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縣位于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的結合部,地處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為那曲地區“東三縣”之一。隸屬于西藏那曲,東部與昌都市丁青縣接壤,西南面與比如縣及昌都市邊壩縣毗鄰,北部與巴青縣交界??偯娣e約5600平方千米。2013年,索縣總人口為4萬人,其中有藏、漢、回等少數民族。2013年,索縣有蟲草、貝母、知母、黃連、雪蓮花、茯苓、黨參等植物資源。 2013年,索縣實現生產總值5.0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為9365.8萬元,第二產業為13617.02萬元,第三產業為27800萬元。索縣著名景區有贊丹寺,亞安巖洞溫泉,亞拉山。行政區劃編輯2014年,索縣轄2鎮8鄉:亞拉鎮、榮布鎮、熱瓦鄉、若達鄉、嘎美鄉、加勤鄉、西昌鄉、嘎木鄉、江達鄉、赤多鄉。索縣位于藏北高原與藏東高山峽谷的結合部,位于東經93.5°~95.0°,北緯31.1°~31.9°,地處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為那曲地區“東三縣”之一。東部與昌都市丁青縣接壤,西南面與比如縣及昌都市邊壩縣毗鄰,北部與巴青縣交界??偯娣e約5600平方千米。
地貌
索縣屬南羌塘大湖盆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總體上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遞降之勢。西部有少數較開闊的高山草原,其余為高山峽谷。索縣溝壑縱橫,河流交錯,山多路險,交通不便。索縣海拔3980米,平均海拔3572米。
氣候
索縣屬高原亞寒帶季風氣候。是空氣稀薄,雨雪較多,氣溫低,日照充足,日溫差較大,冬春多大風。年無霜期僅40天左右,年日照時數2477.2 小時,年降水量572.9毫米,年平均氣溫-2℃,一月平均氣溫-9.9℃,七月平均氣溫11.2℃,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2013年,索縣有蟲草、貝母、知母、黃連、雪蓮花、茯苓、黨參等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2013年,索縣有獐子、鹿、豹、狗熊、猴、巖羊、黃羊、水獺及多種鳥類動物資源。
礦藏資源
2013年,索縣有鉛、煤、硫磺、石膏等礦藏資源。
人口民族編輯2013年,索縣總人口為4萬人,其中有藏、漢、回等少數民族。
交通編輯索縣國道317線貫穿東西,連接著那曲縣和昌都市卡若區,索縣境內有國道92千米,縣道7千米,鄉道414千米。
經濟概況編輯綜合
2013年,索縣實現生產總值5.0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索縣財政總收入1275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5282.55元,同比2012年增長16%。
第一產業
2013年,索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5.5145平方千米,其中青稞播種面積18.7289平方千米,元根播種面積2.61平方千米,青飼料播種面積1.9657平方千米。蔬菜播種面積3.7301平方千米,油菜播種面積0.5336平方千米,糧食產量6968.49噸,其中青稞6850.76噸。
第二產業
2013年,索縣各類牲畜總存欄128527頭,其中牛100334頭,綿羊10310只,山羊14737只,馬3146匹。出欄牲畜45556頭,出欄率33.02%。各類皮張產量38926張,牛羊毛產量53.74噸,牛羊絨產量46.26噸,牛羊肉產量5523.33噸,奶類產量3338.95噸。勞務輸出4448人次,創收856.84萬元,蟲草產量3.60噸。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2013年,索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0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10所,初級小學1所,教學點17個,幼兒園1個。共有初中在校生1892人,小學適齡在校生5255人。索縣共有正式教職工356人,其中中學75人,小學22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96%。初中入學率為93%。
文化事業
2013年,索縣修建的索縣綜合文化中心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設有文化館、圖書室、信息資源共享室、排練室等。124個行政村中有29個村建有簡易文化活動室。
醫療衛生
2013年,索縣已建成以縣人民醫院、藏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為基礎的集藏西醫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索縣10個鄉鎮均建立衛生院??h人民醫院有醫護人員21名,其中醫生8人、護士7人、檢驗2人、放射1人、藥劑1人,病床36張??h藏醫院有專業技術人員23名,其中醫生16人、藥劑2人、護士4人,病床60張,藏藥廠生產藥品已達140余種。10個鄉鎮衛生院共有專業技術人員35名。
風景名勝編輯贊丹寺贊丹寺它坐落在索縣境內,距那曲鎮約220千米。整個贊丹寺依山而建,分紅白兩個建筑群,遠看外形酷似布達拉宮,贊丹寺是藏北地區最早的黃教寺廟,也是藏北最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亞安巖洞溫泉亞安巖洞溫泉在那曲地區索縣境內,此泉聚于天然的巖洞之內,泉水深而清澈,底部有一塊綠如松石且能發光的巖石,泉中有五顏六色的魚游暢。亞拉山亞拉山位于那曲地區索縣縣城西面亞拉鎮的北邊,古時此山為劃分青、藏、康三區的重要分界,在藏民族文獻中稱:“衛藏為教區,朵堆為人區,朵麥為馬區”。
著名人物編輯達瓦朗加:男,1954出生,索縣亞拉鎮人,原熱瓦鄉黨委副書記,曾獲得了自治區級“維穩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拉貢:男,藏族,1972年10月出生,索縣若達鄉霍德卡村村民,2008年被若達鄉中心小學聘為藏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