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區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西南部,地處松嫩平原腹部,松花江南岸,地勢呈東高西低,地理坐標為東經125°41′至126°42′,北緯45°08′至45°43′,總面積3112.3平方千米。2013年總人口83萬。 雙城區是哈爾濱的市轄區,于2014年5月經國務院批復撤市設區。 京哈鐵路、拉濱鐵路和同三、京哈、哈前、哈大四條公路以及松花江主航道穿境而過,距哈爾濱中心城區40千米,距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30千米。旅游景點有承旭樓、魁星樓、觀音寺、雙城堡火車站等。
區劃詳情
2014年,雙城區共轄11個鎮、1個民族鎮、6個鄉和6個民族鄉。9個鎮:雙城鎮、蘭棱鎮、東官鎮、周家鎮、新興鎮、五家鎮、單城鎮、杏山鎮、韓甸鎮、西官鎮、公正鎮;1個民族鎮:農豐滿族錫伯族鎮;6個鄉:朝陽鄉、萬隆鄉、永勝鄉、臨江鄉、水泉鄉、金城鄉;6個民族鄉:青嶺滿族鄉、聯興滿族鄉、同心滿族鄉、希勤滿族鄉、樂群滿族鄉、幸福滿族鄉。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
雙城區位于黑龍江省南部,舊屬松花江地區行政公署。西北,北隔松花江與肇源、肇東兩市相望,東北靠哈爾濱市,東、東南與阿城區,五常市接壤;南、西以拉林河為界,與吉林省榆樹、扶余市為鄰。地理座標為東經125°41′-126°42′,北緯45°08′-45°43′。區政府駐地雙城鎮,距省會哈爾濱市中心區45公里。
地質
雙城區成土母質為第四紀沉積物。分3種類型:
地質
詳情
沖積沉積物質
二級河流階地上的黃土狀粘土,發育成黑質土壤。
沖積物質
分布在江河泛濫地或靠近岸邊的一級河流階地,多為砂土或亞砂土。
風積物質
河流分選沉積的砂土,經風力吹蝕搬運堆積而成。分布在江河岸邊的高地上,形成流動砂丘或風砂土。
地貌
雙城區地處松嫩平原南部,全境為沖擊平原和階地。無山,地勢平坦,呈東高西低。東部周家鎮至西部杏山鄉為脊梁,南、西及西北部沿江河地勢由高向下低垂,呈馬鞍狀。全境海拔高程120~210米,相對高差為100米。 地貌類型可分為:
地貌
詳情
二級河流階地
海拔高程在160~210米范圍內,素有平崗地之稱,地勢高,有水土流失,逢春旱則對農業生產不利。
一級河流階地
海拔高程在120~160米之間,為低平原,易內澇。
江河漫灘地
松花江、拉林河沿岸的泛濫地。雨季易受洪水浸淹。
氣候
雙城區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春季風多,少雨干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早霜;冬季嚴寒少雪。年均氣溫4.4℃,年均降水量481毫米,有效積溫2700~2900℃。
季節
詳情
春季,2~4月
多西南風,持續時間長,風力大,瞬間最大風速達30米/秒。自1957年以來,發生春旱年份占67%。
夏季,5~7月
高溫多雨。日平均氣溫為21℃,其中7月份最高,平均為23℃左右,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6月上旬~7月中旬。本季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占年降水量的60~70%,時有冰雹。
秋季,8~10月
降水量明顯減少,氣候變化較為急劇,氣溫易出現驟升驟降,一次升降幅度可達±10℃左右。入9月,晴天較多,秋高氣爽。9月下旬時有強烈寒潮入侵,易出現早霜危害。
冬季,11~1月
太陽高度角較低,晝短夜長,地表白天吸收熱量少,而夜間散熱冷卻強烈。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侵,寒冷、干燥、降水少,是全年最冷季節,平均氣溫-13~-15℃。1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氣溫-20℃左右。最低氣溫一般在-30℃以下,最低極端氣溫出現一39℃嚴寒。11月上旬土壤穩定結凍,最大凍土深度達185公分。
水文
雙城區三面靠水,河道環繞區界。南為拉林河,北靠松花江。松花江位于北部,流經四個鄉鎮,流程全長 65公里,拉林河圍繞南、西邊境,流經七個鄉鎮,沿該市流程全長135公里。
風景名勝編輯
雙城觀音寺
雙城觀音寺位于雙城區雙城鎮東北隅,占地2400平方米,是雙城現存最完整的寺院之一。
觀音寺由彌勒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及東西配殿組成大雄寶殿正脊上鑲有瓷頂大穩,二龍戲珠雕塑兩旁。三層飛檐四出,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檐下雕梁畫棟,四角刻有:“清凈廉潔、慈悲為懷”八個大字。殿內穩坐一派安祥的釋迦牟尼佛,倒坐觀音旁,佇立著文殊、普賢菩薩。
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舊址
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舊址是解放戰爭紀念地之一,也是東北地區僅有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地主莊園。它是進
雙城風景 (4張)
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院始建于1917年,原吉林省警察廳長張冀為其姨太大蓋的一所私宅。占地面積5760平方米,外圍兩米高青磚墻,院內建筑面積650平方米,共有青磚灰瓦木結構的硬山式房屋35間,分為東、西兩院, 中間有一月亮門相通,東院是典型型的三合院,一正兩廂各五間。
承旭門
承旭門是雙城比較古老的一座門樓,清同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868年,時任雙城堡總管的雙福監督,重修雙城堡城墻。增建起四座門樓,東有承旭門、西有承恩門、南有永和門,北有永治門。歷經百余年風雨滄桑,至今僅存老百姓俗稱:“東門”的承旭門一座。這座承旭門樓高11.5米,東西長8米,南北寬8.75米,總建筑面積70平方米。
雙城堡火車站
始建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的雙城堡火車站為俄式建筑,民國十二年重建,雙城堡火車站是由寶塔和宮殿組成一組建筑群落,距雙城市中心約3公里,占地1257平方米,其中客運站1041平方米,行李房182平方米。通觀整體,它是由兩座東西橫向的大殿相接而成,兩殿風格有異、主次分明,呈不對稱格局,是其布局藝術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