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濱縣隸屬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與黑龍江交匯的三角地帶,三面環水,中間綠洲。北以黑龍江主航道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東、南依松花江與同江市、富錦市帶水相連,西與蘿北縣接壤國土總面積為3344平方公里。 綏濱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最高海拔2100.7米,最低846米,平均海拔1473.5米。地貌東南部為土石森林區,西部為黃土丘陵區,沿川為河谷區。 綏濱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溫8℃,多年平均降水量642.6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302.7小時,無霜期平均為127天。 2013年,綏濱縣幅員面積3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2萬畝,草原面積65萬畝,林地面積58萬畝。 2013年,綏濱縣有煤、石油、天然氣等。 2013年,綏濱縣農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等作物;2013年,綏濱縣水果類有蘋果、桃、杏、核桃等;2013年,綏濱縣動物有雞、豬、羊、牛等。 2013年,綏濱縣農業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產值2.6億余元,占綏濱縣生產總值的41%左右,而農業又以種植業主,產值1.9億元左右,2013年占農業總產值的71%左右。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綏濱縣隸屬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與黑龍江交匯的三角地帶,三面環水,中間綠洲。北以黑龍江主航道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東、南依松花江與同江市、富錦市帶水相連,西與蘿北縣接壤國土總面積為3344平方公里。
地貌
綏濱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最高海拔2100.7米,最低846米,平均海拔1473.5米。地貌東南部為土石森林區,西部為黃土丘陵區,沿川為河谷區。
氣候
綏濱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溫8℃,多年平均降水量642.6毫米,全年日照時數2302.7小時,無霜期平均為127天。
行政區劃編輯
2013年,綏濱縣境內設3個鎮,6個鄉:綏濱鎮、綏東鎮、忠仁鎮、連生鄉、北崗鄉、北山鄉、福興鄉、新富鄉、富強鄉。
交通運輸編輯
富綏松花江公路大橋 (18張)
2013年,綏濱縣正在規劃建蘿北高速公路、江市高速公路、富錦市高速公路等。
風景名勝編輯
月牙湖 (3張)
月牙湖
月牙湖景區位于黑龍江流經綏濱縣中段,占地84公頃,景區是一處融古今于一園,集博覽休閑于一身的集錦式園林,也是鶴崗市以黑龍江界江游為主打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景區由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和湖畔休閑三個部分組成。
奧里米古城遺址 (3張)
奧里米古城遺址
奧里米古城遺址始建于遼代,金代時達到鼎盛,位列于五國部第四部,在迄今為止已發現的遼代五國部遺址中奧里米古城地域規模最大、建制最規范、保存最為完整。
中興古城遺址 (3張)
中興古城遺址
中興古城遺址位于忠仁鎮高力島,周長1446米,為奧里米古城的姊妹城,是黑龍江中游較大的一座金代遺址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仁古城遺址 (3張)
同仁古城遺址
同仁古城遺址遺址坐落于黑龍江南岸,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所代表的文化早期為原始人肅慎、挹婁文化,中期為勿吉人文化,晚期為遼金時代女真文化,被世界考古界命名的一種新的類型——同仁文化。
永生平民古墓群 (3張)
永生平民古墓群
永生平民古墓群位于北崗鄉永生村附近,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省考古隊發掘,曾出土了大量平民隨葬品,并發現一處較為重要并極具代表性的遼代平民墓葬群。
北山古城遺址 (3張)
北山古城遺址
北山古城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1973年省考古隊考察,根據它的地理位置和形狀屬漢、魏時期城堡,為綏濱縣境內的制高點,很可能是人工堆積而成。
東勝古遺址 (3張)
東勝古遺址
東勝古遺址位于在松花江下游北岸,早期文化為鐵器時代,晚期文化為明清時期。1991年經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進一步佐證了明清時期,松花江中下游的“兀狄哈”人,也就是現今的赫哲族人曾在這里生活過,沿江一側是居住地,靠北一側為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