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也指山海關區,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有“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山海關城,周長約4公里,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御建筑。景區占地0.1平方公里,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瑞蓮閣公園、甕城、一關廣場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因景區涵蓋山海關標志性建筑——“天下第一關箭樓”而得名,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長城軍事防御體系。 “天下第一關箭樓”,又稱“鎮東樓”,是山海關城的東門。據《臨榆縣志》記載,明清之際曾多次維修,解放后又多次修繕。城樓建筑面積198平方米。其建筑為歇山單檐頂,四角飾以形態各異的脊獸,北、東、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在箭樓之上,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關”巨匾,樓內外一共三塊匾,一樓內懸掛的為原匾。1961年3月4日萬里長城-山海關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編輯
山海關是秦皇島市的一個轄區。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 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境內長城26公里。
建筑規格編輯
石印版1931年的臨榆縣地圖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并有多種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西羅城等長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筑風格。山海關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墻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樣,特別是保存眾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使古城最為增色的是關城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聳立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二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北望,遙見角山長城的雄姿;南邊的大海也朦朧可見。天下第一關城樓南北,還有靖邊樓、牧營樓和臨閭樓等建筑。漫步在萬里長城之上,會使你感受到我們祖先的偉大和炎黃子孫的非凡智慧。山海關城平面呈四方形,周長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寬五丈,深兩丈五尺的護城河圍繞其外。城墻外部以青磚包砌,內填夯土,高約十四米,寬七米。有城門四個,東稱“鎮東門”,西稱“迎恩門”,南稱“望洋門”,北稱“威遠門”。四門俱存,東門即為“天下第一關”,保存最為完整。城門臺上座有天下第一關城樓,實測城臺高十二米,城樓高十三點七米,樓東西寬十米零一,南北長十九米零七,樓分兩層,上覆灰瓦單檐歇山頂,樓上、下兩層,北、東、南三面開箭窗六十八個,平時關閉,用時開啟。西面屋檐的正中懸掛黑字白底巨幅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字跡蒼勁、雄渾,為明成化八年(1472年)進士蕭顯所書,現真跡藏于樓下,樓外所懸為1920年摹制品。關城西門原亦有樓,與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規模相同。亦有匾額題字“祥靄榑?!?,系清乾隆九年(1744年)御書。因年久失修,早已殘破不堪,于一九五三年拆毀。關城南門樓的規模和東、西兩門樓相同。匾額題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損嚴重。于一九五五年拆毀。北門上有門樓,明天啟六年(公元1627年)建,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員外郎邵可立、副將劉孔尹重建。建后城樓多次遭受火災,故廢棄未修。山海關城四座城門的外部均有甕城,現僅存東門甕城,周長三百十八米,甕城門向南開,與第一關券門成直角形。甕城西面墻長八十五米,北墻長八十三米,東墻長七十二米,南墻長七十七米,城高十三米。甕城墻上寬度,西為十五米,東為九點七米。山海關城還有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東羅城:據《臨榆縣志》載:“東羅城傅大城之東關外,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門一,在城東,即關門,為東西孔道。建樓于上曰‘服遠’。水門二,角樓二,附敵樓七。明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備副使成遜建。初設三門,清康熙四年(1665年)移關時,通判陳天植、都司孫枝茂、守備王御春重修。因塞南北二門,即以東門為關門。舊設敵樓,今廢。環城為池,周四百有二丈九尺?!睋崪y,東羅城周長約四華里。今東羅城關門門額上嵌有石匾一塊,刻“山海關”三個大字,但因風蝕雨剝,字跡已模糊不清。另外在東羅城的城墻上有不少青磚磚脊上燒制有當年參加筑城的單位和時間的文字。發現這種帶有文字的磚就達九種,分別為:“萬歷十二年真定營造”,“萬歷十二年德州營造”,“萬歷十二年建昌車營造”,“萬歷十二年燕河路造”,“萬歷十二年樂亭縣造”,“萬歷十二年撫寧縣造”,“萬歷十二年盧龍縣造”,“萬歷十二年遷安縣造”,“萬歷十二年灤州造”。這些燒制著文字的磚可以看出,當時參加修筑東羅城的既有營、路,又有州、縣,動用了大批軍隊將士和地方民夫。西羅城:據《臨榆縣志》載:“西羅城,傅大城之西關外,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巡撫朱國棟請建,工未畢,通改革中止。門一,在城西,曰‘洪宸’。城未建時,即有拱宸樓,不知何年始建。因土筑易圮,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副將楊元改用磚石?!苯瘛肮板烽T”及西羅城均毀。南北翼城,分別距關城南、北二里,建筑形制相同。據《臨榆縣志》載:南北翼城城墻均高“二丈有奇”,城“周三百七十七丈四尺九寸”,城南北各有一門。為“明巡撫楊嗣昌建”。兩座翼城皆毀,僅存殘址。另外,在關城東南角舊有奎光樓,東北角舊有威遠堂,東羅城南北兩隅,筑有牧營樓,臨閭樓。以上四樓早已毀掉。關城中心,還有一座高二丈七尺,方五丈,穿心四孔的鐘鼓樓,此樓解放前就已破爛不堪,解放后因阻塞交通,于1952年拆除。在關城東二里歡喜嶺上,還筑有一座威遠城,相傳為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所筑。實測其遺址,周長六百一十四米。此城地處要害,遙控四野,與關城成掎角之勢。
角山長城
山海關角山長城距古城山海關北約3公里,濱海城市北戴河有40公里。系燕山余脈,是關城北山巒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為大平頂,平廣可坐數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龍首戴角,故名。角山景點,主要有角山長城、敵臺、角山寺、瑞蓮捧日。角山是萬里長城從老龍頭起,越山海關,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萬里長城第一山”。角山長城建于明洪武初年,從山腳旱門關到大平頂共1536延長米。城墻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為城磚和長條石砌壘,角山長城的高度和寬度,有明顯的隨山就勢特點。這里長城高度一般為7-10米,寬度平均4-5米。在山勢陡峭之處,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寬。這些墻段,外側十分險峻,難于進攻;內側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墻作戰。角山形勢險要,角山長城也險峻異常,這里的長城,或低緩蜿蜒,或直入云天,遠望如帶倒掛山巒,實為壯觀。古詩云:“自古盡道關城險,天險要隘在角山,長城倒掛高峰上,俯瞰關城在眼前?!苯巧骄皡^集山、城、寺為一體。大門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設計的,其造型像個“山”字。正額“角山長城”匾是原國務院副總理、中國長城學會會長黃華題寫的,背額“碧海雄峰”匾為當代詩人賀敬之的手筆。有詩云:“自古盡道關城險,天險要隘在角山”,足以證明角山的險要。角山長城是明朝遼東鎮和薊鎮兩座軍事重鎮的界線,建有敵臺、戰臺5座,關隘一座。站在角山最高峰大平頂上,極目遠眺,令人遙想到當年古戰場上鼓齊鳴、刀光劍影的壯闊場面。角山深劾之有一座古樸雅臻的古寺——棲賢寺。明代書法家蕭顯、兵部左侍郎詹榮、監察御史鄭己等都曾寄居于此,潛心求學,固而這里被譽為“山海關文化的搖籃”,并修建了魁星閣。喜好古典文學的人可以到這里感受一下蕭顯等當年寒窗苦讀的情景。角山頂是觀日出的理想之處,在這里可以看到“瑞蓮捧日”的壯觀景象。夏秋雨季游覽棲賢寺,您也許會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陰雨上方晴。階前俯視蛟龍斗,檻外高懸日月明”的奇景?!叭鹕徟跞铡?、“山寺雨晴”、“角山云?!?、“棲賢佛光”被稱為“角山四奇”。
文化內涵編輯
山海關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萬里長城的形象代表之一?!疤煜碌谝魂P”匾額,長5.19米,高1.5米,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字為楷書,筆力蒼勁渾厚,與城樓風格渾然一體,堪稱古今巨作。相傳,最后的“一”字,不是一起寫上去的,而是書者將蘸滿墨汁的筆拋向空中點上去的。走下“天下第一關”城樓,可到長城博物館參觀,那里將向您展示萬里長城的古與今以及令人驚嘆的實物展品。在古城內,品嘗地方風味小吃,會使你的游興大增,并領略到山海關的風土人情。山海關人文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里勞動生息了。山海關景區內名勝古跡薈萃、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勝地,區內有開發和觀賞價值的名勝古跡達90多處。2000年,山海關景區被評為第一批4A級旅游景區;2001年,國務院下文將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正式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旅游景區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六大風景區,全部對中外游客開放,是國內外著名的旅游區。其中:山海關長城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萬里長城的東起點老龍頭,長城與大海交匯,碧海金沙,天開海岳,氣勢磅礴,馳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關”雄關高聳,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角山長城蜿蜒,烽臺險峻、風景如畫,這里“榆關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蓮捧日”及奇妙的“棲賢佛光”,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孟姜女廟,演繹著中國民間傳說——姜女尋夫的動人故事,陳運和詩贊“長城靠多少無名氏血汗筑成,專家學者已無從考證,唯獨姓名俱有的一代英雄,竟是‘半邊天’中的一種光榮”。中國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崗巖石洞——懸陽洞,奇窟異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勝收。門票價格:山海關箭樓門票:40元,全票110元(可坐游覽車),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古城體驗游50元,包括天下第一關,兵部分司署和鐘鼓樓。氣候條件編輯山海關位于中國東北部渤海之濱,東經119°24’至119°51’,北緯39°48’至40°07’,是隸屬于秦皇島市的一個城區,在市之東北部。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東接遼寧,西近京津。自然區域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12.5萬。境內有石河、潮河、沙河等主要河流。氣候屬東部季風暖濕帶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736毫米,最大積雪深度13厘米,最大凍結深度85厘米,空氣平均相對濕度62%。據傳山海關城樓“天下第一關”匾額真匾,在日本侵華時被搶運到日本,匾額是后來仿制的。交通指南編輯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坐落在渤海北岸,地處中國華北地區通往東北地區的咽喉要道,距北京380公里,距天津243公里,距沈陽461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水陸空交通均十分便利。
外部交通
航空:秦皇島山海關機場距市區13公里,每周都有到上海、大連、青島、邯鄲、重慶、石家莊的航班。鐵路:【車站名稱】:山海關站【車站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距]政編碼】:066200【興建時間】:1894年6月【前后方車站】:在京哈線上行方向距離北京站315公里,下行方向距離哈爾濱站934公里,距離沈陽北站288公里;在津山線上距離南倉站303公里?!倦`屬單位】:沈陽鐵路局
山海關火車站(特等站)【車站等級】:特等站?!拒囌拘再|】:區段站、技檢站、編組站?!究瓦\業務】: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矩涍\業務】:辦理整車、零擔、集裝箱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不辦理整車爆炸品及一級氧化劑發到?!捐F道線路】:京哈鐵路、津山鐵路。秦皇島有四個主要火車站:秦皇島站、山海關站、北戴河站、昌黎站,這幾處火車站幾乎涵蓋了秦皇島市的主要旅游地。秦皇島市地處華北通向東北的要沖,往華北(京、津)方向的始發列車均在秦皇島站發車,往東北方向(沈陽)的始發列車均在山海關站發車。秦皇島到北京的短途車都會經過北戴河站。又有許多暑期旅游專列專門從北京發往北戴河、山海關等地。山海關距北京312公里,從北京往沈陽方向的長途列車絕大多數都過山海關站,一天約有十幾趟之多。公路:秦皇島每天都有開往附近城市的長途汽車。另外,北戴河海濱長途汽車站有開往北京、天津、承德、鄭州、石家莊方向的客車。從秦皇島北環路長途汽車站院內有發往石家莊的長途車,每天早上8:00和8:15各一班,6小時可到。北京首都汽車公司和出租汽車公司開辦了北京至山海關、秦皇島、北戴河五日游、四日游等旅游服務。乘坐有空調的豪華大巴,費用比坐火車去要高一些,但食宿和游覽都替你安排好,十分方便。水運:秦皇島港是中國北方的不凍良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輸出港。貨輪主要向中國南方輸送煤炭資源
交通
四道橋—山海關的33路公交車公路:山海關距海港區僅17公里,公共汽車班次很多,乘6路公交車可以從北戴河火車站直達秦皇島火車站。山海關距北戴河30公里,兩地間有公共汽車往返。公交車有往返海港區和山海關區的25路,33路,35路,和區內的13路,21路,30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