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江西省轄市 ,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部,武夷山脈南段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介于北緯25°30′~26°20′、東經115°42′~116°22′之間。東界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南鄰會昌縣,西連于都縣,北接寧都縣,東北毗石城縣??偯娣e2448平方千米,2014年戶籍總人口69.37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3.54萬人,占總人口19.5%,常住人口62.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4.42萬人,農村人口38.43萬人 。全市通行客家語(寧龍片)。
瑞金是一個紅色與綠色并存的城市。瑞金是聞名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蘇區時期黨中央駐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舉世著名的云石山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出發地等, 是全國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中國重要的紅色旅游城市。2011年4月在第三屆中國縣鎮綠色發展論壇上被評為“中國綠色名縣”,瑞金市作為江西省唯一獲評縣市入選。2015年7月,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復,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成為江西第七、贛州首個5A級旅游景區。 8月,國務院同意將瑞金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沿革
編輯
瑞金地域,春秋屬吳,戰國初屬越。楚滅越后,全境歸楚。秦治后,歸屬九江郡。西漢屬豫章郡。高祖六年(前201年)為雩都縣轄域。東漢建安七年(202),建置象湖鎮,隸屬雩都縣,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均在雩都封內。
1931年瑞金葉坪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開國大典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析雩都縣象湖鎮淘金場置瑞金監,瑞金之名始此,因“掘地得金,金為瑞”故名。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瑞金監改置為瑞金縣,隸屬江南西道昭信軍。
宋開寶八年(975),改昭信軍為軍州,仍轄瑞金。至道三年(997),劃全國為15路,瑞金屬江南路虔州。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為東、西兩路,瑞金屬江南西路虔州。紹興二十三年(1153),改虔州為贛州,瑞金屬之。
元至元十四年(1277),置江西行中書省,改贛州為路,瑞金屬贛州路。元大德元年(1297),贛州路置會昌州,轄瑞金。
明洪武二年(1369),改贛州路為府,轄瑞金。洪武九年(1376),設江西布政使司,領贛州府,瑞金縣隸屬贛州府。清初沿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置寧都直隸州,轄瑞金縣,至清末隸屬未變。
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舊址民國元年(1912),全國行政體制設中央、省、道、縣4級,江西省置4道,瑞金縣屬贛南道。民國15年廢道,瑞金縣劃歸江西省第六行政區管轄。
1930年4月,瑞金境內農民暴動成功,推翻民國縣政府。同年6月,成立縣革命委員會。嗣后,中國工農紅軍開展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瑞金縣置為中央直屬縣。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北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隨之撤離,瑞金縣重歸民國江西省政府管轄,隸屬于第十二行政區。民國24年4月,江西省政府劃全省為8個行政區,瑞金縣屬第八行政區。
瑞金市(8張)
1949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瑞金,隸屬寧都專區。1952年8月29日,撤銷寧都專區,瑞金縣轉隸贛州專區。1954年6月,改贛州專區為贛南行政區,仍轄瑞金縣。1964年5月,贛南行政區復名贛州專區,領瑞金縣。1971年2月,改贛州專區為贛州地區,轄瑞金縣。
1994年5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撤銷瑞金縣,設立瑞金市,管轄范圍、行政級別未變,仍隸屬于贛州地區。
1998年冬,國務院批準撤銷贛州地區,設立地級贛州市之后,江西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2月14日批準瑞金市由省轄,贛州市代管。
2014年5月27日,瑞金市列入江西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
2015年8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同意將江西省瑞金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同意將瑞金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地理環境
編輯
地理位置瑞金市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部武夷山脈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介于東經 115°42′~116°22′、北緯 25°30ˊ~26°20ˊ。它東與福建省長汀縣交界(距離47km) ,西鄰 于都(距離85km);南連會昌(距離48km) 、石城(距離76km) ;北接寧都(距離85km)。
地質
瑞金市處于武夷山隆起一級構造單元中部,尋烏至貴溪新華夏系構造帶中南段。地層出露齊全,呈北東向和近東西向構造發育。巖漿活動不甚強烈構成了以非金屬、燃料、貴金屬礦產為優勢的礦種格局。
瑞金市除三疊系列,各種地質巖均有分布。城區主要建設在綿江河漫灘或一、二級階地上,周圍有一些低丘崗地。地層主要有第四系沖洪積物和白堊紀半風化紅砂巖。第四系地表具有典型的“二元相”結構,上部為粘土、亞粘土,局部地段有淤泥出現,厚約3~4米,地基承載力約為1.0~2.0kg/c㎡,下部為砂、礫卵石層,層理不清,厚約5~6米,地基承載力為2.0~3.0kg/ c㎡,以下為半風化紅砂巖,地基承載力達5.0kg/ c㎡以上。
地勢
瑞金位于武夷山脈南端西側,地勢周邊高、中部低,以盆地為主,屬江西四大盆地之一。最高峰位于東北邊陲的三縣崠,海拔標高 1232.9 米,最低點于南西邊緣綿江出境口視角,海拔標高 162 米。
境內按地形特征可分為侵蝕構造低山丘陵地形、侵蝕構造地形,河谷侵蝕堆積地形和侵蝕地貌類型。其中,以丘陵地形為主,面積1967.85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80.35%,山地面積243.89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9.96%,崗地平原面積237.26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9.69%。崗地平原地區是瑞金村鎮集中地區,城區地處綿江河與古城河交匯處,屬河谷侵蝕堆積地形,三面環山(向東北方向敞開)的盆地。
土壤
瑞金境內山地以紅壤為主,其母質為第四系紅粘土,變質巖系,花崗巖及紅色砂礫巖;其次為紫色土及棕色石灰土。前者母質為紫色砂頁巖,后者為石灰巖;此外還有山地黃壤,多為變質巖及花崗巖風化物。分為4個土類、6個亞類、11個土屬、18個土種、19個變種。變質巖系的千枚巖、石英砂巖等風化物及花崗巖風化物發育成紅壤,分布于高丘陵及山地;紅色砂礫巖風化物發育成紅壤,分布于低丘陵;紅土性紅壤分布于緩坡地及崗地;紫色土與棕色石灰土廣布低丘陵,常與紅土性紅壤及紅砂巖紅壤成復式分布;山地黃壤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紅土性紅壤侵蝕不烈,宜于農墾;紫色土及一部分紅砂巖紅壤,侵蝕劇烈,急待采取水土保持;變質巖及花崗巖紅壤侵蝕輕,多為針、闊葉林地,或覆蓋有灌叢草類,土表層有厚薄不一的腐殖質層,且土層深厚,宜農宜林。
水文
境內水域屬貢江水域。瑞金境內地表水資源豐富,但由于境內河流都屬山區性河流,豐枯年徑流量比懸殊大,開發利用困難較大。境內主干河流有綿江河、九堡河、萬田河、梅江河、古城河等,流域總面積2449平方公里,另有36條支流。境內有水庫17座,儲水量1.98億立方米,境內地表水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1.156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產水量86.39萬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37.49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9.52立方米。
瑞金城區位于第四系沖積層上,主要為第四系砂礫石層孔隙水和白堊紀紅砂巖巖溶裂隙水,屬潛水,水位不深,是城區部分企業和居民生活生產用水的水源之一。
氣候
瑞金處華中氣候區與華南氣候區的過渡地帶,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境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由于境內地形、地貌不同,盆地與山區氣候稍有差異。受季風影響,易產生水、旱、酷熱、凍害等天氣氣候災害。呈現出“春雨夏澇又有伏秋旱,夏熱冬暖又有霜冰凍”的氣候特征。
氣溫
瑞金市四季分明: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22℃為春秋季,22℃以上為夏季,10℃以下為冬季。瑞金市春季長為71天,夏季長達134天,秋季為61天,冬季為100天。
瑞金的春季,冷、暖、睛、雨變幻無常。俗語云:“春天孩兒面,一天變三變”。春季從三月中旬開始,氣溫呈跳躍式回升。每當冷空氣入侵前后,氣溫日較差常達10℃以上,出現“一日南風三日曝,三日南風狗鉆灶”的天氣。春季還多陰雨,3~4月份的雨日平均大于18天,最長達22天(1969年2月18日-3月11日),有的年份還曾出現過“桃花汛”。
降水
瑞金的夏季降水集中,多洪澇災害。夏季始于五月中旬,九月下旬結束。春夏之交的4~6月是全年降水的集中期,為主汛期,其雨量常占全年雨量的50%以上,雨日占全年的56.6%,暴雨日數(日降水量≥50毫米以上)占全年年65.5%。7~9月降水稀少,而出現高溫干旱天氣(伏旱),極端最高氣溫達40.4℃,出現在2003年7月23日。
奧運火炬傳遞——瑞金站(9張)
瑞金的秋季多旱。每年九月下旬到十一月下旬是瑞金的秋季。在一般情況下,秋季天高云淡、干旱少雨。但有的年份受臺風環流影響也偶爾出現爛秋天氣。
瑞金的冬季始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結束。該季度主要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影響,其周期大約為一個星期左右。冷空氣影響前氣溫逐日升高,影響后氣溫下降并常伴有陰沉和雨雪天氣過程,但雨雪量不大。有些年份,冷空氣影響后,天氣轉晴,地面夜間輻射冷卻強烈,出現冰霜凍。極端最低達-6.5℃,出現在1991年12月29日積雪深度11厘米為最深。
光照
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00小時,日照率43%,太陽總幅射量111.87千卡/c㎡,光能利用率為2%,平均無霜期269天。
風向
城區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偏北,夏季主導向為西南偏南。由于城區屬閉塞的盆地地形,風速小,靜風頻率大,大氣層相對穩定,冬季前后出現逆溫天氣的機率為全年最高,在逆溫天氣下,大氣中的氣體污染物不易擴散稀釋。
行政區劃
編輯
1987年4月5日,瑞金縣瑞林鄉分為瑞林鄉、丁陂鄉(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復)。1988年12月10日,撤銷壬田鄉、謝坊鄉,設立壬田鎮、謝坊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復)。
1993年11月17日,撤銷九堡鄉、瑞林鄉、沙洲壩鄉,設立九堡鎮、瑞林鎮、沙洲
七彩瑞金(5張)
壩鎮(贛民字[1993]167號批復)。至此,全縣轄6個鎮、13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丁陂鄉、下壩鄉、大柏地鄉、岡面鄉、日東鄉、合龍鄉、葉坪鄉、黃柏鄉、萬田鄉、云石山鄉、澤覃鄉、武陽鄉、拔英鄉。
1998年8月5日,瑞金市撤銷武陽鄉,設立武陽鎮(贛民字[1998]126號批復)。至此,全市轄7個鎮、12個鄉。
2001年10月22日,撤銷合龍鄉,劃歸葉坪鄉;撤銷下壩鄉,劃歸瑞林鎮(贛民字[2001] 484號批復)。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60.1萬人。
2004年底,全市所轄7個鎮、10個鄉:象湖鎮、瑞林鎮、壬田鎮、九堡鎮、沙洲壩鎮、謝坊鎮、武陽鎮、葉坪鄉、丁陂鄉、大柏地鄉、崗面鄉、日東鄉、萬田鄉、黃柏鄉、云石山鄉、澤覃鄉、拔英鄉。共有14個居委會、223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象湖鎮。
2007年7月23日,江西省民政廳《關于同意將瑞金市拔英鄉白竹村劃歸武陽鎮管轄的批復》(贛民字[2007]152號):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將瑞金市拔英鄉白竹村劃歸武陽鎮管轄,并入武陽鎮粟田村。自然資源
編輯
瑞金境內礦產資源蘊藏豐富,白云巖保有儲量4.5億噸,居全國第一;石灰石儲量5億噸,螢石儲量200萬噸。生態資源優勢凸顯,是千里贛江之源、“中國綠色名縣”,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649.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74.5%;水域面積14.3萬畝,水產品年產量1.9萬噸。
土地資源
瑞金市土地面積為24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為23778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的9.7%,人均耕地為0.6畝,林地為85550公頃,森林覆蓋率34.9%。
礦產資源
經贛南地質調查大隊初步探明,瑞金境內擁有13類26種礦藏。石灰巖、白云巖、螢石
贛江源碑文(2張)
、金為主要礦種。鉭鈮、礦泉水、鎢、錫、鋁、銀、鋅、鐵、銅、錳、鎂、粘土、無煙煤、磷、腐肥等為次要礦種。鈾、稀土為稀有礦種。礦藏分布,以沙洲壩、云石山、九堡、黃柏為一片,以謝坊、拔英為另一片。共有中型礦藏4處,小型礦藏11處,礦點109處。探明儲量的礦種19種,記載如次:
金礦:分巖金和砂金兩種。主要分布在岡面、九堡、葉坪、黃柏、壬田、日東、澤覃、云石山、謝坊等鄉鎮。其中巖金礦點有6處,砂金礦點11處。以岡面留汾金礦品位較高,并具一定的規模,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鋁、鋅、銅礦:主要分布在九堡、岡面、日東。
鎂礦:主要分布在云石山,儲量17363千噸。
銀礦:與金伴生,分布較廣,以岡面銀礦品位最高。
鉭鈮:分布在謝坊旱叫山。
鎢礦:主要分布在胎子崠、大塘。
錫礦:分布在大塘。
褐鐵礦:主要分布在大杏、大嶺、寨背,礦石量123.13萬噸。
錳鐵礦:主要分布在律陽、黃安,礦石量36.28萬噸。
石灰巖礦:主要分布在云石山、沙洲壩一帶。石灰巖儲量12.16億噸。
白云巖礦:市內有2處,以云石山一處白云巖礦品質最優。查明儲量2.34億噸,礦石質量具佳,含MgO0.33%、SiO20.42%。
螢石礦:主要分布在謝坊鎮北東向斷裂帶中。含螢石硅化帶三種成份,CaF2平均含量分別為73.86%、57.04%、30.51%,品位高,截止2007年底,查明資源儲量1980.5千噸,潛在經濟價值較大。
高嶺土:儲量91萬噸,主要分布在謝坊旱叫山。
粘土礦:主要分布在沙洲壩,儲量4.1556萬噸。
耐火粘土礦:主要分布在肩頭腦,儲量42.5萬噸。
無煙煤礦:主要分布在黃柏和九堡時光坪、小坡、沙垅和沙洲壩七堡一帶,儲量915.8萬噸。
磷礦:主要分布在云石山超田,儲量768.3萬噸。
腐肥:主要分布在九堡宋屋崗、黃柏絲茅坪和云石山高圍超基坑,儲量5.3萬噸。
鈾礦:主要分布于謝坊、拔英等鄉鎮,屬國家保護礦種。
稀土礦:主要分布在萬田、丁陂、瑞林、謝坊、拔英,儲量1324.7萬噸(金屬量)。
地熱水·礦泉水:分布點較多,經水質調查,市內有6處礦泉水可開發利用,以黃柏絲茅坪和謝坊花石嶺兩處水質最佳。
水資源
地表水
據瑞金市水務部門編制的《水資源調查報告》表明,全市江河水能理論蘊藏量933360千瓦,可開發能量23965千瓦,已開發利用40%。(數據截止到2007年)
地下水
瑞金以低山、丘陵為主,出露地層主要有變質巖、碎屑巖、花崗巖、碳酸鹽巖、第四系等。地下水蘊藏豐富,據江西水文地質大隊調查結果表明,日產量可達44.72萬立方米,年產量達16324萬立方米。劃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區、紅巖承壓水區、碳酸鹽類巖溶水區、基巖裂隙水區等4個大區,7個亞區。
森林資源
森林土地面積
瑞金(8張)
全市林地面積183862.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5%,森林覆蓋率73.1%,林木綠化率73.2%,其中有林地面積172055.4公頃,占林地面積的93.6%,疏林地1450.9公頃,占0.8%,灌木林地6971.9公頃,占3.8%。未成林造林地1283.5公頃,占0.7%,苗圃地23.4公頃,無立木林地1350.2公頃,宜林地7272公頃。有林地中喬木林地167587.8公頃,竹木44676公頃,喬木林地中純林122835公頃,混雜林44752.5公頃。喬木按面積按齡組分,幼齡林84417.7公頃,中齡林75889.8公頃,近熟林6432.4公頃,成熟林804.5公頃,過熟林43.4公頃。種植的經濟樹種總面積24389公頃,其中區劃為防護林的面積20298公頃,區劃經濟林54091公頃,經濟林中、喬木經濟木林384.8公頃,灌木經濟林5204.3公頃。(數據截止到2007年)
各類林木蓄積
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為4717512立方米,活立竹656.8874萬根。其中,喬木林蓄積4674.38立方米,疏林蓄積5340立方米,四旁樹蓄積26167立方米,散生木蓄積11667立方米。喬木林蓄積中,純林蓄積2932266立方米,混交林1742072立方米。(數據截止到2007年)
⑴喬木林蓄積按齡組分,幼齡林1722622立方米,中齡林2626516立方米,近熟林265624立方米,成熟林56715立方米,過熟林2861立方米。
⑵喬木林蓄積按林種分,商品林1759917立方米,生態2914421立方米,分別占37.7%和62.3%。
商品林中,用材林1759365立方米,經濟林552立方米。
公益林中,防護林2876784立方米,特用林37637立方米。
⑶喬木掛接優勢樹種分,杉1703232立方米,馬尾松1729072立方米,國外松215359立方米,闊983269立方米,混交類43406立方米。
⑷喬木林蓄積按起源分,人工林961992立方米,天然林3712346立方米,分別占20.6%和794%。
植物資源
據植物資源普查報告表明,境內野生植物分為83科、341種。(數據截止到2007年)
野生用材:杉木(又稱西木、關上木)、馬尾松、檫、木荷、樟、楓、榕、黃檀、櫟、毛竹、黃竹、椿、栲、苦楝、樺、枳椇、楠木、槐、人參果、柞木、泡桐等。
野生油料:油茶(俗稱木梓)、油桐、烏桕、山蒼子、油芒子。
野生藥材:金銀花、茵陳草、菖莆、骨碎補、香附、夏枯草、威靈仙、白頭翁、白芍、土茯苓、南枸杞、梔子、菊花、五加皮、海金沙、地黃、枳殼、女貞子、青木香、半夏、柴胡、百合、烏藥、益母草、十大功勞、七葉一枝花、馬齒莧、山楂、牛夕、活血藤、木通、天南星、野黨參、白花蛇舌草、車前草、夜合草、金錢草、紫金牛、犁頭草、算盤子、鹽膚木、山蒼子、山胡椒等。
野生果蔬:棠梨、山楂、山桃、山枇杷、獼猴桃、野柿、楊梅、石榴、毛栗、竹筍、黃花菜、地衣、野藠子、娜藤包、梅楂子、沙棠子、蒔田苞、野荔子、霜降子、銀耳、香菇、蘑菇等。
野生淀粉:橡子、拔葜、金櫻子、蕨、葛、百合等。
野生飼料:大紅萍、小紅萍、水葫蘆、芒、類蘆、雀稗、野棠蒿、苦竹、鋪地栗、棕葉蘆、光板歸、狗尾草、狼尾草、白茅、鴨舌草、千金子、知鳳草、小山竹、金茅、牛筋、牡荊、沙棠子、映山紅等。
野生花卉:杜鵑花、山茶花、臘梅花、百合花、吊籃、桂花、蘇鐵、柳、女貞、重陽木、天花果、水杉、柏、白蘭花、夜合花、月季花等。
動物資源
據市野生動物保護部門2000年普查資料表明,瑞金境內野生動物分為6大類236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動物3種,國家II級保護動物31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55種。
獸類:
國家I級保護動物:金貓、云豹、豹;
國家II級保護動物:小靈貓、斑靈貓、水獺、穿山甲、水鹿、鬣羚、斑羚;
省級重點保護動物:赤狐、貉、黃腹鼬、黃鼬、鼬獾、花面貍、食蟹獴、豹貓、毛冠鹿、黃麂;
其他獸類:狗獾、華南兔、棕鼯鼠、紋花松鼠、中華竹鼠、豪豬、野豬等。
禽類:
國家II級保護動物:鴛鴦、黑冠鵑隼、黑鳶、蒼鷹、赤腹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鷹雕、鵲鷂、游隼、燕隼、白鷴、褐翅鴉鵑、草鸮、領角鸮、雕鸮、領鵂鶹、斑頭鵂鶹、長耳鸮、短耳鸮、仙八色鶇;
省級重點保護動物:鸕鶿、蒼鷺、草鷺、綠鷺、池鷺、牛背鷺、白鷺、綠頭鴨、棉鳧、中華鷓鴣、灰胸竹雞、稚雞、山班鳩、珠頸斑鳩、火斑鳩、中杠鵑、冠魚狗、翠鳥、藍翡翠、家燕、金腰燕、虎紋伯勞、牛頭伯勞、棕背伯勞、黑尾蒼、紅嘴蘭鵲、畫眉、川大山雀;
其他禽類:黃葦鳽、粟葦鳽、秧雞、白胸苦鴉、中杓鷸、青腳鷸、大沙鸮、蟻鴷、粟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棕腹啄木鳥、墾頭啄木鳥、黃鹡鸰、白鹡鸰、松鷚、水鷚、灰喉山椒鳥、綠鸚嘴鵯、白頭鵯、黑喉紅臂鵯、黑短腳鵯、橙腹葉鵯、灰背椋鳥、八哥、松鴉、灰樹鵲、喜鵲、小嘴烏鴉、褐河鳥、鷦鷯、藍歌鴝、紅肋藍尾鴝、鵲鴝、紅尾鴝、紅尾水鴝、黑背燕、虎斑地鶇、紫嘴鶇、灰脊鶇、鳥鶇、白腹鶇、斑鶇、銹臉鉤嘴鹛、棕頸鉤嘴鹛、紅頭穗鹛、黑領噪鹛、白頰噪鹛、灰睡雀鹛、白腹鳳鹛、褐柳鶯、黃眉柳鶯、黃腰柳鶯、長尾縫葉鶯、褐頭鷦鶯、白喉林?、白眉發姬鹟、紅頭長尾山雀、暗綠繡眼鳥、紅脅繡眼鳥、白腰文鳥、金翅雀、黃胸鹀、黃喉鹀、三道眉草鹀、田鵐、小鹀、黃眉鹀、白眉鹀、鳳眉鹀等。
兩棲類:
國家II級保護動物:虎紋蛙;
省級重點保護動物:黑斑蛙、中華蟾蜍、肥螈、棘胸蛙;
其他兩棲動物:中國雨蛙、沼蛙、林蛙、澤蛙、錦紋姬蛙、大蟾蜍、大樹蛙等。
爬行類:
國家II級保護動物:蟒蛇;
省級保護動物:平胸龜、鱉、王錦蛇、黑眉錦蛇、灰鼠蛇、滑鼠蛇、烏梢蛇、銀環蛇、眼鏡蛇、金環蛇、眼鏡王蛇、尖吻腹蛇;
其他爬行動物:眼斑水龜、烏龜、大壁虎、多壁虎、石龍子、蟲厘蜓、北草晰、鈞盲蛇、鈍尾兩頭蛇、黃鏈蛇、赤練蛇、粉鏈蛇、紅點錦蛇、翠青蛇、草游蛇、虎斑游蛇、水赤鏈游蛇、烏游蛇、魚游蛇、小頭蛇、臺灣小頭蛇、橫紋斜鱗蛇、中國水蛇、竹葉青、烙鐵頭蛇等。
昆蟲類:
常見的有:金裳鳳蝶、大黑蛺蝶、江西葉蟲有、中華寬尾鳳蝶、馬兜鈴鳳蝶、森林翠灰蝶、擬谷蝽、黃谷蝽、黑色谷蝽、銳肩異蝽、蟬、蜻蜓、蠶、蜈蚣、螻蛄、蟋蟀、斑蝥、牛虻、蠅(多種)、蚊(多種)、螳螂、蝗蟲(多種)、灶馬、蟻(白、黑、黃三種)、螟(多種)、螢火蟲、蜂(種類繁多,唯蜜蜂家養)、草蛉、金龜子、天牛、蟑螂、瓢蟲等。
節肢·軟體類:
常見動物有蚯蚓、水蛭(俗稱螞蝗)、螺(種類繁多)、蝸牛、蚌等。
交通
編輯
瑞金是通江達海的交通要地。瑞金地扼贛閩咽喉,素為贛閩粵三省通衢,是中西部省市溝通東南沿海的中轉要地。319、323、206三條國道貫通瑞金東西南北;與鷹廈線、京九線接軌的贛龍鐵路橫貫瑞金全境,在瑞金建有全線最大的鐵路三級客貨站;廈門至成都高速公路(即廈蓉高速)瑞金段、濟南至廣州高速公路(即濟廣高速)瑞金段將分別于2008年前建成通車,并在瑞金形成“十”字樞紐型高速公路網。瑞金擁有一個民用機場。
公路
319國道(成都—廈門)、323國道(江西瑞金—云南臨滄)、206國道(煙臺—汕頭)三條國道在市區交匯。廈蓉高速公路(G76,廈門—成都),在瑞金境內設立瑞金西、瑞金東兩個出入口,直通贛州和廈門。濟廣高速公路(G35,濟南—廣州),在瑞金境內設立瑞金北、瑞金南兩個出入口,直通鷹潭和尋烏。
鐵路
贛龍鐵路(贛州-龍巖、瑞金境內32公里)橫貫瑞金東西,連接鷹廈、京九、京廣三條鐵路大動脈,其中瑞金站是贛龍鐵路沿線按地級市設站的重點站。贛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正在實施,工程按I級雙線電氣化、時速200~250公里標準設計建設,瑞金火車站隨之升級改造??v貫瑞金南北的鷹梅鐵路(鷹潭-瑞金-梅州、瑞金境內65公里)于2013年開工建設。
航空
有贛州、連城兩座機場可供使用,贛州黃金機場有航班至北京、深圳、上海、南昌、廈門等城
瑞金市(2張)
市,售票處可同時代售全國各地聯程機票,代辦國際機票。連城機場在擬建中的高速公路沿線,距瑞金僅90公里。
瑞金機場(4C級):2014年12月,民航局機場司組織華東局、空管局、監管局等單位召開了選址評審會,經過對葉坪、黃柏、澤覃等地三個預選場址的現場勘察、飛行程序分析、飛機性能分析等因素的綜合對比,確定葉坪預選場址為推薦場址。預計2016年底開工建設,2018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