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區屬于山東省濟寧市,地處東經北緯35°08′-35°32′,116°26′-116°44′ 位于魯西南平原,京杭大運河中段,京杭大運河、京滬高鐵等穿境而過,相距濟寧曲阜機場15公里。濟寧市任城區是濟寧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濟寧市組群城市核心區。2014年政府官網統計任城區轄2個鎮、13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89.2萬人口,總面積651平方公里。任城區獲得“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全省服務業發展先進區”、“山東省最佳投資城市”等榮譽稱號。[2行政區劃編輯截止2014年,任城區轄2個鎮、13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分別是:阜橋街道、古槐街道、金城街道、李營街道、仙營街道、觀音閣街道、越河街道、濟陽街道、南苑街道、喻屯鎮、唐口街道、安居街道、南張街道、長溝鎮、二十里鋪街道和任城經濟開發區。
經濟建設編輯概括
2013年,任城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 446.19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76億元;第二產業186.94億元,其中工業142.70億元,建筑業44.24億元;第三產業236.48億元,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0.58億元,批發和零售業67.01億元,金融業16.01億元,房地產業19.0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5.1:41.9:53。
第一產業
2013年,任城區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22.76億元,農林牧漁業服務業實現增加值0.28億元。
2013年糧食播種面積77.54萬畝。蔬菜面積6.34萬畝。主要農產品產量增加。糧食總產39.91萬噸,單產514.64公斤/畝。其中,夏糧17.75萬噸,秋糧22.16萬噸。棉花產量0.0036萬噸,油料產量0.057萬噸,園林水果產量3.24萬噸。2013年肉類總產量4.35萬噸;禽蛋總產量4.05萬噸;奶類總產量1.23萬噸。2013年水產品總產量5.31萬噸。2013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0萬千瓦,農用運輸車22718輛,秸稈粉碎還田機1148臺,聯合收割機2932臺。
第二產業
2013年任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1家,全年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173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1.17億元。 2013年任城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0.8億元,利稅36.7億元,利潤23.45億元。2013年任城區資質以上建筑企業109家,建筑業總產值184.5億元,利稅15.1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實現44.24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任城區限額以上商貿業企業達到 215 家,比2012年增加12家。2013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8億元,同比增長14.3%。其中,限額以上企業法人城鎮市場零售額53.4億元,比2012年增長25.6%;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8.2億元,比2012年增長19.3%。限額以上企業法人餐飲收入7.9億元,比2012年增長35.5%。商品零售總額63.8億元,比2012年增長22.7%。
自然資源編輯水資源
任城是北方淡水資源富集區,太白湖、京杭大運河、古運河、光府河、洙趙新河為天然水源,還有龍龔河、趙王河等都流經此地,水面13.7萬畝,占總面積的10%。
礦產資源
任城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探明一定儲量的5種,主要有煤炭、建筑用灰巖、水泥用灰巖、磚瓦粘土和建筑用砂。其中,煤炭資源儲量大,煤層厚,煤質優,易開采。任城區境內共探明煤炭總儲量約為31.62億噸,煤層一般厚度3-5米,煤層的埋藏深度在地下240米-1100米之間。
動物資源
任城區境內有兩棲爬行類9科69種;畜禽類42種;鳥類14科201種;魚類16科45種;昆蟲類150科1250種。畜禽類主要有黑白花奶牛、水牛、魯西黃牛、改良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細毛改良羊、奶山羊、大蒲蓮豬、魯西黑豬、瘦肉型雜交豬、西德長毛兔、全耳毛兔、雜種兔、肉兔、貓、犬、雞、鴨、鵝、鴿子、鵪鶉等。水生動物主要有:鯉魚、鯽魚、魴魚、烏鱧、鲹條、刀鱭、太湖銀魚、鰻鱺、麥穗魚、花魚、馬口魚、赤眼中華、泥鰍、黃顙魚、鯰魚、青魚、箴魚、黃鱔、大眼鱖、班鱖、吻嚇虎、櫛嚇虎、青幼、圓尾斗魚、刺鰍、短尾鲌、彭澤鯽 、黃顙、大口胭脂魚、秀麗白蝦、日本沼蝦、中華米蝦、中華小長臂蝦、鉤蝦、細足米蝦、克氏螯蝦、美白對蝦、中華絨螯蟹、甲魚、中華圓田螺、梨型環棱螺、紋沼螺、大沼螺、三角帆蚌、紋冠蚌等。
植物資源
任城區境內有木本植物45科55屬78種;其中用材林20科25屬39種,經濟樹16科19屬25種,觀賞樹9科11屬14種。
有草本植物43科130種。用材林樹種主要有:雪松、水杉、側柏、毛白楊、插楊、健楊、雜交楊、沙蘭楊、大官楊、白榆、桑、構樹、柘、法桐、國槐、刺槐、臭椿、楝子、泡桐等。經濟樹種主要有:銀杏、白梨、杜梨、蘋果、杏、李、桃、花椒、棗、石榴、葡萄、柿、板栗、核桃、櫻桃、香椿、杞柳、白臘等。觀賞樹種主要有:龍爪槐、垂柳、龍爪柳、元寶槭、木槿、紫薇、枇杷、石楠、無患子、華山松、黑松、蜀檜、圓柏、南洋杉、云杉、黃櫨、紅櫨 、美國紅櫟、北美紅櫟、枸骨、紅楓、紅葉小檗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蘆葦、菰、水花生、蓮、菱、水浮蓮、水葫蘆、蕪萍、苦菜、金魚藻類等。
旅游風景編輯東大寺坐落于濟寧南關回族聚居區內,是魯西南伊斯蘭教活動中心,1992年由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大寺全寺面積6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4518多平方米,坐西朝東,主體建筑石坊、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后門牌樓,排列在東西軸線上,左右為南北講堂,水房等等,是中國伊斯蘭教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殿建筑面積1057平方米,最寬27.5米,進深41.5米。大殿基座高1.3米,殿內以40根光亮照人的朱紅通天木柱和12根石柱支撐。全殿有卷棚殿、前殿和后窯殿三部分,以勾連搭形式組成,后窯殿為3層樓閣,上復6角傘蓋形樓頂,高30米。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后門牌樓頂部復以黃、綠琉璃瓦,頂脊及齊山墻均飾以龍紋鴟尾及幾何圖案琉璃飾物。 寺院石坊,雕龍石柱、雕鳳石柱及雕花抱鼓石,石工在中國清真寺建筑裝飾方面堪稱一絕。東大寺修復后,先后接待國內外貴賓多人,其中有:伊朗誦經團、黎巴嫩、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的國際友人,港澳同胞和兄弟省市、自治區的有關領導曾先后來寺參觀交流。太白樓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城區古運河北岸。太白樓原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其居在酒樓前”,每天至此飲酒消遣,揮灑文字,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重建后的太白樓連同臺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樣,磚木結構,二層檐下正中懸扇形“太白樓”楷書陰刻匾額。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詩人所書“詩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刻“三公畫像石”,游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廳壁記》、唐代以來文人墨客的贊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碑碣60余塊。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1987年,濟寧市在太白樓建立李白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