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扎縣位于西藏自治區中部、那曲地區西部,岡底斯山和藏北第二大湖色林錯之間。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中湖泊河流約23%,草場面積2400萬畝,約占40%,山地、沙漠等約占37%.總人口2萬。轄2個鎮,6個鄉,73個村民??h人民政府駐申扎鎮??偯娣e25546平方千米,人口1.64萬人。境內格仁錯(湖)面積約700多平方公里。色林錯(湖)面積1866平方公里,是藏北高原第二大咸水湖,也是申扎縣與班戈縣的界湖。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巴扎鄉:1961年成立巴扎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巴扎鄉、扎倉鄉與木地鄉合并建巴扎鄉。鄉府駐折倉,距縣政府40千米。面積1625平方千米,人口0.16萬。馬躍鄉:1961年成立馬躍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馬躍鄉和多加鄉合并為馬躍鄉。位于縣境北部,鄉府駐本康,距縣政府90千米。面積2409平方千米,人口0.14萬。買巴鄉:1961年成立買巴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買巴鄉、加繞鄉合并建買巴鄉。位于縣境東部,鄉府駐來俄姆洛瑪,距縣政府37千米。面積2541平方千米,人口0.11萬。恰鄉:1961年成立恰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恰鄉和鄉合并建恰鄉。位于縣境南部,鄉府駐普瑪,距縣政府110千米。面積2298平方千米,人口0.11萬。申扎鄉:1961年成立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申扎鄉、新貢鄉和玉珠鄉合并建申扎鄉。鄉府駐則桑多,面積2146平方千米,人口0.17萬。塔瑪鄉:1961年成立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塔瑪鄉、卓布鄉、新去鄉和扎瓊鄉合并建的塔瑪鄉。鄉府駐當熱格瑪,距縣政府51千米。面積2641平方千米,人口0.26萬。夏過鄉:1961年成立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夏過鄉和朝羅鄉合并組建為夏過鄉。位于縣境西部,鄉府駐多地,距縣政府70千米。面積2570平方千米,人口0.16萬。雄美鄉:1961年成立雄美鄉,1972年改公社,1982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雄美鄉、去領鄉和青嘎鄉合并建雄美鄉。位于縣境北部,鄉府駐色爾宗,距縣政府88千米。面積2521平方千米,人口0.25萬。2001年,申扎縣轄8個鄉,73個村:巴扎鄉、馬躍鄉、買巴鄉、恰鄉、申扎鄉、塔瑪鄉、夏過鄉、雄美鄉。2002年,申扎縣由8鄉,73村委會調整為2鎮、6鄉,4社區、69村:申扎鎮、雄梅鎮、塔爾瑪鄉、巴扎鄉、恰鄉、下過鄉、買巴鄉、馬躍鄉??h政府駐甲覺底部,距行署493.2千米。
區劃詳情
2013年,申扎縣轄2個鎮、6個鄉:申扎鎮、雄梅鎮、馬躍鄉、買巴鄉、塔爾瑪鄉、下過鄉、卡鄉、巴扎鄉。共有73個行政村??h人民政府駐申扎鎮。 申扎縣地處西藏中部、岡底斯山和藏北第二大湖色林錯之間。1997年,面積4萬平方千米,丘頂與山地的相對高差一般在300米-500米之間,申扎縣境內格仁錯(湖)是藏北高原第二大咸水湖,也是申扎縣與班戈縣的界湖。
地形
申扎縣屬南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地勢較緩,丘陵、高山與盆地相間。丘頂與山地的相對高差一般在300-500米之間,坡度較大,有些地表多為風化的凍裂碎石堆和巖屑坡。在盆地低洼處,常漏水成湖且大小不等,河流縱橫交錯。南部和北部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中部偏低,海拔均在4700米左右。
水文
申扎縣境內格仁錯(湖)面積約700多平方公里。色林錯(湖)面積1865平方公里,是藏北高原第二大咸水湖,也是申扎縣與班戈縣的界湖。這個湖的湖水微咸,人畜少有飲用,但奇怪的是與奇林湖相連的扎林湖居然是個淡水湖。色林錯是個湖泊的王國,在它的周圍有23個衛星湖,如同翡翠項鏈般繚繞,據說幾百萬年前這里曾是一個整體的巨大湖面。在這眾多的衛星湖中,錯鄂湖鳥島成了候鳥的第二根據地。每年春夏季,數以萬計的地中海棕頭鷗,不遠千里從地中海飛過來,場面極為壯觀。這里的棕頭鷗其實跟在班公湖見的品種一樣,都是修長的紅腿,尖尖的紅嘴,除翅膀和尾巴白中帶灰外,渾身潔白的羽毛,性情溫和。
氣候
屬高原亞寒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區,空氣稀薄,氣候寒冷干燥,年平均八級以上大風達104.3天。霜期持續天數為279.1天。年日照時數為2915.5小時。年降水量298.6毫米。自然災害主要是風、雪、旱災及地震等。
人口民族編輯1997年,人口1.44萬,均為藏族。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6487人,各鄉人口:馬躍鄉1593人、申扎鄉2940、雄梅鄉2905人、買巴鄉1180人、塔爾瑪鄉2932人、巴扎鄉1761人、下過鄉1888人、卡鄉1288人。
自然資源編輯生物資源
魚類資源十分豐富。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藏玲羊、野驢、盤羊、雪豹、黑頸鶴、斑頭雁等,僅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就有20多種。野生植物資源主要有雪蓮花、一枝蒿、藏當歸等。申扎是那曲地區的一個純牧業縣,以飼養牦牛、綿羊、山羊為主。
水資源
色林錯(湖)面積1865平方公里,是藏北高原第二大咸水湖,也是申扎縣與班戈縣的界湖。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主要有砂金、鐵、鉛、辭、銅、鹽、硼砂、磷等。地熱資源面積達數10萬平方米。
能源
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更是藏北高原的普遍性資源。
經濟概況編輯申扎是那曲地區的一個純牧業縣,以飼養牦牛、綿羊、山羊為主。特產品主要為高原畜產品、魚類等。
綜述
截至2015年7月底,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5億元,同比增長12%,完成年度計劃42.86%。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0.28億元、0.37億元、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1%、-21.65%、28.57%,分別完成年度計劃45%、26.91%、50.22%;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25.14元,同比增長16.64%,完成年度計劃41.84%;組織各類稅收收入314.97萬元,同比增長48.45%,完成年度計劃33.26%;招商引資額316萬元,同比增長25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23億元,同比增長40.2%,完成32%。
第一產業
2015年第三季度各類牲畜應生288598頭(只、匹);已生248254頭(只、匹);成活235114頭(只、匹);成活率為94.71%。第三季度各類牲畜成活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7個百分比。第三季度各類牲畜死亡8152頭(只、匹);死亡率為1.52%;第三季度各類牲畜死亡率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37個百分比。 截至2015年9月,落實各項補貼99萬元,完成選育和推廣優良牦牛295頭,優質絨山羊578只,牲畜良種覆蓋率達到75%,實現牧民群眾間接增收119.58萬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5年7月底,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68億元,同比增長21.1%;貸款余額2.4億元,同比增長31.8%;涉農貸款2.1億元,與同期持平。 2014年,全縣新增各類市場主體66戶,同比增長24%;新增注冊資本791.8萬元,同比增長32%;新增從業人數565,同比增長14%。全縣各類市場主體達到328戶、注冊資本3253.4萬元、從業人數4171,同比增長分別為24%、32%、14%。(其中:個體工商戶309戶、注冊資金667.68萬元,從業人數502,同比增長分別為20%、25%、21%;私營企業4戶、注冊資金1860萬元、從業人數81,同比增長分別為25%、16%、6%;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5戶、出資總額725.7萬元、從業人數3588,同比增長分別為13%、45%、20%。)
交通概況編輯公路
嘉黎全縣8鄉和80%的村均通公路,總通車里程達1505公里。申扎-班戈-那曲公路為過境的主要公路。申扎臨近汽車站——那曲長途汽車站。那曲長途汽車站內有定期班次行走拉薩、當雄、索縣、格爾木等地。因交通網絡發達,車輛比其他入藏公路為多,而且不受四季氣候變化影響,所以只需傍晚在招待所停車場或路旁等候,不難找到便車。
鐵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正式通車,從此,人類開啟了客運火車穿梭“世界屋脊”的歷史。青藏鐵路開通之前,西藏是祖國唯一沒有鐵路的省區。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之稱,是中國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這種原始、獨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態環境中修建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對于青藏兩省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各族群眾生活,對于增進民族團結和鞏固祖國邊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也為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相信,隨著祖國的繁榮富強和各項建設事業的蒸蒸日上,西藏的鐵路交通會得到更大的改善和發展,藏區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西藏的明天會更好。
旅游資源編輯申扎自然保護區位于那曲申扎縣附近,建立于1993年。這里是鳥的樂園。聚居的鳥類有120多種,景象異常壯觀。這里還是中國最高最大的黑頸鶴保護區和繁殖地。 申扎自然保護區正處于羌塘內流區南部大湖密集的寬廣湖盆地帶,區內的格仁錯水域面積476平方公里,水面高程4650米。湖水礦化度低,適于水生生物與水禽生長和繁衍,尤其是低洼湖區內廣泛分布著大蒿草等組成的沼澤草甸灘地,加上巴汝藏布、永珠藏布等內流河,使這里發育著良好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并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理想棲息環境,是中國現有7個黑頸鶴保護區中海。
文化習俗編輯傳說色林錯又稱奇林湖,是僅次于納木錯的西藏第二大湖,藏語意為“威光普照的魔湖”。湖中有山,山又有湖,山環水繞,風情萬種。湖面藍綠的色彩讓蔚藍的天空也相形失色。相傳格薩爾王征戰魔王阿炯,阿炯戰敗,口渴難忍,懇求讓他死后能喝上足夠的水。格薩爾王砍下了阿炯的頭,把它扔進了色林錯讓其繼續喝水,從此湖水縱有幾條大河的匯入而永遠不滿。原生態的民族服飾申扎縣的藏族同胞較好地地保留了原生態的民族服裝服飾和生活習慣。賽馬藝術節申扎縣賽馬藝術節是藏北申扎草原集傳統馬術表演為主,融文藝活動、旅游觀光、經貿洽談、招商引資于一體的藏北民間盛會,賽馬會上除賽馬、賽牦牛、騎馬射箭和馬術表演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外,還有獨特的藏式舉重、拔河、抱石頭、藏式服裝表演等精彩活動。
名優特產編輯主要特產有牦牛、綿羊、山羊、雪蓮花、一枝蒿、藏當歸。
雪蓮花
雪蓮是菊科風毛菊屬雪蓮亞屬的草本植物,種類很多在西藏地一直是圣潔的象征,因為它總是生存于冰山雪地之中。雪蓮生長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荒坡以及雪線附近碎石間,雪蓮的這種適應高山環境的特征是它長期生長在高山寒冷和干旱條件下形成的。
雪上一枝蒿
雪上一枝蒿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短柄烏頭的干燥塊根,是藏區的名貴中藥材。它喜高寒環境,特別耐寒,最適宜生長在海拔3000~3500米的高寒地帶。
藏帽
由于西藏日照強,氣候多變,還有風沙大的緣故,西藏群眾都比較喜歡戴頂帽子。又根據不同的身分、性別和地區,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西藏的帽子種類繁多,式樣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