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縣隸屬于拉薩市,位于西藏腹地、拉薩河下游、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面積16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7萬畝,林地面積19萬畝,草場160萬畝。轄1個鎮,5個鄉,2014年曲水縣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7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78億元;地方財政本級達到1.3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667.16元。 礦產資源主要有剛玉、石灰巖、花崗巖、泥炭等,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歷史沿革
1955年前為西藏曲水宗1959年8月將曲水宗和色麥宗合并設立曲水縣,隸屬于拉薩市至今,縣府駐雪村。1960年設曲水鄉。1970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7年撤區改為曲水鎮,位于縣境中部。1997年,曲水縣面積1624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1鎮9鄉,縣政府駐曲水鎮雪村。
2000年,曲水縣轄1個鎮、5個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06年底,曲水縣轄1個鎮、5個鄉。一個鎮是曲水鎮,五個鄉是:達嘎鄉、菜納鄉、南木鄉、聶唐鄉、茶巴拉鄉。共有17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曲水縣地處西藏中部、拉薩河下游、雅魯藏布江中游
北岸,地理坐標為東經90°72′82″,北緯29°36′05″。
地形地貌
地形曲水縣位于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帶,地勢低平。念青唐古拉山的一條去脈逶迤北部,南坡蜿蜒長達5-20公里的7條山溪,輾轉匯入拉薩河和雅魯藏布江,山溝從高入低,由窄入寬,形成大小不等的沖積扇坡地。谷地最低海拔3501米,山峰最高海拔5895米。地貌整個地形東、西部稍高,中部的拉薩河與雅魯藏布江交匯處較低。念青唐古拉山的一條山脈逶迤北部。念青唐古拉山脈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東約600公里。它西接崗庫卡恥,東南延伸與橫斷山脈的伯舒拉嶺相接,中部略為向北凸出,它是雅魯藏布江和怒江兩條大水系的分水嶺,同時將西藏自治區分為藏北、藏南、藏東南三大地域。
氣候
曲水縣屬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日夜溫差較大,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年日照時數近3000小時,無霜期短,年無霜期150天,年降水量441.9毫米。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冰雹、山洪、泥石流、干旱、風沙、病蟲害等。
水文
拉薩河與雅魯藏布江流經曲水縣。拉薩河拉薩河發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嘉黎里彭措拉孔馬溝,流經那曲、當雄、林周、墨竹工卡、達孜、城關、堆龍德慶,至曲水縣,是雅魯藏布江中游一條較大的支流,全長495.2公里,流域面積31.76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28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0立方米/秒,年平區流量287.4立方米/秒;海拔高度由源頭5500米到河口358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之一。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像一條銀色的巨龍,從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瑪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嶺發源,自西向東奔流于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國境,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曲水縣總人口29690人, 曲水鎮7406人,聶當鄉4103人,茶巴拉鄉3831人,菜納鄉4400人,南木鄉2909人,達嘎鄉7041人。
民族
曲水縣總人口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7%,其余民族有回族、苗族、彝族、滿族、土家族、布依族、傣族等。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曲水縣有貝母、蟲草、黃蓮、黨參、雪蓮花、紅景天等數十種。
生物資源
曲水縣野生動植物資源主要有巖羊、野雞、獐子、金錢豹、狗熊、鹿及蟲草、貝母、黨參等。山雞、黃鴨、灰鴨、雪雞、天鵝、黑頸鶴、狼、狐貍。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剛玉、石灰巖、花崗巖、泥炭等。非金屬礦:剛玉、石灰巖、花崗巖、草炭等。金屬礦有:銅礦、鉬礦等。
水資源
曲水縣有拉薩河和雅魯藏布江主要河流。曲水河、南木河在境內匯入拉薩河,色普河匯入雅魯藏布江,境內念青唐古拉山的南坡形成5—20公里的7條山溪,匯入拉薩河及雅魯藏布江,曲水縣境內還有許多泉水出露。有14座小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780千瓦,年發電400萬千瓦時。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曲水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7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8.85%,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1.8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78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0.40%;地方財政本級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3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55.14%,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8.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8.05%,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2.4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667.16元,同比2013年增長20.84%。
第一產業
2005年春播、復種芫根1.14 畝,建設西藏麥類作物良種繁育基地1萬畝、種草養畜基地1400畝、高原西瓜種植基地100畝和牛羊綜合養殖基地,高原西瓜和芫根泡菜良種覆蓋面積89%,機耕、機播、機收率分別達73.4%、71.8%、57.5%。牲畜存欄總數11.53萬頭(只、匹),增長5.5%,出欄率達31.8%,畜產品商品率45%。植樹造林5260 畝,同比2004年增長48.2%。勞務輸出2萬多人次,總收入達1450萬元,同比2004年增長11%。2014年曲水開展土地流轉,流轉土地1.63萬畝,規模種植面積達2萬畝。合作社增至101家,入社率達到35.64%。全年發放各項農業補貼618.7萬元,投入農機購置補貼1092.989萬元購置各類機械共計1444臺(套),機耕、機播、機收水平分別達到6.5萬畝、5.5萬畝和5.5萬畝;糧食作物產量為5024.26萬斤,油菜產量為404.67萬斤,蔬菜產量達到5.928萬噸;牲畜存欄89111頭(只、匹)、出欄37354頭(只、匹)。全區糧食產量達98.5萬噸,農牧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達到2937家、增長55%。扶貧攻堅減少貧困人口13萬。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增長14%。
第二產業
2005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35 億元,增長31.1%。企業銷售收入1.017億元,同比2004年增長25%。上繳稅金達到787萬元,增長30%。其中工業總產值1.01億元,增長30.1%。工業銷售收入達到8506萬元,增長51%。工業企業上繳稅金720萬元,增長22.2%。 2014年曲水縣工業總產值實現74129.29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11%,銷售產值85421.9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34%;完成年任務的107%;完成工業增加值35530.82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43%,完成年任務的110%;上繳稅金10466.07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34%,完成年任務的103%。其中,雅江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60899.79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39%;完成工業銷售產值60010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46%;完成年任務的101%;完成工業增加值18499.82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85%。完成年任務的142%;上繳稅金6007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88%,完成年任務的101%。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280.8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12%;完成工業銷售產值51056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19%,完成年任務的116%;完成工業增加值25633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43%,完成年任務的110%;上繳稅金5865.91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75%。
社會事業
交通
曲水縣中尼公路、拉貢公路,連接2條國道干線的鄉村公路有30條,總長1150公里。共有25座橋梁,其中橫跨拉薩河的綱索斜拉吊橋和橫跨雅魯藏江的曲水大橋。拉薩河畔還有3個牛皮船渡口。拉日鐵路也通車,設有曲水站。
文化事業
大力修建村組文化室(建設會議室、閱覽室、活動室)給農牧民群眾提供學習、娛樂活動場所,豐富農牧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將受益戶279戶、受益群眾1119人,農牧民黨員76人。改善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教育事業
2014年全年教育投入108億元,增長15%。全區勞動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達8.4年?;A教育,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72.23%。新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3所、幼兒園209所、太陽能澡堂63個?!叭睒藴侍岣叩侥晟?700元,農牧民子女高考招生比例增至60%。西藏大學被確定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8
歷史文化
賽牦牛
牦牛,是高原先民最早馴化的牲畜之一?!墩f文》中記載:“西南夷長毛牛也?!薄渡胶=洝け鄙浇洝分袆t描述曰:“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
仙女節“仙女節”是西藏傳統民俗節日,藏語稱“白來日追”。每年11月21日,是藏歷十月十五日。從早上5點開始,藏族信教群眾手捧哈達、青稞酒,向安置在大昭寺外院天井中的護法主尊文武吉祥天母和松贊干布像敬奉朝拜,喜迎一年一度的“仙女節”。
旅游景點
雄色寺雄色寺位于曲水縣才納鄉尼布熱堆村,拉薩河南岸半山腰處,海拔4100多米。拉貢公路(機場公路)可直達。距離首府拉薩市約43公里,距縣城44公里。公元1181年由色尼多旦創建,藏傳佛教寧瑪派,寺內主供蓮花生佛,是曲水縣僅存有活佛的寺廟,現活佛為旦增晉美多吉,是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尼姑寺之一。1984年修復開放,建筑保存完好。 桃花村桃花村位于曲水縣縣城以西30公里處,因盛產桃花而得名。全村地處深山峽谷之間,因當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氣候適宜,景色優美的山谷濕潤舒適型小環境。每年三月,桃花村滿山遍野開滿桃花,與雅魯藏布江奔騰之勢相互輝映,風景優美,氣勢磅礴,吸引了過往路人的游覽興致,參觀游客絡繹不絕。目前該村植被覆蓋率達到30%,灌木林2萬余畝,品種繁多,主要有北京楊、長蕊柳、新疆楊、藏青楊、高山地柏、沙生愧、等樹木種類,風景秀麗,自然旅游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