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市,隸屬河北省邢臺市,位于太行山東麓,邢臺市西南部,南鄰邯鄲永年??偯娣e999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4個鎮、4個鄉,截至2012年,總人口約42萬。 沙河市享有中國玻璃城之稱,是邢臺市一城五星(城市群)五個衛星城之一,以空港物流為主的城市組團。境內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廣鐵路、褡午支線從市內穿過,是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和支點。沙河縣歷史悠久,隋朝之前為襄國縣一部分,隸屬襄國郡,開皇十六年襄國縣析為沙河縣與龍岡縣(邢臺),同為邢州(順德)九縣之一。境內風景秀麗,有甄澤觀、北武當山、秦王湖、廣陽山等風景名勝,還有唐代宋璟碑、乾隆御筆梅花賦、藤牌陣等珍貴文化遺產。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沙河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東北與邢臺市南和、橋東區、橋西區、邢臺為鄰,南與邯鄲市永年、武安兩縣毗連,面積999平方公里。沙河市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古稱“趙北之咽喉,襄南之藩蔽”,是溝通晉、冀、魯、豫的交通樞紐。京廣鐵路、京廣高鐵縱貫市區,褡午鐵路西延中部,邢和鐵路、邢黃鐵路溝通東西,京珠高速、107國道以及邢都、邢峰、平涉、褡花公路等縱橫交錯,邢臺機場距市區5公里,形成鐵路、公路、航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交通十分便利。
地形地貌
沙河市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平原西緣,自西向東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面積各占約三分之一。山地群峰聳立,溝谷縱橫,最高峰北武當山(老爺山)海拔1437米,山川主要有渡口川、柴關川和孔莊川。丘陵區山丘低緩,谷地開闊,臺地多為冰川泥礫組成,地下多煤鐵礦藏。平原為洪積沖積而成,地面坡度約四百分之一,市境東南隅為境內最低處,海拔47.2米。
水文氣候
沙河又名大沙河、澧河,古稱湡水、野河,發源于內邱、邢臺和沙河三縣西部山區的六條大川,流經內邱、邢臺、沙河、南和、任縣、隆堯、寧晉七縣。上游邢臺境內稱作野河,沙河境內稱作大沙河,入南和、任縣稱作南澧河,經隆堯、寧晉稱作北澧河。是沙河市境內也是邢臺市境內最主要的河流,自西而東橫貫沙河市全境,市內段長86.4公里。其中下游河床寬達數里,皆是漫漫白沙。平日無水,系典型的季節性泄洪河。境西南還有馬河等小河川分布。 朱莊水庫位于沙河市綦村鎮朱莊村附近。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滏陽河支流沙河上的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城市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220k㎡,工程等級為Ⅱ級。同時,水庫周邊風景秀麗,空氣清新,亦是旅游的好去處。沙河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1℃,平均無霜期207天,平均降水量529毫米,多集中于夏季。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 林木類據1983年普查,沙河全市有木本植物88種,分屬37科。其中用材沙河樹36種,經濟樹25種,灌木27種,林木覆蓋率13.7%。用材樹主要有:刺槐、油松、楊、柳、椿、槐、側柏、橡、櫟、山梂、泡桐、榆、合歡另外,還有楸樹、苦棟、黑葉樹、本地桐、白臘樹等等。 經濟樹木類:漆樹、石巖溝、大欠、小欠、石盆等村附近山中有零星分布。70年代調查有5000株。桑、花椒、核桃、板栗、梨、蘋果、柿子、萄葡、棗,此外,還有杏、桃、花紅、奈子、海棠、杜梨、黑棗、石榴、沙果、檳子等。 灌木類:主要有荊條、酸棗、山榆、胡枝子、榛子、六道木、棒棒木、紫穗槐以及山萄葡,山豆蔓等。 ◎ 花草藥材類據不完全統計,草本植物約54科,180多種,以山區為多。主要有:野草:白草、麥草、茅草、蒿類、沙蓬、馬唐、狗尾草、王不留、莎草、馬蘭草、繡根草、抓地蔓、鬼圪針、蒼耳、蒺藜、刺兒菜、灰灰菜、野菊花、苦苦菜、蘆葦、山韭、山蔥、牽?;?、白奶蔓、節節草、菖蒲等。 花木:丁香、牡丹、紫薇、指甲草、干枝梅、菊、火石榴、沙河夾竹桃、木槿、薔薇、月季、玫瑰、葵花、山丹、雞冠、茉莉、榆葉梅、迎春、西番蓮、仙人掌、文竹、夜來香、海棠、蝴蝶花、蘭花、荷花、冬青等。 藥材:生地、柴胡、黃芩、桔梗、山豆根、當歸、黃蓮、瓜蔞、山芝麻、細辛、四瓣草、七葉一枝花、漸凹參、車前子、茵陳、兔絲子、蒲公英、葛根、益母草、香附、天門冬、桑白皮、瞿麥、透骨草、半夏、薄荷、馬兜鈴、荊芥、刺仁、桑葉等共695種。另外,動物類中藥:如水蜈蚣、桑螵蛸、蝎子、蟬退、胡燕卵等161種。礦物類中藥:如磁石、寒水石、夜明砂、滑石等26種。
動物資源
飼養動物:馬、牛、羊、豬、驢、騾、雞、鴨、兔、狗、貓、魚、布谷鳥等。 野生動物:狼、土豹、狐貍、野兔、貍貓、黃鼠狼、松鼠、獾、刺猬、田鼠、蝙蝠、家鼠、蛇、草魚、泥鰍、鯉魚、青蛙、蟾蜍、壁虎、蜥蜴、螃蟹、鱉。 鳥類:麻雀、喜鵲、鴿、灰喜鵲、燕、石雞、鵪鶉、鷹、鷂、貓頭鷹、布谷鳥、烏鴉、啄木鳥、黃鸝、斑鳩、鸛、雉雞等。 昆蟲:蝗蟲、蝴蝶、蝸牛等。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沙河已知礦產資源有40多種,其中初步探明儲量的有十多種,如煤10億噸,鐵礦石3.4億噸,硫鐵礦810萬噸,瓷土870萬噸,鋁釩土1470萬噸,大理石5億立方米,石灰石6億立方米,耐火土1500萬噸,石英100萬噸,長石80萬噸,白陶土830萬噸,重晶石20萬噸,石膏50萬噸等,以上礦藏主要分布在丘陵,部分在山區,平原分布有極其豐富的建筑用砂。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2012年,沙河市轄5個街道、4個鎮、4個鄉:褡褳街道、橋東街道、橋西街道、贊善街道、周莊街道、新城鎮、白塔鎮、十里亭鎮、綦村鎮、冊井鄉、劉石崗鄉、柴關鄉、蟬房鄉,其中包括290個行政村。沙河市人民政府駐褡褳。另外沙河城鎮、留村鎮歸邢臺開發區代管。沙河市也是邢臺市區的母縣之一,今邢臺市區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原屬沙河縣。人口民族編輯截止2012年12月31日,沙河市常住人口為416039人,比2011年常住人口414124增加1915人,增長0.46%。 沙河市共有回族、滿族、壯族、蒙古族、藏族等15個少數民族。經濟編輯綜述 2009年,沙河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30.34億元,比2008年增長13.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59億元,比2008年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87.15億元,比2008年增長14.4%;第三產業增加值37.6億元,比2008年增長12.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7:68.4:26.9調整為4.3:66.9:28.8。 2009年,沙河市民營經濟增加值為111.44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5.5%;民營實繳稅金11.61億元,比2008年增長9.2%,占全部財政收入的81.6%。
第一產業
2009年,沙河全市農業總產值為13.0億元,比2008年增長8.37%。沙河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69萬公頃,比2008年增長0.3%,糧食總產量達到16.75萬噸,比2008年增長3.5%,其中夏糧產量6.89萬噸,比2008年減少了5.0%;秋糧產量9.87萬噸,比2008年增長10.4%。棉花產量達到了393噸,比2008年增長12.3%;油料產量達到了6854噸,比2008年減少0.7%;蔬菜產量達到了6.91萬噸,比2008年增長0.5%。園林水果產量達到了7326噸,比2008年增長3.1%。 2009年,沙河市豬肉產量5873噸,比2008年增長4.1%;牛肉產量1261噸,比2008年增長2.4%;羊肉產量907噸,比2008年增長3.7%;禽肉產量9591噸,比2008年增長4.3%;禽蛋產量72533噸,比2008年增長6.3%;牛奶產量5600噸,比2008年增長7.7%。 2009年,沙河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18899公頃,有效灌溉率達68.6%;農業機械總動力659589千瓦,比2008年增長1.5%;實際機耕面積達23480公頃,占年末常用耕地面積的比重達85.2%。
第二產業
2009年,沙河市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78.75億元,比2008年增長14.3%。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3.08億元,比2008年增長25.3%。經濟效益穩步提高,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20.18億元,其中實現利潤13.62億元。
第三產業
2009年,沙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4.63億元,比2008年增長18.4%。城市零售額增速高于鄉鎮,市級零售額為24.10億元,比2008年增長18.8%;市以下零售額為10.53億元,比2008年增長17.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為5.04億元,比2008年增長11.3%;零售業零售額為24.76億元,比2008年增長23.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80億元,比2008年增長1.9%。 2009年,沙河市實際利用外資達500萬美元,引進市外國內資金達10.02億元。進出口總值達2491.5萬美元。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2009年,沙河市共有中學36所,在校學生40625人;沙河市一中小學212所,在校生44528人;中專和職高6所,在校學生8392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11人。共有幼教171所,在校生15496人。
醫療衛生
2009年,沙河市共有綜合醫院1所,中醫醫院1所,??漆t院2所,衛生院10個,婦幼保健所1所,疾控中心1所,共有床位數893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達860人,其中醫生497人。
文化事業
2014年,沙河市先后投入1100萬元,高標準為所有鄉鎮建設了文化廣場和文化站,其中,3個文化站被評為一級文化站,4個文化站建成了河北省領先的公共電子閱覽室。投入510萬元,為沙河市所有行政村建成農家書屋,其中121個行政村建成了文化廣場和面積100-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全部納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
環境事業
2009年,沙河市能源消費量為205.91萬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為1.62噸標準煤,比2008年降低8.29%。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為124.85萬噸標準煤,比2008年增長3.09%。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17.73%。
民俗風情編輯婚嫁
舊時,婚姻多經媒人介紹,由父母作主,稱為包辦婚姻,婚嫁的程序有定親換貼、看日子下聘禮、迎娶完婚、認親、叫閨女等步驟,又有大娶小娶之別。新時代貫徹婚姻法,實行婚姻自主,不能由父母包辦,當然有的仍需介紹人牽線。時代雖不同了,但嫁娶步驟仍變動不大,只是新式婚姻必需雙方到民政部門辦理結婚證才算合法。另外,彩禮隨時代變化不斷更新,迎娶的形式由騾馬、花轎為主變為汽車,婚宴也大多改在飯店舉行。
春節
系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舊時臘八過后,人們便開始趕集上市,置辦年貨。二十以后,更是殺豬宰羊,磨面打酒,處處忙活,有歌謠曰“二十三打發灶王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蒸糕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殺雞又打酒”。三十除夕日,也叫小年,家家掃院落,貼對聯,請祖宗,供神像,包餃子。晚上燈燭明亮,全家歡聚一堂,吃年夜飯,守歲話家常,其樂融融。大年初一,人們爭相早起,穿戴一新,燃鞭放炮,祭祖吃餃子。然后,兄弟相伴,妯娌同行,到本族長輩及鄰里鄉親家拜年。初二丈夫攜妻兒到岳父家拜年,新女婿要提著饅頭到女方親族家拜年過節。初五俗稱“破五”,在垃圾或煤灰上放炮,然后將其送至村外,破五過后表示年節已過,一般便可動土干活了。自1984年后,中央電視臺每年除夕舉辦春節晚會,成了人們過年守歲的必看項目。另外,政府每年在春節組織茶話會、聯歡會、團拜會等集體拜年。
家譜
亦稱族譜,宗譜、家乘等,系記載某姓世系沿襲及主要人物生平等與該家族有關事項的譜籍。本市民間修譜歷史悠久,舊時多數人家均有或簡或繁的家譜,但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初被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陸續又有重修家譜者,到本世紀初,修譜者日眾。新譜摒棄了舊譜中不適應時代要求的程式和內容,增加了男女平等,新風新俗以及彩照等內容,形式上更加多樣,即有帳冊式,也有書籍式,還有檔案式、卷軸式等。個別制成了光盤上了電腦。
飲食
舊時,沙河百姓吃小米粥較多,小麥為上品,蔬菜或為自種的瓜豆,或為自腌的咸菜,或為野菜泡的酸菜。副食品為自家養的雞生的蛋,偶有吃豬羊肉者。五十年代后,玉米面及紅薯面增多。七十年代后,小麥面日多。到八十年代后,以小麥面做的食品饅頭、面條以及大米為主食。配以玉米面、雜面食品。蔬菜除部分農戶自種外,人們均購買外地來的溫室栽培的蔬菜,品種繁多,一年四季鮮菜不斷。副食品也非常豐富,牛奶、雞、魚蝦、海鮮、豬牛羊肉、各類糕點,幾及全國各地產的時鮮瓜果應有盡有。而野菜等農家傳統飯菜倒成了名貴稀缺食品。
住房
舊時,沙河山區農家多無院落,房屋依山而建,塊石砌墻,石板蓋頂。丘陵以四合院為多,各戶房舍常相連,平原房屋院墻多為土坯墻、土打墻,墻內有立柱支梁。七十年代后,蓋房者日漸增多,新房多改用紅磚砌墻,屋頂仍用木料。八十年代后,傳統的土坯、木料等已無人使用,人們都改用磚石鋼筋水泥為原料,建房標準越來越高,傳統的火柴盒似的老式民房已越來越少,農村正房多為大出沿或帶甩袖。九十年代后,不少地方多為兩層樓房,屋頂多為予制板或水泥鋼筋澆制頂,墻面皆為水泥抹面或瓷磚貼面。個別村落出現了別墅式的建筑,房屋式樣獨特,頂上琉璃瓦,富麗堂皇。
風景名勝編輯概況
沙河旅游資源豐富,風景宜人。境內的秦王湖、北武當山風景區是省級重點風景名勝旅游區。旅游區山勢起伏,峰巒疊翠,川谷縱橫,氣勢雄偉,山、水、林相映成趣,雄、奇、險集于一身,構成了10大景區、100多處景點,加之逶迤壯觀的明長城遺址、唐代著名顏真卿親筆書寫的宋景碑、清乾隆皇帝御筆真跡等人文景觀,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燕趙自古多豪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沙河大地哺育出眾多仁人志士。唐代名相宋景、元代中書左丞張文謙、明代賢臣朱裳以及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楊春增烈士等都是沙河的驕子。
北武當山
邢臺北武當山景區亦稱老爺山景區,位于邢臺市沙河市的太行山深處,距市區60公里,是國內著名的道教圣地,是河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北武當山系沙河第一高峰,海拔1437米,它勢壓群峰,雄赳赳領眾山之首。山頂有歷史悠久的真武廟群及奶奶殿、天橋、大柳樹等。山北側有七十多米高的大石柱,俗名拴馬樁。山體上下有香爐峰、插劍巖、舍身崖、磨針溝、腸蛇川、得道溝等名勝景點。山腳有風格獨特的南巖宮等,還有望不到邊的松林奇峰,看不夠的野泉飛瀑,尋不盡的珍木異果。該景區集自然景致與人文景觀的大成,集雄、奇、險、秀與一身,是沙河及冀南的著名風景區。
秦王湖
秦王湖風景區位于邢臺沙河市西部山區,距沙河市區約40公里,距邢臺市區50公里。因唐代時期秦王李世民與劉黑闥大戰于此而得名。該景區1991年被評為河北省級風景名勝區,2008年5月榮膺國家AAA級景區,是一處以觀賞湖光山岳為主體兼有人文景觀點綴的山岳型自然風景區。其景觀集山之雄、奇、險、幽為一體,百里群山,集中連片,雄偉聳峙,崢嶸崔嵬,千姿百態,造型生動;千尺峰巒,奇嶠插空;縱橫疊嶂,險磴掛壁;溝舊社會阻深,幽潭流泉,其山、石、溝、崖、湖、池、泉、洞、樹均有與眾不同的特色。
廣陽山
廣陽山位于沙河市區西行30公里處的渡口村北,主峰海拔718米,是中華道教圣地、北方名山。是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后的隱居地。此山座北面南,一日間其東、南、西三面均可看見陽光,故名廣陽山。在綠樹輝映的山石間,處處都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在歷史上慕名而來者多不勝數,如尹喜追隨老子到山頂上的尹家寨居住,清初畿南四才子之一的申涵光也到此隱居多年。六十年代,中國歌劇舞劇院曾把該村作為體驗生活的基地。中國老子研究會經過多次考察論證,得出了老子在涵谷關寫下《道德經》之后去所就是這座廣陽山,從而解開了這個千石之迷。
觀音寨
觀音寨位于河北省邢臺市西南45公里處沙河市西部蟬房鄉寨底村,北小西天主峰南側,是小西天奶奶頂的姊妹峰,海拔1052米。主峰山勢險峻,狀若坐蓮觀音,俗稱觀音寨。觀音寨巍峨挺拔,高矗云宵,與冒頂山寨遙遙相對,山野破曉之時,觀音寨云遮霧繞,朦朦朧朧,恰似觀音菩薩輕披薄紗,手執仙瓶,普渡眾生。景區內主要文物景觀有玉皇殿、三奶奶碧霞元君殿等。
九龍溝
九龍溝風景區位于沙河市西南35公里的罄山腳下。是一處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的溝谷型景觀。主要景點有九龍廟、九龍潭、后龍池、吊尸崖、虎丘山、桃花庵、九龍湖等20余處。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約21平方公里。該景區周圍有九條山梁,似九條巨龍盤旋延伸溝口,故取名“九龍溝”。九龍廟建在溝壁直立,狹如線天的九龍溝底,上有丹崖古柏蒼翠欲滴,下有九個龍潭溪中縱列,常年不涸。明代著名詩人陳藎贊曰:“雙壁雖分疑欲合,半天似閉忽微開?!泵?、清皇帝和彰德府、順德府、廣平府等府縣曾多次到此祈雨祭祀,并賜金敕封修繕。今仍留存明成化三年皇賜“護國靈侯”匾額。九龍溝風光旖旎,傳說動人,被譽為冀南一大奇觀,是一處旅游觀光、休閑度假、訪古尋幽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