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縣是山東省濟南市轄縣,位于山東省西北部,東徑116°58′-117°26′、北緯37°06′-37°32′。商河縣總面積1162.68平方千米,2011年總人口62萬人。商河縣轄7鎮4鄉1個辦事處,縣政府駐許商街道。 商河縣屬黃河沖積平原。商河縣境內河流較多、徒駭河過境南,德惠新河過境北,商中、商西、商東3條河流縱貫西北,土馬河、前進河橫貫東西。商河縣屬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溫12.3℃,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 古跡有古城遺址,東信遺址,梁王冢遺址等。行政區劃編輯2011年,商河縣轄7鎮4鄉1個辦事處:玉皇廟鎮、懷仁鎮、賈莊鎮、殷巷鎮、鄭路鎮、龍桑寺鎮、白橋鎮、孫集鄉、韓廟鄉、沙河鄉、張坊鄉、許商街道辦事處,948個行政村和15個居委會。
行政區劃編輯2011年,商河縣轄7鎮4鄉1個辦事處:玉皇廟鎮、懷仁鎮、賈莊鎮、殷巷鎮、鄭路鎮、龍桑寺鎮、白橋鎮、孫集鄉、韓廟鄉、沙河鄉、張坊鄉、許商街道辦事處,948個行政村和15個居委會。
人口民族編輯2011年末,商河縣總人口625242人,2011年共出生6996人,人口出生率為11.2%,死亡4322人,死亡率為6.9%,自然增長率為4.3%。自然年度出生人數中,男性3834人,女性3162人,性別比為12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10人。
地理壞境編輯位置
商河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位于東經116°58′—117°26北緯37°06′——37°32′之間,隸屬濟南市,是濟南市的北大門。
氣候
商河縣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歷年年平均氣溫12.8℃;年平均降水量573.0mm;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總時數2613小時。常年平均無霜期日數194天。歷史最大凍土深度59㎝全年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3.6℃,日最低氣溫≤-5.0℃的寒冷日數,年平均為64.1天,嚴寒天氣最早開始于11月下旬,最晚結束于3月中旬。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26.8℃,日最高氣溫≥35℃的炎熱日數,年平均為15.8天,炎熱天氣一般從6月上中旬開始,至9月上旬結束。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至2011年,商河縣土地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已利用土地面積10.9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3.8%。其中耕地面積6.67萬公頃,水域面積1.3萬公頃。
水資源
至2011年,商河水資源總量為36769萬立方米,天氣降水徑流總量為6867萬立方米,內河、溝渠和坑塘攔蓄庫容為5228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1763萬立方米,引進黃河、徒駭河、德惠河水可利用量為19777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至2011年,商河是勝利油田主產區之一。石油儲量5000萬噸,年產40萬噸。石油伴生天然氣儲量達14億立方米。西氣東輸管道天然氣日供氣量40萬立方米。
經濟發展編輯綜述
2012年商河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2億元,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5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50.4億元,增長14.7%;第三產業增加值39.3億元,增長11.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508元,增長10.2%。
第一產業
2011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71.0億元。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05.3萬畝,同比增長1.2%。其中糧食162.0萬畝,同比增長1.2%,全年糧食總產77.4萬噸,同比增長5.4%,糧食單產達到477.5公斤/畝,同比增加4.1%;蔬菜29.0萬畝,同比增長3.3%,蔬菜總產量93.0萬噸同比增長6.6%;棉花12.8萬畝,棉花總產0.9萬噸。完成造林合格面積3.74萬畝,商河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1.6%。 201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76.46億元。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07.4萬畝。其中糧食166.4萬畝,增長2.7%,全年糧食總產80.5萬噸,增長4.1%,糧食單產達到484.0公斤/畝,增長1.4%;蔬菜28.4萬畝,下降2.1%,蔬菜總產量91.2萬噸,下降0.2%;棉花11.4萬畝,棉花總產0.83萬噸。完成造林合格面積4.14萬畝,商河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3.16%。
第二產業
1949年商河縣的工業總產值為53.9萬元。1958年商河縣的工業總產值達到900萬元。1960年工業總產值達1507萬元。1969年工業產值為1186.3萬元。1990年底,商河縣共有工業企業4809個,其中縣鄉171個,職工18852人。村辦工業企業139個,農村合作經營工業企業424個,農村個體工業企業4075個。工業總產值79750萬元,是1949年的1477倍。2011年商河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4家,實現增加值31.6億元,增長19.1%。實現產值106.7億元,增長38.2%;工業銷售產值104.2億元,增長37.8%。 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7億元,比上年增長38.9%;實現利潤、利稅分別為4.0億元、7.5億元,分別增長32.2%和21.8%。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57.9%,同比提高16.3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為104.5%,同比增長8.6%;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9萬元/人,同比增長8.9%。 2012年,商河縣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產值105.27億元,增長19.53%;累計實現增加值29.46億元,增長16.0%;產銷率達到98.5%,比去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2012年全年主營業務收入104.27億元,增長17.5%;實現利稅8.51億元,增長26.0%;利潤總額4.69億元,增長38.6%。
第三產業
貿易2011年,商河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8億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6億元,增長17.6%;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2億元,增長17.9%。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37.8億元,增長16.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9.8億元,增長23.6%。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5個,成交額10.8億元。 2011年實現外貿出口總額5806萬美元,增長18.5%;實際利用外資1494萬美元,增長0.7%。2012年,商河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0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0.5億元,增長10.3%;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4.5億元,增長18.2%。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3.5億元,增長14.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1.5億元,增長15.8%。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5個,成交額10.9億元。 2012年實現外貿出口總額3727萬美元,增長15.9%;實際利用外資1584萬美元,增長6.1%。 金融1976年9月,成立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商河辦事處,1978年12月改稱商河縣支行,設撥款與會計兩個組,1980年改為兩股。1980年1月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商河縣支行。1987年10月27日成立城市信用社。1990年初奎臺信用社劃歸樂陵市,商河縣有22個信用社。2011年底,商河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70.8億元,比年初增長20.2%,其中儲蓄存款余額47.7億元,比年初增長22.6%;商河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3.7億元,比年初增長29.9%,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6.9億元,比年初增長17.1%;中長期貸款余額14.1億元,比年初增長73.0%。 2012年底,商河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90.2億元,比年初增長27.3%,其中儲蓄存款余額61.6億元,比年初增長29.2%;商河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2.1億元,比年初增長19.1%,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9.4億元,比年初增長9.4%;中長期貸款余額18.3億元,比年初增長29.8%。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2012年末各類在校學生7.02萬人,其中: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574人,普通中學在校生2.85萬人,小學在校生4.01萬人。2012年末專任教師4573人,其中:職業教育學校130人,普通中學1881人,小學2562人。
科技
2012年實施各類科研計劃19項。受理專利申請257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8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85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134項。專利授權75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6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量8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量61項。
文化
2012年末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2個;公共圖書館1個。2012年末商河縣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10.96萬戶。
衛生
2012年末商河縣擁有衛生機構16處。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4處,鄉鎮衛生院12處。衛生從業人員1733人,其中縣級醫療單位1100人,鄉鎮衛生院551人。村衛生室336處,鄉村醫生927人。
體育
2012年舉辦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象棋比賽、全民健身大展示等大型群眾活動18次,舉辦培訓班2期,培訓3級社會指導員60人,被山東省體育局授予2012年度“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