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區,隸屬于云南省普洱市,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南部、瀾滄江中下游,地理坐標處在北緯22°27′-23°06′、東經100°19′-101°27′之間。思茅區是普洱市委、政府所在地,是普洱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連接東南亞的交通樞紐。2012年,思茅區下轄3鄉4鎮,總面積3928平方公里,總人口30.64萬人(2012年)。2012年,思茅區實現生產總值771565萬元,比2011年增長16.1%。思茅區是歷史上的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為云南三大海關重鎮之一,曾有“東南亞陸路碼頭”和“銀思茅”之稱。思茅區主要遺跡有石屏會館、思茅文廟、思茅老海關、茶馬古道等;歷史人物有同盟會會員呂志伊、清官陳啟周等。
歷史沿革編輯宋大理時為“思摩部”,元代稱“思么”,明代叫“思毛”。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設立“思茅廳”,隸屬普洱府。
思茅區民國二年(1913年)廢廳,改“思茅縣”。民國三年(1914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為普洱道署駐地。1955年起為思茅專區駐地。1958年12月思茅縣并入普洱縣,1981年5月恢復思茅縣。1993年3月改為縣級市。2003年思茅地區改設“思茅市”,縣級思茅市改為“翠云區”。2007年更名為“思茅區”,仍屬思茅市。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普洱市。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思茅區位于云南省南都、普洱市中部,地處北緯22°27`-23°06`,東經100°19`-101°27`之間。東連江城縣,西接瀾滄縣和景谷縣,南鄰西雙版納州,北臨寧洱縣。東西長118公里,南北寬72公里,總面積3928平方公里。
思茅區政府
地形地貌
思茅區境內呈不規則的三角形,東西橫距長,南北縱距短。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中部隆起。境內諸山均屬橫斷山脈的無量山南延部分,山巒重疊,河流縱橫,山脈和峽谷相間分布,構成中山深谷地貌。最高的西北部大蘆山,海拔2154.8米,最低的瀾滄江邊小橄欖壩海拔578米。
氣候
思茅區屬低緯高原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立體氣候明顯,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4個不同的氣候類型,具有低緯、高溫、多雨、濕潤、靜風的特點。年均氣溫17.8°c,年均降雨量1524.4毫米,無霜期318 天,冬元嚴寒,夏元酷暑,四季溫和。
水系
思茅區主要河流有瀾滄江干流及其支流小黑江、曼老江、大中河、大開河、五里河、倚象河、軟橋河、踏青河,瀾滄江干流在思茅區境內長64公里。
自然資源編輯思茅區自然資源豐富,尤其是森林、土地、水能等資源。林業資源思茅區有林地494.2萬畝,森林覆蓋率70.28%,是全省第二大林區和重點林區之一,有“綠海明珠“、“林中之城“的稱號。水資源思茅區境內有大小河流136條,水域面積28.01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57.7億立方。礦產資源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銅、鋅、鹽、石灰巖等。 (以上數據截至2009年)
行政區劃編輯思茅區下轄3鄉4鎮,60個村、10個社區、712個村民小組。 4鎮:思茅鎮、南屏鎮、倚象鎮、思茅港鎮3鄉:龍潭彝族傣族鄉、云仙彝族鄉、六順鄉
人口民族編輯2012年,思茅區總人口為30.64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2.2‰,死亡率為6.1‰,自然增長率6.1‰。 思茅區居住著漢族、彝族、哈尼族、傣族、苗族、拉祜族、佤族、白族、傈僳族、回族等民族。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思茅區實現生產總值77156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1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92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3536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7285萬元,分別增長6.4%、19.7%和14.8%。人均GDP為25380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3%。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11年的10.6:43.6:45.8調整為11.5:43.5:45.0。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2011年上漲2.1 %,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4.2%。
思茅區固定資產投資2012年,思茅區固定資產投資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352636萬元,比2011年增長43.5%。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168944萬元,增長89.9%。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37750萬元,增長34.6倍;第二產業投資663814萬元,增長34.7%;第三產業投資467380萬元,增長1.2倍。財政2012年,思茅區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0966萬元,增長36%。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增值稅增長17.8%,營業稅增長36.9%,企業所得稅增長32.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57166萬元,增長16.7%。其中:教育支出30100萬元,增長51.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543萬元,增長21.7%;醫療衛生支出13810萬元,增長19.1%;節能環保支出1303萬元,增長16.2%。
第一產業
2012年,思茅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4681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6.6%。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7442噸,比2011年增加500噸,增長0.88%。其中:大春糧食產量50454噸,增長0.12%;小春糧食產量6988噸,增長6.7%。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為26.61萬畝。其中:大春糧食播種面積 20.35萬畝;小春糧食播種面積6.26萬畝。2012年,思茅區擁有茶葉面積13.79萬畝,增長3.29%;年末擁有咖啡面積13.41萬畝,增長18
思茅區農業.82%;烤煙播種面積20160畝,增加1065畝,增長5.58%;蔬菜播種面積32505畝,增加525畝,增長1.64%。全年造林面積0.83萬畝,全社會木材生產量90557立方米。年末擁有橡膠面積7.12萬畝,其中收獲面積1.5萬畝。橡膠產量1143噸,比2011年增加78噸,增長7.31%。全年肉類總產量16007噸,比2011年增長13.82%。豬、牛、羊出欄分別為20.98萬頭、0.59萬頭、1.11萬只,分別增長6.48%、下降9.23%、增長1.83%;豬、牛、羊肉產量分別為13830噸、509噸、187噸,分別增長14.29%、下降2.12%、增長5.06%。家禽出欄97.9萬只,增長17.8%;家禽肉產量1473噸,增長17.28%。蛋類產量1064噸,增長18.75%。全年水產品產量15024噸。年末大牲畜存欄2.1萬頭、生豬存欄16.41萬頭、山羊存欄2.15萬只。
第二產業
2012年,思茅區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72235萬元,比2011年增長17.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4%。人造板、啤酒、配混合飼料及鋅選礦產品含鋅量分別比2011年增長42.4%、54.3%、27.9%、24.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28734萬元,增長10.9%;產品銷售率91.5%,比2011年下降4.7%。全年實現利稅總額45437萬元,下降13.7%。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2915萬元。2012年,思茅區建筑業增加值163125萬元,比2011年增長22.9%。年末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43個,比2011年增加2個。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實現工程結算收入218392萬元;實現利潤9149萬元。建筑單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00萬平方米,其中招投標承包面積101萬平方米,招投標面為50.5%??⒐し课菝娣e106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房地產業2012年,思茅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83692萬元,比2011年同期下降23.3%。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商品房建設投資160610萬元,增長6.1%;住宅投資125271萬元,增長7.4%。商品房屋銷售面積669801平方米,下降14.2%;住房銷售面積421147平方米,下降42.3%。實現商品房銷售額276133萬元,增長10.2%;住宅銷售額127233萬元,下降35.0%。貿易服務業2012年,思茅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485萬元,比2011年增長21.1%。其中,餐飲收入45454萬元,增長9.9%;商品零售205583萬元,增長15.7%。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家,比2011年增加 家;實現零售額195396萬元,增長30.1%,占零售總額的59.8%,比重提高4.1個百分點。全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09730萬元,比2011年增長21.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755萬元,增長13.3%,城鎮市場零售額增幅比鄉村市場高個7.9個百分點。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33268萬元,比2011年增長1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5285萬元,增長28.8%;日用品類零售額5215萬元,增長85.3%;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銷售額5580萬元,增長1.9%;汽車類零售額34307萬元,增長2.8%。
交通編輯截至2012年末,思茅區民用汽車擁有量達4.44萬輛,比2011年增長16.2%。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29984萬噸公里,增長22.1%;完成旅客周轉量62043萬人公里,增長5.2%。機場旅客吞吐量18.7萬人次。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思茅區截至2012年,思茅區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專任教師476人,在校學生0.78萬人,畢業生0.23萬人;普通中學19所,專任教師1250人,在校學生1.9萬人,畢業生0.61萬人;小學40所,專任教師1226人,在校學生2.38萬人,畢業生3810人,小學適齡兒童毛入學率100%,小學生升學率105.07%;全區各類幼兒園23所,在園幼兒8331人。辦有特殊學校1所,擁有專任教師35人,在校學生255人。擁有成人基礎教育教學點10個,注冊學生數420人,結業生數400人。
科技事業
截至2012年,思茅區擁有縣及縣以上獨立自然科研單位6個。全年科研經費支出1932萬元。全年全區完成各種實用技術培訓0.78萬人次,推廣實用技術66項。
文化事業
截至2012年,思茅區擁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21.51萬冊;鄉鎮文化站7個。擁有廣播電臺2座,電視臺2座,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分別為100%和99%。
衛生事業
截至2012年末,思茅區共有衛生機構158個(包括診所、醫務室等)。其中醫院8個,衛生院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衛生監督檢查機構2個,醫學科學研究機構2個,急救中心1個,采供血機構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83個。全縣全年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718人,其中,執業醫師934人、注冊護士1150人、藥師110人、技師142人。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2572張。
旅游景點編輯云南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云南太陽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思茅城東南部,區劃跨南屏、倚象兩個鎮,距思茅主城區37公里。整個森林公園東西長約23公里,南北寬約9公里,占地面積216平方公里。太陽河國家森林由湄公河旅游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投資建設,已于2013年8月開園運營。 茶城觀景臺茶城觀景臺位于普洱市思茅區梅子湖旅游環線,整個觀景臺占地16.8畝。觀景臺建設以原始生態環境為基
礎。觀景臺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第一觀景臺,做為較大的觀景場所,是一個綜合服務區,有茶室、公廁等服務設施。第二部分為休閑區,按自然式的小型花園設計,與周圍環境緊密相結合,是第一觀景臺到第二觀景臺的一個過渡區。第三部分為第二觀景臺,即主觀景平臺,是整個觀景的中心。在主觀景臺上可以看到四面美麗誘人的景色,觀景臺為一個666.7m2的賀形組成。 茶馬古道
茶業基地茶馬古道的源頭思茅、寧洱是中國西南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地,普洱茶的原產地和集散中心。普洱茶和其他產品交換流通以馬幫為主要馱運工具,是中內也是民間國際貿易、茶文化交流的通道。古道由思茅為始發點,經景東、大理、麗江、中甸等進入西藏。 洗馬河公園洗馬河公園們于思城東部,距市中心1公里處,傳說三國時諸葛亮率軍南征到此,曾在河里洗刷戰馬,故名洗馬河。公園依山傍城,園內有諸葛亮座像及泥塑戰馬數匹。洗馬河公園建于1985年,水庫岸邊占地面積543畝,水面面積600畝。
著名人物編輯呂志伊(1881-1940),1900年中舉,1904年官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次年參加同盟會,被推為同盟會總會評議、云南主盟人。
城市榮譽編輯思茅區先后獲得了“全國雙擁模范城” 、“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縣(區)”、“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工作先進市(區)”、“云南省園林城市”、“云南省平安縣(區)”、“云南省甲級衛生城”、“云南省縣域經濟法制先進縣(區)”、“首批云南省文明城區”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