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隸屬于山東省威海市,因境內“大乳山”而得名,位于山東半島東南端,北緯36°41′至37°08′,東經121°11′至121°51′ 。東鄰文登市,西毗海陽市,北接煙臺市牟平區,南瀕黃海。309國道和青威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東西最大橫距6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48公里,總面積1668平方公里。乳山市海岸線西起乳山口,東至浪暖口,全長185.6公里。沿海有大小港灣12個。乳山銀灘是國家AAAA級旅游度假區,是中國全國綜合發展百強縣、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和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
地質
乳山市地處膠遼古隆起膠東隆起之牟平、文登隆起帶西南部。境內地質構造格架,主要為華夏系背向斜及華夏系、新華夏系一組斷裂構造系列。境內巖漿巖除昆崳山體廣泛出露外,燕山中晚期巖漿巖極為發育,幾乎遍布各鎮,有呈巖基狀大面積出露的花崗巖,也有呈脈狀分布的基性和半酸性脈巖。
地貌
乳山市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臺階式下降。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發源北部山區,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主要地貌類型分為山地、丘陵、平原,微地貌單元有14種。乳山屬膠東低山丘陵區。北部和東、西兩側多低山,中、南部多丘陵,間有低山。地勢呈簸箕狀由北向南臺階式下降。境內山脈自西向東可分為三列,西列自垛山、馬石山向南延伸至玉皇山;中列由雙山、三佛山、寨山、多福山向南延伸于海陽所半島的帽山、大乳山;東列為昆崳山脈,由虎山、尼姑頂、黃道頂構成主峰,斜貫東北邊境。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12座,最高山峰垛山612.6米。乳山河和黃壘河兩大河流向南分別流經兩側低山與中部丘陵之間入海,沿岸形成沖積小平原。南部沿海除丘陵外,有零星海積平原分布。境內山地平均海拔300米以上,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22.4%;丘陵海拔100~300米,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50.3%;平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27.3%。
氣候
乳山市屬暖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但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具有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
農業
乳山市種植業主要以糧油、果品、桑蠶生產為主,為山東省重要的糧油、桑蠶生產基地和果品大市。年糧食產量25萬噸左右,花生總產6萬多噸;擁有各類果園面積26萬畝,年果品總產25萬噸,盛產蘋果、梨、桃、櫻桃、板栗等;桑蠶生產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為中國絲綢生產發祥地之一。乳山2011年全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88億元,比上年增長14.6%。糧食總產量26.97萬噸,增長3.4%。果品總產量35.43萬噸,增長36.2%。蔬菜總產量40.62萬噸,增長7.8%。蠶繭總產量472噸,增長1.5%。肉類總產量2.65萬噸,增長6.6%。水產品總產量36萬噸,增長1.3%。全年造林180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4.8%。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83.16萬千瓦。農村用電量2.13億千瓦小時,增長3.2%。全市化肥使用量(折純)3.52萬噸,增長5.3%。
服務業
2011年乳山全市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3.66億元,比2010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85億元,增長15.1%。各類集貿市場發展到70個。城鄉消費差距逐步縮小,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25.86億元,增長15.7%;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21億元,增長14.4%。交通運輸完成貨運量416萬噸,完成客運量442萬人次,分別增長20%和22%。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3億元,增長7.3%。保險業全年承??傤~86.51億元,增長5.2%;保費收入1.76億元,增長12.5%。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52.9萬人次,增長44.2%;實現旅游總收入7.29億元,增長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