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簡稱商、宋,古稱宋城、應天府、南京等,位于河南省東部,隴海、京九兩大鐵路干線在此交匯,東臨淮北、宿州,西扼開封,北接菏澤,南襟周口、亳州。2014年末,全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總面積107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5萬人。
商丘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商丘古城擁有近五千年的建城史。 早在舊石器時代,“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在這里發明了人工取火。 新石器時代,炎帝朱襄氏、顓頊、帝嚳等先后在此建都。[4-5] 此后的夏朝、商朝、周朝宋國、漢朝梁國、兩宋等均在此建都。 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擁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 、“兩宋龍潛之地” 之稱。商丘芒碭山被譽為“漢興之地”。 商丘也是一座紅色英雄城市,曾是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兩大總前委所在地。[11-12] 截至2009年,商丘全市擁有不可移動文物1.6萬多處。 2014年商丘市被評為“最具文化底蘊歷史文化名城”。[14-15]
商丘是河南省城區人口超過百萬的五座城市之一 ,擁有4處國家濕地公園 、兩家中國500強企業 。商丘常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20億斤以上,被稱為“豫東糧倉”。 商丘是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共同體城市 、大京九經濟協作帶成員市 、唯一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歷史沿革
編輯
三皇時期
(商丘睢陽區)燧皇陵中的天皇燧人氏青銅像(2張)
數萬年前,三皇之首的燧人氏誕生于商丘,在此發明人工取火,并在黎丘(今商丘東北)建立燧明國,開創華夏文明。 女媧誕生于承匡(今商丘睢縣匡城鄉承匡故城)。[25-28]
8500年前,栗陸氏建都于栗(今商丘夏邑縣)。[29-30]
6000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于朱(今商丘柘城縣)。 葛天氏建都于葛(今商丘寧陵縣)。[32-33]
五帝時期
公元前24世紀,顓頊由窮桑遷都于
(商丘睢陽區)帝嚳陵商丘。
帝嚳高辛氏出生并封于高辛(今商丘高辛鎮),成為天下共主后,定都亳(今商丘谷熟鎮)。 帝嚳之子帝堯登帝位后,封兄長摯于高辛(今商丘高辛鎮)。
帝堯時代,商丘為羿的封地。
帝舜時代,帝嚳之子契(閼伯)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今商丘睢陽區)做火正,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被稱為“商丘”。
夏商時期
大禹接受舜帝禪讓后,將帝舜之子商均封于商地(今
(商丘睢陽區)閼伯臺商丘虞城縣),承繼舜帝“有虞氏”之號后稱虞國。[39-40]
夏朝前期,黃帝支庶的伯益長子大廉,被封在葛(今商丘寧陵縣),建立葛國,封為伯爵,史稱“葛伯”。
公元前1943年,夏朝君主姒相遷都于商丘(今睢陽區)。
公元前1875年,姒少康在有虞國君主虞思的幫助下,定都綸城(今虞城縣西),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從契(閼伯)封于商(今睢陽區)至湯建立商朝,中間歷十三代,約470年,為古商國時代。
在古商國時期,閼伯的孫子相土在這里發明了乘馬; 閼伯的六世孫王亥在這里創造了商業文明,被尊為商人始祖。
公元前16世紀,契的14世孫成湯,滅夏稱商,建立商朝,定都亳(今商丘谷熟鎮),從先王居。[47-48]
周朝時期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發封女
(商丘睢陽區)微子祠及微子墓婿陳胡公于胡(今商丘柘城胡襄鎮)建立陳國。
周成王姬誦三年(公元前1040年),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亂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啟于商丘,建立宋國。
周天子封戴平公于戴(今民權縣東北)建立戴國。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齊、魏、楚三分宋地,商丘大部分屬魏。魏國占領商丘地區后,封魏國公子魏無忌于信陵(今商丘寧陵縣),史稱“信陵君”。
秦漢時期
秦朝時期,商丘境內除柘城屬陳郡外,其余均屬
(商丘永城)漢代梁國王陵群碭郡,碭郡的治所在碭縣(今商丘永城碭縣故城)。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攻下商丘境內的酂縣(今永城西)、柘縣(今柘城縣),成為張楚政權的一部分。
漢高祖劉邦于芒碭山斬蛇起義。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碭郡升為梁國,國都為睢陽,屬豫州。梁國國王劉武因為是竇太后的幼子,有寵。其封地梁國是擁有四十余城的大國,居天下膏腴之地,地理上居于牽制東方諸國、屏蔽朝廷的關鍵位置。梁孝王劉武憑借著七國之亂為朝廷立下的赫赫戰功,梁國與漢朝所殺傷和擄掠的敵軍、物資大約相等。朝廷又對劉武賞賜不可勝道,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梁孝王在睢陽大治宮室,建起了三百里梁園,興起了一股梁園文學風尚。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魏將梁國改為梁郡。
商丘漢代梁國石室地宮
南北朝時期
后趙、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時仍為梁郡。后秦在此
(商丘虞城縣)花木蘭祠堂設置徐州(治今商丘睢陽區)。
北魏屬徐州,境內設有梁郡(治睢陽縣,今睢陽區)、譙郡(治蒙縣,今梁園區)。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四月,元顥在梁國睢陽(今商丘)登基稱帝,建元為孝基,是為北魏建武帝。
東魏時期,在平城(今夏邑西南馬頭寺村)增設馬頭郡,廢譙郡。
隋唐五代時期
隋朝開皇初年,梁郡廢。開皇十六年(596年)置宋州,大業三年(
(商丘睢陽區)張巡祠607年)復置梁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又改為宋州,治所稱為宋城縣(今睢陽區)。 天寶元年(742年),置睢陽郡,屬河南道。
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由張巡領導的唐朝最為慘烈的睢陽保衛戰,成功遏制了安史之亂的叛軍南下侵犯江南,但付出的卻是睢陽城十室九空的慘痛代價。
乾元元年(758年),睢陽郡復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年),升為宣武軍。五代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年),改為歸德軍。五代后周時仍為宣武軍。
隋唐大運河商丘段長達200公里
兩宋金元時期
趙匡胤在后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所在地為
宋朝南京(應天府)宋州的宋城(治今商丘古城),遂以宋為國號,建立宋朝。
北宋初復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為應天府,始為京東東路路治,后為京東西路路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應天府詔升為南京,為北宋陪都。南京城內設有隔城、宮城,另開兩個城門,南門叫重熙門,北門叫頒慶門,一個正殿叫歸德殿。在城北建造圣祖殿,以圣祖殿為鴻慶宮,奉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像,侍于圣祖殿之側,名神御殿,又名三圣殿,成為趙宋的原廟。[54-55]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趙構在南京(今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登基即位,是為宋高祖,商丘成為南宋開國都城。 紹興二年(1132年)初,九月五日,南京城遭數十萬金兵圍困;九月八日,南京最終被完顏宗弼攻陷;南京知府凌唐佐詐降后被害。[57-59] 金朝所扶持的偽齊皇帝劉豫將南京降為歸德府。
公元1138年(天眷元年),金朝領三省事宗磐、宗雋在朝廷專權,外結左副元帥撻懶,將南京(今商丘)還給南宋。
公元1140年末,金兵重新占領南京(今商丘)。
天元元年(1232年)十二月,金哀宗遷都歸德府。
元朝,稱歸德府,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明清時期
明朝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降府為
明清時期歸德府地圖州,屬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州為府。
清朝沿明制,仍為歸德府,屬河南省。
近現代時期
主詞條:商丘近代史
民國二年(1913年)撤歸德府,所屬各縣劃歸豫東道。1932年至1948年間,為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初),蔣介石率領湯恩伯在商丘設置行轅,主持徐州會戰。日軍攻陷徐州后,大舉西犯。國民黨在商丘集中4個師25000人的兵力,全線防御。同年5月12日至6月3日,商丘所轄縣先后陷入日寇的鐵蹄之下。同年6月,日軍扶持張嵐峰在商丘縣城設立了日偽豫東總司令部。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日軍在商丘設立了“日軍陸軍特
(商丘睢縣)睢杞戰役紀念塔務機關”。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商丘被共產黨解放,設立為豫皖蘇第一行政區。同年11月18日建立商丘市。于商丘縣城城關設大同、博愛二鎮。同年11月23日,中原軍區支前司令部調整了支前部署,設立商丘為總兵站。同年12月31日,淮海戰役總前委暨中原野戰軍司令部由安徽宿縣遷至商丘張菜園村?;春鹨凼紫仍谏糖饛埞甏蝽?,商丘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共計殲滅國民黨軍約55萬人,是消滅國民黨軍最多的地區之一。商丘火車站獲得了中原軍區運輸司令部的表揚,并獲得了“在淮海戰役中起了火車頭的作用”的巨幅錦旗一面?;春鹨劢Y束后,共產黨在商丘成立渡江戰役總前委。
1949年3月,設立朱集市。1949年3月,豫皖蘇第一行政區改為商丘專區。商丘專區共下轄商丘縣、虞城、民權縣、睢縣、寧陵、夏邑、柘城、永城8個縣。
1950年,商丘縣城關鎮改為商丘市。1951年8月,朱集市、商丘市二市合并為商丘市,市治朱集市。
1953年,撤銷淮陽專區,
(商丘夏邑縣)彭雪楓將軍紀念館將淮陽、太康、鹿邑、鄲城、沈丘、項城6縣劃歸商丘專區,專區共下轄14個縣。
1958年,商丘專區劃入開封專區。
1960年,商丘縣、虞城、夏邑、永城、寧陵、柘城、鹿邑、鄲城8個縣重新成立商丘專區。
1965年6月,鹿邑縣與鄲城縣被劃出商丘專區,民權縣、睢縣被重新劃歸商丘專區。1967年商丘專區改為商丘地區。
1997年6月,商丘地區行政公署、商丘市和商丘縣撤并為地級商丘市。[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商丘地處河南、山東、安徽三省交界處,東隔安徽一角與江蘇
商丘區位省徐州市相望,東臨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和蕭縣、淮北市相山區和濉溪縣;南襟周口市鹿邑縣、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和渦陽縣;西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杞縣、周口市太康縣;西南界周口市淮陽縣;北接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和單縣;素有“豫東門戶”之稱,是豫、皖、魯三省交界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商丘市地理坐標位于北緯33°44′~34°52′、東經116°39′~144°49′,東西長約168千米,南北寬約128千米。全市總面積為10704平方公里,約占河南省總面積的6.4%,東西橫跨168公里,南北縱貫128公里。[89]
shadow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商丘市地圖
地形地貌
商丘全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態類型的特征,分為黃河沖積平原、
商丘市城區淮河沖積平原、剝蝕殘丘三大類型區,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區。 商丘地勢基本平坦,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海拔高度為30~70米,坡降1/5000~1/7000??傮w來講,可分為高灘地、背河洼地、緩坡平原和孤山殘丘四種地貌類型。[89]
商丘市域平原面積10623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總面積的99.24%;山丘面積81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0.76%。
氣候
商丘屬暖溫帶半溫潤大陸性季風
商丘城區氣候,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時數1944小時,年平均氣溫14.2℃,一般最高溫度39℃,一般最低溫度零下9℃。年平均降水量623毫米,無霜期約211天。
水文
商丘屬淮河流域,區內地表水系發達,
南湖分屬洪澤湖、渦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境內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流有渦河、惠濟河、沱河、黃河故道、澮河、大沙河、王引河等。河流大多呈西北東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間分布,多屬季節性雨源型,汛期遇大雨、暴雨,河水猛漲,洪峰顯著,水位、流量變化很大。
商丘柘城縣
自然資源
編輯
礦產資源
截至2014年,商丘市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17種,分
休閑天堂商丘古城別為:煤、鐵礦、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灰巖、大理石、花崗巖、白云巖、陶瓷土、高嶺土、膨潤土、磚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建筑用砂、礦泉水、地下熱水、地下水等,占全省已發現106種礦產的16.0%;已有煤、鐵礦、水泥用灰巖、水泥配料用粘土等4種查明有資源儲量,其中煤炭資源為最具重要地位的優勢礦產資源;永城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年產量2800萬噸。 已進行過地質勘探工作的礦產地15處。[89] 境內新發現的通柘煤田,儲量230億噸,是截至2014年河南省發現的最大煤田。
秀美芒碭山
植物資源
商丘全市桐木蓄藏量達8000萬立方米,被譽為中國泡桐之鄉。
商丘城區水資源
商丘全市多年平均天然水資源總量22.84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21.34萬立方米,畝均水資源240立方米,人均水資源303.6立方米。
2015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于正式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報送引江濟淮工程項目建議書的請示》的通知,引江濟淮工程涉及商丘市大部分地區。
秀美芒碭山
交通通訊
編輯
綜述
商丘自古為戰略要地,隋唐大運河貫穿全境,
商丘交通圖(2張)
使其水路交通網四通八達,可以便捷地通往全國各地。
商丘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河南省離出??谧罱牡丶壥?,是國家“一帶一路”和中部崛起“兩縱兩橫經濟帶”節點城市之一,是中原地區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京九鐵路與隴海鐵路、310國道與105國道、連霍高速與濟廣高速在商丘交會,構成了黃金“十字架”交通網絡。
2015年,沱澮河航運工程商丘段正在疏浚 ;鄭徐高鐵將于2015年底聯調聯試;商合杭高鐵、商丘高鐵站已經開工建設,成功爭取了商合杭高鐵在商丘設立商丘新區站、建設存車場和動車運用所,京九高鐵已列入規劃。 2015年6月,商丘市被列入《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66個區域流通節點城市之一。
公路
2007年4月,商丘被中國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
商丘城區路運輸樞紐。 擁有經過商丘市區的G30國道、G35國道、105國道、310國道;四條國家主干道在市區交匯形成樞紐,9條高速公路以商丘環城高速圈為中心呈“米”字型向全市展開;30余條省道遍布全市各地。 商丘已實現縣縣通高速、村村通油路。
2014年末,商丘全市干線公路通車里程為1180公里,農村公路通車里程為18316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為317公里。全年公路運輸完成貨物周轉量為327.39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完成83.2億人每公里;貨運量11715萬噸,客運量8818萬人次。[鐵路
主詞條:商丘鐵路樞紐
商丘鐵路樞紐與鄭州、徐州國家鐵
商丘火車站(2張)
路主樞紐,濟南、南京、杭州等區域鐵路樞紐構成輻射狀,在全國鐵路網中具有戰略性的地位。
商丘火車站始建于1913年,日發送旅客2萬余人,年客運量1000萬人次,是河南省單個車站年發送旅客僅次于鄭州站的第二大火車站。商丘北站為京九鐵路的編組站。商丘西站為隴海鐵路的貨運站。2014年,河南鐵通工程公司為商丘火車站設計的免費WiFi網絡工程項目獲得立項批復。航空
主詞條:商丘機場
民國時期,在商丘寧陵縣柳河鎮始建商丘柳
商丘機場河機場,為國民空軍機場,新中國成立后被廢棄。
1968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在商丘梁園區觀堂鄉建設軍用機場,稱空軍商丘機場。
2011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復立項商丘軍民合用機場,在空軍商丘機場的原址上新建的軍民合用機場,建設成為河南省5大航空機場之一,成為國內重要的支線機場。商丘觀堂機場位于商丘市梁園區觀堂鄉,東距商丘市中心約18公里,近期按4C支線機場標準建設,遠期達到4D標準,總占地面積約5600畝,總投資約5.5億元,主要發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15座城市,遠期可飛往國內全部城市和東南亞國家。
水運
沱澮河航運是商丘的主要航運通道,沱河、澮河是淮河的主要支
商丘睢陽區(2張)
流,沱河發源于梁園區的黃河故道,經虞城、夏邑,過白洋溝與澮河連接后匯入淮河,商丘段長約146.9公里。沱澮河航運以四級航道標準、五級斷面實施;建有大青溝、黃口、張橋3座500噸級船閘,工程概算17.7931億元,建設工期4年。設計年通過能力420萬噸;主要港口有新橋港、四里廟港、夏邑港3個港區,共建設13個500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340萬噸。 渦河航運柘城港區為300噸級泊位。[101]
管道
商丘是中原經濟區最為重要的管道樞紐之一,西氣東輸二線、西氣東
商丘主城區輸支線、日照—東明—商丘原油管道、海氣登陸(LNG)連云港—商丘管道、鹽城—商丘管道等國家干線管道在商丘交匯,為商丘乃至中原地區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氣、石油等能源,有力的保障了中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河南逐步建成鄭州、洛陽、商丘3個油品輸配中心和以鄭州為樞紐、以洛陽和商丘2個煉油廠為依托、輻射整個中原經濟區的“米”字型油品輸送網絡。[102]
通信
商丘是中國重要的通訊調度中心,上海至德國法蘭克福的
商丘市光纖通訊電纜與京九光纜在商丘垂直交匯,連云港至西安的1800路同軸電纜穿境而過,可提供近萬條國際國內通訊電路,構成了規模宏大的通訊網絡。[103]
2014年全年,商丘市郵電業務總量60.0億元,比2013年增長20.3%。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32億元,增長8.2%;電信業務總量53.68億元,增長21.9%。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2.8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624.88萬戶?;ヂ摼W寬帶接入用戶74.95萬戶,無線上網用戶263.35萬戶。
2015年6月19日,中國首個百萬級“全光網”落戶商丘。[104]
商丘局部夜景
人口民族
編輯
人口
2014年末,商丘市總人口904.70萬人,常住人口725.80萬人
商丘城區。出生人口8.01萬人,出生率10.72%;死亡人口4.28萬人,死亡率5.73%;自然變動凈增人口3.73萬人,自然增長率4.99%。出生人口9.88萬人,出生率10.92%;死亡人口5.18萬人,死亡率5.73%;自然變動凈增人口4.70萬人,自然增長率5.19%。
商丘睢縣
民族
商丘居民絕大多數為漢族,除漢族外,還有回族、滿族、苗族、黎族、壯族、彝族、白族、瑤族、朝鮮族等43個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