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陽區,是隸屬于吉林省長春市的市轄區。位于吉林省中部、長春市區東南部。雙陽1995年7月撤縣設區。 截至2011年底,全區轄鹿鄉、太平、齊家、雙營4個鄉鎮,平湖、云山、山河、奢嶺4個街道區域,面積1677.42平方公里,占長春市區總面積的46.8%;總人口37.7萬,占長春市區總人口的13.7%(2011年末),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54億元(2014年)。 雙陽區是著名的梅花鹿之鄉,馳譽全國。
行政區劃編輯
截至公元2004年6月22日 ,雙陽區下轄4個街道:
雙陽在長春區位
云山街道、平湖街道、奢嶺街道、山河街道,3個鎮:太平鎮、鹿鄉鎮、齊家鎮,1個鄉:雙營回族鄉。
地理環境編輯
區位
雙陽距長春市中心區37公里,雙陽區位于吉林省中部,長春市區東
雙陽區(紅點所示)
南部,處于長春半小時經濟圈內,是長春市城市規劃空間格局中的戰略功能區。北部區域已進入主城區控制線以內。
地質
雙陽區在地質結構上屬第四系堆積物,除有部分基巖裸露外,大部地區均被第四系地層所覆蓋,與基巖呈不整合接觸。地質構造屬于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的沉降帶過渡地帶,松遼盆地東南緣、伊舒地塹呈北東向在東南部通過,屬于天山~興安嶺區,松遼中斷陷分區,東部隆起小區,與吉林華力西褶皺系二級分區相接。地質年代分泥盆紀、二迭紀、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
氣候
雙陽區位于位于吉林省中部、長春市區東南部,氣候介于東部山地濕潤與西部平原半干旱區之間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類型。東部和南部雖距海洋不遠,但由于長白山地的阻擋,削弱了夏季風的作用;西部和北部為地勢平坦的松遼平原,西伯利亞極地大陸氣團暢通無阻,故氣候總的特點是冬季嚴寒漫長,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溫暖短促,秋季晴朗溫差大。冬季,盛行偏西風,氣候寒冷、干燥,最大風速可達30米/秒。夏季,東南風盛行。平均氣溫21.9℃。
水文
雙陽區境內共有包括松花江上游的飲馬河在內的中小河流17條。
交通運輸編輯
全區路網建設迅速。公路網四通八達,境內實現柏油化,有長清、
雙陽區
雙蔣兩條公路連接長春市主城區,龍雙公路連通長春市龍嘉國際機場,長雙煙鐵路已于2008年7月12日竣工開通投入使用,全長105.367公里, 是縱貫雙陽南北、連接沈吉鐵路和京哈鐵路的重要干線。[21-22] 長雙煙鐵路作為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吉林省 “十五”期間的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鐵道部與吉林省共同出資建設的東北第一條合資鐵路。該鐵路北起長春市的龍泉北站,途經泉眼、奢嶺、雙陽、山河、五家子,接軌于國鐵沈吉線煙筒山站,連接哈大線與沈吉線,全長93.78公里。與此同時,長雙煙鐵路使長圖與沈吉兩線之間的運輸距離縮短了114公里。長春至雙陽城市高速公路和城市輕軌即將(2014年以后)開工建設。
風景名勝編輯
旅游資源豐富,全區現有較突出的旅游資源單體99個,涵蓋了3大景系,占據10大景類的90%。自然景系集中反映在山岳景型、洞穴景型、湖泊(水庫)景型。幾年來由北山公園、雙陽湖、吊水壺溶洞三大風景旅游區已形成了長春南部的旅游熱線,年旅游全口徑收入4256萬元。借助自然景觀而依山傍水建立的休閑度假景點居多,服務景系多樣,交通、餐飲、購物、娛樂、住宿等設施齊全。新開發的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吸引了大量的觀光游客。
雙陽區出臺了旅游總體規劃。嘉萊寶生態旅游、雙陽湖假日俱樂部、吊水壺國家森林公園、平湖溫泉4個超億元旅游項目已經落戶。
雙陽湖
雙陽湖原名雙陽甩灣水庫,位于雙陽城區2公里處,水面650公頃,是雙陽境內最大的人工湖,蓄水量最多可達1億立方米。它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60年。建湖伊始是為了攔洪、蓄水、發電、灌溉、養魚。改革開放以后,把雙陽湖作為雙陽湖休閑度假區的主要景點進行了打造?,F已成吸引八方游人的旅游目的地。
雙陽湖擁有養魚水面1萬畝,淡水魚近30個品種,培育池240畝,每年產魚約40萬斤。備有大型機動船3艘,可載客百余人,小型劃船45只,快艇12艘。
吊水壺溶洞
始建于1993年的吊水壺溶洞探險科普游覽區位于山河街道辦事處,距雙陽城區41公里,硬化路面直達景區,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景區內的山、水、林、峰、洞、石、谷交相輝映,險、奇、幽、特相互交融。主要景點有臨峰白塔、長春第一峰、森林氧吧、步云石崖、石壁疑春、高塔遠眺、翠頂晴嵐、云海仙山、白塔夕照、柳樹映湖、趙氏梨園、吊水壺溶洞、石缸冰洞、奇妙風洞、神秘蛇洞、老道洞等。 吊水壺溶洞是東北海拔最高、落差最大、面積最廣的溶洞。洞內有八仙醉瑤池、靈霄寶殿、如來佛、觀音菩薩、麒麟送子、靈龜負塔、銀河飛瀑、鵲橋相會、千佛山、百翠頂、石林園等景觀上百處。
雙陽湖:位于雙陽城區東2.5公里的雙陽湖湖濱休閑游覽區,幅員面積達33平方公里,由雙陽湖、五里長堤、度假村、鹿鳴山莊、鹿馨園、退思園、靜水山莊、藍天池大酒店、雙龍亭、垂釣池等二十多個景觀構成。
高峽奇特平湖
雙陽湖是全國有名的高峽奇特平湖,湖中自然生長著二十八種淡水魚。高達24米的五里長堤橫臥南北,截得湖面達到28平方公里。
北山龍澤園游覽區
在雙陽城區東北2公里處,有東、北兩座山峰,北側為“龍山”,東側為“鳳山”,兩山尾部相接懷抱龍澤湖,形成了素有“龍鳳寶地”之稱的北山龍澤園游覽區。游覽區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主要景點圓通寺占地面積四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四千平方米,由119級臺階、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殿內供奉著彌勒佛、韋馱菩薩和四大天王 )、露天觀音像、七寶如來塔、齋堂、達摩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東北占地面積最大的殿宇,為仿明清宮殿式建筑,殿內供奉著東北最大的木雕貼金佛像 )等氣勢宏偉壯觀的仿古建筑構成。這些景觀與寺院周圍的仿古一條街、龍頭泉、攀巖絕壁、森林浴場、雙龍洞、古戰壕、觀光塔、烈士陵園、龍澤湖等景觀渾為一體。
鹿鄉鹿苑特色游覽區
雙陽區已有300多年的養鹿史。1995年,國務院命名雙陽
中國梅花鹿之鄉 (2張)
為“中國梅花鹿之鄉”。鹿產品精密深加工和高科技開發蓬勃發展,已開發生產出新產品300多種,研制出的雙陽梅花鹿基因營養液,多肽類藥品、止血液等高科技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鹿鄉鹿苑特色游覽區充分展示鹿茸生產工藝,是一處了解東北特色的去處。
圓通寺
圓通寺坐落在雙陽北山(俗稱龍頭山)的南坡。圓通寺不但是宗教活動的場所,
雙陽區
也是雙陽旅游觀光的重要景點之一。
在圓通寺的現址上,曾有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靈巖閣(俗稱北大閣)。其始建于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但還沒等靈巖閣全部竣工,就于民國二年(1913年)8月,被吉林督軍查封。 民國六年(1917年),靈巖閣被勒令拆除,僅存一處東廂房至今。
改革開放以后,雙陽區擬定在靈巖閣的舊址重建靈山寶剎,并以其為中心建設北山公園。經搜集整理史料,發掘保護文物。1994年3月1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批準了長春市宗教處《關于長春市凈居寺遷移雙陽北山重建廟宇》的請示報告,至此,重建靈巖閣,興建北山公園的工作開始進入實施階段。
新建的圓通寺占地4公頃,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參照靈巖閣的原來風貌,以牌樓、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為主體,所有建筑依自然地勢漸次升高。大雄寶殿占地1150平方米,高26.69米,是東北最大的殿宇。殿內頂部有松鶴展翅、蛟龍飛騰,墻壁上有二龍戲珠:殿內有釋加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尊主佛像,高6.7米,是東北最高的木雕佛像;殿內東西兩側分列著十八羅漢像,每一尊像都姿態不同,手勢各異,神情奇特,栩栩如生。 寺內鐘鼓二樓、東西配房、東西配殿以對稱狀排列。從山下拾級而上,步登一百一十九級臺階便可進入山門。山門以琉璃瓦蓋頂,飛檐翹角,斗拱華蓋,上有二龍戲珠,象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圓通寺的第一層大殿天王殿以重拱重檐為外檐,氣宇莊重。殿內供奉著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他們所持的法器表示風、調、雨、順。
以圓通寺為主體的北山公園建設規劃已經制定,并逐步實施,截至2014年部分項目已經竣工。當全部工程告竣之時,在圓通寺的周圍將出現望月亭、凌霄塔、北山長廊、北山園林、北山龍泉、文化碑林、蓮花湖、仿古一條街等各有風格,獨具特色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