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縣,隸屬隨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地處桐柏山南麓、大別山西端、大洪山東北部。東與隨州市曾都區、廣水市、河南信陽市相接、西與棗陽、宜城市毗鄰,南與安陸、京山、鐘祥等縣市相連,北與河南桐柏縣接壤。扼“漢襄咽喉”,系“鄂北重鎮”。 隨縣國土總面積5673平方公里,人口98.14萬(2013年)??h政府駐地厲山鎮。位置 隨縣位于鄂西北,地處桐柏山南麓、大別山西端、大洪山東北部。東與隨州市曾都區、廣水市、河南信陽市相接、西與棗陽、宜城市毗鄰,南與安陸、京山、鐘祥等縣市相連,北與河南桐柏縣接壤??绫本?1°19′~32°26′,東經12°43′~113°46′。 地形 隨縣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為主,兼有山地和沖積平原,一般高度海拔70—11140米。境內北部最高點為桐柏山太白頂,海拔1140米;西南面最高點為大洪山寶珠峰,海拔1055米。中部為一片狹長的平原,稱之為“隨棗走廊。河流 境內涢水流貫其間,厥水、漂水、溠水、均水形成涢水流域。 氣候 隨縣處于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交匯地帶,位于中緯度季風環流縣域的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4℃左右,無霜期220—240天,年均降水量960毫米。
行政區劃編輯隨縣轄19個鄉鎮,391個村(居)委會,總人口98.14萬。自然資源編輯林木隨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達54%,活立木蓄積量近千萬立方米,約占全省的二十分之一。 礦產截至2006年底,已發現的礦產共有50種,其中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22種,水氣礦產1種。占全省已發現礦產總數的34.93%;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2種,其中長石資源儲量居湖北省之首,鋁土礦、螢石、伴生金、銀、冶金白云巖等礦產也居于湖北省前列。非金屬礦產主要有重晶石、普通螢石、磷礦、飾面用花崗巖、建筑石料用灰巖、輝綠巖等。
經濟概況編輯2012年,隨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6億元;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97元;規模工業增加值56億元;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1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億元;招商引資66億元;直接利用實際1367萬元美元;外貿出口完成2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 2013年,隨縣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0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280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77億元,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84.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1億元,外貿出口4.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800元。
農業
隨縣是中國優質大米、優質小麥、優質棉、商品畜禽和重要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建成了優質糧、食用菌、干鮮果、畜禽、蔬菜、藥材、茶葉、速生豐產林等八大特色農業。2008年,農業總產值57.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75元。 2012年,完成各類水利建設10700余處。唐縣鎮馬鈴薯單產達到3593公斤。創建國家級有機食品2件,綠色食品11件,無公害農產品17件。注冊涉農商標120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1個。 2013年,隨縣糧食總產達93.22萬噸,唐縣鎮馬鈴薯萬畝高產示范片畝產4451.9公斤,出欄生豬104.2萬頭、牛5.23萬頭、羊28.86萬只。發展油茶基地4.2萬畝、核桃基地1.2萬畝、藍莓基地5000畝發展家庭農場1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83家。
工業
隨縣已建成厲山紡織工業園、三里崗香菇工業園、環潭塑編工業園、均川汽配工業園、洪山罐頭工業園、草店食用菌工業園、柳林鑄造工業園、小林石材工業園等特色鄉鎮工業園區。規模工業企業185個,總產值73億元。 2012年,引進項目30個,建成投產12個,實現工業總產值26億元。吳山閩商石材工業園新增規模企業4家,鎮(場)特色工業園新增規模企業17家,實現產值154.3億元。2013年,隨縣經濟開發區累計引進項目31個,閩商石材工業園入園企業52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6家、市場主體8444戶。四大支柱產業完成產值250.56億元。二妹山區域風電場一、二期并網發電,累計發電2.6億度,實現產值1.59億元。外貿出口創匯企業達28家,出口過千萬美元的企業達10家,其中裕國菇業出口突破1.5億美元,炎帝科技、中興食品出口分別達5000萬美元。
社會事業編輯2012年,隨縣有各類學校117所,文化機構14個,衛生機構112個??h內有高級中學:隨縣一中, 隨縣二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質量不斷提高;鎮文化館、文化中心戶、農家書屋建設得到加強。隨縣城鎮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對城鄉低保、農村“五?!焙蛢灀釋ο髮嵤┝酸t療救助??h內路網發達,電力充足,通訊事業快速發展,網絡覆蓋城鄉。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率達100%。 2013年,隨縣城鎮新增就業381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02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累計達16.4萬,參保率達99.94%。324套新建公租房配租到位,累計發放租金補貼1560戶、540.65萬元,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順利通過省級督導評估驗收。413個20戶以下自然灣的廣電“村村通”和30個行政村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順利完成。新農合參合率達98.49%,城鄉居民大病商業保險正式啟動。
風景名勝編輯隨縣南有“三園”:有玉龍溫泉公園、林泉生態園、火山地質公園;隨縣北有“三山”:七尖峰、桐柏山、雞鳴山。隨縣中部;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湖北省委宣傳部定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臺辦定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風景區現擁有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碑、神農嘗百草塑像、神農泉、神農洞、神農廟、功德殿、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桿、烈山湖等20余處人文和自然景觀。 隨州西游記漂流景區鄂豫兩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桐柏山,主峰名曰太白頂,海拔1140米,它是鄂豫兩省隨州境內的分水嶺,東邊有一高峰叫做玉皇頂,山下有條河叫龍潭河——玉龍西游記漂流便置身其中。玉龍西游記漂流的源頭——隨縣淮河鎮的玉皇頂,海拔898米,是桐柏山東段的最高峰。玉皇頂下的龍潭河是一條原生態溪流,落差100米,年經流量5000萬立方,可供漂流的長度為9公里。漂流時長為2個小時左右。整個漂流過程,圍繞《西游記》做文章,裝飾景區的繪畫、雕塑、景觀全部都是西游記里面的藝術形象。 隨縣女兒國女兒國景區位于隨州洪山鎮,是西游神話經過世界景區之一。景區占地三千六百畝,包括女王溫泉區、西游記公園、省委大院和蟠桃園養生區四個部分,分為體驗區和觀光游覽區。以《西游記》的故事情節、場景、人物原型為背景,結合自身的地理環境,打造出具有西域風情的神秘國度旅游景區。女兒國溫泉,位于隨州市隨縣洪山鎮溫泉村,是國家4A級景區。溫泉中富含的氡、氟、鈣、鎂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令女兒國溫泉成為國內罕見的保健氟型溫泉,美其名曰“華夏洗禮第一泉”。女兒國御花園,有鄉土樹種68科237種,是個綠色寶庫,是科普教育、觀賞奇花異木、研究大洪山植物資源的天然園地。女王溫泉木屋,以小寒至谷雨的“二十四番花信風”命名。每幢溫泉木屋別墅里都有一個歷史上美女的故事。異域風情,繁華而不張揚。 琵琶湖風光琵琶湖是一座人工湖,1965年因為修建大洪山水庫而成。水庫設計總容1.26億立米,其中有效庫容6900萬立米。年平均發電339.9萬度。水庫可養魚水面7000畝,1985年產成魚4萬多公斤。庫中主要景點有火山遺跡、茶園風光、人頭河、三圣庵等景點。園區栽植地方特色觀賞樹種10余種,2000余株,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是一處風格獨特的植物園。 大洪山林泉生態園大洪山林泉生態園又名大洪山林泉生態園假日酒店,位于洪山鎮,距新陽店(玉龍溫泉)2公里。是集自然養身、休閑運動、會議培訓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省級旅游度假區,是大洪山重點旅游區。園區環境幽靜,植被豐富。喬灌花木主要以銀杏、樟、松、柏、桃、李、桂、棗、紫荊、臘梅、杜鵑、蕙蘭、月季等為主,夏季平均氣溫比隨州城區低3℃~5℃。園區坐落于望泉山下泉水河村,有多處出露泉眼。泉水源的日出水量700立方米,屬冷泉。大洪山林泉生態園一共六個主題板塊,即林泉風情區、泉石結廬區、休閑運動區、芳林沐浴區、書韻養生區和田園風光區,包括24景。
地方特產編輯云峰山茶葉洪山鎮是茶葉大鎮,云峰山茶場始建于1975年,茶園面積13000畝,是湖北省十大名茶場?!半S峰牌”出口日本、美國、德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云霧毛尖、云峰翠毫、珍眉二級茶上世紀90年代被農業部評為優質產品,授予“中國名茶”稱號。1988年,原國家主席李先念曾將云峰山茶作禮品贈給保加利亞客人。 桔梗隨縣桔梗以其個大、條勻、色白、菊花心為特色。地處桐柏山脈的吳山、萬和、天河口、新城為集中產地。歷史最高產量達10萬公斤。 紅頭蜈蚣隨縣蜈蚣因頭紅、爪紅、個大、藥效好而馳名,其產量居中國產區之首,占湖北省收購量的四分之一,年產量500萬條左右,暢銷國內外。 厲山腐乳厲山腐乳生產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是隨縣地方名產。它制作精細,具有細、黃、軟特色,五味調和,滋味香酥。196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董必武視察隨縣時,品嘗了厲山腐乳,連稱味道鮮美。 泡泡青菜隨縣泡泡青菜栽培歷史悠久,屬地方優良品種,葉墨綠色,葉面多皺縮似泡泡,有茸刺,葉柄短,抗病力強,耐寒。以隨棗走廊的城區、萬店、安居、厲山等地的泡泡青菜品質最佳。此品種出了隨縣地界就變種,外地曾引種都未成功。神農李神農李因出產在神農故里,而且與一般李子不同而得名。神農李成熟后皮紫紅,色澤美觀,表層附灰粉,故又稱“灰紫李”。神農李果實大,平均單果重82.8克,最大單果為135克。核小,可食部分達96%,味甜酸,富香氣。神農李具有清肝熱,生津液功效,能治牙痛、痢疾、白帶、大便燥結、婦女小腹腫滿以及水腫等癥,還可用去除雀斑及解蝎毒。隨縣白果白果歷來是隨縣收購量較大的農副產品,上世紀80年代豐年可產20萬公斤,常年收購量在100噸左右。1996年曾產白果達792噸,占湖北省總產量的60%以上。隨縣白果以果核潔白,種仁勻實而享有盛名,成為傳統的出口產品之一。白果種仁含蛋白質、脂肪、淀粉、糖分、維生素、鈣、磷、鐵、胡蘿卜素、多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氰甙和白果酚甲等物質,既可食用,又可入藥。白果熟食能溫肺益氣,止咳嗽,治療婦科疾病,還可減少小便次數。 隨縣金黃蜜棗隨縣金黃蜜棗是湖北名特產品之一,以“色如琥珀,體豐肉厚,沙酥爽口,甘之如飴”而馳名省內外,行銷中國。隨縣制作蜜棗已有兩百多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