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市是山東省縣級市,由濰坊市代管。位于山東省中北部,濰坊市境西北部,渤海萊州灣西南岸。壽光市總面積2180平方千米,總人口120萬人。2010年轄5個街道、9個鎮。市政府駐圣城街道。地處魯中北部沿海平原區。小清河由羊角溝入海,引黃濟青水渠橫貫市境中部,還有彌河、丹河等大小16條季節性河流,北部沿海、灘涂廣闊。年均氣溫13.2℃,年均降水量708.4毫米。礦產資源有石油、鹵水、砂子、煤炭等。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益羊鐵路、濟青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古文化遺址140多處,其中邊線王龍山文化城堡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龍山文化城堡中最大的1座,紀國故城遺址、咼宋臺遺址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烈士陵園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氣候
壽光地處中緯度帶,北瀕渤海,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受冷暖氣流的交替影響,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爽涼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氣候特點。
自然資源
壽光礦產主要有石油、鹵水等液態礦床和河沙。物探發現壽光有磁異常地帶,異常面積70~80平方公里,其中1000伽。異常中心位于縣城西北1.5公里處。埋深上限800米,下限1900米,一般在1000米左右。據地球物理常識推斷,引起磁異常的磁性體有三,即第三系玄武巖、基性或超基性侵入巖、接觸交代式鐵礦和鞍山式沉積變質鐵礦。 鹵水主要分布于壽北侯鎮重鹽堿地區,地下波美7度以上的鹵水靜儲量達39.6億立方米,富含鹽、溴、鎂、鉀、碘等幾十種物質,含鹽總量約4億噸。埋深一般在2~3米,年開采量約1620萬噸。
人口編輯2011年年末壽光市總人口104.6萬人, 其中城鎮人口48.6萬人。 人口出生率10.75%,死亡率6.39%,自然增長率4.36%。有少數民族2000人。
經濟編輯第一產業
2006年到2010年,壽光市共完成開發土地治理項目10.276萬畝,扶持產業化經營項目8個。共完成投資16457.05萬元,其中爭取上級財政無償資金11344.65萬元。改造中低產田 5.176萬畝。
第二產業
2006年到2010年,壽光市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867.8億元,銷售收入3720.8億元,利稅347.6億元,工業投資765億元。到十一五末,壽光市年主營業務收入過5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661家,工業總資產達到898億元,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6.7億元,利稅96.5億元,利潤7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2%、32.8%和39.7%,其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歷史性跨越,壽光市當年完成工業投入207億元,成功突破200億元大關,壽光市地方財政收入躍居全省前三強。2010年,壽光市共有企業技術中心22個,工程研究中心4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高新技術企業23家。壽光市有6家企業9支股票上市,先后爭創中國馳、著名商標47件,國家、省名牌產品46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9個,山東省著名商標38個;中國名牌產品3個,山東省名牌產品43個;壽光市自營進出口企業266家,合同利用外資2.0億美元, 2010年進出口總額16.1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9.9億美元。
第三產業
財政
2006~2010年,壽光市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率為 23.5% 、27.3%。2010年,壽光市財政總收入完成56.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2.3 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30億元大關,位列全省第三名。
貿易
2010年,壽光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6億元,同比增長19.2%,重點調度的9家商流企業完成銷售額51.7億元,上繳稅金2682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0.88%和33.29%,其中全福元商業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
服務業
2006年年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86.2億元。建成了國內首家蔬菜電子拍賣中心和中國首家蔬菜網上交易市場,蔬菜網上交易市場成交額突破70億元。壽光市各類專業市場發展到40多處,建成了全福元百貨等一批大型商業網點,農村連鎖店發展到303家?,F代生態觀光旅游業初具規模,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2009年規劃建設了總投資80億元的農產品物流園、壽光渤海物流園、臨港物流園、晨鳴物流園和國際商貿城“四園一城”。全面加快壽光軟件園建設,已有70多家企業入駐,成為全省首家縣級服務外包示范基地。投資1.5億元,按照國家級濕地公園標準對彌河南段進行改造,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分別成為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成功舉辦了第十屆蔬菜科技博覽會和第五屆荷花節,實現旅游總收入36.7億元。中國工業鹽電子交易市場落戶壽光市,蔬菜電子交易市場交易額突破3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