坡積棕壤、黃土狀棕壤、耕型黃土狀棕壤、坡洪積潮棕壤、耕型坡洪積潮棕壤、耕型黃土狀潮棕壤、坡積白漿土、耕型坡積白漿土、黃土狀白漿土、耕型黃土狀白漿土、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黃土狀草甸白漿土、耕型砂質草甸土、耕型壤質草甸土、草甸土型菜園土、耕型草甸沼澤土、泥炭沼澤土、耕型泥炭土、埋藏泥炭土、耕型埋藏泥炭土、草甸土田、棕壤田、腐泥沼澤土、草甸沼澤田、泥炭沼澤田)76個土種,反映了全縣的土壤全貌。
水文
清原滿族自治縣是渾、清、柴、柳四大河流的發源地。境內主、支流共有103條,總流長183公里。其中渾河,境內流長83公里,是大伙房水庫最上游。清河,境地內流長40公里,是清河水庫最上游。柴河,境內流長35公里,是柴河水庫最上游。柳河,境內流長25公里,是吉林磨盤山水庫最上游。
交通編輯
清原滿族自治縣境內,沈吉鐵路橫貫縣境,有9個停車站,2個乘降所,縣城距撫順98公里,202國道經由清原縣境達93公里,乘車由縣城至沈陽桃仙機場僅需90分鐘,縣城至四周鄰縣公路均為黑色路面,縣境內有國、省、縣、鄉各級公路32條,總長971公里。
截至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22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044公里。2010年完成路基改造247.4公里,新增油路70.1公里,完成公里綠化579.2公里。
名勝古跡編輯
古跡
全縣已發現古城堡9座,古文化遺址4處,石棚址2處,石棺墓70余座,還有柳條邊遺址等。
雙砬子山城
雙砬子山城位于英額門鎮長春屯村雙砬子山東端山頂上,山高67米,山城周長600米。這里曾出土石器和鐵钁以及鐵鏃等器物,定為戰國至漢代的山城。
高力城
高力城位于英額門鎮大林子村北1.5華里處的高山頂上。城址長100米,寬70米。暴露遺物有:夾沙紅褐灰陶片、器底、橋狀耳、三角環耳、豆柱、石斧、石刀等,定為戰國至漢代的山城。
下煙溝山城
下煙溝山城位于北三家滿族鄉下菸溝村西300米處的山峰上。周長200米。由于沒發現遺物,未能斷代。
陰城子
陰城子位于南口前滿族鎮白草甸村南1華里處的山頂上。面積為2000平方米,城墻高2米。出露的器物有罐、壺、盆等夾沙灰陶殘片。定為漢代的遺址。
小山城
山城位于縣城東南古城子村東1華里處的山頂上,周長160米,暫未斷代。
南山城
南山城位于南山城鎮南山城村東100米處的山上。城址面積3000平方米。根據暴露的陶片和殘石刀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西大山山城
西大山山城位于灣甸子鎮尖山子村西約500處的西山上,根據采集的文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楊木林山城
楊木林山城位于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500米處的山峰上。城址周長625米,壕底寬4米,壕深3米。南北各一城門。根據采集到的夾沙紅、褐、灰陶器片和石斧等遺物,斷為戰國至漢代的城址。
張家溝山城
張家溝山城位于土口子滿族鄉土口子村西北約500米處的高山上。內城周長120米,外城周長250米,現保存完整。因無實物考證,未能斷代。
楊木林文化遺址
楊木林文化遺址位于夏家堡滿族鎮楊木林村南200米處的坡臺地上。在地表散見大量紅、褐、灰陶片、石器和殘缺器物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
邱家窩棚文化遺址位于紅土廟滿族鄉邱家窩棚村北200米處的山坡上。散見有罐、壺、鼎等器物殘缺陶片。還有完整石斧兩件。因證據不充分,未能斷代。
一面山文化遺址
一面山文化遺址位于大孤家滿族鎮一面山村東100米處的山坡上。面積1萬平方米。發現有陶片、陶鼎足、豆柱等。斷為春秋至戰國的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
老田家大地文化遺址位于甘井子鄉下堡村南約400米處的狹長臺地上。根據遺物考證,斷為戰國至漢代的文化遺址。
榔頭溝石棚
榔頭溝石棚位于蒼石滿族鄉榔頭溝村北500米處的高力廟山的山頭上?,F狀為四塊條石板。在山下500米處東山頭上還有一處與此同樣大小的石棚,已倒塌,只剩一條側石,兩處遙相對峙。斷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大邊溝石棚
大邊溝石棚位于灣甸子鎮大邊溝村東山頂上。石棚上蓋已坍塌。根據遺物,這為青銅器時代的石棚遺址。
石棺墓
到1981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已發現70余座石棺墓。多數在渾河、清河、柴河流域北岸的山坡或山腳下,極少數在山頂上。石棺構造多是用6塊石板砌筑而成,規格不等,大棺長2.5米到3米,寬1.5米。小棺長1.6米至1.8米,寬60至80厘米。隨葬品有陶器和其它器物。石棺造型,有的精工細作,素面平整;有的稍有加工,石板薄厚不等。根據石棺中出土的器物,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
景點
松山仙洞風景區
松山仙洞原名為“山巖井”,坐落在臥龍崗的飛來峰山腰,系長白山余脈,是遼寧省繼本溪水洞后發現的又一處天然洞,其奇特的地理地貌構成了別致的旅游資源??偯娣e500余畝。松山仙洞風景區位于清原滿族自治縣北三家鄉下寨子村境內,在國道 202線邊緣,距縣城11公里。山中因一自上而下的“天然井”而得名“山巖井”。洞內有通天直洞,有入地怪洞;洞內有大面積鐘乳石幔、石斧、陶片、人工木制品、獸骨等遺存。石壁結構酷似天娃降生,石漫溪水,冰山石瀑,神牛望月,母子象,神龜拜觀音等等。
夏湖風景區
夏湖風景區位于清原鎮斗虎屯村
清原滿族自治縣景點 (18張)
北國營第七二五庫,距縣城10公里,距沈吉鐵路和202線公路15公里??偯娣e700公頃,其中山林面積400公頃。整個景區由山巒、河流、谷地構成。山峰最高海拔513.6米,最低海拔246米,山勢身姿秀美、千變萬化。河流呈S形貫穿全境,流長 8000米,河谷平均寬80米,最寬處150米,最窄處30米。主要自然景觀有:圣人讀書、蒼松迎客、鵝池、釣魚臺、龍須瀑布、棧道虹橋、水上樂園、跑馬場、圍獵場、射箭場、打靶場、游泳池、東山別墅等。
渾河源森林公園
渾河源森林公園位于清原滿族自治縣東南部遼寧省灣甸子實驗林場境內,距縣城33公里,為省級森林公園,沿清新公路(清原-新賓)南行可直達園內。公園總面積8240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40公頃,主要景點有:清朝努爾哈赤題名的滾馬嶺渾河源頭、了望塔等。
天然石佛風景區
清原天然石佛生態旅游風景區座落于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口前鎮王家堡村,毗鄰202線國道,距沈吉高速公路南口前出口僅10公里,是集“觀光農業生態游、天然氧吧森林游、民俗文化風情游、天然石佛啟運游”為一體的風景旅游區,占地1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2%。
聚隆滑雪場
聚隆滑雪場位于遼寧省東部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砍椽溝村渾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內,一期占地15000畝,林地13500畝,配套設施建設用地1500畝,是一個集運動、賽事、商務、會議、度假、康樂、居住為一體的休閑產業群。
紅河大峽谷漂流景區
紅河大峽谷漂流景區位于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紅河谷風景旅游度假區,景區規劃面積60公頃,分為綜合服務區、旅行社服務區、起點服務區、尾點服務區四大區域。2012年,景區正在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申報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