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大秦嶺的封面,又名“鹿城”,她歷史悠久,生態優美,底蘊豐富,玲瓏俊秀,是陜西省的東南門,陜南地區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金絲大峽谷就坐落于此。商南,我國著名的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名縣、西北地區著名的生態旅游強縣,被譽為“陜南明珠”“秦嶺封面”。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商南茶”以及豐富的人文生態旅游,使得這里日益興盛,其縣城被譽為“秦嶺最美縣城”。 商南,地處秦嶺東段南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銜豫接楚,三省交匯,地聯八縣,依秦嶺東南而居,緣丹江潤澤而興,行政區劃屬于中國的西部,地理區劃屬于中國的南方。商南,南北交匯的獨特地理位置,以及豐富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楚漢文化、秦漢文化、明清陜南移民等歷史積淀,形成了商南兼具“北國之豪邁”、“南國之靈秀”的獨特風土人情。
古代《郡縣釋名》陜西卷上:“曰商南者,在商州之南也?!睗h為商縣地。鹿城夜色夏(約公元前21~前16世紀),屬梁州地域。商(約公元前16~前11世紀),屬商邑,是契的封地。周(公元前11世紀~前256),屬上洛地。戰國初期屬楚治,張儀使楚后歸屬秦國。 秦,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商南縣屬內史郡之商縣。西漢,屬弘農郡之商縣。東漢,屬京兆尹之商縣。三國,屬曹魏之京兆尹之商縣。北魏初期屬萇和郡管轄,景明元年(500)始設縣,因位置在商縣東南定名南商縣。治所設層峰驛,即縣城西5公里處的皂角鋪,古稱層峰驛。西魏,屬萇和郡。隋,隋開皇初撤銷郡、縣,為上洛縣地。唐,屬山南西道(治所設今湖北襄樊市)商州商洛縣管轄。宋,屬永興軍路商州商洛縣。金,為上洛縣地。元為商州地。元,開省制,屬陜西行中書省,奉元路商州管轄。 北周,天和六年(571年)之前改萇和郡為慎政郡。明洪武初年(1368)降商州為縣,屬商縣轄。明成化十三年(1477)復升商縣為州,設商南縣,隸屬西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升商州為直隸州,屬商州管轄。
近現代
民國二年(1913)廢州府,存縣道,商南隸屬漢中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于商縣設第四專員公署督察區(系十九綏靖區),商南縣為直轄六縣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商南縣曾是豫鄂陜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民國三十五年(1946)8月中旬在太子坪成立商山縣民主政府,隸屬中共豫鄂陜邊區第三地委,第三軍分區管轄。8月底,鄖商縣人民民主政府在趙川馬家坪成立。隸屬第三分區管轄。1948年5月,商南縣人民民主政府在今河南省西峽縣丁河鎮成立,隸屬中共豫陜鄂邊區第二地委、第二軍分區管轄,西峽縣西坪鎮劃歸商南。1949年8月,機關遷駐趙川店坊河,建立鞏固的革命政權。1914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省。1949年,國民黨政權被徹底摧毀,縣人民民主政府由趙川遷駐縣城,屬陜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區轄。1950年5月,屬商洛地區專員公署轄。1969年,屬商洛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69年,屬商洛地區。 1996年,商南縣面積2307平方千米,人口23.3萬人。轄4鎮33鄉:城關鎮、富水鎮、趙川鎮、試馬鎮、擋馬鄉、曹營鄉、張家崗鄉、五里鋪鄉、徐家店鄉、龍窩鄉、青山鄉、新廟鄉、湘河鄉、雙廟嶺鄉、魏家臺鄉、水溝鄉、文化坪鄉、汪家店鄉、店坊河鄉、三官廟鄉、石柱河鄉、余家棚鄉、十里坪鄉、梁家墳鄉、白魯礎鄉、太吉河鄉、柳樹灣鄉、江西溝鄉、畢家灣鄉、太子坪鄉、耀嶺河鄉、開河鄉、梁家灣鄉、清油河鄉、清泉鄉、兩岔河鄉、沙坪鄉??h政府駐城關鎮。1997年,撤銷趙川區、湘河區、富水區、東崗區、永青區、白玉區6個區公所的建制,撤銷五里鋪鄉、曹營鄉、張家崗鄉并入城關鎮,撤銷店坊河鄉、三官廟鄉并入趙川鎮,撤銷龍窩鄉并入富水鎮,撤銷雙廟嶺鄉、湘河鄉合并設立湘河鎮,撤銷柳樹灣鄉、徐家店鄉合并設立過風樓鎮,撤銷梁家灣鄉、開河鄉合并設立梁家灣鎮,撤銷太吉河鄉、太子坪鄉合并設立太吉河鎮,撤銷汪家店鄉設立白浪鎮,撤銷梁家墳鄉并入石柱河鄉,撤銷余家棚鄉并入十里坪鄉,撤銷文化坪鄉并入魏家臺鄉,撤銷耀嶺河鄉并入水溝鄉,撤銷新廟鄉并入青山鄉,撤銷沙坪鄉并入兩岔河鄉,撤銷江西溝鄉并入畢家坪鄉。調整后,商南縣轄9個鎮、11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27636人,其中:城關鎮43310人,富水鎮21979人,湘河鎮13031人,白浪鎮6924人,趙川鎮12733人,粱家灣鎮9095人,太吉河鎮7445人,過風樓鎮14804人,試馬鎮12678人,青山鄉11513人,魏家臺鄉6736人,十里坪鄉6562人,白魯礎鄉6353人,石柱河鄉6872人,水溝鄉7410人,畢家灣鄉8589人,黨馬鄉11812人,清泉鄉6424人,清油河鄉8454人,兩岔河鄉4912人。 2001年,屬商洛市管轄。2001年,撤銷十里坪鄉、石柱河鄉設立十里坪鎮,撤銷畢家坪鄉并入太吉河鎮,撤銷清油河鄉、兩岔河鄉設立清油河鎮,撤銷清泉鄉并入試馬鎮。調整后,商南縣轄11個鎮、5個鄉:城關鎮、富水鎮、湘河鎮、白浪鎮、趙川鎮、梁家灣鎮、太吉河鎮、過風樓鎮、試馬鎮、清油河鎮、十里坪鎮、青山鄉、魏家臺鄉、白魯礎鄉、水溝鄉、黨馬鄉。2011年,撤銷黨馬鄉并入城關鎮,撤銷白魯礎鄉并入十里坪鎮,撤銷梁家灣鎮、太吉河鎮合并設立金絲峽鎮,撤銷青山鄉設立青山鎮,撤銷水溝鄉設立水溝鎮,撤銷魏家臺鄉設立魏家臺鎮。調整后,商南縣轄13個鎮:城關鎮、富水鎮、湘河鎮、白浪鎮、趙川鎮、金絲峽鎮、過風樓鎮、試馬鎮、清油河鎮、十里坪鎮、青山鎮、魏家臺鎮、水溝鎮。[4-5] 2015年,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長新路社區。撤銷白浪鎮,并入湘河鎮,鎮名湘河鎮,鎮政府駐湘河村。撤銷魏家臺鎮,并入趙川鎮,鎮名趙川鎮,鎮政府駐前川村。撤銷水溝鎮,并入過風樓鎮,鎮名過風樓鎮,鎮政府駐徐家店村。在原白浪鎮、魏家臺鎮、水溝鎮政府所在地分別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商南縣并鎮后轄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撤并44個村,村改居委會19個,保留101個村。
行政區劃編輯商南縣下轄9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23個社區居委會。城關街道:面積170.6,位于商南縣東北部,轄3個社區、21個行政村。富水鎮:面積147,位于商南縣東北部,轄16個行政村,154個村民小組。湘河鎮:面積221.3,位于商南縣東南部,轄10個行政村,105個村民小組。趙川鎮:面積317.2,位于商南縣南部,轄9個行政村,61個村民小組。過風樓鎮:面積246.7,位于商南縣西南部,轄12個行政村、142個村民小組。試馬鎮:面積133.8,位于商南縣西部,轄15個村,158個村民小組。清油河鎮:面積258,位于商南縣西北部,轄11個行政村,124個村民小組。十里坪鎮:面積204.7,位于商南縣南部,轄13個行政村,64個村民小組。金絲峽鎮:面積117,位于商南縣西部,轄20個行政村,164個村民小組。青山鎮:面積209,鎮位于商南縣東部,轄10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 白浪鎮:2015年,撤銷白浪鎮,并入湘河鎮。水溝鎮:2015年,撤銷水溝鎮,并入過風樓鎮。魏家臺鎮:2015年,撤銷魏家臺鎮,并入趙川鎮。
縣政府廣場和鹿城城標
著名村鎮編輯富水鎮
富水是歷史名鎮,古稱“陽城驛”,清為“富水關”,漢朝曾形成十里長街繁華景象。境內山水田園自然風光秀美,人文自然景觀奇特,李白等文人墨騷客曾在此題詩賦詞抒懷。鎮南金鐘山因李自成兵敗潼關,退隱商洛,安營扎寨,屯兵秣厲,蓄兵養銳,娶妻生子而得名生龍寨,現已開發成為養性修心的旅游勝地“闖王寨旅游風景區”。
金絲峽鎮
金絲峽鎮源于著名的國家旅游景區——金絲大峽谷,這里空氣清新,氣候溫和??芍^“一日歷三季,十里蘭花香”,是休閑度假,尋覓探幽的旅游勝地。2011年7月7日,經由省政府批準,撤銷梁家灣鎮、太吉河鎮,合并設立金絲峽鎮。位于商南縣城西南部,全鎮總面積298.3平方公里,現轄21多個行政村,178個村民小組,6569戶,總人口24335人。
任家溝村
2013年12月,商南縣城關鎮任家溝村入選農業部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名單,據悉被列入創建試點的“美麗鄉村”,農業部將優先從沼氣建設、農民培訓、農技推廣、農村清潔工程等方面給予項目資金支持。
太子坪村
2015年3月,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發通知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宜居小鎮、宜居村莊示范名單,商南縣金絲峽鎮太子坪村榮膺“宜居村莊示范”稱號,成為我市唯一入選的國家宜居村莊。
自然環境編輯區域位置
商南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為三省八縣結合部,屬于陜西省下轄縣市。地處秦嶺東段南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行政區劃屬于中國西北,地理區劃屬于中國南方。坐標介于東經110°24'~111°01'之間,北緯33°06'~33°44’之間。南北長72公里,東西寬58公里,總面積2300.74平方公里。毗豫連楚,東與河南省西峽縣、淅川縣接壤,南同湖北省鄖縣、鄖西縣相望,西與陜西省丹鳳縣、山陽縣相連,北同河南省盧氏縣毗鄰,處于三省八縣結合部。(北依蟒嶺與河南省盧氏縣接壤;南屏鄖西大梁與湖北省鄖縣、鄖西縣為鄰;東界界牌與河南省西峽縣相接;西銜新開嶺抵山陽縣至冀家灣與丹鳳縣雷家洞毗連。)
地形地貌
商南縣是一塊結構復雜,以低山丘陵為主體的山區,基本狀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內地勢西南部和北部較高,東南部和中部較低,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占總面積的77%。丹江自西向東橫貫縣境中部,把商南縣分為丹南、丹北2部分。海拔最低點位于雙廟嶺鄉梳洗樓附近的丹江河谷,海拔為216.4米;最高點位于縣境北端的沙坪鄉琉璃廟,海拔2057米。嶺谷相間,地勢起伏,相差懸殊,相對高差最大值達1840.6米。商南地貌由北到南可以劃分為:高——低——次高,即以楊斜~商南復合斷裂以北為中低山區,整個地貌呈掌狀扇形向東南方傾斜。
氣候特征
商南縣地處中緯度偏南地帶,北部和西北部屬暖溫帶氣候區,占49.3%,中部和南部屬于北亞熱帶氣候區,占50.7% 。由于北有秦嶺天然屏障,阻擋寒潮不易侵入,致使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14.0℃,年極端最高溫為40.5℃;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與月平均氣溫的年內變化規律相同,7月最熱,元月最冷。年平均降水量803.2毫米,1日最大降水量152.4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以7月為最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8%,年平均風速1.7米/秒(相當于1級風力),年平均日照時數1973.5小時,占應照時數的45%,無霜期216天,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四季分明。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商南縣境內礦藏較為豐富,已查明的礦種32種,礦床(點)52處。其中:金屬礦12種,分布于5區,12個鄉(鎮),23個村,礦床(點)25處。非金屬礦20種,分布在商南縣12個鄉(鎮);礦床(點)27處。具有經濟開發價值極高和較高的礦種有23種。其中包括:鉻、鎂、水晶、蘭石棉、大理石、金紅石等等。
植物資源
由于境內氣候屬北亞熱帶到暖溫帶過渡區,植物、植被則明顯地呈現
出過渡性特征。有南方的植物在這里繁衍,如棕櫚、柑桔、烏桕、芭蕉等,也有北方的植物在這里立地成長,如華山松、白皮松,還有稀有珍貴的古樹銀杏、七葉樹。商南縣林業繁衍的植被有218科,2000~2100種。有木本植物712種,其中喬木316種,灌木314種,藤本82種。草本植物984種,其中種子植物門836種,蕨類植物門22科,89種,苔蘚植物門38科59種(苔綱13科14種,蘚綱25科45種),藥用植物865種,觀賞植物242種。商南縣有各類森林達188.79萬畝,覆蓋率為54.7%。
動物資源
由于境內地域跨越北亞熱帶和暖溫帶,而且地表結構復雜,植被類型多種多樣,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復雜的生活條件,使境內的野生動物數量大,種類多。獸類、爬行類有:豹(金錢豹)、獾、金毛扭角羚(大白羊)、麝(香子)、狐、青羊、鬃羊、彪(虎彪、草彪)、野豬、兔、松鼠、果子貍、猞猁、鹿、麂、豹、貉、豪豬。狼、刺猥、大靈貓、水獺、大鯢、鱉、魚、蟒蛇類等30余種。鳥類有:紅腹錦雞、草鷺、大白鷺、白琵鷺、綠翅鴨、花臉鴨、綠頭鴨、松雀鷹、燕隼、鵪鶉、灰鶴、小田雞、紅胸秧雞、彩鷸、金行鳥、林鷸、灰鷸、普通燕行鳥、普通燕鷗、大杜鵑、小杜鵑、三皇鳥、灰沙燕、雨燕、家燕、山鹡鴿、白鹡鴿、田鷚、樹鷚、太平鳥、虎紋伯勞、里枕黃鸝、禿鼻烏鴉計10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