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仙區,郴州市委市政府駐地,別稱“福城”。地處湖南省南部,郴州市中部,湘江支流耒水上游。位于東經112°53′55″-113°16′20″,北緯25°30′21″-26°03′29″。東西跨37.4公里,南北長61.0公里。北與永興縣接壤,東與資興市相連,南與宜章縣交界,西與北湖區、桂陽縣為鄰。蘇仙區以“天下第十八福地—蘇仙嶺風景區”冠名,轄6個街道、9個鎮、1個鄉,是郴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委、區政府駐郴州市蘇園東路6號,北至長沙322公里,南到廣州374公里。資郴桂高等級公路(資興——郴州——桂陽)橫穿東西,京珠高速公路、京廣鐵路復線、107國道縱貫南北。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郴州中心城區2012年4月27日,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進行了區劃調整:①將原南塔街道的青年路居委會劃出,與原白鹿洞鎮的白鹿洞、龍門池、南塔嶺3個建制村合并設立白鹿洞街道。辦事處駐青年路(原白鹿洞鎮人民政府駐地)。 ②將原蘇仙嶺街道的王仙嶺居委會劃出,與原白鹿洞鎮的上白水、鎖石橋2個建制村以及郴州高職院范圍合并設立王仙嶺街道,辦事處駐郴州大道。 ③將許家洞鎮的茅塘(華湘)居委會劃出,原白鹿洞鎮的卜里坪、官莊坪、長沖鋪、四普莊3個建制村和梁家灣居委會合并設立卜里坪街道,辦事處駐卜里坪。 ④將蘇仙嶺街道的湘南學院社區劃出,與原白鹿洞鎮的下白水、觀山洞2個建制村合并設立觀山洞街道,辦事處駐郴州大道。 ⑤將鄧家塘鄉、廖家灣鄉、良田鎮成建制合并,設立良田鎮。以原鄧家塘鄉、廖家灣鄉、良田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良田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良田(原良田鎮人民政府駐地)。 ⑥將廖王坪鄉、崗腳鄉、棲鳳渡鎮成建制合并,設立棲鳳渡鎮。以原廖王坪鄉、崗腳鄉、棲鳳渡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棲鳳渡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棲鳳渡(原棲鳳渡鎮人民政府駐地)。 ⑦將太平鄉、五里牌鎮成建制合并,設立五里牌鎮。以原太平鄉、五里牌鎮的行政區域為新設五里牌鎮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曾家(原五里牌鎮人民政府駐地)。 ⑧將荷葉坪鄉、馬頭嶺鄉成建制合并,設立馬頭嶺鄉。以原荷葉坪鄉、馬頭嶺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馬頭嶺鄉的行政區域,鎮人民政府駐馬頭嶺(原馬頭嶺鄉人民政府駐地)。
氣候
蘇仙區愛蓮湖片區市演藝中心蘇仙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暖,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溫多變,夏秋多旱,嚴寒期短,暑熱期長。1981年~2010年,平均氣溫18.2℃,1月平均氣溫6.1℃,極端最低氣溫-6.3℃(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氣溫29.6℃。年平均日照時數1468小時,年總輻射量101.9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天數364.3天(一般為1月23日至次年1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1487.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73.2天,最多達221天(1953年),最少為140天(1963年)。極端年最多雨量2247.6毫米(1975年),極端年最少雨量901.6毫米(1958年)。降水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水文
蘇仙城東新區蘇仙區境內河道屬長江、珠江兩大流域,其中長江流域面積1174.2平方千米,占87.5%;珠江流域面積167.9平方千米,占12.5%。主要河道有二級河東江一條,境內總長33.17千米;三級河雷溪河、大浪江、郴江、棲河、樟溪水等9條,總長218.8千米;四級河23條,總長211.5千米。河流總長度481.6千米,河網密度0.4千米/平方千米,徑流總量63.9億立方米,其中境內徑流量12.2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為東江,從鯉魚江至唊口流經境內橋口、五里牌、太平,境內長33.17千米,總流域面積5925.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73.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雷溪河、大浪江、郴江等。 自然資源編輯
蘇仙福地廣場截至2013年,蘇仙區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90種,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21種,開發利用15種,以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煤、建筑材料非金屬礦產為主。鉛、鋅、鎢、錫、鉍、鉬、錳、銅、螢石是區內的優勢礦產,其中鉛、鋅、錫、鎢、鉬、鉍等有色金屬儲量在全國乃至全球占有重要位置。 截至2013年,蘇仙區已發現各類礦床44處,其中特大型礦床1處,大型礦床5處,中型礦床8處,小型礦床30處。全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保有儲量鐵礦47.8萬噸,錳礦178.9萬噸,鎢礦86.37萬噸,錫礦81.07萬噸,鉬礦12.89萬噸,鉍礦46.38萬噸,鉛礦112.35萬噸,鋅礦5.83萬噸,銅礦7.68萬噸。資源儲量比較豐富的還有金礦、硫鐵礦、煤礦、螢石、石灰巖等礦種。 交通事業編輯
蘇仙區愛蓮湖片區蘇仙區境內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郴永大道貫通南北,1813省道、郴資桂高等級公路、廈蓉高速橫貫東西。區、鄉、村公路縱橫交錯,大都實現道路硬化,北上武漢、南下深圳、東至贛州、西到桂林,均可朝發夕至。蘇仙區是沿海進入內陸的要塞,有“湘南門戶”之稱。建設中的郴州機場位于南側的北湖區,建成后將進一步帶動蘇仙區經濟的發展,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2013年末,蘇仙區總人口37.1萬人,常住人口41.5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6.08萬人,鄉村人口15.47萬人,城鎮化率62.76%。全區人口出生率12.41‰,死亡率6.83‰,人口自然增長率5.58‰。
民族
2014年7月,蘇仙區境內的少數民族有:瑤族、回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滿族、仡佬族、壯族、藏族、維吾爾族、布依族、朝鮮族、彝族、侗族、黎族、白族、畬族、赫哲族等,本地民族為瑤族。全區少數民族總人口15632人,其中,瑤族人口8687人。
經濟概況編輯綜合
蘇仙區城東新區2013年,全區生產總值225.3億元,比2012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8.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5.1億